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骚乱起源地 移民聚居的93省

法国骚乱最根本的并不是移民问题,而是移民聚居形成了一个个与主流社会隔离、备受歧视的贫民窟而造成的社会问题

  2005年11月9日,法国政府宣布进入12天的紧急状态,此后,紧急状态再延长3个月,而在实宵禁之后,法国骚乱趋于平静。

  从10月27日开始,两周以来,法国处于骚乱之中。这场骚乱开始于巴黎东北郊,后来蔓延到巴黎周边,继而再大到法国几十个城市。电视上的镜头震惊法国、欧洲甚至全世界,媒体纷纷以“法国骚乱”、“巴黎在燃烧”为题目,对这场蔓延全国的郊区底层年轻人引发的骚乱,进行了全方面的报道。300个城市的超过6000辆汽车被点火焚烧,超过1500被捕,一个人死去。

  11月7日,记者坐火车从德国来到法国巴黎。

  “我们不是真正的法国人”
  此次法国骚乱始发地在克利希市(Clichy-sous-Boi),骚乱的中心省在巴黎近郊93省塞纳-圣但尼(Seine-Saint-Denis),两地相差六公里左右。
  记者抵达法国时,就住在骚乱中心省的纳伊布雷藏斯市(Neuilly-Plaisance)GIS宾馆,宾馆的老板是个中国人,他向记者介绍,在10月28日,也就是骚乱第二天晚上,他突然听到自己家的公寓楼下汽车警报响起,然后看到有人汽车被烧,警察、媒体和一个烧车北非后裔少年形成对垒局势。他学着法国内务部长尼古拉•萨尔科齐的口气说到,“这些都是小流氓(racaille)。”
  不过老板提醒记者,这句话千万不能对那些闹事者说。萨尔科齐当初不知道这么说有如此大的恶果。死亡事件发生的前两天,他在巴黎远郊95省的阿尔让特依(Argenteuil)视察时,被年轻人用石块砸到,他愤而指责这些人不是年轻人,而是小流氓,他会把他们从街道上彻底“清除”。两天后,15岁的黑人巴努(Bouna Traore)和17岁的阿拉伯人齐亚德(Zyed Benna)据信是在克利希市躲避警察抓捕而触电身亡时,全法国游荡在贫困郊区的年轻人决定用火告诉法国内务部长和全法国的人,他们不是这么容易“清除”的。
  这场大火虽然蔓延全法国,甚至波及德国和比利时等欧洲国家,但并没有媒体报道的那么严重。骚乱被阻隔在巴黎以外,林畔克利希市是一个有2.8万人口的市镇,虽然离巴黎市只有12公里,但只有一路郊区公交车可以经过,即便是巴黎人,恐怕一生也难得几次能去这个地方。这里的居民大部分是北非、阿拉伯以及亚洲移民的市镇。骚乱发生时,巴黎市还是旅游的天堂,甚至游客买的巴黎旅游地图,都看不到林畔克利希市和其他骚乱市镇。
  美国《纽约时报》是英美媒体在这次骚乱中最早指出所谓93问题的。
  法国本土有95个省市(区),第75省是巴黎市所在,其他省都被称为处省。巴黎市市内有20个区加2个林区,外面就是被三个省包围(西边的92,南边的94和东北部的93)。由于历史原因,法国海外殖民地来的移民一般都住在93省,而巴黎人向外居住,则会一般选择92和94省,这就造成了类似贫困隔离区的93问题。前面提到的克利希市(Clichy-sous-Bois)和记者住处的纳伊布雷藏斯(Neuilly-Plaisance),都是邮编号码为93开头的市镇。这些地区的移民第二代、第三代,也称自己为“9-3”,他们在电视上,对各国记者说,“我们生在法国,但不是真正的法国人,只是9-3”。
  高失业率带来的社会问题 大部分法国和英美媒体,都准确地把骚乱原因归结到高失业率和对移民的歧视。根据10月份最新的数据,法国总的失业率是9.6%,这个数字和德国一样,但在93省,年轻人的失业率却高达40%。为了证明这样高的失业率的确是歧视导致,巴黎大学的一个小组进行了一个实证研究。他们用同样的简历,但是变换了申请人的个人条件,向招聘单位投出了258份工作申请,结果是:使用法语发音的男性名字,地址填巴黎市内的,收到了75份面试通知;使用法语发音的女性名字,地址填巴黎市内的,收到了69份面试通知;使用法语发音的男性名字,地址填贫苦移民省(93)的,收到了45份面试通知;男性,地址填巴黎市内,但附上不修边幅的照片的,收到了33份面试通知;使用北非发音的男性名字,地址填巴黎市内的,只收到了14份面试通知。
  从这个实证研究可以看出,和巴黎市内的米歇尔(Michel)相比,住在93省的默罕默德(Muhammed),基本上只有相对不到15%的工作机会,哪怕他们都是巴黎名牌大学毕业的高材生。这样的93现象,实在是这次骚乱的最重要原因。
  对法国经济制度一直持批评态度的英美媒体,敏锐地指出了93现象产生的社会制度原因。《华尔街日报》欧洲版的报道指出,法国虽然和英国有同样的经济总产出,但它投入的总劳动时间却只有英国的一半,这就造成了法国工作职位的紧张,失业率会更高。法国和实行自由经济的英美不一样,实行福利社会主义制度,工人最低工资和福利也相对英美国家要高,加上法国工会相当强大,雇主想辞退一个工人成本相当大。而雇主为每个工人要付出的社保等福利,也是国家强制执行的。
  这样的制度的好处是让每个工人都有安全感,有工作之后就成为了社会的中产阶级。但坏处也是太明显不过:雇主必须谨慎挑选那些素质很高、劳动效率高的工人,否则会养一些辞退不掉的懒汉。这就是为什么同样的经济产出,但法国失业率高达9.6%,而英国才4.6%的原因了。
  糟糕的事情还没有完。对于93省的移民后代们,那些公司的雇主们,在无法掌握有效信息的情况下,只能倾向于排除93省应聘者,以避免可能存在的损失,因为93省历来由于贫穷和教育程度低,年轻人平均素质明显低于其他地区。这样,40%失业率的93省青年,就只能游荡在街头了。
  向英国自由制度靠齐?
  有外国媒体报道此次骚乱是所谓“穆斯林问题”,其实这并不是法国骚乱的根本问题。根据目前法国警方公布的情况看,骚乱中被抓的人大部分是17~22岁的街头帮派成员,虽然他们一半有阿拉伯裔的血统,但真不能说他们是穆斯林,这些闹事者根本就不信伊斯兰教。记者在93省采访发现,虽然有当地很多阿拉伯餐馆,一半以上的居民也是阿拉伯或者北非裔移民,但此处宗教气氛很弱,是个高度世俗化的社区。
  一些国际媒体的实地采访,也证明了这个趋势:有一些伊斯兰团体想利用从中斡旋、劝说骚乱停止的方法来“争取”这些年轻人,但显然,无论是政府、还是他们的家长,或是这些伊斯兰团体,都说服不了这些用烧车来发言的年轻人们。到目前为止,除了帮派实力之外,并没有发现任何极端伊斯兰团体在幕后支持。正如宾馆老板反复说的,“只是小流氓们在烧车”。 没有极端伊斯兰实力的介入,成为了这次法国不幸中的万幸,也让所有试图指责法国移民模式欠缺的人失去了靶子。因为欧洲两大移民模式,法国是绝对融入方式,不允许在法国有任何除了法兰西文化之外的文化存在;英国模式是融而不合,每个少数民族都有保护自己特色文化的权利,法律也专门保护每个少数民族在社会中的权利不缺失。看上去,法国模式会造成事实的歧视,但经过英国伦敦地铁自杀爆炸之后,谁还能指责法国模式的不是:毕竟在法国,没有自己的社区自杀爆炸者,这些 “只是小流氓烧车而已”,并不是一场恐怖战争。每个批评法国移民模式的人,都必须面对这样一个问题,任何其他替代模式,会不会在法国产生更严重的问题 法国的移民总数是欧洲第一。
  对于这场骚乱,欧洲也做出了两种完全不同的反应。
  巴黎当地报纸《巴黎人》,开始详细报道93省的现状,政客们开始宣布对93省等贫穷社区做出了一系列的所谓旨在复苏当地经济、提高就业率、改善警察服务的“郊区马歇尔计划”。具有相同经济制度的德国,也开始讨论自己国家类似问题,很多政客开始呼吁选民支持经济改革,向英国自由制度靠齐。
  有意思的是,保守的势力也因为这次骚乱而得到加强。最近的民意调查显示,虽然一半的人对现任总理和内务部长的制止骚乱做法感到信心,但72%的人对现任持宽容态度的希拉克总统表示不满,而25%的人支持勒庞的“零移民”右翼政策。这样的声音甚至也在其他国家出现,英国《独立报》刊登了一个读者来信就很有代表性:作者说希望英国也吸取教训,放弃引进移民来发展经济的“错误做法”。
  “小流氓”通过短信、博客联系而造成的全国烧车抗议,达到了完全不同的两个方向的效果,这也见证了欧洲社会在一体化的同时,对面临的移民压力的张皇失措。不过幸运的是,像GIS宾馆老板这样的中国人,由于长期以来奋斗和平和习惯,没有成为“社会问题”,在两极分化的欧洲社会,找到了自己的中庸幸福。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

