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办是亡国之祸: 09工程在60和80年代的不同遭遇

打印 被阅读次数

买办是亡国之祸: 09工程在60和80年代的不同遭遇

中国核动力潜艇的命运, 从先帝时代的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 一万年也要搞出来,
到先富时代的接轨共荣, 和平发展, 先富派的萎缩愚蠢, 从下面黄总的访谈, 可
见一斑.

  本刊记者:我国的核潜艇已经走过了30余年的历程,作为我国第一代核潜艇的总师
,您能对这段历程作一简要的回顾吗?

  黄总:核潜艇的故事可以从1958年说起。

  58年有两件事情对我们工作影响比较大,一个是二机部在苏联专家帮助下在房山建
成了我国第一个试验堆,另一个是我们按照“二四”协定转让制造的潜艇, 58年也基
本告一段落。另外,这一年中苏关系开始紧张,接着59年,10年大庆,赫鲁晓夫来了,
我们正式提出希望苏联老大哥能帮助研制核潜艇,赫鲁晓夫非常傲慢:“核技术非常复
杂,花钱很多,你们中国没有水平也没有能力研制,我们苏联有了,就等于中国有了。
你们把海军基地给我们用,我们的核潜艇可以帮助你们”。毛泽东主席非常气愤:“核
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此话立即传遍09战线,大家听了很兴奋。国家搞核潜艇是有
决心的,一万年也要搞出来,但是权衡下来,最重要,首先要搞的应该是“弹”。核动
力比原子弹技术要求更严,核动力是可控的,原子弹不需要控制,要把爆炸威力变成可
控的,技术要求更高。当时 “弹”还未爆,国家要把全部力量集中到“弹”上,09项
目58年刚刚组建,开始预研,62年就开始下马,过了2年,这个项目正式解散了。

  在于笑虹,刘华清坚持下,中央同意保留少数人继续调研工作,并维持了几个关键
设备的研制工作。

  64年原子弹爆炸成功,有此基础,国家可以抽出力量搞09了。于笑虹,刘华清有关
领导抓住机会立即向中央打报告,要求09上马。65年报告批下来,同意!

  此时面临困难仍然很多,核潜艇里面到底是什么内容,我们都没搞清楚。

  工作条件也很差,我们搞数据,要用算盘、计算尺算。为一个数据常常要发动一批
人日日夜夜算。

  中央批下来时有3个原则:

  1、立足国内,艰苦奋斗

  2、第一条艇带有一定试验性质,但建成后要可以作为战斗艇用

  3、大力协同,全国有关科研单位共同努力,把09搞出来

  我们就因陋就简,创造上办法,能拿出点成果就算一点。我们绝不等条件,就算你
等得及,国家也等不及啊。

  不是没有资料,心里没底吗。一个一个解决。我们对国内科研技术力量调查清楚,
实事求是地了解我们生产能力到底有多大。没资料我们发动大家按各自专业搜集国外资
料,美国第一个搞出来,他要吹嘘自己,所以报刊书籍里零零碎碎会透露些信息,但这
些资料真真假假,不信不行,全信也不行。我们的做法就是3面镜子:一面放大镜――
把有用的信息从信息堆里挑出来;一面显微镜――把信息汇总分析;一面照妖镜――要
去伪存真。

  有个例子很有意思,核潜艇做导弹发射平台,精度不比陆基,因为艇的位置参数是
不断变化的。美国搞了华盛顿导弹艇之后说,他这条艇精度能达到陆基水平,因为他提
出一个技术措施――艇上装个65吨重的陀螺仪,陀螺运转,利用其高速,艇就可以稳定
下来。我们看到这个图纸,比较吃惊,因为陀螺除自身外还有很多设备来维持运转,这
意味至少要增加一个很大的舱室给它,排水量、航速都要受不小影响。美国人真正的做
法怎样不得而知,但这个方法是比较笨的,是否就没有其他办法呢?我们试验条件很简
陋,但我们通过大量试验最后得出结论,不一定用这个陀螺,我们有更好的方法。按我
们的方法走,到试射时我们打的也很准。

  当时我们在葫芦岛,因为这个地方水深,冬天冰冻期较短而且三面环山,保密条件
也很好。现在葫芦岛成了旅游胜地了,当时可是荒山敝野的。我们种的树就算长起来也
是歪的。伙食也很“绿色”,有一句俏皮话说我们是“早上土豆烧白菜,中午白菜烧土
豆,晚上土豆白菜一道烧”。北方尤其冬天只有这个,有时候一年到头见不到一点油星


  文革时候,我们白天受批判,晚上再加班加点干。虽然很苦, 但还是很有干劲.

