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绝大部分的发明成果几乎都是最先应用在了互相杀戮的战场上,历史上无论是正义的战争还是血腥的侵略,战争始终都是促进技术进步和文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人类的飞天梦想已经持续了几千年的漫长时光,而在1903年飞机刚刚发明不久,它就在战争中被作为武器使用。飞机在战争中投下的第一枚炸弹,标志着战争武库中又增加了"轰炸机"这个新的种类,而轰炸机的威慑力和破坏力是军用飞机中最大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略轰炸机已经体现出在战略上打败一个国家的能力,而核武器的使用又使轰炸机具备了彻底毁灭一个国家的能力。轰炸机是现代化空中打击力量的重要装备,中国军队在"建立一支强大的人民空军"的目标引导下,同样将轰炸机作为中国空中作战体系建设的重点。
从诞生那一天起,轰炸机就是空中作战力量具备攻击性的代表和象征,而且还一度被作为唯一的战略打击手段而得到世界主要军事强国的重视。国家的地位本身就是依据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的综合来确定,战略轰炸机和核潜艇现在已经成为判断一个国家军事技术力量的标杆,联合国安理会的五个常任理事国都是有能力独立生产战略轰炸机和核潜艇的国家。目前装备有完全战斗力的战略轰炸机部队的只有美国、俄罗斯和中国。美国、苏联/俄罗斯和中国始终在空中作战力量中维持着一支较大规模的战略轰炸机部队,而英国和法国则在冷战后将曾经装备的战略轰炸机逐渐退役。
美国、俄罗斯和中国坚持装备轰炸机无非是看中了它强大威力和使用灵活性,英国和法国让本国轰炸机退役也并不是因为其本身存在什么缺陷,而是维持这样一支轰炸机部队所需要的经费投入,对于英法两国的经济来说是一个严重的负担,而且由于英法两国国土面积较小,在战略上也没有必要装备远程战略轰炸机。当英国和法国战略核打击手段完全由战略导弹核潜艇承担之后,轰炸机部队只用来执行地区性常规作战任务,这样的常规任务弱化了战略轰炸机的价值,而有限的远程空中打击任务也可以交由可空中加油的战术飞机来完成。目前,轰炸机本身的作用在现代战争中并没有被新装备所取代,因此使轰炸机的装备规模越来越小的关键因素并不是在战场上不需要了,而是说装备这样规模的轰炸机部队,在经济上必然难以承受。如果一个国家拿不出足够的资金来发展和维持战略轰炸机部队的正常战备,而单纯为拥有而装备轰炸机,这样的部队是没有实战价值的。
◆国内轰炸机现状
中国空军虽然是按照一支以本土防御为基本任务的战术空军为基础来建立的,但是为配合地面部队反侵略和收复台湾等攻势作战的任务要求,在50年代中国空军从苏联引进了"伊尔"-28轻型轰炸机和图-16中型轰炸机。中国空军在图-16基础上仿制的轰-6中程轰炸机不但作为常规轰炸机使用,而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也是空军战略核打击力量的基础。轰-6的生产、装备和改进直到现在还在继续进行,这就证明轰-6在目前仍然有着实际的作战价值,也可以说轰炸机对于中国空中作战力量仍然有着实际作用。
中国航空工业一直将资源和技术力量重点集中在战斗机这类战术飞机之上,对于轰炸机的发展则因为受技术条件和经济条件的限制而没有装备新的型号,曾经提出的"远程战略轰炸机"和"轰-6换发增程型"的项目都因为技术问题而终止,因此目前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所装备的主力轰炸机还是轰-6。虽然生产单位根据航空技术的发展而对轰-6进行了多次技术改进,现在的轰-6在机载设备上比早期的轰-6有了很大改善,但是作为各种技术改进之基础的轰-6机体,却一直没能得到改进.中国军队目前装备的轰-6实际上已经不具备突破密集防空火力拦截的能力。虽然在近年来国内的三军联合军事演习中轰-6都进行过密集编队轰炸地(海)面目标的威力展示,但是这种临空投弹的作战方式在实际战争中的效果是非常有限的,强行突破目标防空火力对飞机本身也非常危险。因此现役轰-6更多的还是作为远程导弹载机来承担敌方防空火力范围外的远程打击作战任务。
