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灭亡真相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文章不错,

------------------------
明朝灭亡真相
林洛
1. 战役篇
1.1. 萨尔浒大战(上)
1.2. 萨尔浒大战(下)
2. 明代制度篇
2.1. 明代兵制的变迁
2.2. 明代的厂卫机构
2.3. 明代的内阁制度
3. 大明帝王篇
3.1. 万历之怠工
3.2. 万历之敛财
3.3. 崇祯之用人
3.4. 崇祯之重征
4. 明代忧患篇
4.1. 海禁之失
4.2. 倭寇之患
4.3. 党争之祸
4.4. 流民之弊
5. 明代人物篇
5.1. 张居正的改革
5.2. 袁崇焕的悲剧
5.3. 吴三桂的投诚
5.4. 李自成的速胜
5.5. 李自成的速败
5.6. 洪承畴的忠诚
5.7. 陈园园和明亡
5.8. 史可法的殉国
6. 南明篇
6.1. 南明之腐败
6.2. 南明之军政
6.3. 南明之灭亡
7. 大清篇
7.1. 皇太极的改革
7.2. 入关后的政策
8. 明之灭亡


1. 战役篇
1.1. 萨尔浒大战(上)
明朝与女真(满族前身)的第一次大战就是萨尔浒大战。
我们不妨先来了解一下双方的情况。
首先我们来看看双方的兵力。
女真方面,八旗兵约六万人,当时女真全部人丁不过数十万。
明朝方面,辽东经略杨镐率明军十八万,叶赫(女真族的一支部落,努尔哈赤的世仇)兵二万,朝鲜(中国的属国)兵二万。总兵力达二十万左右,号称四十七万。并且明军还有火器钢炮,军火锐利得多。
从这些数据来看,明军是具有压倒性的优势,不过,兵力、武器和战斗力未必是成正比的。
这里对明军的兵力有另外一种说法,认为明军总兵力仅为九万。
二十万和九万,差距可不小。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大的数字偏差呢?
这可能和明朝军事制度有些关系。
明朝的军人主要来源于“垛集军”。“垛集军”就是把大批人民划为军籍,世
世代代做炮灰。明朝号称军队可以自给自足,实行的就是三国时期的军屯那套,
士兵们战斗时候打战,和平时候种田,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不花国家的钱。
但是到了明朝后期,军屯制度遭到了严重破坏,主要表现为军丁、屯地、屯
粮严重失额。明朝政府不得不改变策略,承认屯田民地化,扩大募兵制,向农民
加增粮饷。
可是明朝政府一向都很穷,又不习惯增加大笔的军费开销,加上后期几个皇
帝如万历、崇祯都要搜集财物的癖好,总是想方设法克扣或者拖延军饷,导致明
朝后期军饷问题尤为严重。
在明朝后期,朝廷被迫采用募兵制为主的征兵方式,可是普遍的结果却是民
众一拥而上,将军饷一抢而空,然后四处逃命。
明朝后期,明军的战斗力也很成问题。
倭寇横行时期,曾经柴家鹿一战,倭寇仅以四十二人就杀退明军官兵千余人,
杀死明军六十余人;浙江兵备副使刘熹曾率兵五千攻击倭寇据点,倭寇以二百余
人迎战,就击溃明朝军队,明军士兵未发一弓一箭便望风而逃。
到了这种地步,谁也没想过能打胜战。
军官们为了行贿长官,或者是乘机捞一笔自己享用,虚报兵数从中牟利的现
象时有发生,并且愈到明朝后期就愈严重。
到底手下有多少士兵,恐怕军官们自己也不太清楚了。
所以萨尔浒战役明军投入的总兵力究竟是多少,当时的将军们心里也没数,
可能是一笔糊涂账。
当然,不管怎么统计,相对于女真,明军还是占有兵力和兵器的优势的。
然后,我们再来看看战斗的地点——萨尔浒。
“萨尔浒”是满语,汉语翻译过来叫做“木橱”,也就是树木茂密意思,位
置在今天的抚顺市,历史上的萨尔浒一带是北方古老女真族(即满族前身)繁衍、
生息和清王朝龙兴之地。
这场战役,是属于明军的一场主动挑起的入侵战,在别人的领土上作战,明
军没有地理优势。
那么,挑起战斗的原因是什么呢?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还得从头说起。
满族的前身是女真族。
女真族在明初分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三大部。后又按地域分为
建州、长白、东海、扈伦四大部分。努尔哈赤是属于建州女真那部分。
《后金实录》所记之女真三大系统,即:“后金国”就是建州女真,“呼伦国”
是海西女真,“东海”是“野人女真”的一支,另一支为黑龙江女真。各系统又
分为若干部,各部人丁多少不一,地域广宽不等,这大大小小的百个部落城寨的
女真,人丁总共约有六至八万。
《后金实录》提到:
时各地之国为乱。后金国之苏克护河部、浑河部、完颜部、栋鄂部、哲陈部、
长白山纳殷部、鸭绿江部、东海窝集部、瓦尔喀部、库尔喀部,呼伦国之乌拉部、
哈达部、叶赫部、辉发部,各地盗贼蜂起,各自僭称汗、贝勒、大人,每村每寨
为主,各族为长,互相征伐,兄弟相杀,族众力强之人,欺凌、抢掠懦弱者,甚
乱。
女真族各族蜂起,各自称王争长,互相残杀。
在这种混战的局面下,女真族人感到痛苦不堪,这时候迫切的需要有人来统
一女真族,努尔哈赤就应运而生了。
经过数十年的努力,努尔哈赤统一了整个女真部落,后来努尔哈赤即汗位于
赫图阿拉,定国号为后金。
努尔哈赤称汗之后,发布“七大恨”告天征明。
七大恨,据《清太祖高皇帝实录》一六一八年(万历四十六年,天命三年)
四月十三日,后金汗努尔哈赤以“七大恨”告天,其文曰:“我之祖、父,未尝
损明边一草寸也,明无端起衅边陲,害我祖、父,恨一也。明虽起衅,我尚欲修
好,设碑勒誓:‘凡满、汉人等,毋越疆圉,敢有越者,见即诛之,见而故纵,
殃及纵者。’讵明复渝誓言,逞兵越界,卫助叶赫,恨二也。
明人于清河以南、江岸以北,每岁窃窬疆场,肆其攘村,我遵誓行诛;明负
前盟,责我擅杀,拘我广宁使臣纲古里、方吉纳,挟取十人,杀之边境,恨三也。
明越境以兵助叶赫,俾我已聘之女,改适蒙古,恨四也。
柴河、三岔、抚安三路,我累世分守疆土之众,耕田艺谷,明不容刈获,遣
兵驱逐,恨五也。
边外叶赫,获罪于天,明乃偏信其言,特遣使臣,遗书诟詈,肆行陵侮,恨
六也。
昔哈达助叶赫,二次来侵,我自报之,天既授我哈达之人矣,明又党之,挟
我以还其国。已而哈达之人,数被叶赫侵掠。夫列国这相征伐也,顺天心者胜而
存,逆天意者败而亡。何能使死于兵者更生,得其人者更还乎?天建大国之君即
为天下共主,何独构怨于我国也。初扈伦诸国,合兵侵我,故天厌扈伦启衅,惟
我是眷。今明助天谴之叶赫,抗天意,倒置是非,妄为剖断,恨七也。
欺陵实甚,情所难堪。因此七大恨之故,是以征之”。
“七大恨”集中反映了女真十分痛恨的两大问题,一是明朝政府欺凌女真;
二是明朝政府反对女真各部的统一,要维持女真“各自雄长,不相归一”的分裂
局面。
那么,努尔哈赤所提出的“七大恨”究竟是确有其事,还是出于政治目的编
造呢。
我们先来看“明朝政府欺凌女真”一事。
明朝政府自认为是天朝大国,看不起女真族,那是很正常的。
就算是到了明朝快灭亡的时候,也都没有把满族人放在眼里,这一点有些像
清朝后期签订不平等条约的时候还要说“恩赐”一样。
欺凌少数民族的事情,也算是中国汉人正统的老传统了,早在五胡乱华时期,
汉人对少数民族的残暴统治和奴役就导致了疯狂的报复。各民族平等的意识那是
直到近代中国才具有,在这之前各个民族多是相互看不顺眼,势力大的一族,自
然就欺辱弱小的一族。
女真自元以降,三百多年里,由于涣散分裂,先后隶于元、明君主之下,受
尽了压迫剥削。
明朝皇帝以及手下的文武官将,贱视女真,称其为“东夷”,任意欺凌,百
般盘剥。史载明臣“藐视女真诸大臣欺凌侮辱,用拳殴打,不许站在门口”,“无
怀柔之方略,有势利之机权,势不使尽不休,利不括尽不已,(对女真)苦害欺
凌,千态莫状”。
明朝政府在经济上实行封锁禁运,停止朝贡互市,严重地阻碍了女真社会经
济的发展;军事上经常派兵深入女真境内,大肆烧杀掠夺,无所不为,因此不断
激起女真人民起来反抗,却遭到残酷的镇压。
反对女真各部的统一,那是明朝政府的战略。
明朝政府因顾忌女真“兵满万人,则不可改”,而对其实行“以夷制夷”、“犬
牙相制”的“分而治之”的政策,在女真各部之间制造矛盾,进行离间分裂活动,
致使女真社会动乱不安,其目的就是千方百计阻碍女真各部的统一,诛戮欲国统
一之领袖。
统一女真部落带来的军力强盛对明朝政府的确是一个威胁,才能出众的努尔
哈赤,更是受到明朝政府的猜忌,所以明朝政府支持与努尔哈赤为敌的女真叶赫
部落。
干涉和阻挠女真统一的事情,明朝政府是出于自己的利益考虑而做出来的。
不过这样一来,明朝政府和努尔哈赤政权的关系就越闹越僵。
基本上“七大恨”所提出的事情属实,这里就不一一详细说明了。
因为从根本上女真的统一和明朝政府的利益是矛盾的,所以双方通过决战来
解决纷争在所难免。
站在双方各自不同的利益考虑,很难说是谁对谁错,各人都有各人的立场。
明朝政府为了自身的安全,对少数民族挑拨离间,采取压迫的手段,并不光
彩,但是出发点还情有可原。而女真族希望结束自身战乱纷争,反抗压迫和欺凌,
那也是正义的行为。
话又说回来,明朝政府非但对女真是压迫,对自己的子民一样也是剥削和残
酷统治,逼反李自成、张献忠,逼反百万流民,逼反这些有口饭吃就会老老实实
种地的农民。
明朝政府不是靠开明、积极的政策来使国家强大,反而对内镇压异己、实行
特务统治,对外则强势凌人,将安全建立在少数民族的痛苦之上,最后结下不可
解的仇怨。待到国内火山的爆发,无可避免的就是政权的总崩溃。
事实上,明朝政府也是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应对乏策而瓦解的。
在努尔哈赤宣布了“七大恨”之后,女真步骑二万进攻抚顺,明朝游击李永
芳出降,于是捣毁抚顺城,掳掠人畜三十万而归。两月后,又攻下抚安、鸦鹘关、
清河等城,使“全辽震动”,北京“举朝震骇”,就连三十多年不理朝政的明神宗
也十分焦急起来。
辽东乃是京师左臂,如有一失,就要威胁到明朝首府的安危。
虽然“辽事议者,以必剿为主”,但是“而今九边空虚,亦惟辽左最甚”,此
时“辽东战士不满八千,而建州控弦之骑三万”,兵力对比十分悬殊。
明在辽东的驻军,正如山海关主事邹之易所说:“今之将领,平日不习战,
大都以退缩为得计。……累年以来,不修兵具,朽戟钝戈,援急不足为用,金鼓
几于绝响,偶令之截杀,股栗腕战,面孔殊无生色”;许多士兵“不能开弓,或
开弓而不及十步”。
因此,明朝政府只好从全国调兵遣将,赴辽对后金作战。值得注意的是,明
朝政府调往辽东的基本上是南方的士兵,比如四川等地,这些士兵不熟悉当地的
地形,也不适应严寒的气候,甚至不熟悉他们的统帅。
万历四十六年,即1618年,明朝政府任命所谓“熟谙辽事”的兵部右侍郎
兼佥都御史杨镐经略辽东,经过半年多的准备,到了万历四十七年,援辽的各路
明军先后到达。
这时,明朝政府担心师老财匮,欲其速战,不断发红旗催战,于是杨镐依据
明军兵多将广的优势,制定了声东击西,分兵合击的战略。
明朝政府认为“数路齐捣,旬日毕事耳”。
这也就是萨尔浒战役的发生原因。
当时的明朝政府的“擒奴赏格”中说。
“凡能擒斩奴儿哈赤者,赏银一万两,升都指挥使世袭。擒斩奴酋八大总管
者,赏银二千两,升指挥使世袭。擒斩奴酋十二亲属伯叔弟任者,赏银一千两,
升指挥同知世袭。擒斩奴酋中军、前锋暨领兵大头目者,赏银七百两,升指挥金
事世袭”。
“北关金、白两首擒斩奴酋,即给与建州敕书,以龙虎将军封殖其地”。
其中“八大总管”及“十二亲属伯叔弟侄”,是指努尔哈赤的子孙,即代善、
阿敏等贝勒,中军、前锋、领兵大头目,是指额亦都、阿敦等八旗高级官将。
“北关金、白两首”,是指叶赫国主金台石、布扬古贝勒。
从这个“擒奴赏格”可以看出,明朝政府的目的是希望将努尔哈赤家族斩尽
杀绝,并且鼓励其世仇叶赫立功,还许诺将建州赐予叶赫。
明朝政府就是想消灭整个建州,也就是消灭女真族,这场战争,或许明朝政
府没什么正义可言吧。
对于女真来说,萨尔浒战役是他们生死存亡的决战,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失败就是被消灭。
命运就是这么惨酷,女真必须要面对强大的明帝国。
明朝国力强大,手工业和农业十分发达,是高度发达的封建社会国家,当时
明朝统计人口数量有六千万,那时候是按人口缴税政策,民间隐瞒了大量的人口,
专家一般认为当时明朝人口大约在一亿左右,还有学者认为人口在1.5亿左右,
相对女真而言,可算有近乎无限的恢复补给能力。明朝的常备军维持在120万以
上,还有配备有火炮、火枪等先进武器。
而女真仍属于奴隶制,生产力低下,其时人口不过数十万,士兵为最多六万
左右,一经战败,就无力回天。
他们手中的筹码少得可怜,唯一可以指望的就是努尔哈赤的军事才能,以及
他们的运气,或者,还有对手的愚蠢。
那时候的女真族上下都充满了绝望的悲壮吧。
萨尔浒战役发生在了1619年,即万历四十七年。
这场战役被后人评定为影响中国的一百次战争之一,其地位之重要不言而
喻。如果女真不幸战败,女真族就将彻底消失,那么中国以后几百年的历史就会
完全改变。我们今天根本就不会注意到中国还有一个满族,中国的命运也会显得
扑朔迷离,李自成能不能取明帝国而代之,中国近代能不能逃过那段最屈辱的历
史,都令人悠然神往。
只是,历史没有假设。
1.2. 萨尔浒大战(下)
明经略杨镐、蓟辽总督汪可受、巡抚周永春、巡按陈王庭等共同商定方略:
以后金都城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西)为目标,分进合击,4路会攻。
具体部署为:
总兵杜松率兵担任主攻,由沈阳(今属辽宁)出抚顺关(今辽宁抚顺东)入
苏子河谷,由西面进攻,是为西路军。这一路是属于明军进攻的主力,兵力最盛。
总兵马林率所部及叶赫兵出开原(今属辽宁)经三岔儿堡(今辽宁抚顺市北),
入浑河上游地区,从北面进攻,是为北路军。
总兵刘綖率兵会合朝鲜军队经宽甸(今属辽宁)沿董家江(今吉林浑江)北
上,由东南面进攻,称东路军。在杨镐的布置中,刘綖这路军是属于诱敌部队,
据说是杨镐和刘綖不合,故意陷害。
总兵李如柏率兵经清河堡(今辽宁本溪县北清河城)、鸦鹘关(今辽宁新宾
西南三道关),由西南面进攻,是为南路军。
另外,明军还有一支机动部队保障后方交通。
总将杨镐坐镇沈阳指挥。
杨镐命令明军4路兵马会攻赫图阿拉。当时明军原拟二十一日出兵,但是十
六日天降大雪,又改成了二十五日。
也不知道杨镐吃错了什么药,可能自以为大军会攻,胜利在握,在出师前的
二十四日,竟派人向努尔哈赤下战书,无异于将进军日期告诉了敌人。
努尔哈赤得到明军分路来攻的消息之后,准确的判断出杜松的西路军是主
力,采取了“凭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的集中兵力、逐路击破的作战方针。
据此,努尔哈赤将兵力集结于赫图阿拉附近,准备迎战。
西路军于二月二十九日,出抚顺关急进,三月初一抵达萨尔浒。杜松将自己
的部队一分为二,以主力驻扎萨尔浒山,自率万人渡河进攻吉林崖。
杜松没有等到友军的到来,鲁莽冒进的举动遭致了后人的批评,认为他的冲
动直接导致了明军的总溃败。
杜松是明朝的一员猛将,人称“杜疯子”,属于打起战来不要命的那种,当
然,也是属于不用脑子的那种。
当时吉林崖虽然只有数百名女真兵防守,不过因为吉林崖地势险峻,设施坚
固,杜松率队数攻不下。
此刻,努尔哈赤调大贝勒代善、四贝勒皇太极等率二旗兵增援吉林崖;自己
亲率六旗兵进攻萨尔浒一带杜松军主力。
三月二日,两军在萨尔浒交战。