  当年,我们自己总结了四句话,也算是座右铭吧: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

  有人会说这话听起来有些官套,我说那是因为你没经历那个阶段,你也可以把它换
成时髦的说法叫团队精神,不过那个团队精神往往是很功利的,和我们的四句话还是不
同,我们做事可不讲什么条件,我们之所以做就是为了国家能硬着腰杆说话,因为我们
中国人爱国。

  当年同志们聊天说:“我们这辈子,如果将来在子孙面前说说我的往事的话,我们
会说,我们这辈子没有虚度。”

  09是65年正式上马的,不过58年到65年期间,虽然没有正式立项,但预研没停,这
期间的工作给65年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所以65年上马后,才能搞的那么快。

  再过2年,核潜艇开工,70年下水开始试航,74年交给海军。这个速度是很快的,
而且我们的艇比苏美前几艘要强的多。有人讲你的艇下水是70年,鹦鹅螺号是54年,差
了十几年,能不强么。不过你可以想想,我们70年代的工业能力、科研水平和美国50年
代能有多大差距。

  本刊记者:美国人研制第一代核潜艇鹦鹉螺、海狼是常规艇型,

  到1959年的鲣鱼级才变成水滴型,而我们的研制则是一步到位,当时是怎么做出这
种决策的?

  黄总:美国第一条是常规线型,因为当时美国还不敢肯定他的路走对了,这只是个
试验,鹦鹉螺号完全是为解决核动力上艇的问题,其他问题不触及。

  它的航速潜深都较低。同时他们又造了大青花鱼,这是为解决核潜艇长时间水下高
速航行的问题,要研究线型如何适合水下航行,而非水上水下兼顾。两个都成功后,再
合成搞了鲣鱼。

  我们则是一步跳到鲣鱼,这个跳不是无中生有想当然的。他们走的每一步,我们都
要分析,那些弯路不必再走了,从他们的弯路里我们分析排除了很多不必走的步骤,所
以一下子搞到位。

  本刊记者:1988年,我国战略核潜艇水下发射洲际导弹成功。您能不能回忆一下当
时的情况和感受?

  黄总:88年,核潜艇进行了最后两个大的试验,算是总鉴定。第一个是深潜,反应
堆全功率航行,水下大深度发射鱼雷。这个试验是在南海搞的,很成功。然后回过头来
,到北海,做洲际导弹发射试验,两发,打的很准。中央领导立即打来电话祝贺,说“
你们打的比陆地上还要准!”我一边感谢领导关怀,一边哭笑不得。严格讲,这话是不
科学的,海上打,艇的姿态参数不断变化,当时条件下是不可能比陆基更准的。当时打
成这样,实际算侥幸,陆地上一个正误差,艇上一个负误差,两个正好抵消,所以打的
非常准。

  这里说个题外话,我们第一次打洲际导弹,不是这次而是82年,在常规艇上进行的
,失败了几次,最后一次获得了成功。在此基础上,才到09上搞。

  09造价很高,不可能直接到它上面进行发射试验。

  两个试验成功后,聂力问我有什么感想,我说:“一喜一忧”。当时冷战刚刚结束
,很多军工项目都在下马。我高兴因为我打成功了,但大概明天我们就失业了。如果打
不成功,我们还可以再吃几年饭,因为你们还会投资。

  聂力听完也哭笑不得。果然,打成功后,我们项目就下马了,一下就是20几年。社会
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盲目崇拜西方, 想接轨, 想先富起来, 一厢情愿的想和平发展.

  20几年过去,美国走了多少型号,冷战结束,战争的危险并没消失。美国(包括日
本)的科研工作一点没放松,而我们的科研生产都断线了。团队解散,很多人才都流失
了。世界从来就没有真正的和平, 除非我们自愿做西方的附庸和奴隶. 如果我们也像美
日那样,技术抓的很紧,我们的技术水平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就算不超过美国,也
至少不会和他差这么远。

---
*** 米国是万恶之源, 买办是亡国之祸 ***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