◆现有轰炸机的技术状态和发展条件
轰-6在长期生产和装备过程中随着军事技术的发展而进行了多次改进,这些改进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这种飞行性能较差的轰炸机适应现代化战争的能力。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目前装备的轰-6已经不仅能投掷普通炸弹,而且也能够使用战术导弹对目标进行导弹攻击。美国空军在战争中使用战略轰炸机发射空射巡航导弹进行远程对地打击,为轰炸机在现代战争中发挥作用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利用信号特征弱的巡航导弹代替轰炸机突防,可以保证轰炸机不需冒险进入防空火力杀伤范围,同时完成精确对地打击的任务。轰-6通过改进成为海军反舰导弹发射机轰-6D(轰-6丁),从而具备了挂载战术导弹的能力,这表明空军和海军新装备的改进型轰-6都可以作为导弹攻击机来使用。中国的机载巡航导弹是从发展空射反舰导弹开始,以"鹰击"-6反舰导弹为基础进行了以完成对地攻击任务的系列化改进。已经在公开场合展示的"鹰击"-62就是一种可以用来执行反舰任务和对地攻击任务的多功能导弹,而中国空军装备的挂载巡航导弹的改进型轰-6轰炸机也已经参加了中俄联合军事演习。
虽然轰-6在改进后已经具备挂载战术导弹执行远程打击任务的能力,但是其飞行性能差和突防能力低导致的技术缺陷仍然没有在根本上得以改变,新型号的轰-6在飞行性能上比最初的轰-6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提高。不过因为挂装巡航导弹所提供的远程精确打击能力,使现役的轰-6改型已经成为一种能够较好的适应现代化战争需要的导弹发射平台。轰-6的机身内部弹舱因为在尺寸规格上是按照挂载常规炸弹设计的,在空间上不能很好的满足挂载弹体较大的"鹰击"-6系列巡航导弹的要求,因此目前装备的轰-6都是利用机翼下挂架来挂载巡航导弹。早期的轰-6D在每侧机翼下可以各挂载一枚"鹰击"-6型反舰导弹,而轰-6的后期改进型通过时机翼结构的改进,同时对导弹进行相应的调整,已经可以在每侧机翼下各设置两个导弹挂架,全机一共可以挂载4枚巡航导弹。轰-6作为中型轰炸机,拥有比较大的载弹量和有效载荷,如果按照美国通用型"战斧"巡航导弹的标准发展一种远程巡航导弹,那么轰-6完全可以在每侧帆翼下安排3个外挂点,可以将单机的导弹挂载数量提高到6枚的标准,在单机火力强度上基本可以和图-22M相当。
◆轰-6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和缺陷
轰-6是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在未来相当一段时间里唯一可以使用的战略级别的轰炸机。目前中国军队装备的各型轰-6不但数量上比较可观,而且近年来生产的很多轰-6拥有较先进的机载设备,机体和结构也都还有很多的剩余使用寿命。至于制约轰-6作战使用效果的问题,目前主要集中在机体设计结构不够合理、机载火控和电子设备性能落后,飞行性能不能满足突防作战的需要、有效载荷较低和航程较短这几个方面。
从1969年轰-6开始交付中国空军装备到现在已经接近40年,这个期间国内航空技术在工艺和机载电子设备上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先进的领航轰炸系统和导弹火控系统都已经成功的运用于轰-6。虽然伴随着技术和战术使用的发展,轰-6家族已经有了多个改进型,但是在仿制图-16时所存在的技术缺陷并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轰-6有效载荷和作战半径不足的问题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飞机的作战效果,但是对于中程轰炸机来说并不是一个有着根本影响的缺陷,机载武器和航空电子设备的不足也可以根据技术的发展而逐步改善。相对于电子设备和武器,真正导致轰-6性能不能满足现代化战争的关键因素是航空动力装置的落后。轰-6在采用单台推力7650千克的"涡喷"-8发动机时,整机推重比只有0.21,"涡喷"-8不但存在有自重高、可靠性不好和结构复杂的缺陷,而且"涡喷"-8巨大的耗油量也使得轰-6的标准载弹航程过低,在执行远程攻击任务时载弹量和载油量之间一直存在有比较大的矛盾。