决战的时候正是午时,但却天色阴晦、咫尺难辨。
明军以火把照明,希望通过火炮给后金造成大规模的杀伤,但是因为气候寒
冷,天色昏暗,再上后金的骑兵移动速度极快,而明军的火炮笨重,结果火炮攻
击收效甚微。而女真兵正好利用明军的火把,由暗击明,集矢而射,多数命中。
奇袭得手,努尔哈赤趁机以优势兵力发动强攻,在大雾掩护下,越过堑壕,
拔掉栅栏,攻入明军营垒。
杜松军主力死伤甚众,无力反击,四散溃败,萨尔浒大营瓦解。
正在吉林崖作战的明军,听到大营已失的消息,军心动摇。
杜松虽然奋不顾身,督队力战,但是大势已去,他本人被后金兵团团围困,
最后中矢落马而死,其部将王宣、赵梦麟等相继阵亡,士卒死亡万余人。
努尔哈赤歼灭西路军,转兵北上,集中力量对付北路军。
北路马林军于三月二日夜,抵达尚间崖(今辽宁抚顺县哈达附近)一带,得
知杜松败亡的消息,不敢前进。
马林将部队分驻三处:一部西向进驻斡珲鄂谟(今辽宁抚顺大伙房水库);
一部趋东南,扎营斐芬山;自率主力驻尚间崖,命军环营挖掘三层壕沟,置火器
于壕外,以骑兵继后,作就地防御。
三日晨,努尔哈赤集合兵力直向尚间崖逼来。
努尔哈赤分兵两路:一由四贝勒皇太极率领,直冲斡珲鄂谟;一由自己亲率
主力,由大贝勒代善为先锋直逼尚间崖。
当天双方接战。
后金先在尚间崖击败以逸待劳的马林北路军,继而在斐芬山全歼该地明军。
至此,北路军全军覆没。
而马林仅以身免,逃回开原,叶赫兵见势,不战自退。
马林的消极防御无法抵挡住努尔哈赤的重点进攻,这是显而易见的。
不管怎么样,抛弃了士兵独自逃走将军率领的部队总是士气低落的,北路军
之败不能不说没有这个原因吧。
击败杜松、马林兵后,努尔哈赤立即统帅八旗返回赫图阿拉。
刘綖所率领的东路军,于二月二十五日,由宽甸出发。由于沿途山路崎岖,
加上努尔哈赤在沿途设置三道路障,分兵阻险,进军十分艰难,所以直到三月初
四日,才进至富察(今辽宁宽甸东北)一带。
因为不知道西路、北路失利,刘綖还是按原定计划行进。
努尔哈赤击败北路马林军以后,立即移兵南下。一面令主力在阿布达里冈(赫
图阿拉南)设伏以待;一面诈称杜松军已逼近赫图阿拉,要刘綖速进,以诱其入
伏。
刘綖不明虚实,当即下令轻装急进,于三月五日到达阿布达里冈,后金伏兵
突然而起,刘綖中箭身亡,部队大部被歼。东路军残部撤至富察,又遭到努尔哈
赤挥兵扑灭。
朝鲜兵见到刘綖的死亡大惊失色,不战而降。此刻,东路军彻底失败。
讽刺的是,本来作为明军诱敌的刘綖部最晚到达了战场,并且对于己方主力
被击溃一事茫然无知,最后居然还中了女真的诱敌之计。
据说杨镐当时向刘綎发出了撤退的命令,可是明军低下的通讯效率使得刘綎
无法及时收到命令。
当女真的袭击到来时,刘綎正的纵队还处于行军队形。
刘綎是明末名将,他有个绰号叫“刘大刀”,一口百二十斤的镔铁大刀,可
于马上轮转如飞。他曾经远征缅甸、朝鲜,战功卓著,威名远镇海内。
据说刘綎不光个人作战勇猛,而且还治军极严,他的部队“行则成阵,止则
成营”,并且炮车火器齐备,装备精良,是明军中少有的善战之师。不过朝鲜方
面的资料称,女真来袭的时候,刘綎的士兵们正在村庄中抢劫。
而南路军,从三月一日出鸦鹘关,迟迟不进,逗留观望。
南路李如柏和女真建州有着很深的交情,在明军兵败后,李如柏选择了自杀
谢罪,大概也是无法交待自己在萨尔浒一役中的消极表现吧。
杨镐坐镇沈阳,掌握着一支机动部队,对三路明军未作任何策应。等到杜松、
马林两路战败,他才慌忙调南路军的李如柏回师。
李如柏的南路军回撤,据说途中自相践踏,死伤千人。
此役,双方作战五日,女真大获全胜。
这战真是令人扼腕叹息,明军以兵力和火器的绝对优势,加上事先通盘考虑的战略部署,竟然毫无反抗之力,就这样子速败了。
我们可以来分析一下明军的失误之处。
将帅方面,杨镐文人出身,缺乏战争经验,没有能力统筹全局,加上私心自用,故意陷害刘綎,而西路军杜松的轻举妄动,贪功冒进,南路军李如柏处境尴尬,用兵迟疑,都是直接导致明军兵败的原因。
杨镐这个人还算是懂一点军事的,曾经夜袭蒙古军,也曾开荒种田立过功, 后来远赴朝鲜与日本人作战,大败,不过朝中有人,保住了自己的位置。
萨尔浒大败之后,有御史弹劾杨镐,可是明神宗置之不理。没多久,开原、铁岭又相继失守。这时候言官再次弹劾杨镐,杨镐这才被逮捕下狱,于崇祯二年被杀。
战略方面,明军采用的是分进合击,四路会攻的战略,当然,这样的部署本身不足已成为致命要害,但是必须认识到,要分进合击,就必须对四路军马进行全面地把握,要求主帅能够及时了解战况,要求各部队能够相互支援,要求各部队之间保持信息的畅通,而这几点,明军都没有做到。
在明军主力西路军受到围歼时,杨镐远在沈阳,一无所知。没有对努尔哈赤的奇袭做出任何反应,也没有调度部队进行增援,更没有修改自己的分进合击计划。就这样任其各个击破。
三月三日,明军的西路、北路已经溃败,而东路军在三月四日竟然还没有得
到任何消息,仍然按照原定计划行事,最后中伏惨败。
杨镐手中握有一支实力不弱的机动部队,并且还有一支实力完好无损的南路
军,在整个战役中居然没有起到任何作用,甚至连掩护兄弟部队败退都没有做到。
杨镐身在后方对战况茫然无知,而前线又没有人统一指挥和协调,以至先机
尽失。文人领兵,多是如此,纸上谈兵,纵横无敌,实际操作起来却应对乏策。
与之截然相反的是,女真的努尔哈赤雄才大略,用兵如神。
努尔哈赤对敌情了若指掌,并且针对明军的情况作了及时而有效的调整,尤
其是两日之内连破明军主力西路和北路大军,其战斗力之强、调度之机动灵活,
令人叹服。
《银河英雄传说》里,一代军事天才莱茵哈特初出茅庐的“亚斯蒂星域会战”
中,正是利用敌人分兵突进的时间差,短时间内己方可以形成兵力的局部优势,
采取集中兵力突破性攻击战术,达到了出其不意的效果,取得了胜利,其实也就
是努尔哈赤的战术。
不过,努尔哈赤面对的情况还要复杂得多,他要仔细了解敌情,并且准确判
断敌人的主力所在,还要利用敌人的每一个失误,用间谍诱使东路军中伏,随时
提防南路军和杨镐的增援部队,更要在五天之内转战各地,和三支不弱于自己实
力的部队交战并且击溃敌人,看上去很像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可是,努尔哈赤
做到了这些,取得了胜利,也创造了中国战争史上的奇迹。
此役,明军惨败,“覆军杀将,千古无此败衄”。
消息传到开原、铁岭,“人逃之尽矣”。随之沈阳、辽阳也风声鹤唳,“民逃
军逃,将哭道哭,大小将吏,无不私蓄马匹为逃走计者”。
与此同时,京师上下惊恐万状,“人心恇怯,谈虎生变”。“大小臣工,无不
骇愕,……官吏、士民以及商贾向寓京师者,卒多携家避难而去”,甚至感到“国
家之计岌岌乎殆哉”,“其间惶惶之状,不能以旦夕待”。
萨尔浒之战的结果,使得辽东局势起了根本变化,从此明朝在军事上失去主
动进攻的力量,被迫处于防守地位,而,女真则由防御转入进攻。
萨尔浒战后不久,女真又连下开原、铁岭,并且灭掉叶赫,兵锋直指辽沈。
中国的历史,又翻过了一页——
2. 明代制度篇
2.1. 明代兵制的变迁
明朝建立的是一种全新的军事制度——卫所制。
根据这种卫所制,在中央设前、后、中、左、右五军都督府,作为全国最高
军事机构。
五军都督府统辖若干都司,都司统辖设立在全国各州县的若干卫所,大体以
五千六百人为一卫,设指挥使等官,管辖五个千户所。以一千二百人为一个千户
所,设千户等官,管辖是个百户所。以一百二十人为一个百户所,设白户、总旗
等官,管辖两个总旗,十个小旗。
截止1393年,即洪武26年,全国共有十七个都司,三个行都司,一个留守
司,三百二十九个卫,六十五个守御千户所,军数约为一百二十万人。
当时卫所的兵源有四类,第一是“从征”,即原来的农民起义军战士,包括
反元各部的战士;第二是“归附”,即投降的元军;第三是“谪发”,因“罪”而
罚充的官吏或士民,称作“恩军”或“长生军”;第四是“垛集”,即征调平民充
军,世世代代成为军户。
显而易见,在明朝的后期,兵源已经缺乏“从征”和“归附”来源,这样明
军的组成就从明初时候颇有理想和斗志的“从征”军为主变成以“谪发”和“垛
集”为主,部队成员发生了很大变化,也就直接导致了战斗力的下降。
五军都督府的职责是负责军队的管理和训练,而军官的任命、军队的调遣则
属于兵部。一旦战事开启,兵部则听从皇帝的旨意,任命总兵将官,发给印信,
战事结束,将官交还印信,士兵回归卫所。
明朝政府通过这样的军事制度使得将帅的权力受到大幅削减,而皇帝控制了
全部的兵权,卫所制度能够避免将帅拥兵自重的危险,但是却造成了兵不识将,
将不识兵的状况,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
当然,在明朝的后期,这种现象得到了改变,由于明朝政府已经无力控制整
个局势,就采用募兵制的做法,并且不得已的放任兵权的转移,明朝的中央集权
转变成为地方军阀割据。
其实在清朝后期,甚至是每个王朝后期,比如东汉末年、唐朝末年,都出现
了类似情况,由于中央政府的腐败无能,不得不在无力解决危机的情况下将兵权
下放,这显然会带来更大的危机,但是这时候的中央政府已经顾不得这么多了。
在渴死和喝毒酒面前,任何的选择都将是错误,后人唯一应该反思的是,究
竟是什么使得一个庞大国家的中央政府沦落到如此的窘迫。
而明朝就得从军屯制度说起。
1392年(洪武二十五年),明朝政府制定了军事屯地制度,其中规定:边军
三分守城,七分屯种;内地二分守城,八分屯种。每个军士受田一份(五十亩),
由朝廷供给耕牛、种子、农具,三年后交纳赋税,每亩一斗。1402年(建文4
年)规定屯田赋税条例,军士一份屯田,征粮十二石,置于屯仓,由本军自行支
配,余粮上缴,作为本卫官军俸饷。
这些政策刺激了军士屯田的积极性,在明朝初期,军屯政策不仅可以支付粮
饷军需,还能略有剩余,军屯的税粮是早期明朝政府的主要收入之一。
除军屯外,还有民屯。明初统治者多次组织人多地少的“狭乡”农民到人少
地多的“宽乡”去屯种,还把蒙古族人民迁徙到各地去屯种。这些屯民除移民外,
还有“召募”和“罪徒”。他们直接由明朝地方政府管理,军屯则属於卫所管理。
自从宣宗之后,军屯渐渐衰废。《明史食货志》说,宣德时候,屡次核实各
处军屯田地,年产余粮减半。英宗正统以后,军屯管理更加松弛,屯粮仅存三分
之二。
造成军屯制度备破坏的根本原因是明朝政治的腐败,专制独裁的恶政就像是
一头徘徊在明帝国周围的怪兽,它轻易撕碎任何改革改良的政策制度,慢慢将这
个庞大帝国的血液吸干,最终连同这个帝国一起走向毁灭。
自明宣宗宣德以后,“臣僚宴乐,以奢相尚”,尤其是到英宗正统时土地迅速
集中,朱姓皇族地主更加恶性膨胀。明朝政府给亲王庄田多达10万亩。
嘉靖时岁支各藩禄米至853万石,再加上一批皇亲国戚,构成一个庞大的寄
生阶层。他们凭借政治特权,往往以“空地”、“闲地”、“退滩地”、“荒地”种种
名目,向皇帝“奏讨”,“乞请”赐田,官僚地主也乘机大肆兼并土地。
剧烈的土地兼并,破坏了明初建立的屯田制度,原来的军屯,这时已经“田
归豪室,赋累贫军”。
明朝政府因为军事的需要,将临时派遣的军官改为长期驻守,这样他们就成
为了地方重要的军事长官,为了管理这些官员,明朝又设立了巡抚、总督的职位,
可以节制都司,因为打乱了卫所制的统辖系统,朝廷中贵戚官僚任意驱使军士建
造寺庙和宫室。地方将领把军士变为劳工,卫所军备军官更是任意役使,军士甚
至被迫为权贵种田,沦为佃户,军官也开始向军士“卖闲”,比如每月交纳200
钱就可免除军事训练。
剥削和不公正造成了军士的大量逃亡,而军官们不仅不予理睬,反而引以为
利,一方面贪污缺额的军饷,另一方面向逃亡的军士敲诈勒索,于是卫所军官便
成了有利可图的职位。商贾子弟纷纷重金行贿,求得此职以饱私囊,或将家奴登
入军籍,借此来贪污军饷。
另一方面,明代重文轻武,当时人人诵读的启蒙读物《神童诗》起首便是“少
小需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军户子弟更是地位低下。
大量军士因得不到军饷又遭受如此剥削,加上社会地位过低而极力摆脱军户
身份,所以尽管朝廷三令五申,严禁逃亡,但是军士逃亡的数字有增无减。
由于镇守太监和军官占夺屯田、役使军士,导致军士逃亡,屯田荒废。军屯
制度崩溃。
据说1438年(正统三年),逃亡军士达数十万之多。山东一个百户所,原额
为一百二十人,逃亡后只剩下一个人。
兵制的破坏导致明朝军队的衰败,在中国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北京周围的
78个卫,原有38万人,至16世纪初,只剩5—6万人,而其中实际操兵器者仅
有1万人。
蒙古骑兵曾攻至京郊,能看到北京城门处,明军竟不敢前去应战。
到16世纪初,一些卫所的逃亡军士已达其总数的80%,许多边地驻军也只
剩下兵力的一半。军官奉命出兵时,只好临时雇用矿工和盐工充数,或招募辽东、
陕西的雇佣兵。
英宗正统末年,募兵制开始出现,世宗嘉靖年间,倭寇猖獗,募兵的数量增
多,当时最有名的就是戚继光的“戚家军”和俞大猷的“俞家军”,从此之后,
募兵逐渐演变成一种制度,招募来的兵士也变成了军队的主力。
从卫所制到募兵制,是明朝兵制的重要变化。
明朝后期的历代政府都为军饷问题头疼不止,加上明朝后期几个皇帝是出了
名的守财奴,于是募兵的粮饷,都是由朝廷通过“加派”和“加赋”等办法,转
移到农民身上,随着卫所制的破坏,募兵的数量增多,农民的负担就越重,尤其
是明朝末年的“三饷”(辽饷、剿饷、练饷)更是臭名昭著。
因为不堪忍受苛捐杂税,农民或者逃亡成为流民,或者揭竿而起,而明朝政
府为了镇压起义,又必须增加募兵,于是在恶性循环中,明朝应对乏策,走向了
灭亡,这个问题吴思先生在他的《潜规则》“崇祯死弯”一章中有精彩的论述。
这个死弯纯粹属于明朝政府咎由自取,社会问题如火山爆发,令得明朝政府
进退两难,其实是厚积薄发而已,崇祯固然是一个不幸的皇帝,但是明朝政府统
治下比他更不幸的臣民比比皆是,而身为明朝政府的代理人为此而承担责任、付
出代价,并没有什么值得同情的地方。
明代的先进武器颇值一提,当年袁崇焕就是凭借火炮守住了山海关。
明代火器曾广泛用于军备,明末军营编制里,除一千人为骑射外,其余均为
火器手。火器装备普及到一营兵的三分之一左右。嘉靖时,陕西总督曾铣说:“每
一营(五千人大营)其用霹雳炮三千六百杆,合用药九千斤,重八钱铅于九十万
个,……,大连珠炮二百杆,合用药六百七十五斤,……手把铳四百杆……盏口
将军一百六十位。”
明朝军事实力很强,有重炮,有使用火药的攻击武器。可以看到,明军装备
的“现代化”和”机械化“,比起很长一段时间只有弓箭刀枪的清兵,差距极大。
可是明朝的超级装备,在恶政的作用下就变成了不利因素。
火炮是从外国传来的,制造这些装备需要大笔的开销,为了避免损耗和外流,
一般这些装备都保存起来。到了战争的时候,火炮陈旧不堪不能使用,士兵也不
会使用这些火炮,经常发生击中自己人的事情,比如袁崇焕的助手就是死于走火。
更为可笑的是,府库管理由太监把持,军队要调用火炮抗敌,还要向太监们
行贿才行,于是军事技术上的进步完全被政治腐败抵消了。
似乎是为了弥补兵员和兵器的损失,明末统治者十分重视长城的修缮,或以
砖石加固旧城,或在某些地段增修新城。明朝的长城在中国历史上是赫赫有名的。
这种防御心理的形成,也许是因为卫所制度的衰落。
明朝政府通过修缮长城,将辽东、广宁和大同防线连为一体,其实也无异于
将东胜一带拱手让给了北方民族。
乌龟的防御姿态尚可称本能,而一个帝国的消极防御战略就只能是不思进
取,或者忙于内讧。
明代长城被评价为明朝政府闭关锁国的特征之一,事实上修长城本身不能证
明就是闭关锁国,不过明朝政府因为自身兵制的变化,军队战斗力的削弱,只能
