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文学城
» 博客
»《论语》心得(三)《处世之道》
《论语》心得(三)《处世之道》
视频片头语一:
《论语》之所以流传两千多年而不衰,就在于它对于人内心最本性的理解。现代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可以说更近了,也可说更远了,但无论如何,人际关系是每一个人必须面对的问题。那么在现代生活中,我们该如何把握为人处事的分寸?请听于丹《论语》心得《处世之道》
视频片头语二:
现代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可以说更近了,也可说更远了,但无论如何,人际关系是每一个人必须面对的问题。孔老夫子说:过犹不及。在孔子看来,事情做得过头了,和没有做到位是一样的效果,那么,在现代生活里,我们该如何把握为人处事的分寸?当遇到不公正的待遇时,我们该保持什么样的心态?面对自己亲近的人,我们又该掌握什么样的原则?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我们怎样才能保持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请听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讲《论语》心得之《处世之道》。
于丹:
在论语中,其实教给我们很多处世的办法,做人的规矩,这些道理有时候很朴素。
《论语》不是板着面孔的一部书,它教给我们的办法有时候透着一些变通,它告诉我们一种做事的原则和把握原则的分寸。其实我们今天总在说任何任何事情是该做的不该做的,什么事情是好是坏,有很多时候一个事情的判定不简单是好坏之分,只是你是什么时间做这件事,或者把这件事做到什么程度。其实有很多事情应该是有尺度的,孔夫子不是一个提倡一味丧失原则,一味要以一种仁爱之心去宽宥一切的人。
曾经有他的学生问他,有一个说:“或曰:以德抱怨何如?”(论语.宪问篇) 以德抱怨这个词我们不陌生,我们经常 说生活里头有这样的人,说你看别人那么对不起他,他还对别人那么好。我们觉得,这样的人格应该在孔子这里是得到赞赏的。没想到呢,孔子反 问了他一句:“子曰:何以报德?”孔子说一个人他已经用德去报怨了,那他还留下什么去报别人的恩德呢?当别人对你好时,他又该怎么做呢?问完了这一句孔子给出了他自己的答案。叫做“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说一个人如果有他人有负于你,对不起你了,你可用你的正直、耿介去对待这件事。但是你要用你的恩德,用你的慈悲、去真正回愦那些也给你恩德和慈悲的人。其实这个道理我们一听觉得跟我们理解中的孔子的哲学不一样,孔子也是有原则的啊,孔子不是提倡“以德抱怨”的,他给的分寸就是以直抱怨,用你的正直去面对这一切。
其实孔夫子在这里给了我们一种人生的效率,和人格的尊严,他当然不提倡以怨报怨,冤冤相报何时了,如果永远以一种恶意、以一种仇杀去面对另外的不道 德,那么这个世界的循环将是一种恶性的,将是无止无休的,我们付出的不是自己的代价,还有子孙的幸福,所以“以德抱怨”同样不可取,也就是说,你搭上了太多的恩德,你搭上了太多的慈悲,你用不值得的那种仁厚,去面对已经有负于你的事情,这也是一种人生的浪费。
在两者之间,其实还有第三种态度,就是用你的正直、用你的率直,用你耿介和磊落的人格坦然地面对这一切,即不是德也不是怨。
其实孔夫子的这种态度可以举一反三,推及到我们生活中很多很多的事情,就是人生有限,生也有涯. 把我们有限的情感,有限的才华留在最应该使用的地方。
在今天我们都在说,避免资源的浪费,避免能源的浪费,这个地球 上被浪费的资源已经太多了,但是当我们关注环保的时候,我们其实没有关注一点,就是心灵环境的荒芜,和我们自身生命能量浪费,应该说今天物质是繁荣了,但是心灵的生态未必随之改变,变得欣欣向荣。也不意味着今天那种仇恨,那种报复,种种的,甚至高科技的犯罪是停止了吗?有的时候会越演越烈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怎么样避免心灵资源浪费呢?就是我们面对一件事情,迅速地做出判断,选择自己最有价值的方式。
FLASH :
“老师,如果一个特别仁义的人掉进井里去了,你会跟着跳下去吗?”