航空动力系统技术水平不足,难以满足作战飞机的性能需要,长期以来一直是制约中国作战飞机技术发展的关键,中国的航空f业虽然在近年来开发了一系列性能较好的新型发动机,但是"涡喷"-8这种目前唯一的轰炸机动力装置却一直没有获得替代型号。没有好的发动机支持也就谈不上得到好的飞机,在根本上解决轰-6作战中油弹争重问题的关键还是要在发动机上取得突破。
◆地理位置对战略轰炸机的限制条件
战略轰炸机毫无疑问的轰炸机中最高端的先进装备,拥有战略轰炸机在军事上和政治上都可以提高国家的地位。但是轰炸机作为军事装备必须要符合国家战略的实际情况,中国目前在战略上和装备条件上对战略轰炸机的需求不是那么迫切,在现有条件下装备远程战略轰炸机不但缺乏必要战术的价值,而且还会对全国整个空中力量形成巨大的经济压力,当中国空中作战力量仍然处于加速战术飞机更新换代的时期时,中程轰炸机就足以满足当前轰炸机部队所要完成的任务要求。
中国周边的地理环境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轰炸机的作战使用,虽然中国空军的轰炸机目前主要的作战目标是沿海方向,但是因为中国沿海和近海地区处于由韩国、日本、台湾和菲律宾组成的岛链的包围之中,岛链上的空军基地和地面防空系统可以对我军的远程作战飞机构成很大的威胁。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目前装备的各型作战飞机中,目前还没有哪种飞机有能力在不打破岛链封锁的条件下,强行突破到太平洋上进行有效作战,不论是亚音速的轰-6还是超音速的图-22M都缺乏有效突防的能力,即使是具备较好飞行性能和空战能力的苏-30MKK多用途战斗机同样困难重重。在解决轰炸机远离本上作战时的安全问题之前,中国空军发展远航程的战略轰炸机的确缺乏实际的战略价值和基础条件。
为保证远程轰炸机的作战有效性,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基础条件。苏联战略轰炸机可以通过北极航线直接攻击北美地区,中程轰炸机的作战范围也完全可以覆盖整个欧洲。苏联发展轰炸机的另外一个重要日标就是执行反舰任务,依靠轰炸机的大载弹量来配合海军水面舰艇部队和潜艇部队进行大范围的海上攻击。美国空军的战略轰炸机可以依靠分布在苏联四周的军事基地的支持,能够从围绕苏联国土大部分方向上进行攻击。美国空军没有开发类似苏联图-22M的中程轰炸机,主要原因就是美国在冷战中将轰炸机完全用于核打击,不执行诸如反舰作战等常规任务。
通过对中国周边国家地理位置的描述可以清楚的发现,中国依靠轰炸机所能够起到的战略打击作用是非常有限的。目前美国和俄罗斯有能力对中国进行全面的核打击,但中国的轰炸机要对美国或俄罗斯进行反击却非常的困难。中国与美国事上之间隔着两道岛链和宽阔的太平洋,距离俄罗斯人口和经济基础密集的发达地区也有漫长的领土间隔。即使是使用远程巡航导弹,中国轰炸机也很难突防到攻击位置。
但是在中国周边其他国家中,能够对中国构成核威胁的国家几乎没有,而且这些距离中国很近的国家多数也缺乏战略纵深的掩护,利用战术攻击机和在中国本土发射的远程巡航导弹就可以覆盖大部分目标,能够留给轰炸机执行战略打击任务的空间并不大。携带核弹头的战略导弹是目前中国战略核打击力量的中坚,无沦是机动发射的陆基导弹还是潜射导弹都具备较高的第一次打击能力,而弹道导弹的成本和使用费用要远远的低于战略轰炸机。按照美国和俄罗斯战略武器发展过程中的成本分摊条件,在不考虑核弹头价格的情况下对轰炸机与导弹之间的成本进行估算,1架战略轰炸机的采购和维护费用相当于10枚战略弹道导弹,而弹道导弹在对目标的打击威力和突防成功率上都要远优于轰炸机。按照中国目前具备的有限战略核威慑能力的要求来估算,战略导弹在核战争中的作用要明显的超过轰炸机。
◆国外轰炸机发展过程和现状的启示
