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要领》(刘洙源先生著 虚云老和尚序)

卍卍卍卍《华严经》云: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但以妄想、颠倒、执著而不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则得现前。卍卍卍卍
打印 被阅读次数

佛法要领

四川中江刘洙源先生说
弟子王靖寰等记


虚云老和尚序
刘洙源先生略历
上编 四句要义
中编 发菩提心
下编 略解楞伽



《佛法要领》序

虚云老和尚

  戊子春夏之交,金弘恕居士,将其师刘洙源居士《佛法要领》一书,并往来函札数十通,汇而付诸梓,问序于衲。时方有事于云门祖庭复兴工作,不遑执笔为文字,未有以报。后二年,孙张清扬居士,复谋刊此书,重以序请。辞不获命,乃为之词曰:

  刘居士此书,寥寥万言,阐述一代圣教,揭其旨归,示初学以从入之途,明白精当,求之近人著述中,得未曾有。学者得此以为津梁,进探大藏,庶几不致担麻弃金矣。书中所言观心一法,原系古法;但用之今人,微嫌不契。古人根利,单假观照,便可直造心源;今人根器不及古人,若用观照,每易沉观不进,诸祖观机设教,遂易以看话头起疑情方法,俾行人疑至极处,忽然打破疑团,即得亲见本来面目,不至沉滞修途。故近世宗门用功,每重疑情;观照之法,遂鲜行用者矣。此就恒人而论;若果是过量大人,则直下承担,便无余事,说一观字亦多矣,尚安用疑情为哉。此原书未及之处,学者不可不知也。至于修行之本末理体,刘居士书中言之极中肯要,当无俟衲之再赘矣。

  闻居士后出家受具戒,法名昌宗,且已圆寂。法运衰歇,哲人长逝,其感伤为何如哉。

云门老衲虚云序


刘洙源先生略历

  先生名复礼,字洙源,别号离明,年七十三,四川中江籍,前清拔贡,北京经科大学毕业,长文学通三礼,历任四川高级师范、成都大学、四川大学文学教授。栖心竺典,澹泊自处,创办成都佛学社,独任讲筵十余载,归向者甚多。寻退隐深山,时应邻邑之请,讲说不绝。

  先生早岁精唯识,曾著《唯识学纲要》数万言,《海潮音》社刊行之。晚耽禅悦,不喜著作,只存讲稿数篇,门第子展转传钞,得之者如获至宝,今徇弘恕请编次付印,名曰《佛法要领》,乃先刊于《觉有情》,以结法缘,然后制版流通,以垂久远。

  先生遁世不求知故,知之者甚少。兹从陈法香兄言,不得已违先生意,略叙其概,以作介绍。

弟子金弘恕谨述

  又,先生晚年出家,法号上昌下宗,一九五零夏在白云寺圆寂,是夜寺上白光冲天,远近见者甚众,云详载《觉有情》十一卷八期。



佛法要领


上编 四句要义

四川中江刘洙源先生说
弟子王靖寰记

  丙戍五月,中江刘洙源先生,道过广汉,驻军周参谋长朗清先生留请说法。先生以初未准备经论,说者听者皆无依据,骤然印书,仓猝不能遽办,乃曰:吾有四句要义,
  一、为何事?
  二、依何义?
  三、修何行?
  四、悟何法?
试为君等演说如何?佥曰:愿乐欲闻,惟希说之。爰记先生所说于次,倘有错谬,请教正之。

  一、为何事?……明心见性

  近来人心多好佛法,或家庭奉佛,或朝山烧香,或勤布施,或修供养,或受三皈,或守五戒,或诵经念佛,或持咒修法,或精研教理,或专修禅观。种种不同,信佛则一。

  吾今欲发一问,诸君如是勤修,究为何事?劳身苦体,费精神,耗时日,而不辞。志愿安在?
  彼将云:闻佛法奇特,吾故好之,世俗成风,吾从众耳。
  余曰:此非答我所问。