采取消极防御的战略却是毋庸置疑的,说修缮长城反映了明朝政府缺乏自信、畏
惧少数民族的威胁,并不为过。
当年朱元璋自豪的宣称“吾养兵百万,要不费百姓一粒米”,到了明朝后期
却耗资极大,战斗力极差,是为中国历史上效率最低下的军队。
明朝的灭亡伴随着的是一系列战争的失败,每次失败固然都有指挥上、补给
上的具体问题,但是究其根本,曾经击溃天下无敌蒙古骑兵的大明战士在明朝后
期如此不堪一击,原因还在恶政导致兵制的变迁。
2.2. 明代的厂卫机构
锦衣卫和东厂是明朝特有的特务机构,庞大的特务组织公然以合法的形式存
在于明朝政权两百多年时间里,在中国历史上这是极为罕见的。
锦衣卫原为皇帝亲军侍卫,初名仪鸾司,就是替皇帝掌管仪仗的机构。1382
年(洪武十五年),才改称“锦衣卫亲军指挥使司”,设指挥使一人,统属有将军、
力士、校尉等官卒一千五百人。
卫属机构有南、北镇抚司,南镇抚司掌管卫中刑名和军匠事务,北镇抚司专
门负责“诏狱”,也就是奉皇帝的命令查办的各种案件。由于镇抚司对审讯的犯
人严刑逼供,引得怨声载道,朱元璋为了平息民愤,曾经在1387年,即洪武二
十年下令焚毁为中特制刑具,将全部狱囚送刑部议罪,并且诏令以后内外诏狱,
都要交三法司审讯,以减少冤狱。
不过朱元璋猜忌部下,还得借助于锦衣卫作为耳目,这样一来,锦衣卫维持
了尾大不掉的局面。
到了1420年,也就是永乐十八年,明成祖朱棣谋朝篡位夺取皇位,疑心病
特别重,当他迁都北京的时候,就立即在东安门北(今东厂胡同)设置了东厂,
专门用于刺探臣民“谋逆妖言、大奸大恶”的事情,朱棣怕外臣徇私,不能够及
时把实况向他汇报,就特命亲信太监做东厂的提督,从此由太监提督东厂,就成
了明朝特设的制度。
东厂设立后,太监有了随意逮捕,刑讯朝野臣民的特权。为了平衡厂和卫的
权势,朱棣一面命令东厂所属的人员,由锦衣卫调充,同时又赋予提督东厂的太
监,有监视锦衣卫的权力,使之相互依赖,彼此制约,成为朱棣实行特务统治的
工具。
东厂的太监大部分由司例监的秉笔太监兼任,这样,太监不仅“口衔天宪”,
是皇帝的代言人,又可在内阁票拟的文件上“披红”,成了皇帝的代笔人,就足
够左右朝政了。东厂有缉捕臣民、任意杀戮特权的特务衙门,更给太监揽权广开
了方便之门。明之厂卫之祸与宦官相始终,直到明亡才结束,原因也在这里。
1478年,即成化十四年,明宪宗给北镇抚司颁发印信,规定所理诏狱,必
须向皇帝奏报,一切直接向皇帝负责,卫所不得干预,提高了北镇抚司的特权。
武宗正德时候的钱宁,世宗嘉靖时候的陆炳,都是掌管锦衣卫的人物。
钱宁在锦衣卫用事的时候,专门敲诈勒索,后来钱宁被杀,查抄他家藏有“黄
金可万斤,白金三十万斤,白玉带二千五百束,祖母绿佛像两尊,胡椒千五百石”,
变卖他的园宅,价值三十万万。
陆炳和严嵩勾结,诬杀了主张收复河套的夏言。陆炳甚至连主管东厂的太监
马广、司黎监李彬也告密下狱处死。他为了扩充势力,还选“缇骑”(就是身穿
赤黄色衣服的军役)中骁勇的七千人,另外委派心腹统领,在他掌管期间,锦衣
卫里“仰度支者(向户部领取粮饷者)”,多达十五、六万人,比明初时候扩大了
一百倍。
成化年间,宪宗为了加强特务统治,又设立了西厂,令太监汪直提督。
汪直果然不负皇帝的厚爱,“屡兴大狱”,其时,西厂所辖“缇骑”比东厂还
多一倍,从京师内外到大河南北,缇骑到出寻衅省事,上至亲王府,下到民间,
就算了斗鸡骂狗一类琐事,他们也缉拿拷索。
汪直用事,“先后凡六年,冤死者相属。”
1428年,也就是成化十八年,曾经关闭过西厂。可是在1506年,即正德元
年,武宗即位,重用宦官刘瑾,又恢复了西厂,刘瑾用自己的亲信掌管西厂和东
厂,当时两厂之间争权夺利,为了控制两厂,刘瑾又建立了一个“内厂”,由他
直接指挥,权力更大,连东厂、西厂都要受他监督。
刘瑾规定,凡“罪犯”进厂,不论罪名大小,一概都要受杖责,先打一顿,
然后要莫充军边塞,要莫戴枷发遣,一幅枷铐重达一百五十斤。这样的残酷迫害
下,官吏军民被害致死者达数千人。
明熹宗天启年间,魏忠贤以司礼监秉笔太监建领东厂,厂卫制度发展到了顶
点。他们专用酷刑来钳制臣民之口,用的刑具有特制的大枷、夹棍等五种,刑罚
有断脊、堕指、刺心、红绣鞋(用烧红了的铁烙脚)等,名目繁多,惨绝人寰。
《明史刑法志》提到东厂的制度,“凡中官掌司礼监印者,其属称之曰宗主,
而督东厂者曰督主。东厂之属无专官,掌刑千户一,理刑百户一,亦谓之贴刑,
皆卫官。”
这一些东厂的成员,专门挑选锦衣卫中最狡诈、阴险的人充当,负责侦察,
另外,东厂又收吸纳地方流氓、亡命之徒作为爪牙,每探得一件事情就马上密报,
这些人任意闯进人家家里搜捕,如果的贿赂满意,就马上离开,如果少不满意,
就用刑拷打,这个就称为“乾醡酒”,又叫做“搬罾儿” 。
东厂逼令犯事的人诬陷有钱人家,除非得到有钱人家的贿赂,否则就奏请下
镇抚司狱。
每月初一,东厂召集成员数百人,用抽签的办法分派各人差事,分到刑部、
都察院、大理寺、北镇抚司去监视审案的叫做“听记”;分到各官府、城门访缉
的叫做“坐记”。某官行某事,某城门得某奸,都要被报告到厂,这叫作“打事
件”。事无巨细,就连民间的米盐琐事,夫妻口角,也连夜报进宫去,为皇帝和
太监们提供笑料。
这样的特务统治,以至“上下惴惴无不畏打事件者” 。
明史中还提到这样一个故事。
有四个人在密室夜饮,有一个人喝醉了,就开始大骂魏忠贤,其他三个人吓
得不敢出声。这个人骂声还没有停,就有东厂特务冲了进来,把这四个人抓去见
魏忠贤,魏忠贤马上就磔死了那个骂他的人,赏了其他三个人钱。
关于这个故事,还有另外一个版本,这是明朝崇祯年间的进士夏允彝《幸存
者》记载:
余见一术士徐姓者,五人共饮于逆旅,忽一人倡言忠贤之恶,不久当败。余
四人或默或骇,讽以慎言。此人大言:“忠贤虽横,必不能将我剥皮,我何畏?”
至夜半熟睡,忽有人排门入,以火照其面,即擒去,旋拘四人,并入内地,间所
擒之人,手足咸钉门板上,忠贤语四人曰:“此人谓不能剥其皮,今欲姑试之。”
即命取沥青浇其遍体,用锥敲之,未及,举体皆脱,其皮壳俨若一人,四人骇欲
死。忠贤每人赏五金压惊,纵之出。
那绝对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最恐怖的时期之一。
崇祯继位后,杀了魏忠贤,但是他并没有停止这些特务机构,他还是利用东
厂替他侦探朝野臣民,“告密之风未尝息也。”
一直到1644年,也就是崇祯十七年,明朝灭亡,东厂和锦衣卫的危害才停
止。
“明锦衣卫狱近之,幽系惨酷,害无甚于此者。”
相比之下,清朝的政治相当清明,并没有专门的特务机构。
明朝这么多皇帝都很热衷于特务统治,且乐此不疲,并不令人惊讶。这样一
支队伍能够避开文武百官直属自己管辖,绕过祖宗法制按自己的意图办事,并且
直接对自己负责,统领者更是自己最信任的人,是每个独裁者都不能够拒绝的诱
惑。
尽管皇帝明白这样的特务机构会弄得人心惶惶,甚至有可能因为特务们的恣
意妄为导致天怒人怨,但是皇帝认为特务机构方便按照他的意图办事,能够有效
的阻止大臣们的谋反叛乱,还是有存在的必要。
明朝的厂卫机构就像毒品一样,使明朝的历代皇帝都患上了毒瘾,快感和迷
幻让明朝的皇帝们欲罢不能,只不过这个庞大的帝国却被掏空了精力。
厂、卫的出现干扰了明朝政府正常的司法制度,这对一个国家来说是极大的
危害。近代三权分立的思想就是鉴于行政、司法、立法这三方面相互制约的至关
重要,这些正是一个政府合法、合理存在的必要基础,中国封建王朝的王者之道,
对于行政、司法、立法也有一套互相制约的规则和潜规则来维持统治,但是明朝
皇帝额外的担心打乱了这个超稳定机制。
事实上明朝完全有理由维持更长时间的稳定,不过明朝贯穿始终的特务政治
和从头到尾对司法的破坏,已经让这个帝国慢慢变得千疮百孔,终于这个貌似强
大的帝国不堪重负,轰然倒塌。
明朝之速亡看似不可思议,其实却早在明朝皇帝们决意重用特务以维持统
治,实施以民为敌的策略意图时就已经注定了最终的命运。
2.3. 明代的内阁制度
明代初年,朱元璋改组政府,他在中央设立中书省,当时有左右丞相,由丞
相来总理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事务。
明朝初期,中书省大权掌握在左丞相胡惟庸手中。因为顾忌到皇权旁落,朱
元璋“命奏事毋关白(告知)中书省”,开始遏制中书省权力,但是胡惟庸不甘
示弱,反而组织党羽,招集军马,阴谋武装政变。这下可激怒了朱元璋,在洪武
十三年,朱元璋杀掉了胡惟庸等人,也一并废除中书省及丞相制,将中书省及丞
相权力分别交给了六部衙门,由六部尚书直接对皇帝负责,将大权集中到了自己
手上。
但是皇帝的精力有限,很难做到对国家大事的面面俱到,洪武十三年,朱元
璋尝试设置“四辅官”,协助皇帝处理事务。
《通纪》载:九月丙午,置四辅官,敕以协赞政事,均调四时。月分三旬,
人各司之。以雨旸时若,验其称职与否。
因为效果不好,朱元璋废去四辅官,并于洪武十五年仿照宋代制度,设立内
阁,让大学士担任顾问兼秘书的职务。
《昭代典则》说:(洪武)十五年十一月丙午,初置大学士。
内阁在明朝初期并不是职位名,只不过是皇帝让自己信任的文臣对国事提出
参考意见以供选择,这些人原来的官职并不高,既没有在六部兼任职务,也不隶
属于其他部门,他们没有权力直接指挥行政,是属于议政的部门,和东汉时候的
尚书、唐代时候的翰林学士性质差不多。
因为明朝皇帝的懒惰和无能,皇帝越来越依靠太监和朝臣替自己处理国家事
务,久而久之,内阁这些人逐渐得到升迁,并且也有了正式的办事处所,他们的
地位也得到提高,往往尚书、侍郎,或有加衔至于“三公”者。
仁宗以后,阁臣之权加重,到嘉靖年间,大学士的排名已经列在六部尚书之
上。这个时候,内阁相当于丞相的位置,明代大学士一般称阁老。
内阁大学士表面位尊而权重,但难以独立发挥其权力,其与皇帝沟通受制于
宦官,提拔选举贤良又受到了吏部、兵部的约束。
《明史·职官志》说:
至世宗中叶,夏言、严嵩迭用事,遂赫然为真宰相,压制六卿矣。然内阁之
拟票,不得不取决于内监之批红,而相权转归之寺人。于是朝廷之纪纲,贤士大
夫之进退,悉颠倒于其手。
今人对于明代的内阁制多有误解,以为近似于国会制度,实在差之毫厘,谬
以千里。
明代废中书设内阁,主要是为了保证皇权的高度集中,但是明朝中后期的皇
帝,很少像朱元璋这样的精力充沛,于是让大学士担任皇帝顾问兼秘书的职务。
内阁的大学士手上没有实权,他们的政治主张往往受制于秉笔太监,所以内
阁一直没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或许这正是明朝皇帝的意愿,至少保证了内阁不会
因为权力过大而架空皇帝。而皇帝分外信任身边的太监,认为他们没有野心,忠
心耿耿。皇帝的考虑也是有道理的,在中国历史上,太监谋朝篡位终获成功是不
可想象的,中国或许会接受一位女皇帝,但绝不可能接受一个太监皇帝。明朝中
后期,朝廷大臣谋反是没希望成功的,这就是皇帝重要太监的唯一好处。
明朝畸形的政治制度使得朝廷大臣们要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就必须有当红
太监的帮助,比如张居正改革要依靠联合太监冯保才能掌权十年进行政治改革,
而东林党左光斗、杨涟他们也是站在太监王安一边反对魏忠贤。
明代朝廷所谓忠奸之争,斗争的核心在于争取大太监的支持,这就是明朝政
府最可笑的事实。说得不客气点,明朝其实就是属于太监当权制度,所谓内阁只
是表象,太监把持朝政,也就是明朝恶政的根本原因。
3. 大明帝王篇
3.1. 万历之怠工
后张居正时代的万历开始了他的怠工生涯。
我在《明史》中稍稍摘录了万历不作为的情况。
万历二十九年,法司请热审,不报。
万历三十年,法司请热审,不报。
万历三十一年,吏部奏天下郡守阙员,不报。
万历三十二年,阁臣请补司道郡守及遣巡方御史,不报。
万历三十四年大学士沈鲤、硃赓请补六部大僚,不报。
万历三十五年,给事中翁宪祥言,抚、按官解任宜候命,不宜听其自去,不
报。刑部请发热审疏,不报。
万历三十九年阁臣请释轻犯,不报。
万历四十五年,镇抚司缺官,狱囚久系多死,大学士方从哲等以请,不报。
畿南大饥,有司请振,不报。阁臣法司请热审,不报。
万历四十六年,有司请热审,不报。辽师乏饷,有司请发各省税银,不报。
万历四十七年,也就是萨尔浒大战的那年,百官伏阙,请视朝行政,不报。
这里简单解释一下,热审是个什么意思。
明朝录囚制度主要就是会审,开始于洪武十四年,朱元璋下诏规定了法司论
囚疑狱之程序,要求司法官吏在正常审判程序完成之后,罪犯判刑并在执行之中,
对于重大案犯举行定期会官审录。到了明宣宗时期,敕令三法司:“联体上帝好
生之心,惟刑是恤,另尔等详覆天下重狱,而犯者远在千万里外,需次当决,岂
能无冤在?”此后,会审制度作为一种定制被确定下来,大凡重囚的会审、冤错
案件的平反、淹狱的清理;罪行的减等遣发、枷号的疏放、乃至赦免的执行、因
气候变异而疏通狱囚等等,都是这一制度涉及的范围。
明代会审制度主要有三种:(1)秋审制度,它是以中央寺、府、部、院、司
等机关主要官吏在每年冬至前共同审录重大案件为内容的制度。在《大明律》中
即有此项记录:“直隶去处,从刑部委官与监察御史,在外去处,从布政委官与
按察史公同审决。” (2)朝审制度,这是以三法司与公、候、伯等爵高位重者,
在每年霜降后共同审录重囚的制度。(3)热审制度,即每年小满后十余天至六月
止,由于天气炎热,狱囚监禁过久,需要清理牢狱,由五府、六部、六科协同三
法司尽快处理轻罪犯者的制度。
我们可以看到,明代的热审制度是一种体恤民情,安抚民心的政策,比如中
国历朝历代每逢节日庆典或者皇帝大婚大寿,都是要进行大赦的,这与现代中国
好像有些不同,但是在当时,作为一种缓和社会矛盾的制度,有其必要存在的意
义。
在明史中,概括万历一年的情况文字不过百余字,其中三番五次的提到了“热
审”不报, 可见事态严重。
万历皇帝在职期间,不视朝政、不御讲筵、不亲郊庙、不批答章疏、不赈灾、
缺官也不补。
万历三十年,大学士沈一贯奏御史巡差缺员,当时全国各地这些官员基本上
是十有其三缺乏,而最多的地方十有其九都没人担任。
万历四十二年,首辅叶向高奏称:六部尚书中,现在只剩下一部有尚书了,
全国的巡抚、巡按御史、各府州县的知事已缺了一半以上。
因为皇帝的消极怠工,朝廷中正直的大臣也多拜疏自去。比如万历三十七年
左都御史詹沂,三十九年户部尚书赵世卿,四十年吏部尚书孙丕扬,大学士李廷
机,四十一年兵部尚书掌都察院事孙玮,吏部尚书赵焕,四十二年礼部右侍郎孙
慎行,都是上疏之后,一去了之,大臣们可以这样辞职,在中国历史上是罕见的。
官员的缺乏导致行政效率的低下,万历四十五年,大学士方从哲、吴道南上
奏说,镇抚司理刑缺官,无人问断,监禁日久,死亡相继,有罪者不能正法,无
辜者不能昭雪。
可是对于这一些,我们敬爱的万历皇帝丝毫不予理睬。
那么,万历皇帝的怠工到了什么程度呢?
在万历四十年,南京各道御史就说:“台省空虚,诸务废堕,上深居二十余
年,未尝一接见大臣,天下将有陆沈之忧。”
此语道破天机,这位万历皇帝,躲在禁宫里不肯出来,也不肯接见朝廷大臣,
已经有二十多年了。
二十多年不见大臣的皇帝,在中国历史上更是极为罕见。
而面对臣下咄咄逼人的指责,我们的万历皇帝依旧我行我素,既不生气,也
不接受,还是一个“不报”。
话说回来,万历皇帝还是有点涵养的。
萨尔浒大战明军战败后,努尔哈赤势不可挡,破开原,陷铁岭,而明军辽左
粮饷已绝,朝廷大臣向万历皇帝请求,万历皇帝置之不理,广东进贡的钱送到了
宫中,万历皇帝理所当然的笑纳,对朝廷大臣却还是称疾不出。于是吏部尚书赵
焕上疏云:“他日蓟门蹂躏,敌人扣阍,殿下能高枕深宫称疾谢却之乎?”