“为什么要跟着跳井呢?做什么事情都是要用脑子想想的。”
于丹:
曾经有学生宰我去问他的老师,说:“老师啊,仁者,虽告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你看,给他老师出的难题。
说问你个问题,如果是一个特别仁义的人,现在有人跑来跟他说,有一个仁者在井里,他掉井里了,你跟着去吗?这叫井有仁焉。井里头有一个更贤德的人,你跟着下去吗?
那么这怎么办呢?老师问他:
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论语.雍也篇)这话说得好。孔夫子说,那干嘛要这么做呢?为什么仁者在井里你也要跟着毫无原则地就跳到井里去?这是一个君子所为吗?君子也许不能避免很多的伤害,他可以被人欺骗了,但是他自己的心不能迷惘。也就是说,人不能被自己欺骗了。不能被自己一时智力上的糊涂,一种冲动之下做出来人生没有效率的傻事。这是孔夫子所不耻的。他并没有拘泥地说仁者在井里你就一定要跟着下去。他很不解说为什么要这么做。
所以其实我们可以看到,孔夫子告诉我们,人的行为一定要有分寸,要有原则,要把握尺度。 这在今天是非常难得的一件事。
画外音:
我们在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困惑,父母对孩子关爱得无微不至,为什么孩子会反感?亲密无间的好朋友,为什么会彼此伤害?费尽心机和领导、同事套近乎,为什么总是好心不得好报?
于丹:
什么样是好呢?孔坏分子老在强调“过犹不及”这四个字,这四个字可以说有机地渗透在他举的很多例子中。
你说你去做工作,面对你的领导,那我们每一个下属面对领导肯定应该是忠诚的,也应该是有热爱的,大家私交好,公职好,把事情做好。这没有错。
另外 我们每个人都有朋友,大家对朋友都应该是将心比心的,甚至有人说是可以两肋插刀的,那么,这些个关系里面,不管是对领导 ,还是对待我们的朋友,有我们的分寸吗?
孔夫子曾经跟他的学生探讨过。最后由他的学生子游说出了这样一句话。
子由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论语.里仁篇)
什么意思?就是过于密集。他说你跟你的领导关系要是过于密集,离你自己招致羞辱就不远了,你与你朋友的过从要是过密的话,离你们俩疏远也就不远了。
其实这是什么呢?《论语》里面无所不在有哲学。这其实就是哲学的关系。
我不知道大家知道不知道有一个哲学寓言,叫“豪猪的哲学”。说有一群豪猪,就是野猪啊,身上长刺的那种野猪,大家挤在一起过冬,它们老有一个困惑,就是不知道大家在一起以什么样的距离最好,离得稍微远一点,冬天就冷,互相借不着热气,大家就往一起凑凑。结果一旦凑近了,彼此的刺都扎着对方了。就又开始远离。但是再远的话大家又觉得寒冷,又想借助别人的温暖,就再凑,凑着凑着又受伤了,然后再拉远,多少次磨合以后豪猪们终于找到了一种最最恰如其分的距离,那就是在彼此不伤害的前提下,保持着群体的温暖。
其实我们今天这个社会,我们 看一看,原来 的大杂院现在都改成了单元楼,已经没有了这院里头一家包饺子十家全挨排儿去送,没有这样的事了。没有大家过年,大人一桌,小孩一桌在一起的情形了,经常是一个单元里边住了三四年人都认不全,不知道你的邻居是谁。
其实今天的社会,随着整个物质的发达,人际之间的障碍越来越多了。这种障碍多了以后会怎么样呢?我们所依赖的几个朋友身上的负担更重了。因为你觉得周围人际普遍冷漠,所以对你的好朋友,你就会觉得他应该对我多好一点,我对他多好啊,我应该跟他要过从再密一点,他们家有什么私事,两口子打架了为什么不告诉我?我可以跟他们去调停啊。其实我们今天有很多人,都有这种想法,有这种想法的人应该听听子由的这句话,“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太密集就是疏远的开始。这就是豪猪的剌必然要伤及他人。
子贡曾经问过他老师, 说“什么叫好朋友啊?”老师告诉他说:“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无自辱焉。”这就是好朋友。你看到他有不对的事,你好好地去告诉他,把忠告告诉他,“不可则止”,他不听你的那就算了,别再说了,再说下去,属于自取其辱。所以,好朋友也有度,不要什么样的事大包大揽,说包在我的身上,我给你一个幸福的未来,没有任何人可以对他人这样许诺。
画外音:
《论语》告诫我们,无论对朋友还是对领导都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掌握好亲疏的分寸,那么对待自己最亲近的家人是不是就可以亲密无间了呢?父母和子女之间,丈夫与妻子之间也需要保持适当的距离吗?
