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学者对枪击事件的看法


比很多身临其境的人看得还清楚.是非面前懂是非,面对是非识善恶啊!这几天所发生的真是让人感慨连连.



“凶手不是中国人”也不必“虚惊一场”
 新京报
 
 

  过度关注一个凶手的国籍、民族、信仰等符号或范畴,而忽略凶手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在某种程度上更意味着“撇清”———即,借助不同的范畴来与杀人者撇清关系,以此获得内心的安宁或者道德上的优越感。

  弗吉尼亚的枪声震惊了世界,也震惊了许多中国人。对于后者来说,这种“震惊”还有另一层含义。在枪杀案发生后没多久,便有新闻传出凶手是一位中国留学生。据称“行凶男子是一名持学生签证来美国就读的中国留学生,现年24岁”。

  不过事件的进展很快证明上述信息不过是一种谣传。美国警方17日上午证实,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校园枪击事件的枪手为该校一名23岁的韩裔学生。

  假新闻是对新闻所追求价值的颠覆。寻根溯源,《芝加哥太阳时报》的一位非著名专栏作家的“可能性陈述”,在其他媒体转引时被削枝去叶,最后在以讹传讹中变成“客观真实”。真凶得到确认,“大家如释重负,虚惊一场”。

  紧随其后,不少媒体开始了对“假新闻”的讨伐,有关“凶手是中国人”的“调查”和“出笼记”虽然为我们廓清了这则假新闻的来龙去脉。然而,因为“凶手不是中国人”而拥有“虚惊一场”、“如释重负”式的情感体验,虽然有着珍视国家名誉的纯朴,却也有着令人深思的意味。

  虽然我们常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然而这里的“一方水土”也并非标准化生产线。无疑,这起悲剧的发生与赵承熙有着最为直接的关系。

  但是,人不是商品,可以因为设计缺陷被召回,或者可以追究生产厂家的产品责任。一个人在异国他乡作恶时,更不代表家乡。即使凶手如此标榜,也不能说明他得到了“父老乡亲”的授权。有理由相信,过度关注一个凶手的国籍、民族、信仰等符号或范畴,而忽略凶手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在某种程度上更意味着“撇清”———即,借助不同的范畴来与杀人者撇清关系,以此获得内心的安宁或者道德上的优越感。

  人是各种文化的集合,他并不归属于某一种具体的文化,事实上任何文化或国家也不可能与其他文化或国家彻底绝缘。理解这一点是十分重要的。这意味着每个人在自我成长的过程中,都或多或少地吸纳“他者的文化”并受其影响。赵承熙在镜头前手握双枪摆酷,无疑同样得到了美国暴力文化的纵容与熏染。如迈克·摩尔在《科伦拜恩的保龄球》中所演绎:在枪支泛滥的美国校园里,那些学生就像保龄球一样容易一击即中!进一步说,我们身处人类社会之中,没有谁也没有哪个国家是在真空中生长。就赵承熙而言,他虽是韩国籍,但其成长却是在美国完成的。显然,其“仇富”与“报复”是各种文化合力与关系纠结的产物,不能简单归结为一个神情恍惚者在屋里“为杀人密谋”。

  由弗吉尼亚校园枪击案所引起的有关外交猜测、国籍的争论,难免让人想起影片《通天塔》。在摩洛哥的一个沙漠里,一个牧羊人从一名日本游客那里得到一把来福枪,以保护羊群免受豺狗的袭击。

  然而,这杆枪不幸地落到牧羊人的两个小儿手里,为了知道枪能打多远,他们向远处驶来的一辆旅行车扣动了扳机。谁知,从天而降的子弹竟然击中了车内一位美国女子。随后当地警察迅速发现了肇事父子,并将三人包围在山坡,以“反恐”的名义击毙了其中一个小孩……“美国人”、“恐怖袭击”、“反恐”,透过这些由标签或术语制造的“隔阂”,从中我们或许可以窥见有史以来人类诸种悲剧的根源。

  □熊培云(北京学者)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