话说到了这个份上,抱怨简直已经超出了臣子应有的态度,可是万历皇帝并
没有追究,这口气居然忍下来了。
万历的不作为也是有原因的,当时明朝党争激烈,表面上争的是是非曲直,
实际上都是小集体利益,打着道德、高尚的牌子,纠缠不休,没完没了,万历烦
不胜烦。
万历三十七年,大学士叶向高请发群臣“相攻诸疏,公论是非,以肃人心”,
可是万历皇帝不愿意牵涉到这无止尽的纷争中,干脆不理。
后来党争实在闹到收不了场,万历三十八年,这位怠工的皇帝不得已下了一
道圣旨,以旱灾异常,“谕群臣各修职业,勿彼此攻讦”。
然而就算是皇帝的劝架也没有用处,群臣们一样不听,以后万历也就再没有
理过这档子破事了。
万历三十九年,御史徐兆魁疏劾“东林讲学诸人阴持计典,自是诸臣益相攻
击”。
有人说道德之争令得万历厌倦朝政,最终放弃了自己的责任,不无道理。
作为皇帝也不是随心所欲,面对大臣的指责和史官的笔,皇帝的顾忌也很多,
皇帝本来是受到一种变态教育的,独一无二,没有一定野心和欲望,没有一定器
量和才智的人是做不到的,万历显然不具备一个皇帝应有的才能,他采取的反抗
也是别出心裁,什么样的奏折到了他那儿,都是只进不出,既不同意,也不反对,
就这么拖着。
明清两代,皇权高度集中,国家政事在相当的程度上需要皇帝的认可才能办
理,可是万历皇帝既不理朝政,也不安排相应的官员负责,不但自己怠工,还让
臣子们也怠工,就有些匪夷所思了。
不过,万历之怠工倒也不是算独创,明朝中期后,皇帝不临朝成为惯例,嘉
靖皇帝深居内宫,修仙炼道,三十年不理政;隆庆皇帝在位六年,极少审批公文,
遇有国家大事,听任群臣争议,一言不发,有人竟以为他是哑巴。万历只是效仿
先人而已。
幸亏像明朝这样的庞大帝国仅凭着惯性就能够维持很长时间,皇帝不理朝
政,至少也没有瞎指挥;官员不足,大家就采用抽签的办法,倒也公平,效果甚
至还不错,至少不会比靠行贿升官的现实差,除了朝廷变得死气沉沉,没有活力
外,万历的朝政比起中国历代不绝的暴政来还好上许多。
3.2. 万历之敛财
万历不理朝政,消极怠工,那么究竟是不是百事不管了呢?却也未必,万历
不过是于行政上消极,但是在敛财方面却是无奇不有,花样翻新。
贪财之烈,万历是前无来者。
在敛财方面,万历的“勤政”不下于任何一个明君。
在万历初年张居正当国之时,全年岁入是四百万两左右,皇宫的费用每年有
定额一百二十万两,已几占岁入的三分之一。可是张居正死后,单在万历二十七
年的五天之内,就搜括了矿税商税二百万两。神宗其他什么奏章都不理会,但只
要是和矿税有关的,呈报上来,就立刻批准。
万历敛财用的都是太监,可是万历对太监倒也不是青睐有加。
《明史宦官陈矩传》提到,“自冯保、张诚、张鲤相继获罪,其党有所惩,
不敢大肆。帝亦恶其党盛,有缺多不补。迨晚年,用事者寥寥,东厂狱中至生青
草。帝常膳旧以司礼轮供,后司礼无人,乾清宫管事牌子常云独办,以故侦卒稀
简,中外相安。惟四方采榷者,帝实纵之,故贪残肆虐,民心愤怨,寻致祸乱云。”
由此可见,万历在对待朝廷官员和内宫太监上却还一视同仁,从这方面讲,
东厂之衰落对国家是件好事情,不过万历显然不是那种知道宦官害国的人而有意
遏制他们的好皇帝,估计他于朝廷外臣和宫中内臣缺官不补的动机是一样,舍不
得那些俸禄。
以全国之力供一人之挥霍,那是绰绰有余,皇帝享受他的天子待遇,也无可
厚非。然而万历重用采榷之监,毒害天下,目无法纪,极尽搜刮之能事,才有亡
国之兆。
二十年,宁夏用兵,费帑金二百余万。其冬。朝鲜用兵,乎尾八年,费帑金
七百余万。二十七年,播州用兵,又费帑金二三百万。三大征踵接,国用大匮。
而二十四年,乾清、坤宁两宫灾。二十五年,皇极、建极、中极三殿灾。营建乏
资,计臣束手,矿税由此大兴矣。
采榷之祸,祥见于《明史宦官传》。
“遣官自二十四年始,其后言矿者争走阙下,帝即命中官与其人偕往,天下
在在有之。通都大邑皆有税监,两淮则有盐监,广东则有珠监,或专遣,或兼摄。
大?当小监纵横绎骚,吸髓饮血,以供进奉。大率入公帑者不及什一,而天下萧
然,生灵涂炭矣。其最横者陈增及陈奉、高淮。”
万历年间采榷之害,实在骇人听闻,诬陷朝廷命官,抢劫大户商贾,轻者被
抄家,重者被砍头,恶劣行径,不胜枚举。
这儿摘录明史记载。
陈增始至山东,即劾福山知县韦国贤,帝为逮问削职。益都知县吴宗尧抗增,
被陷几死诏狱。巡抚尹应元奏增二十大罪,亦罚俸。已,复命增兼徵山东店税,
与临清税监马堂相争。帝为和解,使堂税临清,增税东昌。增益肆无忌,其党内
阁中书程守训、中军官仝治等,自江南北至浙江,大作奸弊。称奉密旨搜金宝,
募人告密。诬大商巨室藏违禁物,所破灭什伯家,杀人莫敢问。
增肆恶山东者十年,至三十三年始死。
陈奉,御马监奉御也。
万历二十七年命徵荆州店税,兼采兴国州矿洞丹砂及钱厂鼓铸事。奉兼领数
使,恣行威虐。每托巡历,鞭笞官吏,剽劫行旅。商民恨刺骨,伺奉自武昌抵荆
州,聚数千人噪于涂,竞掷瓦石击之。奉走免,遂诬襄阳知府李商畊黄州知府赵
文炜、荆州推官华钰、荆门知州高则巽、黄州经历车任重等煽乱。帝为逮钰、任
重,而谪商畊等官。
奉在湖广二年,惨毒备至。及去,金宝财物巨万计,可大惧为民所掠,多与
徒卫,导之出疆,楚民无不毒恨者。
二十八年十二月,武昌民变。南京吏部主事吴中明奏言:“奉吓诈官民,僭
称千岁。其党至直入民家,奸淫妇女,或掠入税监署中。王生之女、沈生之妻,
皆被逼辱。以致士民公愤,万余人甘与奉同死,抚按三司护之数日,仅而得全。
而巡抚支可大,曲为蒙蔽。天下祸乱,将何所底!”
大学士沈一贯亦言:“陈奉入楚,始而武昌一变,继之汉口、黄州、襄阳、
武昌、宝庆、德安、湘潭等处,变经十起,几成大乱。立乞撤回,以收楚民之心。”
可是万历皇帝皆置不问。
高淮,尚膳监监丞也。
神宗宠爱诸税监,自大学士赵志皋、沈一贯而下,廷臣谏者不下百余疏,悉
寝不报。而诸税监有所纠劾,朝上夕下,辄加重谴。以故诸税监益骄,而淮及梁
永尤甚。
淮益募死士,时时出塞射猎,发黄票龙旗,走朝鲜索冠珠、貂马,数与边将
争功,山海关内外咸被其毒。又扣除军士月粮。三十六年四月,前屯卫军甲而噪,
誓食淮肉。六月,锦州、松山军复变。淮惧内奔,诬同知王邦才、参将李获阳逐
杀钦使,劫夺御用钱粮。二人皆逮问,边民益哗。
梁永,御马监监丞也。
万历二十七年二月命往陕西徵收名马货物。税监故不典兵,永独畜马五百匹,
招致亡命,用千户乐纲出入边塞。富平知县王正志发其奸,并劾矿监赵钦。诏逮
正志,瘐死诏狱中。渭南知县徐斗牛,廉吏也。永责赂,箠毙县吏卒,斗牛愤恨
自缢死。巡抚贾待问奏之,帝顾使永会勘。永反劾西安同知宋贤,并劾待问有私,
请皆勘。帝从之,而宥待问。永又请兼镇守职衔。又请率兵巡花马池、庆阳诸盐
池,徵其课。缘是帅诸亡命,具旌盖鼓吹,巡行陕地。尽发历代陵寝,搜摸金玉,
旁行劫掠。所至,邑令皆逃。杖死县丞郑思颜、指挥刘应聘、诸生李洪远等。纵
乐纲等肆为淫掠,私宫良家子数十人。税额外增耗数倍,蓝田等七关岁得十万。
陕西巡抚顾其志尽发其奸,且言秦民万众,共图杀永。大学士沈鲤、硃赓请
械永归,以安众心。帝悉置不报。
明史载:当是时,帝所遣中官,无不播虐逞凶者。
上有所好,下必盛焉。万历敛财,又不懂经济学,一味的做守财奴,姑息纵
容,弄得民不聊生。
万历四十六年,正在神宗万历懒与政事、大肆搜刮的时候,大清开始崛起,
并且发兵攻明,攻占辽东重镇抚顺。明兵大败,总兵官张承荫战死,万余兵将全
军覆没,举朝震骇。
辽东兵事兴,骤增饷三百万,当时内帑堆积如山,而李汝华请发内帑不得,
李汝华建议:“天下田赋,自贵州外,亩增银三厘五毫,可得饷二百万有奇。”不
要从自己口袋里掏钱,万历就答应了,这是万历年间的第一次加赋。
万历四十七年,萨尔浒大战,明军战败,熊廷弼受命于危难赴山海关,熊廷
弼刚出山海关,铁岭都已经失陷。经过几十年神宗的“勤于国事”,其时军队纪
律荡然,士无斗志;骑兵故意将马匹弄死,以免出战。听到敌军来攻,满营兵卒
竟然全部逃跑。
面对这样的局面,皇帝还是拖欠军饷。一直到铁岭失陷,这年的十二月,万
历年间第二次加赋,亩增三厘五毫。
万历四十八年,再议增赋。亩增二厘,三岁三增,遂为岁额。
御史张铨上疏:“军兴以来,所司创议加赋,亩增银三厘五毫,未己至七厘,
又未己至九厘。譬之一身,辽东肩背,天下腹心也,肩背有患,犹借腹心之血脉
滋灌,若腹心先溃,危亡可立待。竭天下以救辽,辽未必安,而天下已危。今宜
联人心以固根本,岂可朘削无已,趋之使乱?且陛下内廷积金如山,以有用之物,
置无用之地,与瓦砾粪土何异?乃发帑则叫阍不应,加派则朝奏夕可,臣殊不得
其解。”
可是万历皇帝无动于衷。
这样的情况一直维持到了万历皇帝逝世。遂尽罢天下矿税,发帑金百万犒边,
起建言得罪诸臣,下前后考选之命。
明之亡国,后人多言亡于万历,万历的懒与贪看上去和崇祯的勤政正好相反,
然而万历虽然敛财,加赋税却并不多,不曾深扰民,崇祯之亡国,继承万历之弊,
实在是赋税过重,扰民太甚。
3.3. 崇祯之用人
明帝国的崩溃有些出人意料,在崇祯自杀后,南明还能够迅速的建立政权,
并且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拥有百万大军,以南明的腐败无能,也支撑到了康熙年
间才最终覆灭,这无论如何也不像是一个瓦解了的王朝吧。
明天启七年(1627年)八月,熹宗朱由校病故,其弟信王朱由检继位,次年改
元,是为崇祯。弟代兄位,承接下的是一个烂摊子,朝廷内外都被阉宦魏忠贤及
其党羽所控制。崇祯不露声色,即位未久便粉碎了阉党,臣民赞颂不已,誉为“神
明自运,宗社再安”。既而又下诏,撤罢各镇内臣,以杜绝宦官乱政之门。在位
十七年,他一直勤政理事,节俭自律,不近女色,史志称其“鸡鸣而起,夜分不
寐,往往焦劳成疾,宫中从无宴乐之事”。
讲励精图治,崇祯是朱元璋以后明代16位君主中最突出、最言行一致的一
个。
崇祯继位没多久,十七岁的时候,能够以相当的老练和果断铲除魏忠贤及其
党羽,十分的不容易,丝毫不比康熙铲除鳌拜逊色。
崇祯的勤勉是中国几千年皇帝史上罕见的。虽然皇帝不是只靠勤勉就能当好
的。
他面对局势严重时,一而再、再而三的向天下发“罪己诏”,反省错误招纳
贤才,哀叹“朕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
自杀殉国是的遗书写道:朕自登基十七年,逆贼直逼京师。虽朕薄德藐躬,
上干天咎,然皆诸臣误朕也。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与地下,去朕冠冕,以发覆面,
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以一人。
这样一个皇帝是怎样失败的呢?
我们来看看崇祯的用人。
崇祯在位十七年,换了五十个大学士(相当于宰相或副宰相),这个是什么
概念呢?对比一下就可以知道,宋朝自从开国到元佑初百三十年,至司马光、吕
公著、吕大防、范纯仁担任宰相时,才不过五十一人。
崇祯提拔重用的人,入《明史奸臣传》的就有温体仁、周延儒二人,而整个
《明史奸臣传》所列者不过十人,其余明朝两百多年中只有胡惟庸、严嵩、陈瑛
等六个,而自命不凡的崇祯十七年就占了两个,极端腐败的南明也占了马士英、
阮大铖两个。
崇祯年间换了十一个刑部尚书,十四个兵部尚书,诛杀总督七人,杀死巡抚十一人、逼死一人。 这其中就包括总督袁崇焕。
除了袁崇焕,其他人也挺冤枉的,如总督崇俭,和张献忠打仗本来打赢了,
可是因为杨嗣昌说他撤兵太早,导致战败,马上就斩首弃市,后来福王时候,给
事中李清为之辩白:“崇俭未失一城,丧一旅,因他人巧卸,遂服上刑。”
另一位总督赵光汴,当世之人也以为冤。
兵部尚书王洽因为清兵逼近京城而下狱受死,然而史称洽“清修伉直,雅负
时望,遵化陷,再日使得报,帝怒其侦探不明,用重典不少贷。厥后都城复三被
兵,枢臣咸获免,人多为洽惜之。”
兵部尚书陈新甲之死,更是无辜,只不过是崇祯想和皇太极议和,偷偷摸摸
不敢让朝廷大臣们知道,而陈新甲无意中将此事泄露出去,崇祯在朝廷上被大臣
们逼问,老羞成怒,就杀了陈新甲做替罪羊。
崇祯年间当然不是没人可用。女真入关后,进行了大规模的政治改革和经济
改革,攻击李自成的大顺军,攻击南明的百万大军,进行大清统一战争,这些都
是以汉人为主导而实施的,很多为首的都是崇祯年间的旧臣,比如吴三桂、洪承
畴他们,这些人在崇祯的领导下束手束脚,不能仅展其才,屡遭败绩,而在清朝
的统治下,却如鱼得水,无论军事、政治、经济上都大施拳脚,因为他们的努力,
开创了前清的盛世。
由此可见,崇祯用人的确有严重失误的地方。崇祯所言,“朕非亡国之君,
臣皆亡国之臣”,实在是至死不悟,可悲可叹。
3.4. 崇祯之重征
崇祯即位的时候,那时内忧外患,外之后金,咄咄逼人,内之反贼,扑而不
灭。而崇祯是一个锐意进取的皇帝,他重用袁崇焕,愣是守住了山海关,暂时遏
制住了后金发展的势头,另一方面,崇祯用洪承畴他们打击李自成、张献忠,也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李自成就几番被逼到了绝路。
可是,崇祯没有能把握住这些机会。
以李自成的崛起为例,先是“崇祯元年,陕西大饥”,流贼四起,当然这时
的造反被朝廷轻易镇压下去。
到了“崇祯三年,秦地所征曰新饷,曰均输,曰间架,其目日增,吏因缘为
奸,民大困。”兵部郎中李继贞奏曰:“延民饥,将尽为盗,请以帑金十万振之。”
可是崇祯皇帝不听。
十万赈灾真是不多,但皇帝就是不听有什么办法呢?于是“人相食”,流贼
又起,这一回规模就更加盛大,朝廷无数次征战,也没能把李自成斩尽杀绝。
其实老百姓的要求并不高,如果不是被逼得活不下去,没人愿意冒风险造反,
可是崇祯皇帝偏偏把自己的子民逼上绝路,也就将自己也逼上了绝路。
崇祯年间,一再加派,分别是“剿饷”、“练饷”,加上万历时候的“辽饷” ,
是为三饷,清朝入关的时候,首先就废除了这“三饷”,于是人心安定。
在崇祯十年,为了剿匪,朝议增兵十二万,增饷二百八十万,这个军饷怎么
来呢?当时建议有四个办法,一是“因粮”,就是加派,亩输粮六合,石折银八
钱,岁得银百九十二万九千有奇;二是“溢地”,就是核实土地,对于额外的加
收赋税,岁得银四十万六千有奇;三是“事例”,也就是要求有钱人家多出点钱;
四是“驿传”,通过削减邮驿开支,以二十万充饷。
崇祯皇帝说:不集兵无以平寇,不增饷无以饷兵,勉从廷议,暂累吾民一年。
是为“剿饷”。
崇祯十二年,清兵来袭,廷议各镇练兵数至七十万余,于是又有“练饷”。
当时崇祯金口玉言,说“剿饷”一年之期,结果饷尽而寇未平,还多增加了
一项“练饷”,实在是把明朝的老百姓当成冤大头。
“练饷”又增七百三十万,“辽饷” 在万历的时候为五百二十万,崇祯年
间又增加一百四十万,后来的“剿饷”、“练饷”共计千万。这样,崇祯年间先后
增赋一千六百七十万。
这还不是全部,在贪官污吏的层层剥削下,实际老百姓要交的赋税更是数倍
于“三饷”。
明之“剿饷”尚且师出有名,“练饷”就过分可笑。
崇祯一年之中单是军费开支就达到二千万两,而万历初年全国岁出不过四百
万两左右,在生产力下降,全国的田地骤减的情况下,明朝政府还这么贪得无厌,
直接导致了明朝的财政和经济濒于崩溃。
苛政猛于虎,明朝政府统治下的中国已是民不聊生,一片哀鸿。
当时民间流传崇祯是重征,此言不虚也。
崇祯之重征能征到什么程度呢?
据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福建三》中记载:“民田一亩值银七八两者,
纳饷至十两。”
也就是说,农民辛辛苦苦劳碌了一年,最后非但没的赚,反而还要赔进去血
本。到了这样地步,天下也没有人愿意种田了,反正种田也是死路一条,不如拼
命。
崇祯就是这样把老百姓逼上反抗自己的道路。
等到崇祯皇帝醒悟过来,用大学士蒋德璟之言,下诏罢饷的时候,李自成已
经兵临城下了。
而明朝政府耗尽国力,用“三饷”养出来剿贼的官兵是怎么做的呢?