于丹:
我曾经看到心理学上有一种界定,说现代人的交往中有一种叫做“非爱行为”,什么叫“非爱行为”呢?就是以爱的名义对最亲近的人进行的这种非爱性掠夺。
这行为往往发生在夫妻之间,恋人之间,母子之间,父女之间,也就是世界上最亲近的人。夫妻和恋人之间经常会有人说,你看看,我就为了爱你,我放弃了什么什么,我就为了这个家,我今天怎么怎么样,所以你必需要对我如何如何。父母对孩子经常说,你看看,我自从生了你以后,我工作也不好了,我人也变丑了,我一切都牺牲了,就是为了你,你为什么不好好地念书呢。所有的这些,其实通通称为“非爱行为”,因为它是以一种爱的名义所进行的一种强制性的控制。让他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
我曾经看到有一本写父母的书,一个英国的心理学的女博士写的一本书。她在开头说了非常好的一段话,她说:“这个世界上的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的目的。所有的爱大家都想最后到一起。这世界上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她说“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越早让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你就越成功。”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明白距离和独立是一种人格的尊重,这种尊重在最亲近的人中间也该保有。
无认父母对孩子还是多年的夫妻,一旦没有了这种尊重,越过了这个尺度,就会到论语中说的,到了“数”这个阶段,一切过于密集,密集得彼此已经都不独立了,这就潜藏着隐患。这就离疏远甚至离崩溃都不远了。
其实《论语》里面所教给我们的这种仁爱之心是什么呢?是从一开始就去本着平等和理性的态度尊重每一个人,稍微留一点分寸,有一点余地,这一点非常像禅宗里面所说的一个境界,禅宗说这个人间最好的境界是什么?叫做花未全开月未圆,就是这样七个字。也就是说花一旦全开马上就要凋谢了。月一旦全圆,马上就要缺损了。而未全开未全圆,就是你内心有所期待,朋友之道,亲人之道,皆是如此。稍微留一点分寸,海阔天空。
画外音:
于丹教授认为,无论是对朋友还是对亲人都应该把握一个分寸,适度为最好。那么对待工作是不是应该越热情越好呢?无论是份内的工作还是份外工作,我们是不是都应该做得越多越好呢?对待工作,也有分寸需要把握吗?