  彼又云:欲脱苦耳。贫者欲求富饶,病者欲祈疾愈,困厄者希通达,沉沦者冀超升。
  余曰:此言近似,尚非真实。

  彼又云:欲除业障耳。今生之苦,皆由前生恶业所招,今将去恶行善,以期业障消除,免受苦报。
  余曰:此言似矣,犹未尽也。

  彼又云:欲断烦恼耳。人生造业,由烦恼起,今将断灭烦恼,庶几苦果不生。
  余曰:此言似矣,犹未尽也。

  彼瞿然曰:断烦恼,除业障,离苦得乐,此乃佛法正宗,云何而犹未尽?布施持戒,礼拜供养,诵经念佛,持咒修观,此乃佛法正行,云何而犹未尽?吾将以此自度度他,岂尚有遗憾耶?
  余曰:且稍安毋躁,当为子说之。大凡谈理必穷根源,作事必问根由。子所谈者,在佛法中非无其义,但是枝叶末节,若向这里做去,立志虽佳,枉费精神。(华严)经云:“未知真实法,不名为供养。”余今例此,再作数语:未知真实法,不名为布施;未知真实法,不名为持戒;未知真实法,不名为礼拜;未知真实法,不名为诵经;未知真实法,不名为念佛;未知真实法,不名为持咒;未知真实法,不名为修观。君未说到真实处,所以我不认可。(首楞严)经曰:“因地不真,果招纡曲。”又曰:‘欲修大行,须知因地法行。’世人懵懵,不此之求,所以徒劳无益。今为君等发明真实,事半功倍,可乎?

  佥曰:愿闻。
  曰:真实法者,吾人之心也。此心以有觉性,故谓之佛性;为万法之本,故谓之法身;永不变易,谓之真如;性非虚妄,谓之实相;无所不知,谓之菩提(菩提是正智,故无所不知);寂静不动,谓之涅槃;万法之性,谓之法性。凡此种种名称,皆是吾人真心之异名,人人本有,个个圆成,近在心内,无劳远求,成佛作祖,是此一心,宗门谓之明心见性,心即性也(心性是一,出华严经),所谓真实法者,即此心也。我辈人人有心,而不自知,长劫受苦,岂不可怜!
  学佛无他,明心见性而已(明悟自心,彻见本性)。如果明心见性,烦恼不待断而自断,业障不待除而自除,诸苦不待灭而自灭,三宝不言供养而已供养自心三宝,布施不施一金而其所施胜过七宝,不持咒而自得印明,不诵经而十二部经无不通利。若从根本下手,果大功高如是,君等奈何不图?先德云:众生依业有,业依惑有,惑依识有,识依心有。心是最终究竟处,不通此一著,意识长在,烦恼旋断旋生,业障旋消旋萌,苦果永远不除。譬如伐木,去其枝叶,来年又生,有何了期?若断根蒂,永不再发。是故佛说未知真实法不名为布施供养者,意在策励世人,知真实处在吾自心(此义出华严经,及般若经,其文甚广,可研阅之);不然,修因无果,何以故?果在真实处故。不然,(八大人觉)经云:“心是恶源,形为罪薮。”(此心是识心,与上真心别),倘未明白真实所在,如何能断烦恼、除业障、出苦海耶?为何事者,为求明心见性也。

  二、依何义?……依二空义

  吾人已知佛性即是自己真心,然则真心体相究竟如何?
  曰:真心无性,其体是空,故曰真空;其相如虚空,如虚空有二义:一、如虚空不动摇,二、如虚空遍满一切国土。永明禅师(宗镜录)云:“真心自体,非言所诠,湛如无际之虚空,莹若圆明之净镜,毁赞不及,义理难通。”世人不知真心广大圆明,妄谓此心在我身内,所以长劫轮回,受苦无穷。今欲明白自己真心,第一、莫认四大假合之身为真;第二、莫认六尘缘影之心以及山河大地为实。

  佛法入门,有二要义:一者、众生空,二者、万法空。众生不空,谓之我执;万法不空,谓之法执。
  何谓我执?谓我能主宰是也。主宰即是意识,非真有我。如果我能主宰,谁人肯入地狱,甘做畜生饿鬼?故知身中无我,全是意识分别执著。意识是生死根本,急宜断除,不可姑息。所以大乘菩萨先修无我观,以得人空。
  何谓法执?法者,内之五根(眼、耳、鼻、舌、身),外之五尘(色、声、香、味、触),皆是四大(地、水、火、风)造成,谓之色法。受、想、行、识,谓之心法。色、心二法,其性皆空;众生不知,认为实有,起惑造业,生死不绝。佛法教人修法空,法空者,即空六根、六尘、六识诸法也,悟一切法,皆无自性,其体本空,名得法空。
  世人皆为我执、法执所蔽,所以不知自己真心。大乘法门,若要悟心,先须信入人空、法空之理。千经万论所说法义,不外二空。若能信入,则悟心有期,刹那成佛;若不信此二空,专求福报,是门外汉,决不能得佛法利益。