明朝的郧阳巡按高斗枢在《守郧纪略》中记载了明末的情景和官军的表现。
他说,崇祯十四年(1641年)六月,他奉命驻守郧阳。七月初,他从长沙
动身,水路到达荆州,路经襄阳,八月初六进入郧阳。一路数百里的农田里都长
满了蓬蒿,村落破败,没有人烟。惟有靠近城市的一些田地,还有城里人耕种糊
口。
他说,在他抵达郧阳前的十几天,左良玉率领的官军路过此地,二三万官兵
一涌入城,城中没有一家没有兵的,“淫污之状不可言”。
住了几天大军开拔,又将城里所有人家清洗一空,十多天后他到了,竟然找
不到米和菜。士绅和百姓见到他,无不痛哭流涕,不恨贼而恨兵。
李清在《三垣笔记·下·弘光》中说:左良玉的兵一半要算群盗,甚是淫污
狠毒。每入百姓家勒索,用木板将人夹住,小火烧之,胖人有的能流一地油。他
们抢掠来妇女,公然在大街上奸污。将她们拉到船上抢走时,有人望着岸上的父
亲或丈夫哭泣,立刻被这些兵砍下脑袋来。
左良玉的部队在明朝官军中并不是最坏的。他们烧杀抢掠,但是还能打仗,
比那些见到百姓如狼似虎,见到清兵和土匪便逃跑的强多了。官军抢劫百姓,也
是出于迫不得已。官府的税费一征再征,仍然严重拖欠军饷。士兵们被迫卖命打
仗,却又缺粮断饷,抢劫起来自然理直气壮。
明朝老百姓倾家荡产供养出来的百万官军,居然是横行天下的百万豺狼饿
虎,难怪明朝老百姓对崇祯的怨恨日深。
与官军的表现相反,李自成的军纪越来越好。高斗枢在《守郧纪略》中说:
早先,张献忠和李自成每攻陷一城,就要大肆抢掠一场。到壬午(1642)夏秋,
李自成和罗汝才每得一城,则改为派“贼”防守,并且严禁抢掠,以笼络民心。
在这种情形下, “平寇”根本就不可能有效果。
李自成攻破北京市后,得到皇帝的私财(即内帑),可信的说法是白银三千
七百万两,黄金一百五十万两,数量相当庞大。崇祯皇帝口口声声国库的钱不够
用、要“加赋”,更口口声声“爱民如子”,其实他不过是和万历皇帝一样,自己
的钱舍不得拿出来,老百姓的钱就不心疼。
崇祯时候采取的是竭泽而渔的赋税政策,崇祯越是加赋,造反的农民就越多,
造反的农民越多,崇祯就越要派兵镇压,而士兵的军饷只能通过加赋,这位刚愎
自用的皇帝陷入了自己设计的怪圈,为了国事弄得自己心力憔悴,结果却加速了
明朝的灭亡。
或许,崇祯是个不幸的皇帝,他所接手的明朝就像是一个从里到外都烂透了
的柿子,怎么捏都是一碰就破,谁遇上这个烂摊子都会头疼,崇祯坐在火山口上
玩火,那也是迫不得已。
然而,也不能单说崇祯的不幸,崇祯身为皇帝,执政十七年,独断专行,为
所欲为。那些无辜被他杀死的忠臣,在他统治下挣扎在死亡线上的老百姓,岂不
是比他更不幸万倍?
崇祯对不起的人实在太多了,不是他一个简单的罪己诏就能原谅的。明朝之
灭亡和崇祯实在有莫大关系,崇祯不能推卸自己的责任。
死者长已矣,往事不可谏,来者犹可追,今天我们并不是要追究什么,而是
希望透彻的分析明末这段中国历史上最悲惨的历史,引以为戒。
4. 明代忧患篇
4.1. 海禁之失
明朝初期的航海事业到达了一个顶峰,郑和下西洋被誉为中国走向海洋的标
志性事件,后人惋惜中国错失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机会,然而在明朝而言绝无可能,
西方的航海业发展乃是因为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性解放和经济需要,地理大发现给
西方带来了经济的繁荣,而中国并不具备这些必要条件。
郑和下西洋显然不是明朝皇帝为了繁荣经济市场而做出的决定,更不是个人
的冒险精神。
永乐帝无法回避篡位的事实,为了表示其正统性,不断要表示祥瑞,所以郑
和要让满足永乐帝看到万邦来朝的繁荣景象,于是一次又一次下西洋,为了显示
“天朝大国”的“物产丰饶”与“慷慨大度”,郑和携带大量中国珍奇特产,遍
行赏赐。
出航的另一目则是“取宝”,郑和出使三十多个国家,“所取无名宝物,不可
胜计”,郑和本身就是负责皇室采购衙门的内宫监太监,采购珠宝正是其职责所
在,郑和下西洋之船队,谓之曰“宝船”,又名“西洋取宝船”,顾名思义,就是
皇帝采购的船队。
和西方明显不同的是,郑和航海事业做的是赔本买卖,以至于七下西洋之后,
因为财政上无力为继而中止了航海,并且颁布了禁海令。
一直以来贫穷的明朝政府,根本就没有从航海中得到一丝一毫的好处,这和
郑和下西洋的初衷有很大关系,郑和下西洋的船队规模盛大,但并不适用于经济
交流。久而久之,技术的进步被思想的落后所抵消。
明朝的禁海令被后世理解为闭关锁国的象征,但实际上禁海令并没有持续多
长时间。然而明朝开放广东海澳的原因,不过是中国官员的贪污受贿,再加上形
势所逼,绝非主观上的经济开放。
当时中国东南沿海经常发生海寇与葡萄牙人互相勾结沿海劫掠的情况,对
此,广东地方官员采用了招抚葡萄牙人而剿灭海寇的计策,一方面允许葡萄牙人
改个名字并在课税后于沿海各海澳进行贸易,一方面以武装手段镇压海寇。这样
既可分化海寇与葡萄牙人,又可增加官府收入,充裕饷源,甚至有助于剿灭“倭
寇”,可谓一举多得。
另外一个原因是嘉靖皇帝迷信修斋建醮便可获得长生,不惜重价到海外寻觅
龙涎香制作万寿香饼。而葡萄牙人当时垄断了南洋香料,所以地方官员也只有默
许葡萄牙人的贸易要求。
从表面上看,明朝时期中国有走向海洋的条件,但是准备不足,明朝政府没
有考虑过向外扩张,所以错过了机会。需要注意的是,明朝政府的不扩张政策不
是因为善良,而是因为皇帝的昏庸和无能,以及明朝政府对民间思想和行为的严
密控制。
在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还有过这样的论述。
明代张瀚所著的《松窗梦语》中,记载了他的家庭以机杼起家。中外治明史
的学者,对这段文字多加引用,以说明当时工商业的进步及资本主义的萌芽。
其实细阅全文,即知张瀚所叙其祖先夜梦神人授银一锭、因以购机织布云云,
乃在于宣扬因果报应及富贵由命的思想。姑不论神人授银的荒诞不经,即以一锭
银而论,也不足以购买织机,所以此说显然不能作为信史。
同时代的书法家王世懋,在《二酉委谈》中提到江西景德镇烧造瓷器,火光
烛天,因而称之为“四时雷电镇”。当代好几位学者据此而认为此即工业超时代
发展的征象。
实则王世懋的本意,是在于从堪舆家的眼光出发,不满当地居民穿凿地脉,
以致没有人登科中举;而后来时局不靖,停窑三月,即立竿见影,有一名秀才乡
试中试。
所谓明朝资本主义的萌芽纯属后人一厢情愿,有人把中国近代落后的责任推
诿给反贼李自成和女真的野蛮统治,认为是他们妨碍了中国的进步,而一个有着
资本主义萌芽蒸蒸日上的庞大帝国,竟然在经济上贪污浪费导致入不敷出,横征
暴敛逼反百万流民,在军事上以先进的火炮和上百万的常备军仍无法抗衡全族不
过十来万兵力实行奴隶制的少数民族,是不是反差太大了呢?
或许明代的百万流民应该毫无怨言的饿死自己,而雄起于白山黑水的女真族
应该自我毁灭,那么中国自然就可以昂首挺胸的走进新时代,成为二十一世纪的
世界强国了。
然而,纵然是流民们欣然自杀,女真心悦诚服,任明朝由着喜欢自己当大将
军,杀死几个老百姓而卖弄功勋,最后因为好色纵欲过度而死的正德皇帝、二十
多年不见朝臣,大肆搜刮钱财的万历皇帝、坐了一个月皇位就死了,却弄出明朝
三大奇案之二的光宗,迷恋于做木匠活重用魏忠贤的熹宗皇帝、以及刚愎自用的
崇祯皇帝,或许还加上南明那位“七不可”的“蛤蟆天子”,这么一代代的胡闹
下去,再加上朝廷大臣党争不休,争权夺利,世风日下,贪污腐败成风,而民众
麻木不仁(显然嘛,要做到在明朝政府的压迫下饿死都维持安定团结的局面,能
不麻木吗?),在极端轻视商人的社会风气下,明朝就顺利发展争取民主与自由
的资本主义?
明朝既然无心又无力改变现状,那就只能够重走历代王朝灭亡的老路了。
4.2. 倭寇之患
我们先来看归有光的一篇记载。
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七月,倭寇六、七十人,流劫浙、皖、苏三
省,攻掠杭、严、徽、宁、太平等州县二十余处,直逼留都南京城下。流窜数千
里,杀伤四、五千人,死一御史、一县丞、二指挥、二把总,历时八十余日,始
被击溃。
当倭寇自芜湖直逼南京安德门下时,明著名学者后来历任政府要职的归有光
正在南京城内科考。据其目睹情况:南京举城鼎沸,军民皆惊。问之,倭寇不过
五十余人。而当时南京守城明军约十二万,其他明军尚不计算在内。留都兵部尚
书张时彻、侍郎陈洙等闭门不敢出兵。相反,命令市民自备粮械,登城守卫。市
民被迫“典煮供备、常从后罚、冤号之声,缢于衡路。”当时还是一个考生的归
有光愤而问道:“平昔养军果为何?”
拥有十二万大军的明留都兵部尚书,竟然不敢与只有五十余人的倭寇作战,
实在不可思议。然而,这只是反映了明朝军队的无能而已。
倭寇之患是因为明朝的海禁政策。
“倭患”问题反映了日本对中国物产的贸易需求。胡宗宪《筹海图编》《倭
好》一节,记载了日本人喜欢的中国物产。如衣料类:丝。丝棉、布、锦绣、红
线;日用器物类:针、铁锅。磁器、漆器。女人脂粉;书籍类:佛经、医书及四
书五经,除此之外,日本方面还特别需要中国药材。
同时,中国士民对日本商品也有浓厚的兴趣。如日本所产倭刀以其锋利精巧
备受称道,成为官绅士民争相求购的珍品。另外,倭扇。描金饰物等,也颇受明
朝百姓的欢迎。
倭寇王王直,就是从事走私贸易,他希望明朝政府取消海禁,允许中日自由
通商。王直曾经说过:“倭国缺丝绵必须开市,若允之,海患乃平”。在王直势力
最大的时候,他仍上书明朝政府要求开放海岸。不过明朝政府不予理会,也不将
海外贸易与倭寇劫掠区别开来,依旧实行全面海禁政策。
明朝的海禁政策,使明朝经济遭受严重损失,长期的海禁使政府损失大笔税
收,私贩横行也使内地的竞争加剧,明朝政府秉承一贯不对话、严格控制的政策,
全面禁海。
“海滨之民,疲弊甚矣!官司之所困,征役之所穷,富豪之所侵,债负之所
折,怨人骨髓。”为了谋求活路,渔民与商贩被迫从事走私活动。
所谓倭寇,其实绝大多数都是华人。
建按察使的宗方城给友人的信中叙述了嘉靖三十七年(1558)四月倭寇攻陷
福州府福清县的事。
“海寇大多华人,华人狡,善骗夷。福清之陷也,盖华人之先其夷于睥睨间,
守睥者睹其夷,遂惊而逸。即陷,华人乃又先之,骗夷以狱此帑藏也,夷遂呼其
类数千人劈门以入,而其时华人已群入帑藏中负其万金走矣。夷人不知华人负之
矣。及败,其俘皆夷,华无一夫被创者。”
非但倭寇是华人组成,受益者也多是华人,海外贸易本来是件好事,“输中
华之产,驰异域之邦,易方物,利可十倍”,所以也得到了老百姓的支持,山东
巡抚王抒说过:“滨海顽民图贼厚利,从而贩取柴米、酒肉以馈之,打造枪刀、
铅丹以助之,收买违禁货物以资之,饰送娼优、戏子以悦之,每见官兵动静则星
火徒报,官府密令哨探则推避不从。宁杀可爱之身而不忍背不可附之贼。”
嘉靖间曾任福建巡抚的谭纶指出:“海上之国,方圆千里以上者多至不知其
数。无中国绫锦丝棉之物则不可以为国。海禁愈严,中国货物价值愈厚,而奔趋
贸易者愈众。私通不行,则伴以攘夺。”正是道出了倭寇问题的关键。
明朝政府政治上的腐败也决定了倭寇的兴盛。皇帝不派士兵抵敌人,却乞求
海神的保佑。在王江泾一战,斩敌首级二千余颗的张经却以“糜饷殃民,畏贼失
机”的罪名斩首示众。
后来在一些官员的倡议下,明朝官府一方面放宽海禁,另一方面任用戚继光
等名将严厉打击为祸的强盗团伙,才使得长期军事行动难以压制的局面迅速稳定
下来,于是“市通则寇转化为商”。
尽管如此,倭寇小规模的活动依旧存在,直到日本建立江户幕府,于1639
年实行了锁国令。各个大名、寺社支持的倭寇才彻底消失。
倭寇屡禁不绝,固然有明朝政府腐败无能以及明朝军队的无能造成,但是根
本原因还在于基本国策。
就明朝政府的《大明律》来看,明朝政府全面实行海禁的立场是有原因的。
比如《大明律》明确规定:“凡将牛、马、军需、铁货、铜钱、缎匹、绸绢、丝
棉出外境货卖及下海者杖一百”,“若将人口、军器出境及下海者绞。”
根据《大明律》的规定,沿海居民下海也是违法行为,这就断送了明朝走向
海洋的任何希望,倭寇之患祸国殃民,然而能够将所有的责任都归咎于那些要求
解除海禁的走私商人、日本战败武士以及沿海谋求活路的居民吗?