美国和苏联在冷战期间所开发的战略轰炸机一直是以全面核战争为目标来发展的,除了在弹道导弹实用化之前的短短一段时期以外,战略轰炸机一直被美国和苏联作为灵活的核打击力量来装备,都是用来作为战略导弹全面攻击后的补充打击力量来使用。美国和苏联空军从来没有考虑过单独让轰炸机去执行战略打击任务,只有在核打击已经基本摧毁目标地区的防空体系之后才会考虑派轰炸机执行突防作战的任务。
美国早期装备的B-52战略轰炸机采用高空突防后向目标近距离投掷核炸弹的攻击方式,而苏联的图-95轰炸机为了弥补突防能力不强的问题,在核航弹之外还重点发展了多种射程在300-600千米之间的机载核导弹。当远程巡航导弹还没有成为战略轰炸机的主要攻击武器之前,轰炸机要执行战略打击任务就需要突破目标区域的防空系统,即使后来发展的图-22M和B-1A/B也没有放弃突防攻击,只是突防的手段变成了低空高速。
伴随着轰炸机突防技术的发展,各国的国土防空系统也在不断完善,上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和苏联的国土防空系统即使是新型的B-1B或图-160轰炸机也难以撼动。"当轰炸机的突防作战能力已经无法有效对抗防空系统时,远程巡航导弹开始作为重要的战略打击武器来代替轰炸机进行突防。美国和苏联战略轰炸机在80年代所使用的战略武器竟然惊人的一致,都是由射程上千千米的战略巡航导弹、射程百余千米的超音速核导弹和普通核航弹组成。轰炸机在执行战略打击任务时,可以利用远程巡航导弹在远离目标防空武器作用范围之外投弹攻击,也可以利用超音速核导弹打击破坏沿途的防空系统要点,然后通过核突击后所形成的安全通道突防后向目标投掷核航弹。
但是即使在大规模装备了巡航导弹之后,战略轰炸机仍然不是三位一体战略打击力量的主力,而是作为战略导弹大规模突袭后对遗留目标的补充打击力量来使用。战略轰炸机在核战争中只是一种比较灵活的打击力量,用来给已经被战略导弹打的摇摇欲坠的对手插上最后的一刀。
通过美国和苏联战略轰炸机的发展和使用可以看出,轰炸机的毁灭性威力只有在全面核战争中才有所体现,而且突防能力不足一直是制约轰炸机战术使用的重要瓶颈,美国发展B-2隐身轰炸机就是认为常规轰炸机突防能力不足、难以满足突防要求后的举措。中国轰炸机的装备和技术水平与美国和俄罗斯都有很大的差距,而奉行有限核威慑的中国核打击部队也没有必要装备足以毁灭一个国家的核武器。轰炸机的突防能力目前还无法和弹道导弹相比,而且中国所处的地理位置也不适合使用战略轰炸机,与其发展价格昂贵的战略轰炸机,还不如发展弹道导弹更有意义。
曾经作为战略核武器运载平台的轰炸机现在已经开始越来越多的用于中低强度的常规战争。美国空军近年来在常规局部战争中开始大规模使用战略轰炸机,发挥战略轰炸机远航程和大载荷的优势执行高强度的地面攻击任务。美国战略轰炸机在越南战争期间对于北越的大规模轰炸,开启了利用战略轰炸机执行常规打击任务的先河,但是B-52在北越的巨大损失也证明了轰炸机在突破密集防空系统时脆弱的生存能力。
在近年来进行的多次局部战争中,美国空军使用战略轰炸机确实做到了战斗损失为零的成绩,但是美国轰炸机在海湾战争、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中的零损失,与在这些战争中美国空军都占据了绝对的空中优势有很大关系。当美国空军的作战环境已经安全到可以用C-130在战区投掷重型燃料空气炸弹的时候,一架作为"炸弹卡车"使用的老式B-52和最先进的B-2在作战效果上并不会存在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在看到美国空军在常规战争中对战略轰炸机成功使用的同时,还必须要看到美国空中作战力量在战争中为轰炸机使用所建立起来的基础条件。同样,中国空军如果能够在作战中全面压制目标的防空力量,那么在战场上使用轰-6和使用图-22M之间同样也不会存在什么差别。
◆中国新一代轰炸机的技术选择可能的选择方案