  云何知无我耶?如果我能主宰,则临命终时,妻室财产皆可携去,何故不能?天上乐土,作恶之人皆可往生,何故不能?二俱不能,主宰安在?且一人之身,六根均动,岂有六我耶?如以六根为我,死者六根尚存,何以不能行动?故知无我。(华严)经云:“世间受生,皆由著我;若离此著,则无生处。”
  云何知无法耶?根身器界,在人类共业同分中,见以为实,余五道中,各有不同。可见六道之中,各各自变六尘境界,皆由业识所造,安有定法?故知一切人事营为,都是业风驱遣,识心所生,犹如梦幻泡影,空而不实。(华严)经云:“不见诸法空,恒受生死苦。”
  若能悟入二空,便证无生法忍,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由是言之,学法,唯学二空之义。

  三、修何行?……修般若行

  佛法要领,不出教理、行、果。
  教理,即蕴、处、界、谛、缘起,如上一心二空说。
  果,则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等。
  知教理而欲得果,非起行不能办。今当论行,行有万端,以六度为总,经中自在说法,或说一行:发菩提心是。或说二行:曰智慧,曰方便。或说三行:曰戒、定、慧。或说四行:曰四居处,四居处者,一慧、二戒、三施、四定。或说五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止观。或说六行:曰六度,六度者,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行门虽多,六度括尽。此六度义,有无量门,兹略说三门:一、六度义相,二、六度所对治,三、六度能入理。

  云何义相?万行俱从菩提心流出,合之为菩提心,分之为六度。无顾恋心为布施,无持犯心为持戒,不忤一众生为忍辱,念念不断为精进,心不流动为禅定,知万法空为般若
  云何对治?对治六道,出三界轮回故。立施度,对治饿鬼道。立戒度,对治地狱道。立忍度,对治畜生道。立精进度,对治修罗道。立禅定度,对治人及六欲天。立般若度,对治色无色界天。
  云何入理?随顺法性故。法性体无悭贪,立施度。法性离五欲,立戒度。法性离嗔恼,立忍度。法性离懈怠,立精进度。法性常定,立禅定度。法性离无明,立般若度。

  此六度法,要以般若为主。经云:‘五度如盲,般若如眼。’布施无般若,惟得一世荣,后受余殃债。持戒无般若,暂生上欲界,还堕泥犁中。忍辱无般若,报得端正形,不证寂灭忍。精进无般若,徒兴生灭功,不趣真常海。禅定无般若,但行色界禅,不入金刚定。万善无般若,空成有漏因,不契无为果。据瑜伽,菩萨行有四:一、六度行,二、道品行,三、四摄行,四、神通行。要之,俱以般若为主。佛法虽分大乘小乘、一乘三乘,四谛悉已括尽。世间因果,为苦、集二谛;出世因果,为灭、道二谛。灭为佛果,道为菩萨行。般若为道谛体,故般若为要行。

  四、悟何法?……悟缘生法

  学教参禅,俱图大彻大悟。彻悟之境,即是无生法忍。学人一心求悟,究竟悟何种法耶?
  曰:悟缘生法。

  何谓缘生法?
  曰:缘生法者,因缘所生之法也。一切诸法,缘会则生,缘散则灭;非有而有,幻相不实;有即非有,当体是空。

  曰:缘生之相,既是虚妄,云何悟相便为登峰造极耶?
  曰:见性不真,不能了相;见性真实,便能了了见森罗万象,都是自己本性上因缘所生,谓之妙有。故学法要着,须明缘生性空。若见缘性,则脱缘缚(缘性者,缘生之性,即是佛性。十二因缘是轮回相,佛性是轮回性,见佛性则轮回顿断。缘缚者,即是十二因缘轮回之缚也)。故证性即了缘生,了缘生即证入真性,是一事也。大乘学人,入门便教观缘生法,为将来悟入正因起见。

