简体
|
繁体
loading...
海外博客
按全文
按作者
首页
新闻
读图
财经
教育
家居
健康
美食
时尚
旅游
影视
博客
群吧
论坛
电台
热点
原创
时政
旅游
美食
家居
健康
财经
教育
情感
星座
时尚
娱乐
历史
文化
社区
帮助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博客
»
我的工厂(1-11-2007)
我的工厂(1-11-2007)
2007-01-11 13:37:59
衣带渐紧终不悔
生活的溪流波连波,浪花里飞出七彩歌,酸甜苦辣咸都是宝,生命树结满生命果~~~
首页
文章页
文章列表
博文目录
给我悄悄话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倾听人生”是杭州日报每周四的一个版面名称,每一期都会以第一人称的方式讲述一个真实的人生故事,或震撼,或凄美,或隽永,或平淡……。我跟踪这个版面已有至少两年,每个星期四的中午,一边吃饭,一边阅读一个人生故事,这一顿中饭往往是食之不知其味,换来的却是一顿顿精神盛餐。从今天起,我把每一期的故事贴在我的博克里,分享给来访的朋友们,希望大家也与我一样喜欢这些故事,并且从中有所收获。
我的工厂
讲述者 无奇
上班
“你明天可以上班了。”这是老板对我说的最重要的一句话。那个4月的下午,我跟老板谈好工资之后他这样对我说。令我意外的是仅仅需要这么一句话,我就可以上班了。我又特意问了办公室的人,需要办理什么入厂手续吗?他们说不需要,只要你跟老板谈好了明天就可以上班了。就这样,没什么手续,也不签什么合同。
于是第二天早晨我就上班了。老板那里只有我的一份资料,那份资料只有一行字,上面有我的名字、年龄、学历、电话。仅此而已。这是我工作五年来所见到的最为简洁的入厂手续,那就是:“你明天可以上班了。”
车间
我所在的金属加工车间是全厂最乱最脏的车间。全厂有三个主要的车间,是两个装配车间和我所在的车间,还有两个小一些的加工车间,一个成品仓库,一个原材料仓库,一个刀具和工具库。除此之外是一座两层的办公楼,一座砖木结构的大瓦房是我们工人食堂,老板和管理、技术人员在办公楼一层有个小餐厅。
每天早上七点半,当车间两层楼高的巨大铁门被缓缓推开,我们一天的工作也由此推开。大家先换上工作服,几乎没有一件工作服是干净的,都或多或少地沾上了油污。每个人操作的机器都被各种油料包裹着,机床内部注满了润滑油,制造油污的主要源头是加工零件时使用的冷却液。一般是加了水的乳化液和柴油,都很脏。通常情况下干活都要用到冷却液。“钻木取火”这个发明大家都知道,主要是利用摩擦产生热量,一直达到燃点。我们加工零件恰恰相反,要尽量减少热量,不然零件会很容易变形,达不到精度要求,机床使用的刀具也会很快磨损报废,严重的会把刀子熔化掉。
加工的零件一般是铁或者钢材的,所用的加工刀具是高速钢或者很硬的合金材料,如果不用冷却液,几乎就没办法干活。由于机器的转动,冷却液就很容易被甩得满地都是,虽然可以用木板等东西遮挡一下,但是要彻底不让冷却液外溅是不可能的。所以操作机器的人就不可能不沾满油污,有时冷却液会飞到头上,脸上,嘴里和眼睛里。冷却液经常会流到地上,车间里备了锯末,可以吸干净油污。除了油污,车间里到处扔着以前报废的各种零件,没有用完的材料、铁屑、破布,都沾着油垢或生满铁锈。机床四周更是落满了铁屑,这些零件产生的铁屑往往是零件本身体积的几倍。多数人下班时只是马马虎虎地打扫一下,甚至不打扫,只有少数几个人收拾干净了才下班。反正没有什么机床保养制度,打不打扫卫生都无关紧要。老板只要你把活干出来,其他的,他不关心。
我的工作是操作机床,按照图纸要求加工零件。那些图纸又黑又皱,像一块块破抹布。机床转动的声音像行驶的拖拉机一样剧烈,加工零件时会发出不规则的令人不安的噪音。工作时,整个车间有30多台各类机床同时转动,机器的声响从不同的角落奔涌而出,相互碰撞、交错、纠缠在一起,织成一道道密不透风滔滔不绝的洪水,把在车间里干活的所有工友淹没,无法逃脱。
