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华人房地產大王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我們的管理方式﹐解決了在房地產低潮時許多地產業主的問題﹐也間接幫助新移民的生存﹐讓中國城更多元化。記得在那時候有許多從中國來的移民﹐多聚集在東百老匯東方廣場附近﹐大家英文不太好﹐無法真正融入美國生活﹐所以只能期望在中國城發展。

專訪紐約朗展地產負責人林嘉華

多維社記者林紫喬陳瑋報導

記者:您好﹐很高興百忙之中您能接受我們的訪問﹐簡單和我們聊聊您是什麼時候來到美國?第一份工作是什麼﹖

嘉華:我很早就移民美國了﹐在1969年四月﹐那時候我在念小學﹐全家六人一起過來。因為母親是在衣廠工作﹐所以從小就對衣服有著濃厚的認識﹐小時候甚至覺得自己應該是個藝術家﹐所以長大後選擇就讀紐約FIT時裝設計科系﹐畢業後理所當然就到服裝界服務﹐前前後後總共做了四五年的時間吧﹗但我猜很多現在的朋友大概都不知道我是念服裝設計的﹗

記者:真是令人意想不到﹐是什麼樣的機緣讓你後來又想轉行﹖

嘉華:會離開服裝界的原因﹐一是覺得設計人才總是來來去去﹐很難有什麼特別發展﹐二有好友林建中(現在的襟兄)和哥哥林嘉榮的鼓勵支持。林建中當時已有投資地產﹐有他的影響﹐我也考慮可以開始投資做房地產。1983年﹐就開始轉行變成房地產經紀﹐幫業主買賣及承租給其他衣場老板﹐後期也開始從事大樓管理工作。

記者:這幾年中國城房地產起起落落﹐您怎麼看﹖

嘉華:的確中國城房地產是有起有落﹐剛開始做的時候﹐中國城房地產真的還不錯﹐但後來1990年左右就不太好。我是在198888號開始正式成立朗展地產﹐最開始的員工大概只有34個吧﹗這幾年房地產變化很大﹐記得當年在中國城買一棟房子﹐三層樓一樓是店面﹐最低的售價只要美金15萬﹐現在想想真是太便宜了。90年代底產開始蕭條了﹐沒人買房子﹐但房子總不能空在這﹐公司還是要營擤o所以為了適應這樣的環境﹐想想也可以轉個彎從事房地產管理工作﹐當時只有少數外國大型地產有這樣的概念﹐還沒有華裔想到。

紐約朗展地產負責人林嘉華(中)(多維社)

 

我的作法是將一些條件不好的大樓﹐自己出錢大翻修﹐然後再將工廠租給衣廠老板。90年代房地產業不景氣﹐但是中國城的衣場卻是在最鼎盛的期間﹐加上開設衣廠時認識許多衣廠老板﹐知道開設衣廠最需要的就是地﹐所以想到可以將空的房子租給衣廠﹐並幫忙業主們管理。一來在房地產業不景氣中找的新出路﹐一方面也間接幫助了中國城老板擴展業務。雖然房地產景氣蕭條﹐但總要想出路﹐所以其實只要懂得方向最差的環境﹐才是賺錢的時機。

記者:您只管理自己的房產嗎﹖

嘉華:應該說是我是專業的地產管理業者﹐並不是只管理自己的房屋。早期在中國城好多棟值錢的房子其實都屬於猶太人﹐景氣好的時候﹐當然值錢﹐但是碰到蕭條的時候猶太人不知怎樣處理這些房產﹐所以只好空在那堆東西或是當成貨倉﹐很可惜﹐我認為那是因為猶太人不了解中國城的發展在哪﹖所以我跑去找猶太人﹐告訴他們請將房子﹐交給我管理﹐並保證房租收益。許多猶太人都覺得我的idea不錯﹐紛紛開始把房子交給我管﹐我的作法是如果是外在條件不太好的房子﹐我會自掏腰包改建﹐把房子弄的乾淨舒適﹐區隔成小單位轉租出去。