  此义云何?
  佛法以空为主,说空以因缘为宗,因缘即是缘起义(缘起即缘生)。凡夫不信,外道不知,小乘权教虽知而不彻底,唯大菩萨学佛乘者最须于此着眼。

  何也?
  佛说心地,乃说二空。无缘生义,二空不成。人之识心,造善恶业,故有升沉;而其真心,本来不动,识心为累,枉受轮回。当知惑、业、苦三,皆由因缘所生,缘生性空,故曰人空。根尘亦是因缘所生,根尘无性,一切是空,故曰法空。若无缘生之义,人、法俱实,真心不显;有缘生义,人、法俱空,真心显现,得本法身,即为佛果。法身如虚空,故曰真空。真空体内,十方微尘刹海一切俱现。故涅槃经云:“佛性者,名第一义空。第一义空,名为智慧。”又深密经云:“若不了知无相法,杂染相法不能断。不断杂染相法故,坏证微妙净相法。”若能悟入缘生,即证无生法忍,即是大彻大悟。大乘学人,当如是行,勉之勉之。


中编 发菩提心

四川中江刘洙源先生说
弟子廖寂慧记

  已说四句要义竟。由初句,知唯心。由次句,知心体空。由三句,知悟心不离般若。由四句,证真方能了俗。今当略说发菩提心。

  一、名义

  发菩提心,具云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简称菩提心,或云大乘心,或云普贤心,再简云发心。义如常释:
  ,无也。
  耨多罗,上也,为无上心。
  ,正也。
  ,等也,为正等心。
  三菩提者,,正也,菩提,觉也,为正觉心。
  此无上心、正等心、正觉心,心字该通三项,各有所拣:初拣凡夫外道,凡夫不觉,外道邪觉故;次拣二乘,但了生空,偏觉故;三拣菩萨,菩萨因觉,未满果位,非正觉故。

  问:以上三心,如何融摄,以便下手?
  答:菩提心者,统为自性清净心。此自性清净心,生佛平等,人人皆具,不增不减。发者,发起也,开发也(初心只是发起,见性乃名开发)。非观照不能发起,非观照不能开悟。故发心者,即观此自性清净心也。

  二、意义

  问:云何为自性清净心?云何观自性清净心?
  答:自性清净心,即吾人之真心,亦名佛法,亦名法身,亦名真如,亦名实相,亦名涅槃,亦名法性,亦名法界,妄念依之,而成三界,为世界成立之本、人生缘起之源。众生不知,无始以来,从未观照,枉造轮回,沉沦生死。佛法教人返观内照,即是入佛性,入法身,入真如,入实相,入涅槃,入法性,入法界,顿断轮回,速出生死。是故佛法根本在心,行法根本在观,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云:“三界之中,以心为主,能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者,究竟沉沦。”涅槃经云:‘能观心性,名为上定。’

  问:发心究竟为甚么事?
  答:为见自性。吾故云:发心者,发见性之心也。学佛不求见性,即是外道;志求见性,方是佛子。

  问:何以观心便得见性?
  答:古德(永明延寿禅师)云:“若不观心,法无来处。”盖佛法都在清净心上,返观内照,始能引出佛性,一切三昧门、一切陀罗尼门、一切解脱门、一切神通门,一时俱得显现。故知心是妙法来处,若不观心,如何能引得出来?是以观心为佛法第一妙行,诸行莫及。故华严云:‘初发心时,即成正觉。’谓自心是佛,见自己真佛,即成正觉也。发菩提心论云:“若人求佛慧,通达菩提心,父母所生身,速证大觉位。”今人欲成佛,而驰心外求,哀哉!未曾发心,而修杂观行,只得生天果报,不得出离轮回。

  问:发心既是观心,且又重要如是,究应如何观乎?
  答:佛说观心,有一句定义。文殊(师利)问(菩提)经云:“无发,是发菩提。”云何不发?谓不发一切求利益之心,及悲愿有条件之心。盖发心时,须要摒息一切外缘,离念清净。生心动念,即乖法体,故云不发。云何又言发?谓念念俱寂,自性圆融,周遍无际,即是发心。智行于内,不行于外,故不发为发。华手经云:“汝等观是心,念念常生灭,如幻无所有,而得大果报。”庞居士云:“但看起灭处,此个是真如。”其熟味之。
  又有要义三:一、发心时,当知无能发者,此破我执。二、无所发之境界;三、无所发之方便;此二破法执。总以毕竟空、无所有、无所得,为归趣。又发心时,如有妙境,及小小神通发现,急宜舍去,以此是无相法故,一切杂行、一切杂观想,不得合入此中修。此指修三乘言,如圆顿教,即纯乎合修。

