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封往事”这个词属于旧词,不过旧词不等于陈腐。
流行和时尚自有史以来就是风水轮流转。按照《三国演义》的说法,就是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祖父母辈的衣服在父母辈眼里是过去,在他们孙女辈的眼里就是流行。我记得有人曾经非常形象地总结了一句:流行就是祖母的衣服。
这句话太简单了,简单得让我嫉妒, 嫉妒之后当然就是破坏,破坏的结果就是我上面的解释。当然我这样做也有堂而皇之的理由,因为我需要面对一群网上的哲学家,他们不但总是新的,而且还总是能够反客为主。
也就是说,我这样解释的原因是为了引入父母辈的时尚。 “尘封往事”这个名词的父母辈就是所谓的“选择性记忆”。 我无法理解人们把这个名词当作一种时髦,然后又把它滥用的成为我反感的老生常谈。
我在讲述《史记》关于秦始皇焚书和坑术士的时候提出了“选择性记忆”的术语,没想到这样一个术语居然和词牌名一样当作了文字游戏的内容。人们不但在讲述“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指责某些人选择性记忆,忘了某些人的苦难,甚至有人提出了“选择性失忆”这样针锋相对的名词。
这个名词的提出立刻让我对这个名词产生了反感的情绪。我有记忆的时候,文化大革命已经成为过去完成时态了。我不幸没有成为姜太公诸葛亮那样的圣人,能够前知八百后知五百,已经非常自卑郁闷的了, 现在居然还有人说我们是选择性失忆, 这不是TNN的“莫须有”么?
也许这是某些人非得为秦桧平反的原因吧?这个“莫须有”实在TNN的太实用太中庸太具有信仰的味道了。
我虽然没有经历过“文化大革命”,对于所谓的文化大革命的“水深火热”没有感性的经验。 但我不幸读过一些历史,何一些父辈祖父辈的人聊过天,观察过他们的生活习惯,我自己也有一个耳闻目睹的经历,知道所谓的饿肚子和“文化大革命”根本就不是完全相关的事情。
韩信经常到漂母那里蹭饭,秦琼穷的把马卖了,范仲淹小时只得以冷稀饭果腹,王冕小时穷得买不起笔墨纸砚,朱元璋作过和尚,我所知道的父辈和祖父辈的同代人吃不饱肚子并非是纯属虚构,即使我没有经历过文化大革命,上学的时候也经常有吃不饱的感觉。那时候食堂的饭菜根本满足不了我们长身体的需要,每次同学回去带得最多的就是食物。而大家对于食物也总是一哄而上,不管是水果还是零时还是粗粝的炒卖粉,我们基本实现了社会主义的共同拥有,也实现了对于食物品种的平等对待。没有人想到用他家里带来的粮食砍价杀价,没有人想到想到拉开物价,这种一哄而上不但没有让我们感到羞耻,反而让我们感到了同学间的友谊。
说句老实话,我对回忆这段陈年旧事很感到羞耻,因为我很不耻那饥饿的感觉,很不耻为了填饱肚子寻找各种借口。我们修改诗经,只是为了说明我们对食物的情有独钟;我们研究《论语》,只是为了说明我们老人家没有反对我们填饱肚子。即使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也没有说我们不能不向饥饿低头。我有一个同学的父母,母亲是文化大革命中的红卫兵,父亲把他想看的专业书撕成一页一页夹在红宝书里偷偷的看。
所以我可以听你们讲“文化大革命”的故事,但是要想告诉我“文化大革命”导致饥饿不符合我所知道的常识。 不管这个理论谁谁谁强调过它的正确, 在我这里没有卖点。
至于“上山下乡”的苦难,我亲自问过一些父老乡亲,问他们为什么非得死守着一块土地,难道不知道种地的效益不高么?结果他们的回答千篇一律:“不管做什么,一个人总归要吃饭的”。听到这样的回答,我当时的感觉就是无地自容。所谓的道德廉耻,所谓的仁义礼智信,从来没有这样一个简单的回答让我感到自己的无耻了。这些老百姓不但不为自己的辛劳抱怨,甚至还得反过来安慰我们的生活是否快乐,从来没有这样的事情让我羞于回忆自己的一些所谓的遭遇了。
“尘封往事”这个词中的“尘封”,并不是修饰词,而是动词。我知道一些人喜欢把过去尘封起来,好像过去的经历是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庄子在他老婆死后放声高歌,有些人就非得觉得他无情,这其实是致命的傲慢:没有人知道庄子老婆死前是怎样的生存状态,为什么死就一定是痛苦呢?
时间永远向前流逝,尘封往事是为了重温旧梦还是为了强调自己奋斗的艰幸?爱恨都没有了,还有心思去重温旧梦,剩下的是为了说明坚持的毅力还是绝情的勇气?我们听众该付出同情还是赞美?
我没有资格去选择性忘记什么,但是我知道每个人有自己的酸甜苦辣,要让他人去趟同一条的河,恐怕不是“为赋新词强说愁”能够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