每台机床都最少会配备一个工具箱,里面放着各种刀具、干活用的各类扳手,有普通的活动扳手、外六方扳手、内六方扳手,零件图纸、垫铁、油壶、直角尺、游标卡尺、千分尺、万能角度尺、百分表、塞规、布、砂纸等等。工具箱下面塞满了杂物。车间的灰尘很大,特别是铣床加工铝材和铸铁时,铝屑和铁屑会变得跟面粉一样细微,随空气四处飘荡。它们会落在工友们的身上和窗台上,窗台上要积够一元钱硬币那么厚的灰尘,并不需要很长时间,也许只要一个下午就足够了。
偏门
我们车间的中部开着一扇偏门,从这个门出去五六米,就是厂子北边的围墙。有一天下午我没活干了,跑到外面想透口气,正好看见一个工友踩着墙根的废铁在看什么。他的一只手工作时划伤了,缝了两针,不是很严重,没干活,在养伤。他又不愿意请假,请假的话会扣钱,所以就在车间里溜达。我也踩上那些早已生锈的铸铁或者钢锭看看墙外面的世界。我知道了,墙外面是一所驾校,学员大多是年轻人,他们青春的面孔像10月里站立枝头的红苹果一样鲜艳和芬芳。我有些羡慕他们,以后可以驾驭铁骑在大地上飞驰,而我和工友们依旧要坚守工厂。
在偏门,你能看到一堆堆被遗弃的废铁,长满了咖啡色的铁锈。废弃的原因可能是图纸更改、工人加工时产生的废品,或者是那些铁自己的缺陷。比如硬度不够,就像一个严重缺钙的男人,无法承受高强度的体力劳动。总之,它们只能被废弃,无法成为为社会主义建设作贡献的一块好材料!没有人知道一块铁自己烂掉需要多少岁月,只有那些铁知道吧,也许连它们自己也不知道。
手
在车间,只要你是干活的,就要与各种零件打交道,而每个零件,都或多或少沾满了油污和铁屑(铝屑)。铁屑有大有小,形状各异,有的像削铅笔产生的笔屑,卷曲着;有的像一截截弯曲的铁丝,但要比铁丝宽比铁丝薄,薄得如同刮胡须用的刀片,很容易将皮肤划伤,把手划几个小口子,这在车间是很平常的事情;有的如同锯末,很碎,细小得如同针尖,这类铁屑最容易扎入手掌,只要你碰到或粘上手,干活的时候手上一用力,就好像榔头敲钉子一样,会把铁屑敲进自己的手掌。大一些的铁屑可以用针挑出来,可是像针尖一样长短不到半个毫米的铁屑或铝屑,就很难再挑出来,只能任它长到手掌里。除非你将手上的某一块肉割掉!刚开始,钻进手掌的铁屑还能看见一个黑点,应该是生锈的缘故,慢慢地就看不到了,它已经深深地进入了手掌,隐藏在某一块皮肤下面,或许它还会自己移动,最终成为我和工友们身体的一部分。当那些旧的黑点被身体“吸收”时,又会有新的黑点长出来。因为我们要干活。我不知道已经有多少铁屑进入我和工友们的手掌,但我们要干活,因为我们要吃饭。除非有一天,我们的手掌磨砺得如同铁打的一般坚韧。这样的手掌,我曾在活了近百岁、已经在一个春天把自己种进泥土的,我纯正的农民外公那里看到过一次。也是最后和唯一的一次。
食堂
食堂是“人”字梁的那种老房子,紧靠着工厂大门西边的围墙。打饭只有两个窗口,窗口只能伸进一颗头。如果你是个“大头”,那就伸不进去了,这意味着你今天看不清有几个菜。实际上每天只有三个菜,两个素菜和一个红烧大排。素菜无非是烧土豆、炒菜花,酸菜豆花这些最便宜的东西。素菜每份一元,大排每份一块五。米饭由我们自己早上带了米和饭盒,在食堂蒸饭。晚上,各自回家吃饭,食堂关门。有时晚上加班,食堂才开门。
食堂有六排三行桌椅,是很古旧的长条桌椅,长度在四五米,可以同时坐七八个人吃饭。与食堂一墙之隔的是木工房,墙上开着两扇窗户,没有玻璃,用破纸板挡着。刚刚上班的几天,木工房正在做木工活,每天桌椅上都蒙着一层灰尘。如果没有抹布,就没法坐下去。 我们每天11点半开饭,与工友们同样自觉前来吃饭的是3只母鸡。当我们开饭的时候,3只母鸡就晃头晃脑、大大方方地咕咕叫着踱了进来,很悠然地在大伙面前觅食。这家工厂能为它们提供如此宽厚的待遇,真的可以叫“无限仁慈”了!