我們不但負責承租﹐也負責管理﹐雖然外面景氣不好﹐可是中國城卻很好﹐因為衣廠在這﹐所以一定有人會在中國城內消費﹐舉例需要吃飯﹐所以餐館生意好﹐連帶其他小商家也跟著受益﹐這在當時算是一種很新的概念。所以雖然紐約其他地方景氣很淡﹑蕭條﹐但中國城卻沒受到影響。我的猶太人朋友說﹐我是個會看問題﹐並馬上想到解決方法的地產的醫生。

記者:房地產的醫生﹖聽起來很有趣﹐房地產管理還包括哪些﹖

嘉華:雖然房地產景氣蕭條﹐但已開始的事業總是要繼續下去﹐不能輕易放棄。也因為對自己的事業有興趣﹐所以會更花工夫研究﹐眼光自然會好。有了口碑﹐我開始向其他中國城與紐約下城的房地產業主承租整棟的房子﹐一樣也是自己花錢改建﹐然後分租小單位出租給不同的行業﹐我們公司除了負責承租更負責管理﹐這樣才可以徹底幫助承租的小型業主﹐也可以保障地產的owner擁有固定的收益﹐如此房地產的業主才會願意和我們保持良好的合作關系。我們的管理方式﹐解決了在房地產低潮時許多地產業主的問題﹐也間接幫助新移民的生存﹐讓中國城更多元化。記得在那時候有許多從中國來的移民﹐多聚集在東百老匯東方廣場附近﹐大家英文不太好﹐無法真正融入美國生活﹐所以只能期望在中國城發展。

就這樣開始有人在東百老匯附近開始做些小生意﹐自給自足﹐漸漸地也發展成一個小商圈。也是看到這樣的發展﹐所以想到應該為這些無法買得起大店面的新移民提供一個做生意的地方。除此﹐我們的管理還包括各式諮詢服務﹐舉例來說有些承租的小商家﹐生意做不起來﹐我們會想辦法幫他促銷﹐或是給他意見﹐也會定期在商場作活動﹐吸引更多客人﹐這樣我們的承租戶生意自然是年年高升﹐租給我們大樓的業主也可以不用擔心景氣﹐開心的收房租﹐生意才會長久。我還碰過在我這承租的商戶特別跑來謝謝我﹐讓他賺到他人生的第一桶金﹐我真得很開心聽到這樣喜訊。

記者:這樣新的概念﹐在當時難道都沒有碰到任何問題嗎﹖

嘉華:其實這樣個想法在剛開始的確引起許多回應﹐那時候有些人反對有些人贊成。例如舊的中國城居民多數都是像我一樣是廣東人﹐擔心這樣的商場會不會影響他們的生計﹔但也有些人覺得人多中國城才會更興旺。幸叩氖俏覀兌甲哌^來﹐也證明我們的決定是對的。現在公司旗下管理的辦公大樓共有12棟﹐散居在紐約市區各地﹐如SOHO等區都有我們管理的物業。

其實管理房子並不是簡單的事情﹐光是重整老房子的改建工程就比蓋房子還難做﹐例如碰到公共設施如天橋等要保險﹑梁柱要改要批文﹑要留防火設施﹑建筑保險問題﹑商場容積比例等等。我們曾碰過光是種一棵數就要15萬美金﹐所以房產管理是個需要花很多心思的工作。現在也會自己買地從頭開始蓋起。

記者:最新的工程內容是什麼﹖

嘉華:下一個工程將會在下東城附近﹐已經標下一塊地會蓋46個單位吧﹗一個單位從600?起跳﹐大約50萬美金﹐下東城地區已經沒有什麼空地﹐我有信心只要東西好一樣賣得好。

記者:牽連這麼多的改建工程﹐除了硬體問題﹐也需要人脈的幫忙﹐才可以達成﹐您是如何做到的﹖

嘉華:一路走來的確有很多好朋友的幫忙﹐沒法在此一一道謝﹐但真的是有許多友人的幫忙。不過你說的很對﹐做房地產的確需要朋友的幫忙﹐所以想到可以成立一個商會﹐讓所有同行可以有個討論諮詢﹐與再學習的地方﹐做這行最怕有些錯誤的資訊﹐有了商會就可以有公正的訊息﹐也不會打亂市場行情。此外定時舉辦各種講座與年會﹐也可以增進會員的專業素養與感情﹐於是我成立美華房地產商會。

记者:同行竞争总是竞争,您却担任美华房地产商会会长达6年,您如何做到?