明朝政府的海禁令,不仅造成了倭寇之祸,也使明朝走向闭关锁国的道路,
以后的清朝政府同样继承了明朝的政策。
如果倭寇事件能够演变为一场民间争取自由贸易的成功活动,那么也许中国
的命运,甚至亚洲的命运都会发生改变,然而,这一场“出轨”行为还是被中国
封建社会巨大的惯性拉回到了“正轨”上,明朝顺着“正轨”走向灭亡,中国也
沿着 “正轨”慢慢走向深渊。
4.3. 党争之祸
或许东林党人因为他们政敌名声太差和自己屡战屡败而受到赞扬和支持,但
是对于明朝政府毫无意义,他们的抗争并非为了国家利益,而是党羽的立场,屁
股就已经决定了脑袋,他们反对一件事情,并不管事情本身是非曲直,而是他们
的政敌赞同这件事情。
他们和他们的政敌一样热衷于争吵是非,并且对国家毫无贡献。唯一和他们
的政敌不同的是,他们坚信自己的道德,并且只相信自己的道德,这使他们显得
固执而且有些滑稽,他们在屡次争执中落于下风也正是这个原因,虽然后世给与
他们高度的评价,但是在误国方面,他们丝毫不逊色于他们所蔑视并且坚决反对
的政敌。明朝的灭亡,他们要负的责任不会少于他们的政敌。而党争对于明朝灭
亡所起的作用,并不亚于后金和李自成。
这就是明朝末年的东林党人,我很遗憾这么评价他们。
朋党之争,唐有“牛李之争”,宋的“新旧之争”,其实,政治只是权利集团
斗争的一个手段和途径,利益才是核心的。
由于东林党的弱势,得到普遍的同情心,而东林党的讲学与著作,更带有浓
厚的学术气氛,这从某方面来讲,误导了两党之争是权利之争而不是阶级之争的
真相。
在十六世纪九十年代,吏部尚书陈有年被辞,他的部下文选郎中顾宪成上奏
章请求皇帝(朱栩羽)挽留,而朱不但未允,连顾宪成的官也一并免了。顾回家
乡无锡,在东林书院讲学,故谓之东林党。
顾宪成等奖学时,多以批评时事为主,他们虽然不敢攻击皇帝,但可以攻击
内阁大学士。这种具有同一观点和同一利害的人群,遂结合成一个阵营,互相呼
应,他们在没有当权时,固然反对当权分子,但他们中一旦有人当权,也同样排
斥他们所不满意的人,而这种排斥,往往不是以是非为标准,而是以同党或不同
党为标准。
比如这些道德标兵反对张居正,因为张居正父亲去世,按明朝礼制规定,在
职官员自闻父母丧日起,要辞官守孝三年,如有特殊情况,经皇帝特批,可以继
续留任,称为“夺情”。按惯例张居正也要遵守,可是支持改革的官员倡议夺情
留任,道德标兵们丝毫不顾张居正改革的巨大成果,纷纷攻击这是 “忘亲贪位”,
“背公议而殉私情”,“亲死而不奔”是“禽彘”。他们认为首先要成为一个符合
他们认定的道德,才有权利主持朝政,虽然在他们当权的时候,从来就没有进行
过任何有效的改革。
万历皇帝对于论战没有反应的。“神宗在位久,怠于政事,章奏多不省。廷
臣渐立门户,以危言激论相尚,国本之争,指斥营禁。宰辅大臣为言者所弹击,
辄引疾避去。”
因为皇帝的偷懒和涵养,言官们可以危言耸听,使得自己名声大振,又不至
于受到惩罚,所以更加肆无忌惮。
东林党的核心在于所谓的“重振道德”,这固然冠冕堂皇,但核心仍然是排
外。他们把自己树立成为一个评定善恶的标准,并要求建立一种得到社会全体公
认的道德,这本身就是一种狭隘的小集体思想和狂妄的幻想。
明朝梃击、红丸、移宫三大案事情虽然并不复杂,然而“盈廷如聚讼”,正
是党争之祸,当时的社会支持东林党人,“与东林忤者,众目之为邪党”,其重要
原因是因为东林党人的政敌是魏忠贤,这就是所谓东林党和阉党的党争。
可是党争是东林党支持宦官王安与魏忠贤相对,算起来东林党其实不过是另
一个“阉”党而已。
既然是生死之争,东林党人获胜也不会放过自己的政敌,那么阉党获胜,对
东林党人的迫害也是在所难免了。
社会上一般认为被阉党害死的都属于东林党人,也太抬举东林党了。比如熊
廷弼,被认为是东林党杰出人士而招致魏忠贤的迫害致死,熊廷弼是被阉党迫害
致死不假,但熊廷弼本人并不属于东林党,反而十分仇视东林党人。他被迫害只
是因为不愿意和魏忠贤同流合污,受到魏忠贤的诬陷,以东林党人的名义处死而
已。可是诸如此类的事情给东林党人博得不少好名声。
明末党争剧烈,官僚士大夫往往结党营私,争权夺利,置国家利益于不顾,
多次给民族带来重大灾难。
比如崇祯十四年(1641),东林—复社人士以不光彩的手段,重贿司礼监太
监,使奸臣周延儒再次出任首辅。
在明朝北都灭亡后,党争依旧无休无止。
南明第一个朝廷——南京政权从酝酿建立开始,就发生立福、立潞的争议,
所谓“立贤”、“立亲”不过是表面文章,实质上是不同利益集团为争夺新政权垄
断地位的一场争斗。
其后南渡三案,即“大悲”、“伪太子”、“童妃”都是失意的东林党人无中生
有的挑起事端,这样的争吵对于南明王朝来说没有任何帮助。
反清义士夏允彝书中说:“东林之持论高,而于筹边制寇,卒无实着。”
朝廷大臣矛盾激化,旷日持久的唇枪舌战,置国事于不顾,一些有识之士也
感到国难当头,应当捐弃门户之见。
户科给事中熊汝霖曾上言:“臣观目前大势,无论恢复未能,即偏安尚未稳。
孜孜讨究,止应有兵饷战守四字,今改为异同恩怨四字。”
徐谕德感愤时事,贻同事书曰:“今日贤邪之辨,不可不明,而异同之见,
不可不化。以君民为心,则和一之至,不必合党同群,而自无不同。以职掌为务,
则猷念各分,不必破党涣群,而自无不异。用人者执此为衡,其忠君爱民,精白
乃心者为君子,否则小人;修职就业,竭节在公者为君子,否则小人。”
党争之祸延及到了永历年间,一直没有停止争吵不休。在弘光以前的东林、
魏党之争表面上还以“君子”、“小人”为分野,到永历时期就完全变成了争夺朝
廷权力的内部倾轧。
钱秉镫描述这段党争说道:“先是,朝士有东西之分,自东粤来者,以反正
功气凌西人;而粤西随驾至者,亦矜其发未剃以嗤东人。而东、西又各自为镇。
久之,遂分吴、楚两局。主持吴局者,阁臣朱天麟、吏部侍郎吴贞毓、给事张孝
起、李用楫,外则制辅堵胤锡也;而江右之王化澄、万翱、雷德复,蜀中之程源、
粤东之郭之奇实为之魁。主持楚局者,丁时魁、蒙正发、袁彭年,……陕西刘湘
客、杭州金堡既与时魁等合,桂林留守瞿式耜亦每事关白,居然一体矣。”
“凡自湖南、广西随驾至,出于督师(何腾蛟)、留守(瞿式耜)门者,大
半归楚。吴人谓楚东恃元胤、西恃留守;实则吴亦内倚吉翔、外倚邦傅,特其踪
迹秘密,不似时魁等招摇人耳目耳。”
其他人则“浮沉吴、楚之间,或无所依附”。
所谓吴、楚党争,实际上是勋镇(带有地方割据色彩的军阀)之间的矛盾在
朝廷上的反映。简单一点说,主要是广西军阀庆国公陈邦博同广东军阀李成栋、
李元胤父子之间为争夺朝廷权力的斗争。
当时清兵大军压境,永历朝廷岌岌可危,朝不保夕,这群军阀死到临头,还
不知道团结一心,共御强敌,反而内斗不休,一直到永历皇帝逃到缅甸被吴三桂
绞死才告终。
党争之祸,在明朝末年屡禁不绝,为明朝灭亡立下了不朽功勋。
4.4. 流民之弊
流民现象是明朝最突出的一个社会现象,甚至直接导致了明朝的灭亡。
流民其实说白了,就是大规模的失业群体,当然,在明朝时期,流民主要是
因为天灾人祸而失去田地,又缺乏必要的社会保障,没饭吃,没人管,只是想讨
条活路的老百姓。
中国的老百姓相当的勤劳,忍耐力极强,而且胆小怕事,虽然不时会流露出
自私和狡猾,但是他们畏惧政府、畏惧反抗、畏惧暴力。能够让他们拿起武器的,
就只有死路的威胁。
明代的流民现象主要是因为明朝土地高度兼并和明朝所谓“户籍制度”造成
的。
明朝初期实行“户贴制度”,以后改为“黄册制度”,把户口簿作为征派徭役
和纳税的重要依据,明朝政府为了维持自己的专制统治,颁布了不准农民离乡的
禁令,便于管理。在明朝初期,因为农民都可以依靠土地赖以生存,所以倒还安
居乐业。
但是宪宗初年,出现了由宫中直接派遣宦官管理、收取租税的皇庄。
皇庄是由皇室直接管辖的田庄,是有历史传统的,西汉时候有“苑”,唐、
五代时候有“宫庄”,宋代有“御庄”等等。
明代的第一个皇庄是在永乐初年,后来,仁宗时候有仁寿宫庄,以后又有清
宁宫庄、未央宫庄,不过在当时还是王室拥有的少数宫庄。直到宪宗年间皇庄交
到太监手上管理才变成了大规模的土地兼并。
明宪宗是著名的昏君,他在位期间,明朝皇室的费用急剧增加。比如皇室一
年消耗的鸡、鹅、羊、猪,正统时候每年约三、四万两银子,到了宪宗时候就增
加了四倍。宪宗还特别宠爱太监,宪宗朝的宦官数量达一万多人,皇室的挥霍浪
费,穷奢极欲,造成了皇室的财政危机,宪宗将内库积累金子花完后,就开始打
皇庄的主意。
宪宗一即位,就没收太监曹吉祥的土地,建立宫中庄田,曹吉祥的庄园原来
不过一千多亩,到了嘉靖时候,这座庄田已经达七千五百亩。数十年间就增加了
土地七倍多。
孝宗年间,皇庄四处,官田不到两千顷,后来渐渐发展到五处皇庄,占地一
万二千八百余顷,到了武宗时候,皇庄增加到了三十六处,占地三万七千多顷,
加上以前的几处庄田,一共占地五万三千多顷。
皇庄之危害,远不止侵占土地这么简单,各处皇庄设有太监管事,太监和地
方恶霸流氓勾结,为祸一方。“凡民间撑驾舟车,牧放牛马,采捕鱼虾,靡不刮
取”。
皇室开辟皇庄,其他王爷、宦官、文臣武将们纷纷效仿。《明会要》记载,
洪武二十六年,田地总数是八百五十多万顷,到了弘治十五年,减至四百二十二
万多顷,这减少的一半,就是被皇室豪门兼并了。
土地减少了一半,但是朝廷的赋税丝毫没有减少,《明会典》记载,洪武二
十六年共征夏税秋粮二千九百多万担,弘治十五年共征二千七百万担。
事实上,皇室豪门兼并的还大都是良田沃土,农民种的都不是什么好田地,
“吴中之民,有田者什一”,而史书记载,明朝松江人民的实际负担“十倍于宋”,
决非虚言。
正统之后,农民的赋税徭役越来越重,比如正统年间的“金花银”,宪宗年
间的粮食折银,总之花样翻新,层出不穷,农民仅正赋一项就增加了三倍,加上
私赋还重于公赋。
皇庄的剥削和欺压,使广大的农民失去土地,大规模出外逃亡,明代何良俊
曾分析过这一趋势。他说,正德以前,百姓十分之九“安于农亩’;过了四、五
十年,因不堪日益繁重的田赋徭役,便纷纷弃农。“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
分去农”。
农民大量逃亡,加上不堪重负的工匠和士兵,明朝中期有的地区逃亡者超过
了一半,甚至达到十分之九,这些被迫离乡的农民,扶老携幼,风餐露宿,许多
人活活饿死,而明朝政府的态度是严格执行封禁政策,把农民的活路给堵死,这
样就形成了明代屡禁不止的大规模流民造反现象。
流民造反起义爆发在湖广、河南、陕西、四川各省交界的勋阳地区,英宗年
间,该地区流民达一百五十万,可是明朝政府采取的是驱逐出境的政策,对于不
服从者进行屠杀,从而逼反流民。
在明朝后期,曾经采取过一些安抚养民的政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明
朝末年政府腐败无能,其时内忧外患,天灾人祸,政府行政效率低下,处理不当,
最终闹到无可收拾的地步。李自成揭竿而起,一呼百应,几经周折,终于打进了
北京城,结束了明王朝的统治。
清兵入关后,免除了农民的额外赋税,并且推行生息养民的政策,国家出现
了相对的繁荣和稳定,困扰明朝两百年的流民现象也就消失了。


5. 明代人物篇
5.1. 张居正的改革
和同是改革家的王安石、商鞅相比,张居正已经算很幸运的了。虽然他死后
有“鞭尸”之厄运,但是他的政策在他在世时候还是严格执行,成绩斐然,念着
他好处的人还是不少。而商鞅改革秦政,却死于秦王车裂,王安石几起几落,壮
志未酬,郁郁而终。
是不是中国的改革家都注定了身败名裂的命运呢?或许是中国守旧习俗使
然吧。
张居正的改革措施很多是被清朝继承下来了,也许张居正的改革只有在清朝
能够得到最好的推行?
张居正绝对不是一个完人,为了推行他的改革政策,他对于自己的政敌严厉
打击,不放过一个机会,更有诬陷迫害之事,然而这或许是一个成功的政治家必
须具备的素质——残忍,他如果落在下风,他的政敌也会同样对待他和他的支持
者。
我无意于诅咒政治斗争的残酷,相反,我支持张居正改革的雷厉风行,道理
很简单,张居正的政敌们从来就没有提出或进行过改善国家财政的措施,他们对
于明朝的贡献在历史上没有一点痕迹,他们反对张居正的原因只是因为权力斗
争,而张居正当权的十年,却始终在进行着使明朝经济好转的改革。
隆庆五年,全国年财政的总收入只有250万两,而支出达到400多万两,明
朝的财政出现了严重的赤字。
政府收入每况愈下,而皇室的开支却有增无减。隆庆皇帝的宫廷耗费比国初
增长数十倍,再加上官员的贪污、浪费以及耗资巨大的军费开销,明朝的经济已
经面临崩溃的地步。
隆庆六年,改变明朝历史的变故发生了,这一年隆庆皇帝病故,遗诏命高拱、
张居正、高仪共同辅佐十岁的小皇帝朱翊钧,即后来的神宗万历皇帝。张居正联
合了司礼监掌印太监冯保挤走高拱,加上当年高仪的病逝,使得张居正升为首辅。
张居正是年幼万历皇帝的老师,又是唯一的顾命大臣,这样张居正就掌握了
明帝国的大权,也为他的改革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张居正有句名言:“当大过之时,为大过之事,未免有刚过之病,然不如是,
不足以定倾而安国! ”
这“刚过”两个字,正是张居正改革的真实写照,一方面张居正雷厉风行推
行新政,另一方面,张居正也党同伐异,采取了高压政策对付自己的政敌。
张居正的改革主要体现在财政上的成绩。
明朝的赋税制度是向土地所有者征收田税,按人头派差役。随着土地的兼并,
万历前夕法定的征粮地比明初已减少一半,人口减少三分之一以上。大量的瞒田
逃税和税役不均使得明朝政府的财政收入大为减少。
张居正的改革从万历五年开始,重新丈量全国田地,通过详审细核,三年时
间里共查出漏税土地八十余万顷,这部分土地都是属于皇亲国戚或者豪强地主
的,通过对这部分土地的征税,既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也扭转了明朝政府的财政
危机。
张居正继而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就是将赋役中的各项名目,如杂泛、
均徭、力差、银差等各种税收合并为一种,将力差归入田赋,一律按田亩核算,
就这样减化了手续,提高了效率,还通过统一征收减少了贪污腐败。
张居正改革还涉及到了兴修水利,采取漕运与民生兼顾的方针,筑堤束水,
以水攻沙,利用奔腾的河水,冲沙入海,自此多年没有大患。
黄河两岸“十年弃地转为耕桑,河上万艘捷于运输。”从而保障了生产,稳
定了政府的财源。
张居正十年改革,收效甚大,嘉靖末年国家粮仓不足一年之储,改革前财政
空虚,入不敷出,赤字超过三分之一,改革后国家储粮可支十年,国库积银四百
万两。
《明通鉴》赞誉:“是时,帑藏充盈,国最完备。”
可是,在张居正死后,一切又发生了变化,反对派和守旧派,加上道德派联
合在改革中受到打击的豪强,将这一切颠覆了过来,他们还得到了万历皇帝的支
持。
张居正可谓是身后一败涂地。他本人连同改革一起都被明朝政府抛弃,张居
正满门查抄,凡张党者,一律削职。
虽然张居正改革以失败告终,但是他的改革延缓了明朝的衰亡,万历年间明
朝政府打了好几场大战,如万历三大征,如萨尔浒战役,耗资巨大,但是因为张
居正改革十年的积累,使得万历有亡国之祸,而无亡国之实。
不过数场大战也将张居正改革的积累下来的底子给消耗殆尽,张居正死后改
革没有能继续进行下去,到万历末年,明朝的经济再次面临崩溃的危机,世间已
无张居正后,明朝再也没有出现过真正的改革家,倒是大太监出了一个魏忠贤,
明朝灭亡也已不可挽回之势迅速倾倒。
张居正改革失败,也是意料之中,明朝之毒癌本来就是深入骨髓,早已腐蚀
肌体,纵是神仙也难挽救。加上张居正独断专行推行新政,犯了皇帝的大忌,也
得罪了不少人,一旦病逝,墙倒众人推,乃有此劫,新政随风而去,也没什么好
奇怪的。
一场足以拯救明朝的改革就这样被明朝政府自己给断送,历史最终给予了张
居正公正的评价,而明朝也以灭亡告终而结束了自己的愚昧和愚蠢,留给我们的,
只是无尽的嗟叹。
5.2. 袁崇焕的悲剧
袁崇焕初到辽东的时候,局面很艰巨,明朝在军事上已经是几番惨败,一代
名将熊廷弼也被无端逮捕,士气低落。而朝廷中,皇帝是那位迷恋于木匠活的有
名昏君、朝廷中是大权在握横行天下的阉党之首魏忠贤和他的党羽们,而袁崇焕
的上司正是魏忠贤挤走熊廷弼取而代之的亲信太监。
当时辽东明军的情况是饥饿羸弱的兵卒和马匹,将官不全,兵器残缺,领不
到粮饷,不时发生士兵哗变和逃亡事件,文人出身的袁崇焕初到辽东,想必热血
澎湃的凌云壮志早已变得心灰意冷了吧,然而,这个袁蛮子并不是轻易就放弃努
力的人。
当时明军一切守御设施,都集中在山海关。山海关号称“天下第一关”,是
防守京师的第一大要塞,然而它没有外围阵地,清兵若是来攻,立刻就能冲到关
门之前。
袁崇焕经过仔细勘查,提出了将防线向北移的策略。他的提议上司既不支持,
也没反对,朝廷中阉党东林党内斗得不亦乐乎,谁也没工夫插手这些事情,袁崇
焕也就得以按自己的想法去办这件事情。
袁崇焕到达离山海关外二百余里宁远,当即筑城,在袁崇焕的亲自监督下,
这座城“高三丈二尺,雉高六尺,址广三丈四尺,……遂为关外重镇”。袁崇焕
的这一招,一下子就把明军的防御战线拉长了二百余里,而这座城墙把清兵挡在
山海关外达二十一年之久。
仿佛是为了造就袁崇焕,在宁远城筑好之后,努尔哈赤率领清军来袭,袁崇
焕指挥明军一连打退了努尔哈赤的两次进攻,从来攻无不克的努尔哈赤首次尝到
了败绩,不得不怀忿恨的撤离宁远。
努尔哈赤在这次交战中受伤,七个月后病死,后人多把此事和宁远的失败联
系起来,虽然有些牵强,不过却不能忽视宁远战败对努尔哈赤的打击。
宁远大捷捷报传到京师,满朝震动,欣喜欲狂。兵部尚书王永光说:“辽左
发难,各城望风奔溃,八年来贼始一挫,乃知中国有人矣。”
天启皇帝朱由校也说:“此七八年来所绝无,深足为封疆吐气。”
袁崇焕一战成名,从此晋身中国名将之列,在这段时期内,他甚至得到了魏
忠贤的支持。
然而宁远大捷不过是血战险胜。
这次的胜利只是属于防守性质的,什么时候开战、什么时候撤走,都取决于
清兵,清兵有充分的机动性和灵活性,他们不利的时候就撤退,有利的时候就进
攻,明军胜利并没有给清兵造成致命的打击。那时候的明军野战能力极差,防守
依靠火炮的威力,勉强为之,追击是谈不上的。宁远大捷,也可以算作是清兵的
战略撤退。
袁崇焕上了一道奏章,提出守辽的基本战略。其中主张:一、用辽人守辽土;
二、屯田,以辽土养军队;三、以守为主,等待机会再出击。他提出了战术的基
本原则:“兵不利野战,只有凭坚城、用大炮一策。”
这样的政策显然是正确的。
在努尔哈赤死后,因为内部人心动荡,即位的皇太极的权位还没巩固,加上
出现了经济困难,又遇上辽东发生饥荒。于是皇太极极力倾向于同明朝改善关系。
1627年,女真的使者来到宁远,致书袁崇焕,书中列述了“七大恨”,详细
申明了女真在明朝统治下所受之冤屈,随后表示愿意重修两国之好,并要求互赠
礼品。而袁崇焕却写了一封态度强硬的复书,这封复书语气凌人,甚至含有警告
之意。它主要就“七大恨”问题进行辩解,而且还指出,女真必须将开战以来所
占领的全部城池和战俘退还明朝,和平才能实现。
袁崇焕是主战派的代表人物,他对女真有清醒地认识,并不认为可以实现真
正的和平,其拒绝皇太极的求和的做法可以理解。但是在当时的情况下,和平有
助于明朝的国力恢复,辽饷在明朝政府财政开支中占有很大的份额,如果达成和
平协议,短期内减少辽饷的开支,对明朝政府来说并不是一件坏事。
袁崇焕也应该很清楚,要女真退还全部城池和战俘是过于苛刻而不可能被接
受的条件,而辽东明军虽然依靠火炮取得防御性胜利,但是要做到主动出击,通
过野战来击溃清兵根本不可能,只要清兵不进攻,其实就相当于和平的状态。
既然和平能够有利于明朝政府,又是既定的事实,为什么袁崇焕不予接受
呢?
