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曲只应天上有(十一)

海外一书生。独立思考,探索真理。思古凭吊,抚今感怀。纵论天下,针砭时弊。热爱艺术,逍遥人生。读万卷书,行千里路。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此曲只应天上有(十一)

几位钢琴大师演绎贝多芬的《皇帝协奏曲》



贝多芬作为一位音乐家,最早在维也纳的成功,是以一位演奏自己作品的钢琴演奏家身份获得的。钢琴是贝多芬掌握得最得心应手的乐器。他一生写了大量的钢琴奏鸣曲,变奏曲,协奏曲。作为一位作曲家,协奏曲是贝多芬在钢琴上的最高成就,而这部《第五钢琴协奏曲》又是所有协奏曲中最优秀的一部。贝多芬一共写了五部有编号的钢琴协奏曲。(另有小提琴协奏曲的钢琴配器和降E大调钢琴协奏曲没有编号,很少有人演奏)第一和第二钢琴协奏曲受莫扎特影响很深,基本上沿续了维也纳的古典主义传统。贝多芬的第三和第四钢琴协奏曲开始走出莫扎特的影子,加强了钢琴作为主体的力度,使它的对应织入整个音乐发展,从而把协奏曲的结构变得更为恢宏。形成了自己雄伟壮丽的英雄风格。

第五钢琴协奏曲是五首协奏曲中管弦乐队与钢琴的技巧发挥最辉煌的一首。在古典音乐史上,有的钢琴协奏曲比这部气势更大,篇幅更长,技巧更难,但这部作品在所有钢琴协奏中的至尊地位是其它任何协奏曲难以相比的。这不仅是因为这部钢琴协奏曲为维也纳古典主义划下了句号,开创了浪漫主义协奏曲的先河。更重要的是这部协奏曲本身的王者风范。这部钢琴协奏曲在结构的庄严宏大,旋律的自然流畅,节奏的雄壮威武,色彩的灿烂辉煌方面,都是其他钢琴协奏曲难以相比的。由于这个原因,这部作品上演之后,人们用了“皇帝”这个词来代表这部编号第五的钢琴协奏曲。当时德国的音乐大公报》在1812年1月曾这样报说:“毫无疑问,这是一部最富于独创性、想象力和最有效果的,但也是现有协奏曲中最难演奏的一部。”

这部作品的一个重要的创新是主奏钢琴的突出。贝多芬用炉火纯青的技巧把当时钢琴在音响威力和音域宽广上的进步成功地运用在协奏曲的创作中。钢琴有了充分的力量与乐队相抗衡和融合。在第一乐章主奏钢琴的华彩演奏一开始便给听众以极端宏伟、华丽的印象。这在以前的协奏曲中是没有的。这部协奏曲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作曲家对钢琴华彩(Cadenza)部分的规定。在这部第五钢琴协奏曲问世之前,华彩段大都是由独奏者即兴演奏的,后来改由其他作曲家或演奏家须先作好,独奏者可以随意选择一个华彩段供自己演奏。象巴克豪斯,肯普夫等钢琴大师都曾给很多钢琴协奏曲写过Cadenza。 贝多芬在第五钢琴协奏曲之前对Cadenza也没有规定。像第一钢琴协奏曲的第一乐章,贝多芬本人就写了3个Cadenza供演奏者选择。第四钢琴协奏曲的第一乐章也写有两个Cadenza供选择。但在这部第五钢琴协奏曲中,贝多芬自己写定Cadenza,不让演奏者自己即兴发挥。从此之后,很多音乐家都Cadenza规定在谱子上。

这部被称为《皇帝》的钢琴协奏曲在格式上和一般钢琴协奏曲一样,分三个部分:
第一乐章Allegro快板,降E大调,4/4拍子,奏鸣曲形式降E大调。
第二乐章 Adagio un poco moto稍快一些的慢板,B大调,4/4拍子,自由的变奏曲形式。
第三乐章Rondo – Allegro回旋曲式的快板,降E大调,6/8拍子,回旋曲形式。

