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配合中国 演绎中东南亚大战略 


●中国“唯一的好兄弟”绝对“有才”

据英国媒体报道,美国副总统切尼2月26日突然访问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并分别与巴总统穆沙拉夫及阿总统卡尔扎伊举行了会谈。《纽约时报》报道说,美国总统布什已经决定向穆沙拉夫发出少有的强硬信息,要求巴基斯坦军队采取更为积极的行动帮助美国稳定阿富汗局势并继续打击基地组织,否则民主党领导的美国国会很可能切断美国对巴基斯坦的援助。

报道还称,在切尼与阿总统卡尔扎伊会晤之前,驻阿美军基地巴格拉姆美军基地发生了塔利班自杀式炸弹袭击事件并有14人在这起袭击事件中丧生,所幸的是正在该基地视察的切尼安然无恙。另据美联社报道,巴基斯坦外交部称,来自埃及、印尼、约旦、马来西亚、沙特、土耳其以及巴基斯坦七个伊斯兰国家的外长25日聚集巴基斯坦,讨论包括伊拉克、伊朗问题和恐怖主义扩散在内的中东局势。穆沙拉夫近期出访了这六国、伊朗和叙利亚,讨论了包括伊拉克暴力状况、美国和伊朗紧张关系在内的一系列问题,穆沙拉夫希望找到解决中东地区争端的调和路线。

从切尼突访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以及在阿富汗遭遇的袭击事件,并亲自让美国中央情报局副局长卡皮斯向穆沙拉夫展示有关中情局获得的基地组织正在巴境内重组的“确凿”证据,给人们传递了两个信息:第一个是巴基斯坦以没有确凿证据为由在有意“抗旨”;第二个是阿富汗已经变成了一个“新伊拉克”。

毫无疑问,华盛顿从来没有放弃彻底掌控这个战略地位至关重要的南亚次大陆“重要盟友”的野心,尤其是北京和莫斯科已经将巴基斯坦作为中俄战略大走廊的时候,巴基斯坦已经成为美国总统、副总统、国防部长、国务卿在一年之内相继走访最频繁的国家之一。这无疑验证了我们在去年11月16日《东亚新的角力》中所评述的观点:巴基斯坦已经成为中俄美新的角力点并将会左右着中国未来能源安全战略与全球战略。

当布什在借《纽约时报》之舌把“切断美国对巴基斯坦的援助”这个强硬信息告诉全世界的时候,恐怕真的忘了巴基斯坦的背后还有一个“传说中的饿狼”中国始终在“虎视眈眈”。不难设想,当年布什威胁要把巴基斯坦打回到旧石器年代都难以奏效,切断援助对于巴基斯坦不过是小菜一碟,即使布什与布莱尔拧成一股“布氏力量”,量他布什也没那个“豹子胆”。

不可否认的是,华盛顿不得不承认“基地组织和塔利班武装对驻阿富汗的美军和北约部队发动的越境袭击的次数已增加了三倍”,英国国防大臣布朗2月26日也不得不宣布英国将向阿富汗南部增派1300名士兵,以及针对切尼的塔利班自杀式炸弹袭击事件,无疑就在证明阿富汗已经变成了一个“新伊拉克”的残酷现实。布什岂敢切断了一个“重要盟友”的输血系统、反而给基地组织和塔利班武装在阿巴边境扩大势力范围提供一个机会呢?

尤为重要的是,布什目前迫切希望巴基斯坦帮助美国稳定阿富汗局势,更主要的目的还是要稳定伊朗两侧的伊拉克和阿富汗两条战线,为下一步可能对伊朗进行的军事打击计划做更加充分的准备。

但这恰恰与当前巴基斯坦的所作所为是背道而驰的。人们当然没有忘了1月下旬穆沙拉夫出访中东四国的“高调之旅”,如果说那次“高调之旅”只是一部“另类连续剧”的开头的话,那么这次七国外长聚首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就是这部连续剧的“小高潮”。

显然,这部连续剧的导演兼主角是穆沙拉夫,而配角也都是中东“大腕”和东南亚“新贵”。不可小视的是,埃及、约旦、沙特、土耳其四国是对中东地区颇具影响力的伊斯兰国家,而且还是美国在中东地区最主要的能够对华盛顿中东政策有一定影响作用的盟友之一。

不难看出,穆沙拉夫在选择配角的时候颇费了一番心机,既要让这些“腕儿”吸引全世界“粉丝”们的眼光,也要对中东相关国家尤其是对华盛顿的中东政策施加影响和压力。毫无疑问,这部连续剧的的主题,就是借讨论巴以和伊拉克问题之名,直取“核心”伊朗核问题。在七国外长聚首巴基斯坦之后,海湾合作委员会秘书长阿提亚2月27日就明确表示,海合会成员国视伊朗为“兄弟般的邻国”,不会参与任何针对伊朗的军事行动。

我们一直认为,布什的豹子胆是自己给的,其他任何的好言相劝对于这个“世界暴君”几乎都是耳边风。当然,唯一例外的是,布什不得不对北京和莫斯科的“逆耳忠言”三思而行。也就是说,穆沙拉夫演绎这部连续剧的“轰动效应”,也许不足以震撼布什,但却毫不含糊地传递出了一个明确的信息,这就是中国和俄罗斯决不允许美国对伊朗为所欲为。