于丹: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我们把这句话还原,放在我们这个体系中去看,你就会懂得,也就是说,一个人不要越俎代庖,你在什么位置上,做好本分,不要越过你的职位,去做不该你做的事,不在其位,就不要谋其政,这就是一个前提,先告诉你在其位,谋其政,把你自己应该做的那个岗,先做好了,先不要操心别人的事,所以其实我们这个社会,很多时候不缺少锦上添花,但我们缺少雪中送炭。有很多人为别人操心。那都是锦上添花的事情,但你的本职对你的这个岗来讲,对你这个链条来讲,这个环节永远是雪中送炭,所以有很多话,你站在积极的立场上去解读,就能得出积极的价值,你就会知道什么是位,什么是政,怎么做才好。
而在其位要怎么谋其政呢?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于比。”(论语.里仁篇)
这是一个多么坦荡、磊落的态度,君子临天下,做任何一件事,没有薄厚亲疏自已心里定的那些个标准,只有一个标准在前,就是一个字,“义”。
什么叫做义之于比?就用义做为比照,做为法则。无适也,无莫也,没有薄,没有厚,没有远没有近,没有亲没有疏,这些东西都不重要。就是按照你的标准去做事。
画外音:
处世之道的首要问题是要把握好一个度,否则将“过犹不及”。但是于丹教授认为,为人处世更重要的一点就在于把握我们自己言谈举止之中的度。 我们每天都要说话,我们每天都要做事,论语中对于言行的适度,又有些什么样的劝导呢?
于丹:
我们以前曾经多次说过,孔夫子一向不鼓励那些巧言令色的人,特别能说,夸夸其谈,孔夫子说:“鲜以仁。”这种人有仁义心肠的少,找不着真正的仁者。他鼓励的是什么呢?他一定要积极地去做事,做事要敏锐,要做到,要有效,但是说话要小心。一定要慎于言,不要去说自已做不到的事。在这里面,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孔夫子为什么提出慎言。慎于言,说话也要小心,这也是一个分寸。用老百姓的话来说,叫祸从口出,没那么严重的话,也起码有人说叫言多必失。 说话多了的话,总有不得当处,这一点,在你为人处事中,就要小心。
FLASH:
“老师,我要去做官了,您说,我得注意什么?”
“你呀,带着耳朵闭上嘴,少说话,少抱怨,做事多用脑子少后悔,你这官也就做稳当了。”
于丹:
他有个学生,孔子的学生子张。子张学干禄,什么是干禄呢,就是做官,到社会上,担当点社会上的职务,去请教老师,说我得怎么样啊?
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论语.述而篇)
我们慢慢来看很有意思。多见阙殆,说你多听。你先少说多听,带着耳朵去,先别带着嘴,你多听了,听多了,你心中的疑问就少了。你听听别人的经验,这就是我们说,一个人身体力行那叫直接经验,但听别人走的弯路,他经因的坎坷,那是间接经验,说你多听点间接经验。你心里头疑问就越来越少了。你就算是听完了以后,也要慎言其余,你明白了这些,其它 的还是少说,尽量少说,则寡尤。
怨天尤人,尤也是一种抱怨指责。他说如果你多听,自己少说话,这就会让你少了很多抱怨,再有一条,叫多见阙殆。光是想,思而不学则怠,人不就迷惑了吗?你见得多了,这种迷惑就少了,迷惑多是因为眼界不够大,你还见识太少,如果是井底之蛙,就看见圆圆的一小片天,那你怎么能知道什么叫海阔而天空呢?所认你就出去看看,多看,看得越多心中的迷惑越少,然后你做事要慎行其余,仍然要小心,这个小心在论语中被概括,叫做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一个人那种小心翼翼在做一件事情之前要像站在深渊旁边,要像走在薄冰之上一样小心翼翼,这叫慎行其余。就是多思、多想、多看、多见,但是落实到语言层面和行为层面上三思后行。这么做有什么好处呢?则寡悔。让你自己的心少一点后悔。世上没有卖后悔药的,人一旦后悔的时候,一切皆成定局。所以他告诉 这个学生,说现在你还没做官呢,我告诉你出去多闻、多见、慎言、慎行,能做到 这些吗?做完以后呢,“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一个人如果在他说话里面少了很多的指责、抱怨,在他行为中少了很多的让自己后悔的经验,这个人出去做官做事,禄在其中,他就能成功了。 就这么简单。
我们想想这段话多实用啊,这告诉我们的不就是在指导我们今天的事吗?我们要做的不就是言寡尤,行寡悔,能做到这六个字不容易啊。