关于这三个乐章的具体内容已有很文章介绍,在这里就无需赘言,只介绍三个部分中的一些突出特点。

第一乐章开宗明义地突出了钢琴的有力地位。第一乐章以乐队首先奏出一个强烈的和弦后钢琴随即以即兴式的姿态奏出一串短小精悍、流畅明亮的独奏作开端,这段雍容华丽的钢琴独奏立即显示出钢琴的王者范。此外,贝多芬对第一乐章的Cadenza首次作了刻意安排,写出如下的指示:“不是作为华彩演奏,该乐段与下面互相衔接。”表示这些小节必须遵循作曲家的速度。实际上这一段钢琴炫技成为固定下来的真正华彩。第一乐章在整个协奏曲中最为重要,篇幅长达21分钟多,超过了二三乐章的总和。

第二、第三乐章一气呵成,不予间断。这是贝多芬在交响乐和协奏曲中特别擅长的一种手法。贝多芬在第二乐章的结尾,把第三乐章开头第一小节的旋律巧妙地用钢琴作小节轻柔的装饰演奏,不间断地带入第三乐章,整个二三乐章既有分别,又浑然一体。此外,第三乐章中许多钢琴独奏片断的热情奔放,华丽高贵,精湛细腻,听来真可谓“大珠小珠落玉盘”,没有任何其它钢琴协奏曲可以与之比美。这首协奏曲的结尾也非常有创意,在乐章的末尾有十小节定音鼓和钢琴独奏的片段,这是也贝多芬的一个创新,最后钢琴和乐队以雷霆万钧之势,把欢乐推向高潮而结束全曲。

这部《皇帝协奏曲》从1811年11月28日在德国首演以来,一直是演奏家争相演奏的曲目。几乎每一位著名钢琴家都有演奏这部作品的录音。这里简单评介几位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几位钢琴大师对这部《皇帝协奏曲》的演绎。

一,唯美主义的音乐造型大师–阿尔图劳· 米凯兰杰利(Arturo B.Michelangeli)(1920—1995)






二十世纪的钢琴大师汉若星河,要从中选出十位顶尖的钢琴大师也非易事,因为优秀的钢琴大师太多,评选的标准也难统一。但若要选一位我认为最伟大的钢琴家,而这位钢琴家又是贝多芬皇帝协奏曲的最伟大诠释者,我一定首推米凯兰杰利,尽管他本人的名气不象霍洛维茨,李希特,巴克豪斯那样为世人皆知。作为一位钢琴演奏家,米凯兰杰利在很多方面都把钢琴艺术推向了极致。在音色的典雅瑰丽,音乐造型的富丽堂皇,音乐内容的深邃哲思,在现代钢琴家中可以说是无人可及。
米凯兰杰利于1920年出生在意大利的Brescia,三岁开始学习音乐,一开始对小提琴和管风琴很感兴趣,尽管也学钢琴。从十岁进威尔蒂音乐学院起,开始专攻钢琴,尤其醉心于清澄干净,音色华丽的意大利学派。一九三九年七月八日,米凯兰杰利在日內瓦国际大赛上赢得首奖和柯尔托特別奖。被柯尔托当面称之為“李斯特再世”。 米凯兰杰利一生不喜欢录音,留下的唱片并不多,但他一生演奏过的音乐作品的范围却很广。从巴洛克时期的巴哈,维也纳古典主义时期的莫扎特,到浪漫派时期的舒伯特,李斯特,舒曼,勃拉姆斯,肖邦,再到印象派的德彪西的作品都有精彩的演奏。但是,米凯兰杰利一生演奏生涯中的最高成就,是1980年演奏的贝多芬的《第一钢琴协奏曲》和1982年演奏的贝多芬的《第五钢琴协奏曲》。这两次演奏都是和维也纳爱乐合作,由意大利指挥家卡洛. 古里尼(Carlo Giulini)指挥。这两次演奏在贝多芬的钢琴协奏曲上基本上可以称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皇帝协奏曲》本身的一大特点就是气势恢宏,雍容华贵。米凯兰杰利把这一点发挥到了极至。米凯兰杰利擅长用钢琴的音响来构造音乐宽阔的音场和宏大的结构。在这部《皇帝协奏曲》中,米凯兰杰利以他哲学家的深刻思想为框架,非凡的力度和精湛的技巧为工具,给这部《皇帝协奏曲》营造出一座雄伟壮丽的宫殿。米凯兰杰利曾这样讲到:“一个音乐家在传达他的音乐理念之前,必须先面对他自己,必須先认识他自己是谁,只有这样他才夠资格出來演奏音乐!”犹如画家在画竹之前的胸有成竹,米凯兰杰利在演奏一部作品之前,总是首先对作品,对自己进行深刻的思考。如他所说:“我不为別人弹奏,我只为我自己及作曲家服务。当我坐在钢琴前面,我身是处在一种迷失的状态,我思考的是:我所彈的作品、钢琴发出的灵运做的产物与智慧的结晶!”米凯兰杰利深刻的音乐哲思使得他在演奏这部《皇帝协奏曲》时,用钢琴的音响和乐队共同营造了一座视觉的音乐宫殿。听者仿佛能看得见,触摸得到一个宏大的,流动的音乐构架。人们听到的任何一个音乐片断都不是孤立的,而是整个音乐大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能够使聆听者通过听觉在视觉上感觉到《皇帝协奏曲》的壮观华丽的音乐构架,是确立这场1982年音乐会在钢琴演奏史上至尊地位的根本原因之一。