在以下这组图片中我们可以依次看到93省某市的一些画面:位于低租金住房大楼狭缝中的自由市场,这些市场主要销售一些非洲人常用的生活百货,水果蔬菜,肉类等,由于价格便宜而且产品新鲜,来买东西的人络绎不绝,类似的自由市场很多,画面中这个每周2,4,6开张3次;我们还可以看到一些法国特有的“低租金住房”大楼,这些住宅楼是法国政府建的,低收入家庭需要排队等候很长时间才能“分”到;区内的学校和道路,这些道路在骚乱期间曾经彻底封闭了一段时间;还可以看到在废弃破旧的工厂铁丝网内的无家可归者的简陋生活设施和场景,浑浊肮脏的郊区运河以及运河边上,高速公路旁边冒出来的“现代窝棚”,这些通常是一些东欧移民/难民自己盖起来的,在这样的“生活区”里没有水电,更不要说暖气了,经常可以看见这些“无证”人员出来捡点柴火什么的,偶尔也会在运河里洗点东西,,,,最后是区内的地铁和轻铁站,,,,

由于拍照在这样的地点通常不受欢迎,所以图片质量不好,抱歉了。如果斑竹觉得本贴内容与论坛主题冲突,请删除即可。

谢谢大家点击。



































































































































Music: the day I lost my love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