 

嘉华:我的态度是不要斤斤计较,既然决定这样做了,就不要想要有回报。再来是大方点,如果有会员有问题,不要藏私,真诚的帮助会员,这样不但可以帮会员,也让资讯透明化,也间接帮助的中国城的房地产。我在担任商会会长期间也致力与政府或纽约各单位合作,替会员创造更多机会。我希望美华房地产商会是一个可以提供会员房地产资讯与商机的商会,不是只是一个吃饭聊天的场所,我希望可以藉美华房地产商会,替所有会员朋友们创造更多商机。

 

记者:我曾听说你希望交棒会长这个职务?

 

嘉华:其实美华房地产商会会长是没有固定任期,我很希望改制,但是会员朋友希望我可以做下去,我在等等看有没有适合的接棒人选。

 

记者:应该是说美华房地产商会找不到更好的会长,舍不的您走。

 

嘉华: (微笑说)不敢不敢!

记者:另外您也是华埠共同发展机构(Chinatown Partnership Development Corporation)的理事,可以说明一下大概工作内容?

嘉华:基本上华埠共同发展机构,一个月开一次会,每次主题都不同,主要是以繁荣华埠工作为最重要的工作。我是房地产行业的代表另外像是中华公所主席陈玉驹、纽约市立大学(CUNY)校董陈作舟等都是主要成员。我们会定期主办各种活动,如近期在纽约曼哈顿举行的第五届华埠美食节,成功的吸引了近千名中外食客到场品尝各种亚洲美食,这就是我们的工作之一。

 

记者:此外,您还希望华埠共同发展机构能够再做些什麽吗?

 

嘉华:其实一直以来,虽然在曼哈顿的地图中有中国城,但是我们一直是没有声音的一区,不像法拉盛有市议员、州众议员等,在政府中有人替法拉盛发言,政府似乎总是没有看到华埠。我的主张是希望中国城能与纽约其他地区连接,还希望未来能有人能在政府机构中替中国城说话,所以希望可以透过华埠共同发展机构,让华埠在曼哈顿地图中发光,让更多纽约居民与观光客常常到华埠消费与观光。

 

记者:您也是纽约清洁华埠协会会长,这真是一个很好的想法。今年纽约清洁华埠协会将交予华埠共同发展机构管理,据了解您在过度期间还自掏腰包补贴经费,谈谈您的想法?

 

嘉华:我觉得脏乱真的是华埠的一个大家需要重视问题,因为这是我们的门面,成立纽约清洁华埠协会就是希望有人可以开始注意到这个问题,协会工作最主要的内容就是定期派员上街进行清洁工作,这还包括定时为华埠区内数百个垃圾筒清理垃圾,以方便市清洁局人员收集垃圾。我认为唯有将卫生搞好,华埠才会有更大的发展,所以我愿意多花点时间,或是先自己倒贴一点经费也无所谓,怎样都要教育我们的居民,让华埠更乾净。我相信这样也一定会吸引更多的观光客,居住在华埠的居民也会有更好的生活环境。

 

记者:真得很佩服您的远景,也希望华埠可以越来越乾净,越来越蓬勃。最后请教您,您身兼数职,又有可爱的小朋友,您是怎样管理您有限的时间?

 

嘉华:和大家一样啊!每天早上七点多,我会先送小朋友上学,八点左右到公司看看当日行程,然后开始到各工地看看。我尽量运用每一分钟的时间,尽力做就好了。

 

就在聊天的气氛下,结束了此次采访,这次的采访感觉像是走入中国城的历史中,脑海中浮现衣厂繁忙的景象、大楼改建的声音、还有小商户满足的笑容。不得不佩服身兼数职的朗产地产负责人林嘉华,能在不停变动的环境中看到商机。现在他已经在成功的在房地产领域撑起了一片新天地,并致力於繁荣华埠而努力。林嘉华走出了一条华裔企业成功转型的康庄大道,他的成功,带给人许多沉思和激励!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