米凯兰杰利钢琴演奏的一大特点是音色的纯净华美。他从小学习小提琴和管风琴,后来学钢琴,尽量把小提琴和管风琴的音色融入钢琴之中。对此,米凯兰杰利曾这样讲过,“如果你们想了解我的音色,你们一定不要光想到钢琴的音色,应该往管风琴和小提琴的組合音色去思考。”在钢琴演奏的渊源上看,他在威尔弟音乐学院的老師是安佛西(Giovanni Anfossi),而安佛西承了凯西(Beniamino Cesi)的意大利学派。如果我們再往前追溯,由凯西又可追溯至马图西(Giuseppe Martucci),更进一步又可回到陶西格(S. Thalberg)和李斯特的华丽名技學派。安佛西強化了米开兰杰利的指法,也將意大利钢琴乐派最精华独到的-—-清澄干淨的音色,完全教給米开兰杰利,让他原本就与众不同的触鍵更添透明水晶般的光彩。和德国传统的厚重沉稳的风格相比,米開兰杰利的音色晶莹剔透;和俄罗斯学派森冷钢硬的音色相比,米开兰杰利的钢琴音色充满了温暖和柔情。但是,米开兰杰利最伟大之处在于音色的尽善尽美:音色清丽但饱满,即使轻声触键,声音也极具穿透力。温暖而不失雄壮,雍容华贵中仍显现出英雄主义的气概。作为一位唯美主义者,米開兰杰利一生追求音色在美感上的极致。他自己曾用小提琴的“自然歌唱”和管风琴的“音色层次”来形容自己钢琴音色;也有人曾用“无锤之音”来形容米開兰杰利音色独步天下的至高境界。我的感觉是米凯兰杰利的琴声更象是初夏清晨的阳光那样有着黄金般色彩,流金四溢。这里用一段对1982年这场音乐会的评论来结束:“一九八二年的貝多芬第五号钢琴协奏曲,是米開兰杰利一生功业的极至!古里尼压低了铜管全力营造温暖的色调,而米开兰杰利则尽施一生所有的精髓;完美的圓滑奏,琥珀黃玉般的色調,朝阳破云似的璀璨和淡然宏雄的独尊霸气,任谁听了也要仰天长叹,高喊一声「吾皇万岁」!米開兰杰利一生所有的艺术都在這首《皇帝协奏曲》中化为永恒…。”




二,莱比锡学派的殿军,“键盘狮王”巴克豪斯(Wilhelm Backhaus,1884-1969)(待续…)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