但这些鸡毕竟是低等动物,会毫无顾忌地在食堂留下自己的排泄物。虽然有时候会招来几句恶骂,可对它们来说如同“鸟语”。哪怕是被一只脚踢飞了好几米,第二天不长记性的它们依旧会按时出现在大伙的视野里:觅食;或者拉屎;或者一边觅食一边拉屎。
厕所
除了办公楼里的厕所,在厂里,我只发现了一个厕所。唯一的厕所在装配车间的尽头,东面。厕所没有装大门,中间是有两个水龙头的洗手池,左边是女厕所,一块手掌大小的表明女厕所的牌子斜挂门框,有门,但门从没有关过;右边是男厕,进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小便池,有两米长一尺宽的样子,总是蓄满了一池蛋黄色的恶臭尿液。从我第一天上班开始一直都是这样。没有人能告诉我这恶心的便池存在了多长时间,一个月,一年,还是好多年?!看起来,它还会继续以恶臭的方式保持现状。反正老板不会来车间的厕所。我的机床位于车间大门口,整整一个月只看见老板来过一次,深入车间不足五米。
实际上,女厕所早已废弃。车间的女人本来就只有几个,是不会去那么肮脏的地方的。只有男人们才会去,男人们还能去哪里呢?男人们已经无所谓了,这不是他们能够改变的。有几个人会把饭菜带到车间来吃,吃完了就到厕所那边的水龙头洗碗。也许是发泄心中的压抑,也许是表达一种抗议,他们一扬手就把剩饭剩菜泼到了洗手池对面残破的窗户上。于是我每次入厕就能看到挂满饭菜的厕所窗户,原来的米粒、菜叶发馊,风干,被风带走,或者被蚂蚁搬走,被耗子享用,接着又会有新的饭菜泼上来。
对于厂里的工人来说,洗手的地方有三个:厕所,原材料库房大门口和工厂大门口旁边的两个水龙头。厕所太脏了,很少有人去。大伙一般都在原材料库房那边洗手。原材料库房就在我们车间斜对面,相距十米左右,稍微靠北一些,已经跟北边的围墙相接了。
考勤
我们早晨7点半上班,中午11点半吃饭,稍稍休息一下,通常12点10分开工,直到下午5点整下班。如果你每个月的休息时间超过两天,就会被扣掉全勤奖。全勤奖只有30块钱,却差不多是大伙一天的工资。
如果搁在以前,比如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们厂的工人可以个个当劳动模范。就是在“五一”时,我们也很光荣地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只休息一天。
每天考勤的是一个30多岁的胖女人,后来我才知道,她还兼着厨师的工作,专门给老板和其他管理人员做饭。我离厂前找她要我的考勤记录,她正好在办公楼一楼的厨房里烧菜。
每天早上9点左右,她会握着一个花名册,来车间里看看,在上面打叉或者画勾。下午考勤的时间是4点半左右。还好,工厂的考勤并不是很严格,不打卡上班,也没有摄像头一类的监视设备。如果迟到几分钟十几分钟,跟主任说一声就好了。大伙基本上不会迟到,毕竟是工作,得有个样子。恰好这段时间活不多,有一两个人干脆下午就不来上班。不上班只是少拿一点工资,没有其他罚款。这么一点工资如果再罚款,我想会有人彻底不来上班的。
劳动法是政府向人民颁布的,可要来践行的却是老板。劳动法在我们厂就像美丽绝伦的仙女,在天上,可望而不可即。车间大门上贴着三月份的考勤表,竟然有近10个人上了31天班。如果一个月是60天,大概也会有人工作60天。这一切看起来都是自愿的,不干可以走人,比如像我。事实上,比我们厂上班时间更长、工作环境更差、工资更少的工厂还有。
这样比较我们多少应该知足,俗话说知足者常乐。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一切都是应该的,合理的。虽然《劳动法》规定了许多,可这些条款离我们从来都很远。我们依旧合理地加班,合理地在工厂度过一天又一天。就像那些在这个工厂待了20年的老师傅,他们和那些旧机器一样显得灰暗。机器可以重新购买,而他们的青春一去不返了。
逃离者
在那个工厂,我也有幸运的遭遇。比如,正好在上班的第二周赶上厂子免费旅游。虽然是短线一日游,虽然去的景点也没有让人尽兴,但这实在是一件令人兴奋欢快的事情,可以暂时告别机器与山水相亲,算是一种优待了。也许一年,或许两年里只有这么一次,但正好被我赶上了,怎能不说是一种幸运呢?