  三、修法

  修此法时分二:一、趺坐,二、观心。说明于下:
  一、趺坐。择清净处,结跏趺坐(先以左趾押右股,后以右趾押左股,令二足掌仰于二股之上。手亦右押左,安仰跏趺上。此为全跏,名吉祥坐。或但半跏,右押左上,亦可。又有降魔坐:先以右趾押左股,后以左趾押右股,手亦左押右。禅宗多传此坐,任人自择,年老者端坐亦可)。身体端正,不动不摇。手结定印(二手仰掌,右安左上,二大指头相拄,安于脐下跏趺上。此名法界定印,能除一切狂乱妄想),合眼断光,闭口合齿,舌抵上颚,鼻对肚脐,背脊笔直,两肩齐平,不偏不倚,如是而坐。
  二、观心。观心之法,先要休心息念,须将六尘万缘,一概放下,善事恶事,都不思量,过去未来,一概不想。直观当下念头,憧憧往来,起灭不停,勿执著他,勿随逐他,勿断除他,只管细细静看。妄念起时,一看不知去向,旋又复起,仍如是看,念若不起,只看着。久久纯熟,看到一念不生,即与般若相应。发菩提心论云:“妄心若起,知而勿随,妄若息时,心源空寂,万德斯具,妙用无穷。”心性之妙如是,吾人平日之不相应,是为妄念所遮,是无明心。无明何所依?依真如而起。观无明心即是观真如心,观心性即是观无明心。何以故?真如即是念之体,念即是真如之用故。观而得定,即是真如三昧,为三昧之王,故名上定。

  问:此种发心,有异名否?
  曰:有。观上不念外境,故名无念行。一心不动,故名不动行。心无所缘,故名无相行。心不住境,故名无住行。用般若观照(观时不起分别心),故名般若行。总之,常修此行,则离分别,离能、所,即是离心意识。心意识离,真心自现。发心之能事,如是如是。

  ○事忙人,每日必须坐一次,每次至少半小时。若能坐二、三次,每次一、二小时者方妙。愈多愈久则愈妙。坐时,须要宽衣松带,从容安详,不宜当风,不宜饱腹。坐毕,缓动其身,徐开口眼,两手搓热,抚摩面目腰腹腿足,休息片时,然后下坐。
  ○平时,须将唯心之理、自心是佛、二空之义、诸法无性,常常思维,以作预备。涵养省察,尤不可忽。当知世事如梦幻,人生若朝露,刹那无常,都是空忙。如能发起冷淡想、厌离想,最易合拍。以一念万年修去,即是。勉之勉之。

  四、种类

  发菩提心有二种:一、世俗,二、胜义。发悲愿心,是有为法,名为世俗。观自性清净心,是无为法,名为胜义。世俗不能摄胜义,胜义则能摄世俗。

  问:大悲大愿,是佛法要行,何以此中拣去?
  曰:非拣去也。未见性人,悲愿甚狭;见性时,乃能广大,故见性为最急。所谓悲愿者,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耳。今求见性,原为成佛利益众生,即是大悲大愿,何必更发。

  五、不发之失

  发心为总相,其他观行为别相,别必依总,总能摄别。涅槃经云:‘虽信别相,不信一体无差别相(即菩提心),名信不具。信不具故,所有禁戒亦不具足,故所有多闻亦不具足。’古德云:‘无菩提心,三归五戒亦不成就,以不知佛法根本故。’其重要如此。今之人,学得一肚皮佛法,而于此茫然,何哉?

