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前一点联想
90年代初,好像我还在读初中,我买了一本李敖的书《快意恩仇录》。当时读完之后,应该说唯一的感觉就是满篇都是惊愕。后来妈妈拿去读了,读完之后把书给了爸爸说“这家伙整个一流氓。”其实,很多人都用“流氓”来评价李敖,有点掩面笑骂的意味。不过,那个时候,我认为流氓都是蹲在路边,不务正业,打架斗殴的人,与文人、知识分子、政治等等是一点关系都没有的。
那个年纪还不知道什么是道貌岸然,也就更难理解李敖,“一生倨傲不逊、卓而不群、六亲不认、豪放不羁、当仁不让、守正不阿、和而不同、抗志不屈,百折不挠、勇者不惧,玩世不恭、说一不二、无人不骂、无书不读,金刚不坏,精神不死边缘…”
很多年以后,在凤凰卫视的一档节目中看到了李敖,恍如隔世的错愕。这个分明有些絮叨,公鸭嗓,甚至有一点娘娘腔的男人,就是那个曾经快意恩仇的李敖么?就是那个看到他的生平简介,让我想起牛虻的男人么?此后,也在一些新闻中见到关于他的报道,什么立委,什么举着自己的裸照冲进立法会等等。坦白说,我不懂政治,我对台湾人也没有任何偏见,不过确实觉得他们标榜的所谓民主进程,某些时候有些滑稽。
一直很像读一下李敖的《北京法源寺》,他曾凭借这本书被提名诺贝尔文学奖,不过一直没有找到。大概十年前吧,李敖又出了一本《李敖回忆录》,我没有再读,我想和快意恩仇多少有些相似吧。
也许个性的原因,在这个个性张扬的年代,我却觉某些时候与不停的辩解相比较,沉默是高贵的,只是不知道还有没有人认同这样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