显然,北京2月26日在伦敦六国会议极力推动就解决伊朗核问题草拟联合国安理会新的决议草案,继续为美国走向“波斯火坑”进行“煽风点火”,另一方面又充分发挥“唯一的好兄弟”巴基斯坦的“搭档”作用,中国忙不过来的就由巴基斯坦挑起来干,从而继续增强和彰显巴基斯坦的地区和国际影响力,进一步营造胡锦涛树起的“中巴关系堪称不同文明国家和谐共处和谐进步的典范”。

这部“唯一的好兄弟”连续剧刚刚开始,剧情自然会引人入胜,毕竟总导演是北京。布什不能不掂量,中国玩起“好莱坞大片”还不是行家里手,但玩起“政治连续剧”绝对“有才”。

●予印度之利谋中国之益

据美联社消息,印度与巴基斯坦两国外长于2月21日在新德里签署了一份以避免双方因突发事件而意外引发核战争的协议。协议的具体内容目前还没有公开,但是有关官员透露称其中包括如何对对方的核武器建立信任的措施,这也是双方和平进程努力的一部分。就在该协议签署前的2天前,一辆由印度开往巴基斯坦的火车爆炸并引发大火,导致68人丧生。双方官员都认为这起事故意在阻挠印巴和平进程。

另据报道,印巴两国代表在经过两天谈判后2月23日在伊斯兰堡达成协议,同意在今年6月前完成连接伊朗、巴基斯坦和印度的天然气管道工程协议的起草工作。巴基斯坦石油国务秘书瓦卡尔在当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伊印巴三方联合工作组拟于5月继续就管道的铺设路线举行会谈。

印巴双方2月21日至23日“静悄悄”的分别就避免双方因突发事件而意外引发核战争、伊朗巴基斯坦和印度的天然气管道工程达成协议,这无疑是这两个宿敌双方关系史上的重大事件,同时也是两国在政治和经济合作方面的重大突破。

我们注意到,面对一辆由印度开往巴基斯坦的火车爆炸并导致68人丧生的恶性事故,印巴之间跟以往相互指责、关系紧张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认为这类事故是“故意在阻挠印巴和平进程”,而不再在这类事故上钻牛角尖。

这是一个微妙的极为可喜的进步。最引起我们注意的还有,正好是在三个月前的去年11月20日至26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分别访问了印度和巴基斯坦。胡锦涛主席访问期间曾经表示,“中国在南亚不谋求任何私利,愿为促进南亚和平与发展发挥建设性作用。”“中国欢迎并支持印巴改善关系,并愿意担当建设性调解角色”。这就是北京主动放弃渔利甘愿担当中间调解角色的“印巴调和论”。

然而,令北京十分遗憾的是,在惊喜之中恢复了大国风范的印度根本就不给中国这个调和的机会。凭着同样是拥有几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印度也有广阔的胸怀和博大的智慧来解决南亚的问题。如果连印巴之间的这一“不丁点”问题都得要请“中国智慧”来风云一番的话,那简直就是对古印度文明和同样是当今世界最大经济引擎之一的印度的蔑视和羞辱。

现在人们看到,印巴双方2月21日至23日所达成的两个协议,都没有找到中国参与的痕迹。其实,这正是北京想要的效应,让总是试图寻找中国在南亚有扩张野心的美国和日本闭上嘴巴的最佳方式,就是“君子动口不动手”,然后在谈笑间就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人们不难看出,印巴签署了避免双方因突发事件而意外引发核战争协议,其实就是北京寄望于“中国欢迎并支持印巴改善关系,并愿意担当建设性调解角色”所产生的效应,尽管北京“躲进小楼成一统”,但谁又会否认北京已经在其中“管了冬夏与春秋”?

最为精妙的,要算印巴就“伊朗-巴基斯坦-印度天然气管道工程”达成协议。正是中国与巴基斯坦抢先一步实施“中巴能源和贸易大走廊”计划,严重地刺激了一直渴望实施“伊朗-巴基斯坦-印度天然气管道”计划的最大受益者印度的大脑神经,任何被排挤在这个影响印度未来能源与经济命脉计划之外的“非分之想”,都会把印度置于极其被动的地位。

于是,在胡锦涛提出“印巴调和论”以及“中巴能源和贸易大走廊”加快步伐之后仅仅三个月时间,人们不但看到了中俄印三国外长2月14日签署了包括深化能源合作的《中俄印外长会晤联合公报》,而且现在印巴也达成了“伊-巴-印天然气管道工程”协议,其实也就是“中巴能源和贸易大走廊”或“伊-巴-中油气管道”以及“俄-中-印油气管道”一系列计划实现了质的飞跃。

最令华盛顿恐惧的是,一个由中俄印巴伊五国以“南亚金三角”为中心的“新能源联盟”已具雏形,谁又敢断定这个以“上合组织”成员为主体的联盟仅仅是能源联盟呢?这就是我们在去年11月27日《胡锦涛“南巡”记》中所评述的中国之目的:化解了印巴的冤仇,改善了中国在印度的形象,也就是为了打破日美利用印度牵制中国的图谋,把华盛顿给新德里奉送的“核能合作协议”变成“免费的午餐”,把日本在印度的军事企图也化作“永远的蓝图”。

其实,在推动南亚和平进程和能源战略方面,中国远比印度还要迫切,只不过北京心急如焚却稳坐泰山而已,这显然是“予印度之利谋中国之益”的“激励双赢”策略让北京沉着的运筹,终于让世人又一次领略了南亚次大陆的精彩大博弈,即使其中的赢家都不得不惊叹“中国,你太有才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