  六、发心功德

  发心功德,说不能尽,遍于群经,广在华严、瑜伽、智度等论。兹举数条于下:
  一、受生利益。发此心已,得四种利益:一种子胜,以菩提心为种子故。二生母胜,般若波罗密为生母故。三胎脏胜,大禅定乐为胎脏故。四乳母胜,大悲长育为乳母故。
  二、得出家功德。居士不能得出家功德。维摩经云:“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即出家。”是居士发心,与出家等,亦能得此功德。
  三、具足佛法。维摩经云:“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即出家,是即具足。”毗婆沙论云:‘此法门是诸佛之父,诸佛之母,诸佛之眼,无生法忍之母,大慈大悲之母,常常修习,功德无量无边。’大般若经云:‘如以箭射物,或中或不中;以箭射地,无不中者。’发心成佛,如箭射地,无不成者。
  四、入劫超劫。世人常嫌三大阿僧祇劫成佛,时期太远。不知汝修杂观行,尚在三大阿僧祇劫之外也。今日发心,未入劫者得入劫,已入劫者能超劫。
  五、诸佛授记,诸佛加被。初发心时,佛与授记,群经有明文,如出生菩提心经、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思益经,最广在华严经。诸佛加被者,(大乘入)楞伽经云:“十方诸国土,所有无量佛,悉引光明手,而摩是人顶。”是诸佛常常加被如是行者。
  六、能转女身。藏中有转女身经。佛说菩提心,八百居士妇,转为男身。
  七、往生上品。世人念佛,不知发心,纵得往生,只得中品下品。如能念佛而又发心,则可希望上上品生。观经云:‘不知第一义,不得上品生。’第一义即菩提心。他经尚多,兹不具引。
  八、远离灾横。毗婆沙论云:‘劫火官贼怨,毒龙兽众病,侵是人者,无有是处。此人常为天龙八部诸佛皆共护念称赞故。’此论略举九种灾横:一劫难,二火难,三官事,四贼难,五仇怨,六毒害,七龙难,八恶兽,九疾病。其实一切灾难,无不消灭。广如华严,及瑜伽师地论。

  七、不拣门阀

  贤劫经云:‘星王如来,昔为牧牛人,于声授如来所,初发菩提心。名称如来,昔为织师,于电光如来所,初发菩提心。明焰如来,昔为守城人,于无边光如来所,初发菩提心。难胜如来,昔为樵人,于坚固步如来所,初发菩提心。功德幢如来,昔为汲水人,于妙称如来所,初发菩提心。力军如来,昔为医生,于大譬如来所,初发菩提心。’此段经有三种看法:(一)卑门:牧牛织师等人,皆非高门,故发心不拘身家。(二)得果:此六人皆得如来之果,可见发心不虚。(三)要道:彼等得佛果,不归功于其他观行,而归功于发心,故发心为成佛要道。

  问:发心固在速成佛,如一生不成,有果否?
  曰:有。从发心起,至成佛止,中间受生,瑜伽论中谓之增上生,言生生倍倍增加好处也。出生菩提心经说:欲求富饶豪贵,或作天王,随意能得。何言无果?且能真实发心,十信以往,作十三种法师,即作十三种人天诸王。此义见仁王经、璎珞经(上文受生利益,即是概括其果,论中谓之得四圣轮)。

  八、仪轨

  显扬圣教论云:于“智者前,恭敬而住,起增上意,发誓愿言”:我弟子某甲,“从今日始,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为欲饶益诸有情故,从今已往,凡我所修布施、持戒、忍辱、正勤、静虑、及慧(六度),一切皆为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我今与诸菩萨摩词萨”同行,“愿尊证知。”
  如是三说,即合仪轨。

  九、结论

  余观菩萨藏中,说发心义,约十之三。诸大师章疏中,分条详释,义门尤多。今略说如此。最后有三要义:
  一要信自心是佛
  二要有善知识教授
  三要肯精进观心
具此三要,无不成佛。即刹那一修,亦种佛种。其功德之殊胜,非平常诵经、念佛、持咒、以及其他观行所可比拟。诸修学者,有缘闻此,其各珍重勉励之。

  以上为刘先生常常演说之义,大略如此。能生一念信心,刹那修行,功德已无限量,何况精进专修,果报不可思议。


下编 略解《楞伽》(依据唐译《大乘入楞伽经》)

四川中江刘洙源先生说
弟子廖寂慧记

  佛言:大慧,菩萨摩诃萨,依诸圣教,无有分别,独处闲静,观察自觉,不由他悟,离分别见,上上升进,入如来地。如是修行,名自证圣智行相。

  此段经文,佛答“自证圣智行相”,为顿教根本,今逐句释之。

  依诸圣教(宋译(刘宋译《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作:前圣所知,转相传授。)依诸圣教者,先佛相传之教,为圣教。所传何法?广则本经所明。其下手处,即达磨“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三句之义(此偈共四句,第四句“可以入道”是果,用功只在上三句),可知此言,是先佛所传,非达磨杜撰,故应深信受持。
  依者,言谨守此法,不得一丝出入,以期彻悟。

