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风情印象(4)朝圣 (多图)

版权说明:欢迎非商业赢利目的转载转贴我的文章。转载转贴时请注明唵啊吽笔名和博客链接。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早上六点半,天刚刚开始有点亮,窗外街道路灯下静悄悄的。我起了个大早。由于用的是北京世界,拉萨一般是九点钟吃早饭,下午一、两点吃午饭,晚上七、八点吃晚饭。所以算起来等于在北京早上四点半起床。不过,高原就是高原,日照时间长,白天亮得早,黑得晚。这里六点半已经和平原六点差不多亮了。

我顺着石板巷子出去,从小昭寺那条路绕过去,穿过八廓街的深巷,来到大昭寺。从小昭寺到大昭寺的路上,一路都有卖酥油的。酥油有两种,一种是食用的,比较卫生。另一种专门卖给信徒到寺里添灯油用的。那是一种下窄上阔的方纸筒,看体积约有一斤重的酥油,还有一个小塑料勺,给信徒用来添灯油用的。从小昭寺到大昭寺这一路,闻的都是酥油味。到了大昭寺酥油味就更浓了,这大概是清晨气压低的缘故,寺内日夜通明的油灯酥油味漫到街上不散。

早晨大昭寺还有一种气息,就是烧晨桑的味道。晨桑是一种灌木,叶子细碎蜡质,有点像柏树叶子,烧出的白烟有一种奇特的香味,有点像柏树味,也有点像香茅草味。大昭寺门口左右个有一个烧晨桑的塔,很像北京北海的白塔形状,可以两人合抱那么大。烧晨桑是一种西藏特有的宗教仪式,农村家家户户都烧。晨桑点着以后,要往上散糌粑粉,盖着火苗,熏出白烟来。晨桑晨桑,都是在早晨烧的。

我到的还算早,门口有十多二十个信徒不停地一个接一个的行长拜礼,每个礼都得把身子完全趴到地上。所以,每个人都得有足够的空间来拜,距离和我们以前做广播操时差不多,只是广播操的前后距离变成信徒的左右距离,广播操的左右距离变成信徒的前后距离。这样一来,门口的空地就基本给朝拜信徒占满了。这块地方白天源源不断有信徒来拜,每个信徒拜起来是不停地反反复复地拜,他们不远万里长途跋涉来到这,非常珍惜这个朝拜的机会。大昭寺门口这些石板被磕头拜礼的信徒磨得光溜溜的一尘不染。我站到门边角落里,站在转经筒后边。逐渐地人越来越多了,不一会儿,人就多得如高峰期挤公共汽车一样。我看看身边的人,他们的神情都透出一种期待,一种激动,一种等待的焦虑,或许,他们一辈子就等这一时刻。朝拜。

门一开,信徒们就往里冲,他们志在给佛菩萨添今天的第一勺油。这正门是为信徒早上开的。寺内每个佛像的房间,白天也是锁着的,只有这时才开门让信徒去添油。走在前边的信徒一间一间房间进去,每个佛像前都添一勺酥油。后边的会跳过几间往前跑。有如在布达拉宫一定要给观音磕头一样,在大昭寺一定要到释迦牟尼金身像前磕头。信徒们也一样,其它佛像可以跳过不添油,释迦牟尼金身前的灯油是一定要添的。门外行长拜大礼的也是拜这座释迦牟尼金身。

这是我第二次进大昭寺。白天来过一次,那时正门是关着的,从侧门跟着导游,听着讲解观看。这次是跟着信徒,在他们的宗教热情拥挤下体验大昭寺的宗教气氛。释迦牟尼金身是坐姿(见图),整个是黄金的,据导游说,当初是文成公主做为嫁妆带来的【1】,最初放在小昭寺,后来移到了大昭寺。白天释迦牟尼金身的房间是铁栅栏门锁着的,游人从门外往金像仍钱,里边满地都是人民币,其中不乏百元的钞票。

寺内木栋木粱油乎乎的,都是酥油灯熏的。信徒给佛添油添得太多,烧不完,僧人就用这些酥油搞雕塑,酥油雕塑是西藏酥油独有的工艺品。西藏虽然有大草原,但是酥油已经供不应求了,很多酥油都是从宁夏、内蒙古销售过来的。

如果你有机会到拉萨,一定别忘了起个早,买一筒酥油,到大昭寺里的释迦牟尼金身前的油灯添几勺酥油。一定要早,晚了就关门了。

 

1http://blog.daqi.com/article/84489.html


大昭寺前烧晨桑的塔。藏民家的尺寸会小很多,一般都会设在房顶或阳台上。


磕长头,全身伏在地上。


大昭寺门前的转经筒。那天我就被朝圣的人挤到这个经筒后边等着开门。注意转的方向,不要转反了。


大昭寺内释迦牟尼金身。看到前边的百元钞票吗?


大昭寺前门。注意磕长头的方法,站着,手从头顶拜头、口、胸然后全身伏到地上。


大昭寺房顶眺望布达拉宫。游客也也能上布达拉宫房顶。


大昭寺前门。注意那根高高的经幢下边,在转经路转经的信徒都必须绕到经幢外边,转经路上有好多根经幢,你要是转到经幢内那么转经就无效了。


日日夜夜燃烧的酥油灯,西藏的酥油不够烧了,要从宁夏河蒙古贩运酥油来藏。牦牛油是很好的牛油,有西方人想出口西藏酥油,这样的商业计划当然不现实,不是没有西藏酥油,而是西藏酥油西藏自己都不够用。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