中国军队对于轰炸机的需求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不会改变,轰炸机在中国新国防政策和军事战略中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装备比轰-6性能更好的轰炸机是提高空军轰炸航空兵部队战斗力,保证在可能进行的高技术战争中取得军事优势的发展目标之一。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都对轰炸机有很大的需求,目前在技术上可以满足新型轰炸机要求的手段,基本上都集中在采用现代化技术改进现役的轰-6、从俄罗斯引进图-22M超音速轰炸机、引进俄罗斯图-22M的技术进行仿制和在国内技术基础上开发新的轰炸机型号等几个方面。
轰-6是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大批量装备的主力轰炸机,在未来相当一段时间里也没有哪种型号具备全面取代轰-6的能力,现役的轰-6在中国军队中仍然还需要服役很长的一段时间。中国军队在长期装备和使用轰-6的过程中,已经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人员和后勤保障系统,能够在任何情况下比较可靠地应用轰-6执行作战任务。轰-6作为现役大规模装备的作战飞机,在技术上是较为成熟可靠的,经济上也要比引进或研制新型飞机更有优势。如果中国空军对于新轰炸机在作战使用要求上的迫切程度不高,仍然是将轰炸机作为巡航导弹发射平台来使用,那么经过技术改进后的轰-6同样可以满足中国军队的基本要求。
国外媒体在几年前就已经报道中国准备从俄罗斯引进图-22M的消息,首次中俄联合军演中俄罗斯空军图-22M的出现更使这一猜测增加了新的依据。图-22M是苏联空军为替代图-16和图-22所开发的新型超音速轰炸机,采用可变后掠机翼设计,在飞行高度、速度、载弹量和航程指标上明显的超过了图-16,是一种能够利用低空高速突防手段执行仟务的先进机型。俄罗斯空军和海军目前都装备有较多的图-22M轰炸机,作为后备飞机储存的图-22M也有相当大的数量。俄罗斯政府如果同意输出图-22M,那么在不重新启动图-22M生产线进行新机生产的情况下,仅仅依靠目前服役和储备的电机就完全有能力向国外提供12到20架可使用的图-22轰炸机。
中国的航空工业具备较为完善的基础生产设施和轰炸机生产经验,如果能获得俄罗斯提供的图-22M轰炸机的技术支援和参考样机,依靠国内现有的技术力量与生产设施就有能力完成对图-22M的组装或者是仿制生产。俄罗斯本国目前已经不再生产新的图-22M轰炸机以及配套的设备,难以保证中国引进俄罗斯成品飞机后在后勤保障上的要求,一旦俄罗斯无法提供诸如发动机等必要的后勤支援和备件,那么引进的图-22M轰炸机将难以真正发挥实际的作战效果。从保证图-22M后勤供应的稳定和战备完好率的角度来考虑,仿制生产所需要的投入要比引进成品高的多,而且仿制的飞机形成战斗力所需要的时间也要有明显的拖延,但是对于中国空军轰炸机部队形成真正可靠的战斗力却是必不可少的。
中国航空科研技术水平经过了半个世纪的发展过程,在技术,设备、人才和试验手段上都已经建立了一定的基础,国内在生产和改进轰-6的过程中虽然没有在飞机平台上出现大的改进,但是这个平台也是发展现代化轰炸机所必不可少的重要依靠。如果在国家投入大量资金的同时将国内航空科研生产能力进行集中,那么就具备了依靠国内技术和经济力量发展大型复杂武器装备的能力,有条件按照军事需要发展中国自己的高性能轰炸机来取代轰-6,新轰炸机项目所取得的技术成果还可以作为发展更先进航空技术的平台。
◆各选择方案所具备的优势
对轰-6机载武器和电子设备进行现代化改进的技术难度不高,国内现有的技术条件和设备都可以满足改装的要求,不但可以利用新技术和新成品来改进发展新型号,而且在轰-6改进型上所进行的技术发展还可以用来改装已经服役的旧型号。对轰-6进行改进所需要的技术力量和成品设备完全都由国内供应,可能用来改装的涡轮风扇发动机也是国内大规模装备的型号。改装轰-6所需要的投资规模和技术支持在各选择项目中是最低的,而基于巡航导弹所获得的综合作战性能与其他选择方案之间却并不存在大的差距。