我在网上看到一个小故事,说有一个坏脾气的小男孩子,一天到晚在家里发脾气,特别任性,跟家人经常 摔摔打打。有一天他爸爸就想要给他找一个办法,就把这个孩子拉在了他们家的后院的篱笆旁边,说“儿子,你这样,你以后每跟家里人发一次脾气,你就往篱笆上敲一颗钉子,你看看你发多少次脾气。”这孩子想,那怕什么?我就看看吧。他就嚷嚷一通,梆,自己敲一颗钉子,他就嚷嚷一通,梆,敲一颗钉子。然后一天下来,自己一看,说“唉呀,一堆钉子。”自己也觉得不好意思。就按他父亲所说的做了。没有过多久,篱笆上就钉满了钉子,孩子也觉得有点不好意思。他爸爸说“你看,你要克制了吧。你这一天说了多少个错话?跟大家发了多少火?”那怎么克制呢?父亲说,“你克制,你就一天争取不发脾气,你要能做到一整天没发一次脾气,那你把原来敲的钉子可以拔下来一根。”然后这孩子本来已经密密麻麻的发脾气钉了那么多钉子,后来一想,发一次就钉一根,这得一天不发脾气才能拔一根,多难啊!就学会了克制。不断地克制,觉得真难。但他想把钉子拔光,就克制 克制,等到他把篱笆上所有的钉子终于都拔光的时候,他忽然觉得我已经学会了克制了。我可以不发脾气了。所以他就真正是发自内心非常欣喜地去找他爸爸。他说爸爸你去看看,篱笆上的钉子都拔光了,我现在不发脾气了。那么他爸爸跟他来到了篱笆旁边,爸爸又对他说了一句话,他说“孩子,你看一看,篱笆上的钉子都已经拔光了,但父亲说,篱笆上的钉子虽然已经拔光了,但是那些洞永远地留在了这里。其实你每向你的亲人朋友发一次脾气,就是往他的心打一个洞。钉子拔了,你可以道歉,但是那个洞永远不能消除。”
18 《处世之道》 (讲稿)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寓言呢?其实这是一个可以用来解读论语的寓言。什么叫做言寡尤,行寡悔?就是我们在做事之前你想想,钉子敲下去再拔掉,篱笆已经不会平复,你怎么样能够在此刻的这种隐忍中,去消弥你以后的伤害。这就是孔夫子所说的,“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人在做当下一件事,哪怕是凭冲动做的一件事,都先想一想,再往远会怎么样呢?所以这就是他跟学生子贡说的, “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我们还是悄悄地多做一点事,不要把很多空话说在头里吧!
画外音:
说话得用脑子,做事要考虑后果,这是为人处事更重要的一点。但于丹教授认为,要想在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中,处理好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更重要的是自己本身要懂礼节,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那么,在孔子看来,什么叫做礼节呢?
于丹:
孔夫子的礼节往往是不一定要别人看得到的,他就那样做了。比如说他路过当官的人面前,穿丧服的人面前,还有盲人面前,不管这是一个年龄多大的人,年纪多轻的人,他也一定要站起来,如果他一定要过,他就一定要小步快跑着跑过去。也就是说,他面对这些人都有着他的一种尊敬。也就是说这些人有些是有官位,你需要表示尊敬,但有些像身上有孝和盲人,这属于什么?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叫什么?叫弱势群体。人家或者是家里有事,或者是自己不健全,面对弱势群体,你要抱有对于官员一样的尊敬。你不要在他们身边叨扰太久。不要惊扰了他的伤痛,你要悄悄地过去。这就是一种礼仪了。孔夫子是能这么做的。
所以论语上面还记载:“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论语.乡常)大伙在一块喝酒,喝酒的时候多高兴啊,百无禁忌,热热闹闹,人都进进出出,孔夫子偏偏做到 所有扶手杖的人,什么人?老人。只有扶手杖的人都出去以后,他自己才出去。只要还有老人没出去,他就要在后面。他决不和老人抢行。这是什么?其实这是一些最小最小的礼节。所以我觉得论语记载的也挺 可爱的。大家可能会觉得一个圣人这点事还用记吗?这还不是应该的?谁都懂的道理,这是夸圣人吗?为什么还把这点事给记下来呢?其实所谓圣贤言谈举止就是这么朴素。
FLASH:
“老师,我想成为一个君子,就是一个优秀的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我应该做些什么事呢?”
