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呆是呆[转]

不呆是呆[转]

作者:吴非 来源:新民晚报

《吴歌》中《呆呆呆》,只有两句:“呆呆呆,落雨走到屋里来。”这大概是嘲痴呆的民谣,但是似乎又别有一番意思。最早的创作者可能是这样认为的:如果真的是呆子,遇到下雨也会在雨中若无其事地走,而不会疾步走进屋里来;因而“落雨走到屋里来”的呆子不是真正的呆子。

你看,一场雨,就把装呆的人暴露了。这吴歌里涉及呆子的等级标准,民间认定的是那种超然世外的真呆子,呆到丧失人的本能甚至没有人伦的地步,否则就是假的。

想起来了,我在十多年前也写过一篇《雨中的呆子》,但我好像是认为在雨中安然走路,不与众人一般狂跑的人非但不呆不痴,而且是高人。而我没想到这才是民间认可的中国式的呆子。

国外有个经典笑话,街坊都知道小彼得有些呆,你如果把一美元硬币和25美分的硬币同时放在他面前,他只拿25美分的。街坊总爱拿这个试他,百试不爽。妈妈看了着急,要带他去看医生。彼得悄悄告诉妈妈:“如果我拿那一美元的,以后他们就不会再拿钱来试我了。”——你说说看,到底谁的脑袋有问题?如果那条街上不是用这个方法考察人的愚蠢与聪明,而是以此为制度考察人的廉与贪,小彼得完全可能被街道作为人才选上。

好多年前的事了。朋友的孩子在幼儿园期间,有天下午分发苹果,他拿了个小的,阿姨忧心忡忡地对同事说:“那孩子有点呆,拣了个小的。”接下去几天,几个阿姨观察,所言不妄,如是者三,话也就传到我这里了。我认为那孩子智商完全正常,他在家中也会拿小的,甚至不要。孩子的话是:我小,吃不完一个大苹果;我吃小的正好。

那些从小就把大苹果抢在怀里的孩子可能不是聪明,而是精明。这可不是一回事。他也许根本吃不完,他甚至根本不想吃,可是他却想到要占有,要抢先,而我们的教育者以能不能争抢来衡量孩子聪明与否,这对正在成长的儿童来说,是多么可怕的观念啊!

不过,成人社会中,特别是权力场中,有多少像小彼得那样精明的大彼得呢?我不敢往下想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