道理也很简单,明朝政府从来就看不起女真,一直把他们当成蛮夷对待,以
皇太极的身份,在明朝而言也只配和袁崇焕打交道,袁崇焕显然也继承了这些偏
见,瞧不起女真,加上明朝大臣都是持“言和者杀”的态度,对于议和不感兴趣,
此次议和因此而不了了之,明朝政府也没有因为这次机会来让自己缓口气。
了解到明朝政府的立场,皇太极就开始考虑别的出路,他定下了正确的战略:
侵略朝鲜。朝鲜物产丰富而兵力薄弱,明清交战时,朝鲜出兵助明,又供给明军
粮食,牵制了女真的后方。皇太极进攻朝鲜,可以解决经济上、战略上的双重难
题,同时凭借军事胜利树立自己的威望,进而巩固自身权位。
不久清兵进攻朝鲜,明军营救不及,朝鲜投降,签订了对女真十分有利的和
约。
明朝政府始终无所作为,在这段难得的和平时期内,辽东的明军既没有练兵,
也没有筑城,甚至连袁崇焕也在魏忠贤的压力下被迫辞职。明朝政府的无能再次
使得明方处于战略被动的地位。
崇祯即位,诛杀魏忠贤后,袁崇焕才得以重回宁远担当大任,这个时候,皇
太极早已在女真内部树立起了自己的威信,并且通过军事打击取得了蒙古和朝鲜
的支持,踌躇满志的自称皇帝,对明方处于战略性进攻的状态。
袁崇焕在这样不利的情况下,主动向皇太极提出了议和,皇太极也有诚意的
答应了袁崇焕提出废除帝号的要求,恢复称“汗”。皇太极对求和很感兴趣,他
不但自己写信给明朝边界官员,又曾经托朝鲜居间斡旋,劝蒙古王公上书明朝政
府。
《天聪实录稿》记载,皇太极曾经致信崇祯皇帝说道:“后金国汗谨奏大明
国皇帝:小国起兵,原非自不知足,希图大位,而起此念也。只因边官作践太甚,
小国恼恨,又不得上达……今欲将恼恨备悉上闻,又恐以为小国不解旧怨,因而
生疑,所以不敢详陈也。小国下情,皇上若欲垂听,差一好人来,俾小国尽为申
奏。若谓业已讲和,何必又提恼恨,惟任皇帝之命而已。夫小国之人,和好告成
时,得些财物,打猎放鹰,便是快乐处。谨奏。”
皇太极用辞十分谦卑,也表现出了相当的诚意,可是我们的崇祯皇帝和明朝
大臣们很有骨气,明明知道打不过清兵,可就是不肯议和,对皇太极的倡议傲慢
无理,慷慨激昂的要收复河山,袁崇焕的提议得不到明朝政府得支持,第二次的
议和又作罢。
因为袁崇焕的盛名,皇太极率清兵十余万,避开袁崇焕重兵防守的山海关,
由蒙古兵作先导,绕道西路进攻。
清军越三河,略顺义,至通州,渡河,进军牧马厂,直逼北京城。袁崇焕闻
讯大惊,连忙带领手下的精锐部队,经过两日两夜急行军三百余里,终于赶到了
北京广渠门外。
两军在广渠门外一番混战,恶斗了八小时,清兵终于不支败退。
当时因为急于救援,袁崇焕调来的辽东精锐数量不多,他注意到各地勤王的
部队陆续赴京,所以打算集结更大规模兵力,对清兵进行围歼,于是他没有将所
有援兵都调来守北京城,反而还调开了部分兵力,打算骚扰清兵,断绝清兵的后
路,形成战略性包围。
就在这个时候,因为清兵溃败之后,心中不忿,在北京郊外大举烧杀出气。
不少北京城的居民财产受到了破坏,这些民众看到袁崇焕没有积极和清兵交战,
加上自己的损失,竟然说袁崇焕的不肯出战是别有用心。
那些对袁崇焕“议和”早就不满的朝廷大臣们开始恶毒攻击袁崇焕,居然说
清兵是袁崇焕引来的,其目的在“胁和”,使皇帝不得不接受他一向所主张的和
议。
北京城朝野惊人一致的指责,流言蜚语,加上崇祯皇帝看到袁崇焕迟迟不肯
决战清兵,于是心存猜忌,而皇太极恰到好处又使出一个“离间计”来,我们的
崇祯皇帝在这个关键时候把袁崇焕下狱了。
得到袁崇焕下狱的消息,皇太极喜出望外,立刻调遣部队回军,在芦沟桥击
破明副总兵申甫的车营,再次迫近北京永定门。崇祯皇帝一再催促满桂(袁崇焕
手下大将)出战,迫不得已的满桂只好出兵,结果全军覆没。
祖大寿是袁崇焕手下另一员大将,他本来是率军营救京城的后继部队,得知
袁崇焕下狱的消息,心中不忿,当即就掉头冲出山海关北去,被吓坏了的崇祯皇
帝让袁崇焕劝祖大寿回来,袁崇焕在狱中写了一封书信给祖大寿,祖大寿收到了
袁督师的书信,改变了主意,打算靠打胜战立功救出袁崇焕。于是回军和清兵接
战,并且收复了永平、遵化一带,皇太极顾忌到后路被切断,于是退回了辽东。
北京之围终于被化解。
袁崇焕立了大功,是不是能就能逃脱厄运了呢?
事情远没有想象得那么简单,试问,辽东大军连皇帝的命令尚且不听,而袁
崇焕的一纸修书竟然就能够调动,不正是犯了崇祯的大忌?崇祯本来就是一个刚
愎自用、冲动多疑的皇帝,这次央求袁崇焕在狱中劝祖大寿,更让他觉得自己受
了袁崇焕的威胁,如今危机一过,新仇旧怨一起算,袁崇焕难逃此劫。
不久,袁崇焕被凌迟处死,在押送处死中途中,就被民众“咬穿肚腹,直达
内脏”。
袁崇焕无罪被杀,对于明朝整个军队士气打击非常沉重,也就是从那个时候
起,明朝才有整个部队向大清投降的事。
另外,当时各地来北京勤王的部队很多,而袁崇焕下狱,各路兵马缺乏统一
调度,军心大乱,再加上明朝政府习惯了的欠饷,山西和陕西的两路援军竟然都
溃散回乡。
这伙溃散的明军后来成为了流民组成的“流寇”骨干。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起,
溃兵正式加入流寇,使得平日只会抢粮、不会打仗的饥民有了军事上的领导,“流
寇”也因此成为明朝最大的威胁,最终导致了明朝的灭亡。
袁崇焕的死对明朝来说影响深远,他的悲惨命运更是令后人叹息。他生而不
幸在了明朝末年,上天对他不薄,宁远大捷成就盛名,上天却也对他太苛,因莫
须有而深受凌迟酷刑结束了一生。
他面对着狂怒的皇帝,衣冠楚楚口口声声仁义道德却诬陷他的群臣,以及那
些对他痛恨彻骨的百姓,究竟想起了什么呢?
那个悲剧时代太多太多不可思议的事情,凌迟看起来也不算很不可理解。
袁崇焕的悲剧命运或许早就已经注定了,他的凌迟和吴三桂的投降招致万世
骂名,和洪承畴的入“贰臣传”,和史可法的与扬州同归于尽,和之前张居正死
后的“鞭尸”以及满门查抄,和李定国的壮志难酬、吐血身亡,甚至和崇祯的煤
山的自杀,从本质上讲没有区别。
明朝末年的特殊形势把这些人推到了历史舞台之上,他们殚精竭力使出浑身
解数,最终不堪精疲力尽的倒下,无论是政治家、军事家,还是坚贞不屈的忠臣,
他们都无力改变明朝衰亡的命运,只是徒然的陪上自己的性命,袁崇焕也没有例
外的逃脱悲剧的命运,也许凌迟对他来说不是最坏的结果吧。
对袁崇焕来说,一切悲剧都在北京城解围后结束了,然而,对于明朝来说,
这还远远不是悲剧的高潮。
5.3. 吴三桂的投诚
吴三桂的投诚改变了历史,然而这位改变历史的人物思考和举动都是下意识
做出来的吧,如果他能够预知未来,了解到历史对他的评价,他还会不会做出同
样的选择呢?
吴三桂驻守山海关的时候,局面之艰难、承受的压力只有比袁崇焕更大。
女真征服了蒙古和朝鲜,已经没有后患和牵制,并且可以不经山海关进攻北
京城。洪承畴的失败投降,松山、锦州的占领,清军战略位置极佳,实力更是空
前强大,甚至他们都有了火炮等装备。
山海关这儿,袁崇焕被杀的影响深远,辽东明军军心早已涣散,士兵逃亡哗
变,由于明朝政府财政的恶化,军饷问题达到历史最严重的地步。
此刻山海关已经没有了防御缓冲地带,整个的战略防守形态根本就不具备,
只是依靠山海关勉强支撑。
而明朝局势已糜烂不可收拾,李自成大军更是直逼北京城。
崇祯皇帝几经考虑,终于下命令,要吴三桂放弃山海关,全力救北京城。
此时,大明朝已经处于崩溃边缘,李自成的军队连战连捷,士气正旺。吴三
桂的五万关宁铁骑能挡得住李自成的百万大顺军吗?吴三桂应该与大明朝共存
亡,并且就算是送死,也该兴冲冲地赶着去吗?
在吴三桂奔向北京城的途中,李自成出乎意料地快速攻下了北京城,崇祯自
杀,国都易主。
这个时候,吴三桂必须做一个决定。
当时他可以有三个选择。
一、忠于明朝,领兵杀回北京,夺回明朝皇帝后裔,退回山海关,依险而守,
等待援兵。然而关键是:吴三桂的军力太少,根本打不过李自成。清兵在关外虎
视眈眈,吴三桂腹背受敌,补给不足,援兵遥遥无期,这根本就是不现实的想法。
要想活下来,必须连大顺抗清,或连清抗大顺。
二、投降大清。马上开关,与清兵合力攻打李自成,然而吴三桂背不起这个
汉奸之名,明朝溃烂,吴三桂早已心知肚明,改朝换代也是可以理解的,李自成
既然有招降之意,那么也没有必要效忠死敌。
三、投降李自成。说实话,要作到这点也不容易。吴三桂是大明提督,而且
大明刚刚灭亡,不思报国犹自可,马上投奔“反贼”,只怕招人非议。
可是从战略眼光看,不可能选择两面作战的愚蠢做法,也不可能面对这么大
的变故不做反应,既然排除了投降大清的选择,自然要倒向李自成。毕竟大家都
是汉人,这样能够保证国家不受到外敌的入侵,对自己和士兵的北京家属问题也
是一个交待。
吴三桂一代名将,他看到这样的局势下,投诚李自成是最好的选择。于是吴
三桂把山海关交给了大顺军,带领部队到北京来见李自成。
然而李自成却令吴三桂失望了。
在回京路上,吴三桂得到李自成手下冲进他的私宅、查封他的家产、抓走他
的家人、甚至于抢走他的爱妾陈园园的消息。
就这个消息看,吴三桂可以理解为李自成对他的示好置若罔闻,这种不友好
的态度令吴三桂无法信任李自成。
试想自己身为边防将士,在前方浴血奋战,后面的统治者却玩花样,抢走财
产、打击家人、甚至把老婆也夺去,这简直就是吴三桂及其辽东军队的奇耻大辱,
连吴三桂都保不住自己的家人,那些边防士兵的家属更不必说。
吴三桂当即退回山海关,并且开始联络大清多尔衮,意图借兵复国。
不久,李自成大军进攻山海关,清兵奇袭李自成,并且击溃了李自成,清兵
顺理成章的进驻北京,建立了大清王朝。
这段历史,人们对于吴三桂能够起的的历史作用显然是过分夸大了,因为后
人总是倾向于汉奸亡国而不论其他,然而清兵能够进入北京城无需通过山海关,
袁崇焕死前那一战清兵就是绕过了山海关攻击北京城。
事实上,吴三桂的投诚是在李自成占领北京城之后,当时国都已落他人之手,
崇祯皇帝上吊自杀,明朝已经灭亡,吴三桂只能在大顺和大清之间做一个选择,
以他关、辽两镇兵力合计不过五万,山海关一隅之地又难以筹措粮饷,“维时内
无军需,外无援旅,人心汹汹,不保朝夕”。这点兵力和财力,不要说同时对付
清军和大顺军,就算是想夹缝中求生存也不能,在这个关键时候,吴三桂还是先
选择了李自成。李自成的失误令得心存疑惑的吴三桂失望了,一下子国仇家恨集
于一身。
吴三桂引清兵入关的想法并不新奇,后来的南明君臣都认同这样的做法,并
且大为赞颂。
或许有人以为吴三桂是因为引清兵入关才获得高官厚禄的,事实上却并非如
此,南明四镇和左良玉的部队大都未接一战就投降大清,他们的兵力都是吴三桂
的数倍。
而吴三桂开关的时候,因为身受夹击,又没有后援,山海关作为国防战略第
一要地的地位已经失去,此举为无可奈何不得已之策,后来吴三桂之所以被奉为
平西王,那是他在大清统一战争中的功勋。
在投降清方后许多明将降而复反,他们这么做也不是因为受到民族大义感
召,而是清朝政府没有在官爵和金钱上满足他们的要求,这伙家伙再次混进南明,
也全然没有忠心爱国的念头,一味的争权夺利,把持朝政,相互陷害。要说无耻,
这般人比吴三桂更有资格。
明亡于大顺,而清实则是取大顺而代之,吴三桂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无关紧要,
如果吴三桂当时还能有第二个选择,想必他一定能够看到,然而,当时还有第二
个选择吗?
以明朝之人才济济,尚且一误再误,无论名臣、名将,都不能力挽狂澜,不
是被自己的主君或者敌人杀死,就是要背上汉奸之名,默默无闻者只能听天由命,
这样的局面究竟是谁造成的呢?谁更应该为明朝的灭亡负主要责任呢?
5.4. 李自成的速胜
在李自成是“贼”这一点的认识上,无论是明朝政府还是以后的南明,或是
清朝政府都不约而同的保持了一致。
所以关于李自成的资料,是不能够依靠《明史》的,清朝的编撰者把李自成
视为“贼”,既然立场不同,自然就会断章取义、牵强附会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同样我们还必须注意到,因为清朝的统治者和明末的遗臣对于李自成的起义都抱
有成见,这就导致了在明末清初那段历史时期,无论朝野的记载都有诬蔑和造谣
之嫌。
我于李自成的判断来源《南明史》,当然,对于顾城的某些观点我持保留态
度,但以为一些《南明史》直接引用的原始资料不妨摘录一二。
长期以来,人们对于李自成的误解有二,大都是对李自成的偏见,其一是认
为李自成的义军没有得到地主乡绅的支持,其二是认定李自成进京的迅速腐败招
致了其灭亡,这两点对于认识明亡于大顺,以及判断李自成兵败有很大关系,不
可不提。
1643年,陕西三边总督孙传庭部主力被大顺军歼灭以后,明朝官绅眼见大
势已去,政治态度发生了根本的转变。
明朝之腐败无能,明朝之无药可救,明朝之必亡,在当时已经成了所有人的
共识。那个时候,明朝官绅显然不可能选择尚在山海关外的大清,他们从来都是
蔑视女真族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明亡顺兴完全可以理解成为历史上常见的
改朝换代,既然明朝之颓废无可挽回,那么为了自身利益也好,顺其大流也好,
投靠大顺政权,所以认同大顺政权无疑是唯一的选择。
大顺军在短短三个月时间里就占领了包括京师在内的整个黄河流域,除了在
宁武和保定两地稍遇抵抗以外,到处是一派望风归附的景象。甚至在保定城里“代
帝亲征”的大学士李建泰也主张投降。
在大顺军占领北京时,明朝廷在京的两三千名官员自尽的只有二十人,其他
“衣冠介胄,叛降如云”。这其中不乏以道德自居的东林党人。
国子监生陈方策塘报中说:“我之文武诸僚及士庶人,恬于降附者,谓贼为
王者之师,且旦晚一统也。”史可法也在奏疏中痛心疾首地说:“在北诸臣死节者
寥寥,在南诸臣讨贼者寥寥,此千古以来所未有之耻也!”
对于新生的大顺政权,不仅是官绅向往,连老百姓都热烈欢迎。
史料有载。
“晋民倡乱者皆传贼不杀不淫,所过不征税,于是引领西望”;
京师百姓“幸灾乐祸,俱言李公子至贫人给银五两,往往如望岁焉”。
明朝最后的忠臣,崇祯末年曾在朝廷任职的熊开元,真实地记载了当时的景
象,“癸未(1643)、甲申(1644)间,臣待罪圜扉,闻都人望贼如望岁,不啻三
百矛刺心而血欲洒而无从也”。
李自成进京后,北京的明朝官员争先恐后地前往大顺政权吏政府报名请求录
用。
如少詹事项煜“大言于众曰:大丈夫名节既不全,当立盖世功名如管仲、魏
征可也”。
给事中时敏声称:“天下将一统矣!”他赶往报名时吏政府大门已关闭,一时
情急,敲门大呼:“吾兵科时敏也!”才得以放入。
考功司郎中刘廷谏朝见时,丞相牛金星说:“公老矣,须白了。”刘连忙分辩
道:“太师用我则须自然变黑,某未老也。”勉强被录用。
首席大学士魏藻德被关押在一间小房里,还从窗户中对人说:“如愿用我,
不拘如何用便罢了,锁闭作何解?”
崇祯尸骨未寒,当年以爱国之名慷慨激昂于朝廷的群臣们居然马上卖身投
靠,恬不知耻的争相讨好大顺政府,试图博一官职,在李自成被大清击溃,女真
人入主北京时,这伙人又一窝蜂的转向了大清政府,可见明朝吏治之坏,为官者
早已麻木不仁,不知爱国为何物了。
其他方面,明朝辽东军队和官员曾奉命撤入关内勤王,由平西伯吴三桂带领
于三月十三日全部进关,驻扎于昌黎、滦州、乐亭、开平一带。当得知大顺军已
经占领北京,明朝廷覆亡时,就同山海关总兵高第一道接受了李自成的招降,归
附大顺政权。辽东巡抚黎玉田被委任为大顺政权四川节度使,奉李自成之命与明
朝投降总兵马科领军西行收取四川。
至此,秦岭、淮河以北的明朝军队已全部收编,地方除辽东外均为大顺政权
接管。
这便是大顺政权最辉煌的时刻,明朝之灭亡实在是其势,然也。
5.5. 李自成的速败
在事实上,出乎大多数人的意料之外,李自成攻入北京后,军纪是相当的严
明。此结论来自于《南明史》。
大顺军在北京一共经历了四十二天。大顺政权当时占领的范围,包括了整个
西北、华北、山东、河南两省、湖北、江苏的部分地区。
大顺政权的主要政策包括:一、接管政权,稳定人心。二、向南方地区派兵
占据要地、委派地方官稳定地方。三、调军南下,准备南征南明朝廷。四、准备
即位有关事宜。五、清点府库,没收皇宫、宗室、勋戚、太监的财产,打击官僚。
就这些政策来看,李自成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也不存在急剧腐化,政策
并没有任何错误。经历山海关兵败后才出现军纪问题,但总的来说,李自成的失
败并不是因为腐化问题。
那么李自成失败在哪儿呢?