“你就好好修炼你自己就行了”
“啊?我修炼我自己就能对社会有贡献啊?怎么可能?”
“你把自己修炼好,自然就可以帮助别人,有益于社会了”
于丹:
这就是子路问什么是君子。当然他有不同学生问君子,老师不同的时候给不同的答案。这一次他对子路说:很简单,四个字,叫“修己以敬”。修炼自己,怀着这么一种恬静的心,保持着严肃恭敬的态度修己以敬。子路就听傻了,说就这四个字就当君子啦?然后就追问:“曰:如斯而已乎?”子路特别不屑。就这样就行了啊?老师又多补充了一点,叫“修己以安人”。这话说得好。修炼自己,不是为了自私啊,是为了可以安顿别人。也就是说,我自己好了以后,推己及人,我有能量帮别人。这行了吧?子路觉得还不行。子路又说,“如斯而已乎?”这就够了啊?这回老师就要正式跟他理论理论。老师觉得这还不够?你还想干 嘛?所以老师跟他说:“ 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论语.宪问篇)就是说尧舜在这件事情上还没做好呢,说你能够修炼自己,调养内心,让你的道德情操,可以去安抚天下百姓,去帮助别人,就这件事,连尧和舜还发愁呢!“病之乎”,还在这件事上发愁不知道怎么办呢,你觉得这还不够吗?
画外音:
我们常常会听到有人抱怨社会不公,抱怨处世艰难,于丹教授认为,与其怨天忧人,不如恭身自省,如果我们真的能够做到,掌握分寸,谨言慎行,礼行天下,修身养性,我们会少很多烦恼,自然就会懂得为人处世之道。
于丹:
回过头来看我们每个人,为什么《论语》中充满了这些温暖的、新鲜的、朴素的、身边一样的小故事呢?他告诉我们的首先不是如何安天下,首先是如何修自身。也就是说,让自己修炼好,是对社会、家国负责的第一前提。而在这个修炼的过程中,不是苦行僧的心态,而是一种乐观、光明、抱有未来希望的态度。
这就是“子曰: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止。”(论语.述而篇)
他说当我发奋图强的时候,我可以忘了吃饭,那当我自己看到有大欢乐的时候,当我能够做一些事情的时候,我会忘记忧伤和忧愁,那么就在这样一种发奋图强创造大快乐大幸福的过程中,我并不知道生命已经垂垂老矣。其实这就是中国士阶层的一个写照。
所以儒家学派说到底是一种见道者,也就是说,他们所培养出来的这些人,是一种担当着文化使命的特殊阶层,这就是范仲淹所说的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有一种社会担当,但是这个前提又是素朴的,是始自于脚下的,也就是说一切由修身养性开始,怀着乐观和积极的心态,去把握生活中的每一点分寸,让自己成为一个使他人快乐的人,让自己快乐的心成为一种阳光的能源,去普照世界,辐射他人,让周边从家人朋友乃至于更广阔的社会,从自己身上获得一点欣慰的理由。这,我想不仅仅是《论语》里面的一种道德理想,它同样适用于二十一世纪,它同样是我们一种人格的大欢乐所在,因为他人的欢乐,世界的欢乐, 与我们自己修身养性的智慧可以融二为一。这大概就是论语可以给我们今人最大的借鉴和经验所得。
画外音:
孔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孔夫子在教育他的弟子时,常以小人和君子之分来明辨是非。那么,何为君子,何为小人,我们如何来分辨君子和小人,于丹教授又是如何解释论语中对君子和小人的界定,请收看于丹《论语》心得之 君子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