在车间,工友们都不错。工作中我有什么不懂的问别人,一般都会得到及时的帮助解决,很友好的。比如干活要用到某种工具,车间只有一两个人拥有,我并不知道谁有,旁边的老师傅会问张三找李四帮我借到手为止。他是湖南来的打工者,有近20年的工作经验,技术很好。他对我说,大家都是出门打工的,能帮就帮,一个人在外面混很不容易。
我离开厂子的那天,找到他,我说要走了,敬他一支烟。他帮我分析了本地(这是个县级市,位于上海和杭州之间,走出过像金庸大侠等一批拥有深远影响的名人)有哪些机械厂,哪些还可以,可以去,哪些不能去。要我多学技术。他说:你年轻,会找到好工作的。
我去找老板,说我不干了,我打心眼里不想干了。我不能忍受在如此肮脏的车间里工作。当然我没有对老板说这一点,我对他说在他的工厂里上班,一个月比以前的厂子上班时间长了近一周(40小时),工资却比以前少了300块钱上下(我以前在内地一家大型国企上班,效益好时我们工人每月可以拿到1500块以上,还有各种福利,休假),而且没有任何福利,差距太大。我得挣钱,娶老婆,养活老婆。我说得很客观。
老板想留下我,说要给我加工资,分阶段加,第一阶段是半年内月薪加到近1000块,半年后1100块,以后再慢慢加。
我没想到老板会给这么低的工资,有些哭笑不得,再怎么说我也属于技术工人,这个工资找没有任何技术的普通工人还说得过去。况且工厂不管吃住,我要租房子,要吃饭,还有其他花销,攒不了几个钱。以前的工厂虽然工资也只有1000多一点,可内地的消费很低,青菜五毛钱三把,土豆一块钱两三斤,在这里一块多钱才买一两把青菜两三个很小的土豆,几乎没有一斤一块钱以下的蔬菜。房价更是高得超乎想象,最少要四五千块一个平方米。或者这样说,在内地是低收入低消费,而在经济发达的南方(最突出表现是有无数多的几乎每天都在生产的工厂、无数多的私家车和豪华的别墅、豪华的酒店),给我的感受却是低收入高消费!普通人的日子过得更加艰难而已!
我坚持要走,老板再次挽留,说要给我解决宿舍问题。车间主任带我去看了所谓的宿舍。房子在装配车间的二楼,就是我在前面提到的车间唯一的厕所上面。上面有四间小房子和一个厕所,房子都很小,看样子是以前的办公室。在一间房子的门框上留着一块党委办的牌子,另外一间则歪歪斜斜地挂着工会的牌子。主任随手推开一扇门,让我看看怎么样。房间里面只有一张双层的没有铺板的铁架子床,窗户没有一块玻璃,地上是一张张发黄的废报纸,一块块灰暗的碎玻璃,和一粒粒铁黑的老鼠屎,还有一双被丢弃的皮鞋,除此空无一物。
主任说要住的话帮我搞床板。我说再看看,考虑好了去找他。主任走后我到其他的房子都看了一下,破门烂窗,蛛网盘错,尘埃堆积,我不知道这房子有多少年没有住人了,感觉很阴森。更主要的是白天待在机器轰鸣的工厂,到了夜晚还一个人留在这仿佛古堡一样幽暗的地方,我感觉自己会彻底被整个工厂或者说被机器吞噬。我知道自己无法承受这种压抑,只能走人。
我没有去找主任,直接找老板说我还是不想干。老板见我执意要走,他留不住,只能让我走。我去结账,他让会计给我算账,却比当初他答应我的工资少了100块钱。扣除了午餐补助和全勤奖等其他工资项目,正好少了一百。我去找老板时,他不在办公室,别人说出差去了。于是我去找他爹——大老板。大老板有三家工厂,也有三个儿子,正好每个儿子管理一个工厂。
大老板还不错,在我据理力争下,他在工资单上签了字,我才算拿到了足额的工资。拿到钱我暗自狂喜,赶紧存起来。我还要找工作的,花钱的地方实在太多了。这年头,缺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能缺钱。没有钱,一个人怎么活在城里?!我身上的钱只够维持两个月的最低生活,当初进这个厂子,就是因为我的钱快用完了,别无选择,只有先就业解决温饱,再慢慢找好一点的单位。不然会饿死的。