从俄罗斯引进图-22M能够使中国空军很快的获得一种先进的超音速轰炸机,而且由国外引进成品飞机也可以比较迅速的形成战斗力,比较适合在军事形势紧张的情况下迅速提高轰炸机部队战斗力的需要。图-22M是一种经过长期装备检验的超音速轰炸机,苏联/俄罗斯在几十年的使用过程已经使这种飞机非常成熟可靠,中国引进图-22M之后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够形成有效的战斗力。俄罗斯空军和海军都拥有使用图-22M的丰富经验,长期战备使用中所积累的经验和经过验证的战术手段也可以用来作为参考。引进图-22M可以同时获得俄罗斯配套的空射导弹武器,只需要在国内进行适当调整或过渡就可以承担作战任务。图-22M的技术性能虽然在近十余年来没有得到过改进和完善,俄罗斯新改进的图-22M也没有经过完整和细致的试验,但是图-22M在飞行性能和载荷航程指标上比轰-6的提高是非常明显的。中国军队如果想要迅速获得一种技术性能较好的现代化轰炸机,引进图-22M是一个相对较好的选择。
直接引进图-22M整机在经济和技术上存在一定的风险,那么引进图-22M的技术在国内仿制是否更加合适呢?中国航空工业最初就是在前苏联的技术支持下建立起来的,轰-6本来也是在苏联图-16基础上所发展的轰炸机,从这一点上可以认为引进仿制图-22M在技术上是可以完成的。虽然引进仿制所需要的资金和资源投入要比采购成品高的多,但是通过仿制却可以在图-22M的装备和使过程中获得比较稳定和可靠的后勤保证。西安飞机公司通过长期生产轰-6已经具备了生产轰炸机的经验,在生产设备和工人经验上都比较容易保证仿制生产的需要。仿制图-22M的机体对于中国航空工业基础来说并不存在过大的难度,机载设备和武器装备立足于国内也可以解决飞机装备后的使用维护需要。保证轰炸机服役后的正常使用对于军队来说是最为重要的,通过仿制完成图-22M就有条件可以解决最为关键的保障问题。
中国的军事战略思想和作战条件需要符合本国需要的轰炸机,如果依靠中国航空工业本身的技术力量和国家的投资,发展全新的、适合中国国情的新型轰炸机,那么就可以根据军事技术的发展和国内航空技术的成果,按照中国战略需要来确定新型轰炸机的技术要求和气动设汁。现代化轰炸机已经开始由以前追求低空高速突防的B-1B和图-160,向B-2这类依靠低信号特征增强突防能力和加强远程精确攻击能力的方向发展。如果按照中国独立的军事技术需求来发展全新的轰炸机,那么就可以摆脱改进或仿制时对原型机的技术限制,没有原型机的技术限制就可以使技术人员在设计上能够自由发挥。轰炸机是大型飞机中一个重要的分支,高性能的大型战略轰炸机所需要的设计技术和生产要求并不比大型客机和运输机低,通过新型轰炸机的开发所获得的技术收获完全可以用来支持其他型号的发展,通过对相关技术的应用和扩展就可以将研制费用由多个项目分摊,提高资金利用率和使整个行业的技术人员得到锻炼。
◆不同选择方案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轰-6通过对航电、武器和动力系统的改进来提高综合性能在经济上最有利,也能够完全依靠国内的技术基础来满足改装的需要,而且改装轰-6所需要的时间在各选择方案中是最短的,也可以比其他方案更快的使新装备形成战斗力。进行技术改进后的轰-6在机载武器和火控系统方面与其他选择方案基本相当,改装涡轮风扇发动机后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航程不足的缺陷。但是利用原轰-6的基本设计进行的改进,并不会从根本上改善轰-6飞行性能差和突防能力弱的缺陷,即使是采用了先进技术,轰-6仍然只能作为导弹攻击机来使用。如果要对轰-6的结构和气动外形进行改进,那样不但会破坏原本占据优势的经济性和可靠性因素,而且轰-6落后的结构设计也很难通过改进来得到明显的发展,反倒容易在对结构和气动的改进过程中出现画蛇添足的错误。
图-22M是俄罗斯现役装备中唯一的中程轰炸机型号,虽然俄罗斯装备和储备了相当数量的图-22M轰炸机,但是这些图-22M中剩余寿命较长和性能较好的现役图-22M3并不多,俄罗斯在现有条件下能够提供给中国的成品飞机数量也不会多。根据中国从俄罗斯订购伊尔-76运输机中所发生的问题来看,俄罗斯重新启动图-22M的生产线不但需要一定的时间,而且可能还需要首先由中国投入大量的资金来使生产线得以恢复。