  无有分别(宋译作:妄想无性。)此句是修行正轨,最要最要。何为分别心?即第六识。根尘相对,或忆念过去、未来,枉造轮回,经中呼为六贼。今欲入法,应先停止此心,莫起分别。今作三段解:一初,二中,三后。

  初入观时,先将根尘、过(去)、未(来)事,一齐放下,始为“外息诸缘”。教门谓之修,宗门谓之休心息虑。妄念一息,心便寂静,心若寂静,般若乃生。先德喻之‘如珠吐光,还照珠体。’珠喻涅槃心(涅槃即寂静),光喻智慧(智慧即般若)。光从珠生,喻般若从涅槃生。还照珠体,喻般若光明,还照法身。显宗记云:“涅槃无生,能生般若。”故息缘为入手最要。

  中时,外缘已息,般若渐生。此刻应一心不动,故云“内心无喘”(喘者,动也)。此不动时,即是无念、无住、无相。相虽有四(不动、无念、无住、无相),其行则一。

  后时,“心如墙壁”。此句状无分别不动之相,最为吃紧,即是离识功夫。禅宗所谓“如大死人,永绝余想”(永明延寿禅师宗镜录),又谓“绝后再苏,欺君不得”(苏州永光院真禅师),即是此境。珍重珍重,枯木生花,于是乎在。

  独处闲静(宋译作:独一静处。)此句有两义:
  一、独处,谓一人专修,不约伴侣,华严经云:“独一发心,不求伴侣”是也。可知近世成群打七之非。
  二、闲静者,谓择清净处所,远离愦闹也。
  独处对人而言,闲静对地而言。

  观察自觉(宋译作:自觉观察。)此句若如字面解,有观察心,有警觉心,心绪纷然,成何事体?今谓不然,作三段释:初释观,次释察,后释自觉。

  初释观。观,谓观心。观何等心?曰观无明心。何以不观真心?曰:真心自无始以来,为无明所熏所蔽,不能显现。此无明,依何处住?依真心上住,如胶著漆,不得解脱,故曰住地无明。此无明,为生死根本,一分不尽,生死永在,故曰根本无明。学法欲求真,当从此住地无明下手。何也?伐木不断根,灸病不得穴,丝毫无益。故二乘人与权教菩萨,断得四住无明,不知住地无明,能免分段生死,终受变易生死(轮回有二重:一、界内十二因缘,受分段生死。二、界外十二因缘,受变易生死)。
  一乘人从观心下手,为破住地无明,生死永断,所谓从咽喉上取血,此是成佛妙诀,最真最实。李长者曰:‘根本无明,即是根本不动智。’永嘉云:“无明实性即佛性。”台宗云:‘无明体即是明,即是实相,即是法性。’经中不胜繁引,皆指此着而言。初时观生灭心,不执不著,不随不断;或一味休心息虑。两法是一。常常观照,即是般若熏无明。无明一破,法身顿现。“一超直入如来地”(永嘉大师证道歌),“不历僧祇获法身”(首楞严经),故称之为圆顿法门。

  次释察。察,谓监察,谓观心时,有两种监察:一者正念,二者正知。
  正念者,一心守护观境,不准起第二念。遗教经云:“制之一处,无事不办。”金刚三昧经云:“制之一处,众缘断灭。”制之一处,即是正念。先德(五祖弘忍大师最上乘论)云:“(若有一人,)不守真心,得成佛者,无有是处。”
  正知者,如起信论云:“心若驰散,即当摄来,住于正念。”若不摄还,增长无明。
  监察机关,有此二种权力。禅门有喻云:‘坐禅者如官吏,门外有二卫兵站岗,此二卫兵,一名正念,一名正知。’可谓善喻。

  三释自觉。自觉者,言此监察机关,时常令正念守心,正知摄心,不令放逸。

  不由他悟(宋译作:不由于他。)不由他悟者,到大彻大悟时,万法自然从心显现,不是他人授予。所谓无师智、自然智是也,即是无生法忍。

  离分别见(宋译作:离见妄想。)此句作两句释:一离分别心,二离诸见。

  先释初句(离分别)。此分别心,与上文不同,上是凡夫攀缘外境,此是行者攀缘观境;不然,便是重复。云何攀缘观境?此是无相法,不许有相。若现殊胜境界,或现佛菩萨像,或闻说法声,皆是魔境,应严加拒绝。若有取著,即是分别心起,便入魔网,故曰离分别。

