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P 说完了,再来揭发一下我自己的问题。
寒假回家把笔记本电脑送给了老姐,顺便也把里面存的博克文章也一块儿送了。作为回赠,老姐给我挑了一处硬伤,就是关于苏轼的那个故事。链接如下:
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0609&postID=8314
我记得以前写苏轼和狐狸精的故事有一位大侠就教育过我,叫我读好历史再写文章不要愚弄读者,我牢记在心了。所以,虽然这件事很没面子,但是为了不误导和愚弄观众,只好再讲一遍。
苏轼的博士论文里面引用上古尧和皋陶的故事说明赏厚刑薄的道理,阅卷梅尧臣和主考欧阳修都不知其出处,就把苏轼叫来一问。苏轼答说典出三国志,然后,翻出《三国志》,里面的故事应当是这样的:
曹操灭袁绍以后,把袁绍的儿子袁熙的老婆送给了曹丕。孔融不爽就跟曹操说,我听说当年武王灭纣以后把妲己赏赐给了周公。。。。孔融这厮学问大得很,曹操还真有点儿信了。后来聊天儿的时候就问孔融,好歹也是俩圣人啊,真的也会干这种事?孔融问,为什么要说“也”呢?曹操心想妈的说走嘴了。正想打个哈哈掩饰一下,孔融接着说,今天人们能做的事,古时候就做不得吗?丞相不必紧张,切勿对号入座,俺不过就是八卦一下,想当然尔。
原文出自《裴松之注三国志》之《魏书十二 —— 崔毛徐何邢鲍司马传第十二》:
魏氏春秋曰:袁绍之败也,融与太祖书曰,“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太祖以融学博,谓书传所纪。后见,问之,对曰,“以今度之,想其当然尔!”
其实这个故事说不定也还是后人编的,不过当年老姐给我讲的版本就是酱紫,三苏文选里面《刑赏忠厚之至论》的注解大致也是这个情节,前面写的那个是我想转述听来的故事,结果给说差了。
再往深了挖,还有东西。
苏轼的博士论文里面那个“皋陶杀之三,尧侑之三”的典故,后来大家都说是编的,用来追思古人的豪放气势。其实呢,说出来吓我自己一跳,这个典故竟然不是编的,真有出处。
《周礼-文王世子篇》:
狱成,有司谳于公。其死罪,则曰: “ 某之罪在大辟。 ” 其刑罪,则曰: “ 某之罪在小辟。 ” 公曰: “ 宥之。 ” (宥,宽其罪,出于刑也。)有司又曰: “ 在辟。 ” 公又曰: “ 宥之。 ” 有司又曰: “ 在辟。 ” 及三宥,不对,走出,致刑于甸人。公又使人追之,曰: “ 虽然,必赦之。 ” 有司对曰: “ 无及也。 ” 反命于公。公素服不举,为之变;如其伦之丧,无服,亲哭之。(素服,非丧服也。衣裳皆素,不举馔食,为之变常礼,如其亲疏伦辈之丧,身不往吊,无吊服也,乃亲自哭之于异姓之庙。
这才是苏轼文章里面上古刑赏忠厚之至的真正出处。苏轼嫁接典故,我猜想,是为了给主考官和导师留点儿面子――那时候答辩,还不兴把导师问倒呢。
这个典故在当时是不是真的很生僻,我不太清楚,不过苏轼宁可自认捏造典故也不愿直接告诉考官出处,而后世流传的故事都绝口不提真正的出处,异口同声地称赞苏轼之才气和豪放,貌似颇有些说道在里面。
这两个版本的故事一经对照实在是非常有趣,它们指向了两个截然不同的苏轼,同样的才气横溢,同样挥洒自如不动声色,但却是不同的心机和情商。我还没有准备好要修正我对苏轼的看法,只是忽然有了一点感慨,了解一个人,其实很难的,多数的时候,我们了解的,恐怕还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个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