引进图-22M除了俄罗斯能够提供的成品飞机数量有限的问题之外,图-22M引进后在经济和技术这两个方面还会存在问题。首先是俄罗斯作为超音速轰炸机的唯一供应方,在飞机和配套系统的出口中必然会抬高售价,而且图-22M的备件和发动机只有俄罗斯能够供应,这样在我军装备图-22M后的使用保障费用也是一个庞大的数字。另外一个问题是图-22M目前已经在俄罗斯停产了多年,航空电子设备和发动机的生产都已经多年没有进行,俄罗斯本身是否能够及时和足量的供应中国军队所需要的备件也是个疑问。俄罗斯一旦因为经济因素或者政治问题断绝了对中国引进图-22M的后勤支援,那么中国军队装备的图-22M轰炸机必然将会在短时间里失去有效作战的能力,即使能够通过前苏联国家获得部分备件和成品的供应,也很难用来保持一支轰炸机部队执行战斗任务所需要的保障条件。
引进技术或者通过测绘手段来仿制图-22M的技术难关完全有条件克服,国内经济迅速发展也在经济上能够保证大规模资金投入的需要,但是仿制图-22M同样存在一个比较明显的困难,那就是发动机的供应仍然无法及时赶上机体的生产速度。图-22M3使用的NK-25型发动机的推力和规格都比较大,类似NK-25这样规格的发动机不但国内目前还没有,即使在俄罗斯之外的其他国家也没有能够直接应用的成品发动机。NK-25涡轮风扇发动机的结构对于国内发动机工业是完全陌生的,按照国内仿制国外发动机的平均
进度来估算仿制NK-25的时间,可以看出即使在获得全部技术支援的情况下,国内要完
成NK-25的仿制也需要近十年的时间才能够全面国产化。发动机是飞机的心脏,如果不能解决发动机的问题就不可能真正得到合格的飞机,如果仿制的图-22M仍然不得不依靠俄罗斯供应发动机,那么中国自己生产的图-22M的命脉仍然握在俄罗斯的手中,只要政治上出现足以影响中国和俄罗斯关系的重要动荡,那么缺乏发动机的图-22M仍然难以保证正常使用的要求。轰炸机作为攻击力最强并需要大规模资源投入的重点航空武器装备,不可避免的要在政治上比战斗机更受关注,因为政治因素而可能受到的影响也更大。要想真正保证仿制图-22M的有效使用就必须实现全面国产化,但是对于一种已经装备使用三十多年的轰炸机,投入如此大的资金和技术力量去满足有限装备数量的要求,在经济上和军事上是否存在足够大的价值是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依靠国内力量全新研制新型轰炸机在设计手段上虽然最为灵活,但是全新发展的项目也就意味着高风险和高成本,一旦在项目进行过程中遇到巨大的技术难关或资金缺口,就有可能在基础上动摇整个项目的发展和应用前景。现代化军事技术越来越向系统化和综合化的方向发展,全新研制轰炸机本身就是一个需要很长周期的复杂装备发展项目。新型轰炸机在装备后是否能够满足作战使用要求的关键,是在项目开始时对于未来军事发展趋势和战场环境预测是否准确,新型轰炸机一旦在技术发展方向和项目定位上出现偏差,那么很容易使国家投入巨大人力、物力和财力所开发的轰炸机成为无用之物。苏联和美国在轰炸机发展过程中都出现过T-4、图-22、B-58、XB-70这样的失败项目,中国目前的经济条件和技术实力还难以承受如此大的损失影响,一旦耗费巨大的新型轰炸机因为技术和应用问题半途而废,那么造成巨大损失的后果和影响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也无法消除。
通过对中国获得新型轰炸机所可能采取的四种途径的优点和缺陷的分析,可以在整体上对这四个方案的效果进行综合的评价。由国内全新发展新型轰炸机的项目如果在技术上能够获得成功,那么这个项目所获得的产品在技术性能上无疑是各个方案中最先进和最完善的。但是全新开发轰炸机项目必然会存在高投入,高成本和高风险的问题,在项门进行过程中一旦遇到大的困难就会出现不可预见的问题。国内仿制图-22M在技术上所存在的风险比研制新型号要小的多,但是投入巨大的资金和人力仿制一个在技术上已经落后的型号,不但对于中国轰炸机技术的发展很难起到实际的促进作用,而且为了一个过渡性的型号投入过多的资源在成本效益上并不合算。直接从俄罗斯引进图-22M成品飞机可以很快形成战斗力,能够较好的满足中国目前军事形势对轰炸机的需要,但是需要投入比较大的资金以及在后勤供应上存在一定的危险。利用先进技术改进轰-6的方案在成本投入和技术风险上是各个方案中最低的,而且也可以最快的形成战斗力和最稳定的使新型号与整个系统融合,但是轰-6基本平台性能差的缺陷在改进中不能全部解决,在载弹、航程和飞行性能方面与其他几个方案的差距比较明显。
◆中国轰炸机的发展道路