关于江南的这家私人工厂,我只是尽量客观地记录它的现状。作为一个普通的打工者,我不可能改变什么,评论一家工厂的好坏也是徒劳的。
[读稿人语(莫小米)]
如果你读完这篇文章,吃惊地皱起了眉头:这是真的吗?竟然有这样的工厂?那么你是幸运的。你也许顺利地上完了高中、大学,顺利地找到了一份体面的工作,此刻你正穿着西装,坐在气派的、明亮的写字楼里,电脑桌边上是一盆高大的绿色植物,你还在抱怨食堂菜肴“像猪食”,抱怨中央空调导致空气浑浊……
如果你读完这篇文章,满不在乎地一撇嘴:这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工厂不就是这样子的吗?“开动了机器轰隆隆地响”,1000多工资不算少了,食堂里还有大排呢,免费宿舍比建筑工人的临时工棚要好吧?还有失业的呢。那么你至少比无奇的日子要好过一些,因为你习惯了,认命了,对如此的境遇熟视无睹了……但我更欣赏讲述者无奇的生活态度,不能忍受,才会改变,包括环境与个人的命运。
我们每天浏览无数的文字,但我们很少能看见这样的记载,因为,习惯于舞文弄墨的人很难莅临这样的环境,而身处其间的人,又很难用文字将它如此精确地表达出来。感谢讲述者,他让社会各个层面的人士至少在这一刻获得沟通。
前些日子央视播出的《大国崛起》以其丰富的资料讲述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在大国崛起的进程中,几乎总要伴随着那样的阶段:比如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匹兹堡,曾经是美国的钢铁之城。但很长一段时期,匹兹堡的繁荣是通过空气中灰尘的浓度来衡量的。当时的美国成为工业化国家中工伤致死率最高的国家。工人们每周工作6天,每天工作12到16小时,每天的工钱只有两美元。最小的童工只有4岁……
我并无意拿我们的现状与此相比较,引用这个例子只是为了:一,我们是“大国”,这是毫无疑义的;二,我们正在“崛起”之中,这,应该也是毫无疑义的。应该坚信,我们会好起来的。
(转自杭州日报2007年1月11日第21版)
博主已隐藏评论
博主已关闭评论
今日热点
美国的老房子
caizane
废除平权后哈佛法学院非洲裔学生骤降
雅美之途
美国医疗系统的经历和感受
AnnYuan
去欧洲,城市观光卡值得买
谦谦美君子
装修能人夏师傅
若敏
科技分享:“智能马桶盖”靠谱吗?
袋鼠国Bob
人间王连举,戏中李玉和
ShalakoW
美国国会多腐败你都不知道
firstuncle
我的“外星人”奇遇
帕格尼尼
中国能靠内循环发达吗?
朱头山
回国散记2—见
谷西
天涯情缘(二)
李公尚
戴家那些事儿 —— 3 四岁时的问题,我从哪里来?
刘费明
我是六星狂马跑者
布兰雅
一周热点
男人的绝密 (上)
魅力野花
中国领导人有可能参加特朗普就职典礼吗?
北美_原乡人
廿+载, 再回母校
BeijingGirl1
养老院的心理关怀 让老年人生活更温暖幸福
康赛欧
财务自由是老年人的底气所在
Shanghai001
杂感·随笔总汇(83)另类爱恋
野性de思维
年龄大了,身体逐渐脆了。
mychina
回国生活:害怕去理发店
我生活着
美国的腐败,已经甚于晚清 (列表)
硅谷工匠
回国所见所闻所感(结尾篇)
暖冬cool夏
别样的回国经历。。。4
金米
还是要善待父母
多伦多橄榄树
闭关锁国从来不是被迫的,而是制度性的自主选择
sandstone2
金色的童年(8)百吃不厌的零食
mayflower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