  次释第二句(离见)。见者,诸见,障人不能见道。诸见者,或云五见(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或云六十二见。起见者,谓于观中,现出境界,以为或劣或胜,或与某经相合,或与某三昧相应,认为圣境,此即是见,必入魔网。佛藏经云:‘发菩提心,只是离耳。离何等?一离欲,二离见。’‘欲即是无明,见即是忆念。’华严论云:“见在即凡,情亡即佛。”四祖云:“不用求真,惟须息见。”见之过患,可谓至重,故须离之。

  上上升进(宋译同上。)上上升进者,观心到此地位,应加精进,不间修行,暗中长进,不可限量。上上者,如在信位,升进十住,十行,十向,十地。步步增高,谓之上上升进。

  入如来地(宋译同。)如来地者,为大彻大悟之果。观行纯熟,不觉趣入。故此法门,谓之如来禅。

  如是修行,名自证圣智行相(宋译作:是名自觉圣智相。)自证圣智行相者,自身内证圣智修行之相也。自证圣智,宋译为自觉圣智。证者,见也。觉即是证,证即是见,二名无异。此即根本智,经论多名,华严谓之普光明智,即是本性寂照之用。华严云:“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即说此义。此智成就,即为成佛。楞伽云:“如来以智为体,智为身故。”又云:“佛非人非蕴,但是无漏智。”此智即是行者报身佛。

  云何名一乘行相?谓得证知一乘道故。云何名为知一乘道?谓离能取、所取分别,如实而住。大慧,此一乘道,惟除如来,非外道、二乘、梵天王等之所能得。

  此段经文,佛答一乘人入观行相。大慧以与上章修法或异,佛以离分别为答,仍与上章义同。今略释之。

  何谓一乘行相?行相者,谓心念不住而住之相。一乘行相者,谓修一乘法安心之相也。

  离能取、所取分别者,能取是见分,所取是相分,能、所宛然,即是分别,应当离之。

  如实而住者,“如”作静词解,如即真如,实即实相,言住真如实相也。“如”作动词解,如即如是之如,如实相而住。如实相而住者,不住根、尘、识,住于如如之理。此义最大,当引经证成:

  金刚三昧经云:“如如之理,具一切法。善男子,住如理者(即“如实而住”),过三苦海(即三界之苦)。”又云:“若住大海(譬佛果),则括众流(譬三乘),住于一味(譬守心一法),则摄诸味(譬信、住、行、向、地)。”
  大涅槃经云:“譬如有人,在大海浴,当知是人,已用诸河泉池之水。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修习如是金刚三昧,当知已为修习其余一切三昧。”观心入理,即是修习金刚三昧。此三昧成,一切三昧无不具足,故为圆顿。
  又金刚三昧经云:“大力菩萨言:‘何谓存三守一,入如来禅?’佛言:‘存三者,存三解脱。守一者,守一心如。入如来禅者,理观心净如。入如是心地,即入实际。’”实际,即真如法身。存三解脱者,言不证三解脱也。守一心如,即如来禅。经语分明如是,而世人不知,悲夫。
  华严经云:‘初发心时,即成正觉’,“成就慧身,不由他悟。”即是此境。
  金刚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无所住,即是此经之“如实而住”。而生其心,即自证圣智现前也。
  本经偈云:“舍离此一切(上文列各种禅,皆应舍去),住于无所缘,是则能随入,如如真实相。”住于无所缘,即是“如实而住。”入真实相,即是如来禅。
  涅槃经云:‘一切众生,无漏智性,本自具足。’依如是修,无不得证。奈何不信,而甘沉沦三界乎。
  先德(永明延寿禅师宗镜录)云:“妙得其门,成佛匪离于当念。若失其旨,修因徒困于多生。”思之。思之。

  华严经偈:

 “若有欲知佛境界,当净其意如虚空,
  远离妄想及诸取,令心所向皆无碍。”

 “若有欲得如来智,应离一切妄分别,
  有无通达皆平等,疾作人天大导师。”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