轰炸机在现代化局部战争,扣确实有着非常重要和有效的战术价值,不论是直接用来在投掷炸弹或是作为巡航导弹载机,都可以在改变战争进程方面起到非常明显的作用。轰炸机在现代化战争中的作用不但没有随着技术的进步而削弱,反而被赋预了越来越强大的战斗力和生命力。大型轰炸机的作战效果明显的要比同样技术水平的中型轰炸机大的多,但是轰炸机更大的载弹量、更大的航程和更加全面的机载设备必然会要求更大的机体和更强的动力,在获得高战斗力的同时必然伴随着高投入和高成本。大型轰炸机(或者成本高昂的中型轰炸机)的作战效果如果无法超越为获得这些高性能所付出的代价,那么新型轰炸机也就无法体现出其有意义的使用价值。
武器的价值并不是由这种武器在技术上的先进程度来决定的,而是要依靠战场的需求和装备条件所形成的综合要求来决定的,在合理和够用的条件下充分利用自己手里的武器,要比获得一种性能指标先进作用却有限的新装备更有价值。中国空军如果只是在局部战争中将轰炸机作为巡航导弹发射平台来使用,那么超音速轰炸机和亚音速轰炸机之间在打击和生存能力上就不存在大的区别,而载弹量、可靠性和使用成本就成为了决定轰炸机类型的主要因素。当现役装备和使用的轰炸机已经能够满足目前作战条件下的使用要求,那么就没有必要为获得实际价值不大的超音速轰炸机而付出巨大的成本代价。
从俄罗斯引进图-22M是目前在成本、性能和时间要求上最符合替代轰-6的方案,但是作为在冷战期间就已经开始服役的图-22M来说,在突防能力、飞行性能和基本设计上都已经不能很好的满足现代化战争的要求。通过中国在苏联解体后最有利的时间段里没有引进米恪-29和T-80坦克来看,符合苏联/俄罗斯军事思想的装备不一定是符合中国现实情况的装备。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目前都还没有对于战略轰炸机的迫切需求,如果使用轰炸机时是作为火力圈外精确打击的导弹发射平台来使用,那么图-22M在飞行性能上所获得的提高并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虽然超音速的图-22M能够更好的配合战术攻击机执行对海上目标打击的任务,但是通过超音速轰炸机在作战效能上所获得的成效,是否足以补偿为引进装备所进行的投入也非常值得斟酌。按照中国国防建设和中国轰炸机装备发展的现状来看,在现有条件下通过技术改进来充分利用轰-6的使用价值,也许是个比引进图-22M更加经济和有效的措施。
攻击武器和防御系统一直是随着技术的进步而呈现螺旋上升的发展趋势,轰炸机技术目前已经开始向大型化和高突防能力方面发展,由地面或空中防空武器组成的立体化大纵深防空系统也在随着威胁的发展而调整,即使是目前最先进的B-2轰炸机在不久的将来也将在战场上面对巨大的威胁。
轰炸机作为战略打击力量中最灵活、最具威力的空中攻势作战装备,在技术发展和装备使用上一直得到军事强国的关注,更强大的防空系统催生了技术上更加先进的轰炸机帆。美国和俄罗斯现在已经开始对新概念轰炸机进行技术探索,隐身效果更好的轰炸机,高空超高速轰炸机甚至是轨道轰炸机都已经成为了可能的技术发展方向,而这些研制经费动辄就需要上百亿的先进概念轰炸机在技术上还远不够成熟。
更新一代的轰炸机要采用哪种技术途径?要按照什么样的战术要求和技术条件进行设计?要在技术、应用和成本上进行怎样的平衡和协调?这些问题到现在仍然没有一个确实的答案。中国肯定需要一种性能可以满足军事战略需要的先进轰炸机,但是中国轰炸机的发展不应该是跟随在其他国家之后,在较低水平徘徊;也不应该是采取引进-仿制-再引进一再仿制方式的被动跟随,而是要采取跨越性的手段走出一条科学和合理的道路。中国在轰炸机技术上相对于美国和俄罗斯来说是个后来者,保持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的需要也使中国不可能投入过多的资源在军事上。要满足中国军队对新型轰炸机的需要不能通过发展一系列型号的常规方法来逐渐提高,必须采用加强新技术的开发和验证来加强技术储备,通过"厚积"所得到的基础,来为"薄发"提供足够的经济和技术条件,依靠科学的论证和合理的组织来完成真正属于中国自己的先进轰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