一、人才录用失误。
李自成文官除牛金星、顾君恩外,其他多是明朝降官。大顺政权后期缺少的
是了解情况、统筹全局、能够制定战略方针的人才。投降大顺政权的明朝官员中,
并不缺少有才能的人,其中有的后来被清廷选拔为六部首脑甚至大学士。可是大
顺政权规定的是文官受武将节制制度,要求的是起义将领居于支配地位,对降官
不能重用,这就是战略上的最大错误。
李自成过于迷信军事上的胜利,在政治上没有作为。这与他缺乏政治上的远
见和不能够重视政治治理人才有关。他的军饷主要来自追赃助饷,这样能够做到
不扰民而补给充足,但是毕竟不是长远之计,军队庞大需要大笔的开销,树敌多,
没有开展农业生产,缺乏合适的政策在占领地上实行。
没有得到农民的支持,看上去占领大片领土,其实并没有良好的治理,而这
些政治上的政策不是武将能够了解的。一旦兵败,马上就不可收拾,号称百万大
军的大顺军之所以到后期毫无抵抗力,一败涂地,也就是这个原因。
大清在入关以前就网罗了范文程、洪承畴等人,在决定战略方针时能够征求
他们的意见;入关以后,对明、顺两个政权的官员一概收揽,还多次命令已经投
降的汉族官员推荐人才,动员他们写信招降。对曾经对仗的敌人也以前所未有的
器量容纳。
可见人才只有在能够重用他们的君王手下才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和作用。
二、军事战略失误。
李自成在西安决策大举东征,打算攻占北京,推翻明朝政府的时候,就应该
考虑到下一步将迎战清军的问题,这是显而易见的事情,然而事实却完全相反,
李自成在进北京城之前好像从来就没想到过要和清军交手,更没有意识到女真将
是同自己争夺天下的主要对手。
因为思虑不周,李自成就犯了战略性的错误,比如他在北京地区集结的军队
根本就不足以抵御清军大规模的进犯。
而此刻,李自成将大批主力部队分布在西北、湖广襄阳等四府、河南等地;
进占山西、畿辅、山东以后,兵力进一步分散。这种部署对于稳定大顺政权统治
区的局势是有利的,但是分兵驻防的结果势必造成在京师地区缺乏足够的兵力。
李自成曾在湖广荆襄地区部署了以大将白旺为首的七万兵马,当他的大军向
北京推进时,明军左良玉部乘机进攻湖广承天、德安。这时候,白旺上书请援,
李自成当即决定派绵侯袁宗第带领一支相当庞大的军队由陕西奔赴湖广。直到大
顺军山海关战败,袁宗第和白旺的军队仍滞留于河南与湖广。
袁宗第所统右营为大顺军攻城野战的五大主力之一,如果能够配合李自成进
京的主力部队,完全有可能做到攻占山海关,甚至拦截清军,从而进一步稳定辽
东局势,稳定首都的局势。
至于左良玉的袭击,以白旺七万人马防守绰绰有余,就算让左良玉取得局部
胜利,只要李自成主力还在,在北京坐稳了江山,回军击溃左良玉军简直易如反
掌。
李自成进京,本来是不论局部,直捣黄龙,攻敌之要害,断敌之根本的上策,
可是因为估计不足,忽略了女真的威胁,为了局部的利益放弃整体的利益,自己
反而分散兵力战败,被女真点中死穴,从此一溃千里,毫无翻身的机会。
三、追赃助饷失误。
大顺政权坚持“三年免征”赋税政策,通过没收明内帑、宗室、勋戚、太监
的家产和对明朝官员实行追赃助饷的办法,来解决财政问题。攻克北京后,缴获
属于皇帝的私财(即内帑)白银三千七百万两,黄金一百五十万两,数量相当庞
大。
就战略而言,大顺军在进入北京以后,大规模地实行追赃助饷是不合时宜的。
当时仅没收的明廷内帑,就足够大顺政权两年以上的全部支出,不存在财政上的
紧迫性。并且,李自成没有考虑到进入北京后客观形势的变化,政策上没有作出
相应调整。
追赃助饷从根本上就不是解决国家财政的办法,只有轻徭薄赋、整顿吏治才
是正确国策,可是李自成在大顺政权统治地区地区内普遍地推行追赃助饷,使各
地官绅人人自危,造成树敌过多的局面。
比如济南府“有户政府从事张琚者,谓之催饷司,拷掠宦家子,俾助饷。其
被掠者以万历来科目为断,计三十余家。刑具夹桚外,有铁梨花、吕公绦、红绣
鞋之名”。
以至于官绅地主不胜愤慨,认为“岂是兴朝之新政哉,依然流贼而已矣。”
当然,其间最大的失误就是造成了吴三桂的倒戈。
之前李自成让吴三桂之父安抚吴三桂,并且顺利交接了山海关。但是在京城
里,没收吴三桂的大笔财产、将吴三桂的家人下狱、甚至刘宗敏抢走吴三桂的爱
妾陈园园,使得本来对李自成心存疑虑的吴三桂失去了对李自成的信心。
这也就直接导致了吴三桂的夺回山海关、交好大清,以国破家亡的哀兵抗击
大顺军。
李自成进攻山海关失败,在于低估了吴三桂的实力和当前的形势。
吴三桂的辽东兵力其时只有五万,却是整个明军中最精锐的部队,与清兵的
生死搏斗中积累了丰富的战斗经验,而且据关而守,有火炮相助,再加上清兵十
万铁骑的出其不意。
李自成的大顺军实力也是相当的强,兵力上更是数倍于敌人,山海关险要,
可此时此刻不比吴三桂有整个大明作为后援的抗击大清,要说吴三桂是负隅顽抗
也不为过。
李自成首先将山海关团团围住,还意图劝降,这样就延误了战机。攻打山海
关的时候,大顺军面对的是明军中的最强悍的部队,抵抗之强是李自成绝没有见
过的。
然而即使是这样,如果没有清兵出现,山海关还是可以攻下来的。
可是多尔衮抓住了这稍纵即逝的战机,在吴三桂兵力接近崩溃的时候冲了出
来。突然出现这个效果是吴三桂和多尔衮刻意隐瞒造成。
李自成在毫无心理准备的情况下,看到突然出现的庞大数目辫子军,知道此
战必败无疑,所以选择了主动离开战场,不久他杀害吴三桂的全家泄愤,并且最
终放弃北京城。
在军事指挥上,李自成的能力极高,并不存在大的失误,只是政治上的失误
导致了李自成的失败。
之后李自成经不起屡战屡败的打击,又渐渐刚愎自用,重用牛金星,杀害大
将李岩,自溃长城。尽管手上有几十万的军力,但是在天才将领吴三桂及其辽东
精兵、多尔衮的大清铁骑,还有南明的部队合力攻击下,迅速的兵败了。
5.6. 洪承畴的忠诚
洪承畴这一生争议颇多,他身为明朝忠臣,不论是打击李自成还是抗击清兵,
都表现出了非凡的才干,在投降大清后,他又回过头来对付明军,一样是屡建奇
功。
不可否认洪承畴是治国之良臣,也是用兵的高手,其能力远远超过明朝末年
的那些人物,如史可法之辈。如果崇祯年间能够依靠洪承畴统筹大局,而不是调
他南征北战,还在松锦战役中派太监监军,干涉他的行动,不断的要求他出兵决
战,最终战败而降,明朝之灭亡很有可能会推迟数十年。
洪承畴的才能不为崇祯所用,难道他就应该自杀殉国吗?
其实在明末的大臣中,最后并没有效忠崇祯的实在太多,他们投诚李自成,
李自成失败后又投向大清的怀抱,一样志满得意,并没有丝毫耻辱感,这些人平
日高谈阔论,却于明朝没有一丝一毫建设之功,然而历史对他们并无指责,反而
把矛头指向了曾经为明朝努力过的洪承畴。
洪承畴的降清在于可能因为他的畏死,可是这不足已被指责,每个人都有权
利保全自己的性命,事实上,为了腐朽的明朝而牺牲,我并不以为有什么值得颂
扬的地方。
洪承畴才能出众,也就注定了他不甘寂寞,他有自己的政治抱负,但明朝政
府不能够提供给他施展才能的机会,反而处处约束,洪承畴为明朝已经尽了最后
的努力,他的失败并非是他的决策过错,而清朝政府能够提供机会,让他领导一
系列的政治、经济方面改革,这种诱惑力是具有治国才干的人无法抗拒的。
明朝忠臣的产生,正于黄宗羲所说,他们的最大冲动产生于东林党运动的道
德和精神英雄主义。同时东林党运动也引发激烈的党争,党争在南明统治时期并
没有停止,反而导致了福王的南京朝廷和桂王的追随者的分裂,党争对于明朝的
危害是持续性的,他们的忠诚并没有对明朝政府产生过建设性的作用。
这些明朝忠臣强烈反对入清朝为官,他们蔑视“汉奸”,鄙夷这样的叛国行
为,但是他们惊讶的发现,那些通过与清朝政府合作的叛臣正在进行一系列的政
治、经济、法律改革,并且逐渐取得了成就,国家得到了发展,老百姓得到了安
定,大清的政权越来越稳固,而这些改革,在明朝根本就无法进行。
明末的思想家迷茫于这种现象,在反省明亡的同时,也做出了思考,比如顾
炎武就努力想将个人为王朝效力和为保存文明所区别开来。
在《日知录》“论正始风俗”中,顾炎武写道:“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
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
食,谓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
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顾炎武认为,如果清朝政府能够延续中国的文明,比如儒学,比如礼仪,那
么就应该得到老百姓的拥护,为了腐败无能的明朝政府尽忠的事情应该只是“其
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从另一方面看,为了不“亡天下”,明朝的忠臣甚至应该和
清朝政府合作。
对明朝忠臣,尤其是有才干的明朝忠臣来说,他们或许因为对明朝的感情而
不愿接受清朝的官职,但他们又困惑于以天下事为己任的理想。
如果放弃任官,这些忠臣所坚持的最终的善是什么呢?为了一个不可能挽回
的明朝而放弃自己的理想,最终无所事事渡过一生吗?与他们相反,洪承畴这些
人正在积极建设着这个国家,历经战乱痛苦不堪的中国在慢慢恢复元气,正急需
大量的人才来完成重建帝国的任务,而明朝最后的忠臣们拒绝参与这一切,不是
逃避自己的责任吗?
可是历史将会怎样看待降清的汉官呢?是予以根本的否定,还是会对他们做
出公正的评价呢?
关于道德的思考直到今天也没有停止过。
是加入清朝政府以实现他们的抱负,进行在明朝不可能实现的政治和经济改
革,使中国重新回到在明朝已经偏离的正轨上来,还是扼守道德,放弃读书人的
责任和理想作明朝最后的忠臣?是像史可法那样用自己和全城人的性命来殉葬
明朝,还是举城投降换取老百姓的活路?这样的考虑实在太多,也太艰难了。
洪承畴显然是忠于他的理想,他一定是经过漫长的思考才作出这样的决定,
他肯定也意识到了后人,甚至是当世之人对他的指责,然而他无法放弃自己的责
任投入到大清的统一战争和大清的建设之中,不管怎么说,如果明朝政府能提供
同样的机会,他一定会更加乐意来完成这一切的。可是命运却捉弄了他,让他来
做明朝的掘墓人,洪承畴要像史可法那样选择死其实很简单,可是活下来更不容
易。
5.7. 陈园园和明亡
一个女人左右了明朝这样庞大帝国的命运,因为此事直到今天还引起人们的
讨论,可见美女的魅力的没法挡啊。
记起曾经一次讨论,大意是说女人的贞节是能够用价值来衡量的,一百万不
能,一千万总可以,一千万不能,一个亿总可以,一个亿不能,拿你全家人的性
命总可以,实在不行,就拿全国人的生命来威胁你。
用一己之贞节换取全国人的生存,这种条件谁能够拒绝呢?
所以说贞节并非无价,只不过是普通人买不起单而已。
吴三桂,却是能够买得起单的人。
然而讨论这种问题是可耻的,南唐的花蕊夫人诗曰:“四十万军齐解甲,更
无一个是男儿”正是命中了要害,如果说一个国家的前途命运,连皇帝、大臣、
将军们都不能控制,最后厚颜无耻强调是红颜祸水亡国殃民,那实在是自私的推
卸责任。
皇帝自称是天之子,上承天命,口含宪法,至尊无上,而朝廷大臣们高高在
上,接受供养,平日作威作福,一个个以国之栋梁自居,如今搞得一塌糊涂,丧
权辱国,弄到要灭亡的地步,这个时候埋怨说是因为一个女人的原因,那可真够
不知羞耻的。如果这个国家的老百姓都弱智如斯,以为这就是事实,那么这个国
家灭亡也就可以理解了。
历史上无数的证据表明,中华民族固然是一个勤劳、勇敢、善良、聪明的民
族,但是于反省自身一点上做得不够,反而更多的是推卸责任,不愿意承认犯下
的错误。
法国雅克·勒高夫说过,“拒不思考历史的民族、社会和个人是不幸的,同
历史遗亡症引起的伤害相比,往昔的创伤微不足道。”
是啊,历史遗忘症使得中华民族一次又一次的跌倒在同样的地方,这样的悲
剧和中华民族曾经遭遇过的那么多不幸相比,过去那些悲惨和牺牲显得毫无意
义,我们自豪的宣称有五千年的灿烂文明,但是对于中华文明留给我们那些最宝
贵的财富——失败的经验教训,却一点儿也没有继承。
举个例子来说,明代朱元璋对国家制度上的弊端相当了解,在宦官之害和土
地兼并造成社会问题上,他都做出过明确的规定。
土地问题上,朱元璋曾经诏令,“耕者验其丁力,计亩给之。使贫者有所资,
富者不得兼并。若兼并之徒多占田以为己业,而转令贫民佃种者,罪之”。并且
限令公侯大官“其山场水陆田地,亦照原拨赐例为主,不许过分占为己业”。
朱元璋还曾作铁榜九条申诫公侯,严禁功臣和公侯之家倚势强占官民田产。
宦官问题上,《明史·职官志》提到,洪武十七年铸铁牌。文曰:“内臣不得
干预政事,犯者斩。”置宫门中。又敕诸司,毋得与内官监文移往来。
可是有什么用呢?朱元璋在世的时候这些制度执行还不错,到了朱元璋的后
代,制度就慢慢发生改变,最后明朝演变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太监帝国”,
也因为土地兼并使得明朝成为最大的“流民帝国”。宦官和流民,绝对是明朝灭
亡最主要的两个原因。
而我们今天印象最深刻的,也是“冲冠一怒为红颜”,明朝灭亡就这样变成
了一场闹剧,失败者“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
而复哀后人也”。
中华文明之衰落,根本在于人民放弃自己的责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本来国家之振兴富强是每个国民的事情,可是我们宁愿盲从那些离开他们地球就
不转的领袖,宁愿服从不合理的制度并且相信这样做是为我们的长远利益着想,
然而在遭遇到亡国之祸的时候,我们又将责任推诿给别人,比如红颜祸水,比如
汉奸卖国,比如敌人狡诈恶毒,总之是推卸当权者的责任,进而推卸国民的责任。
其实反省历史,绝非是要谁承当责任,而是希望能够从其中汲取教训,从根
本上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而不是将责任推诿给任何一人了之。
敌人是阴险无耻也好,是懦弱无能也好,还是积极进取也好,都不是我们能
左右,我们要做的应该是做好自己的事情。一个根基深厚的国家,绝不可能为任
何人所卖,如果说某一个人就有能力出卖国家,那么一定是这个国家的制度出了
问题,才有可能为之所趁,其错根源还是在国家本身。只有一个千疮百孔的国家,
才可能一击则溃,才有可能一卖即成。不去探求根本,反而津津乐道于莫衷一是
的表象与谣言,缺乏必要的反省,就不用奢谈什么自警自省,这正是下一次亡国
之祸根。
陈圆圆和明亡本无关系,然而却又关系密切,我谈陈圆圆与明亡,却又不是
谈陈圆圆与明亡。一个将明亡归咎于陈圆圆的民族,是必将犯同样错误的民族,
这点我以为毋庸置疑。
5.8. 史可法的殉国
史可法既不是政治家,也不是军事家。
政治上,史可法的“复多尔衮书”提到。
“今逆贼未服天诛,谍知卷上西秦,方图报复。此不独本朝不共戴天之恨,
抑亦贵国除恶未尽之忧。伏乞坚同仇之谊,全始终之德;合师进讨,问罪秦中;
共枭逆贼之头,以泄敷天之愤。则贵国义闻,(火召)耀千秋,本朝图报,惟力
是视。”
他原来是打算用“同仇之谊”来感动大清,幻想连同清兵一起消灭李自成而
已。贯彻南明那一套划江而治的政策。
军事上,他督师江北近一年,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却一筹莫展,
毫无作为。清军主力南下,他节制的将领绝大多数倒戈投降。就算是他本人闻名
天下的扬州战役,其实也没有组织过任何有效的抵抗。
在左良玉部东下、清军南侵的紧急情况下,史可法惊惶失措,应廷吉记载,
当时一部分南明军队驻于高邮,史可法一天之内三次发出令箭,上午令邳宿屯田
道应廷吉“督一应军器钱粮至浦口会剿”左良玉部叛军;中午令“诸军不必赴泗,
速回扬州听调”;下午又令“盱眙告急,邳宿道可督诸军至天长接应”。应廷吉对
诸将说:“阁部方寸乱矣,岂有千里之程,如许之饷,而一日三调者乎!
在镇守扬州的时候,多铎下令攻城之前,史可法即已“自觉愦愦”,把军务
交幕僚处理,根本没有亲自主持抵抗,扬州“城坚濠广,四野曼延,正利步骑”,
可是二十四日清军开始攻城,不到一天即告失守。
这就是史可法的真相。
许多历史英雄人物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单纯,如果南明的重臣名将们真有
如传说般的才能与坚贞,那么南明就根本不会灭亡。
如果我们有意识的摒弃自己的偏见或者成见来审视历史,那么我们不难发
现,历史上并不存在十全十美的人物,同样,也不存在大奸大恶的人物,但是历
史看上去总是那么扑朔迷离,因为后人的需要,任意的篡改和虚构,将历史变得
面目全非。
对于史可法的评价使我面临困惑,一方面,史可法勤奋好学,性格坚毅,居
官廉洁勤慎,在最后关头宁死不屈;另一方面,他又的确缺乏政治以及军事上的
才能,他或许有些文过饰非,但不可否认他是按照自己确信的道德标准来行事。
如果说明朝末年的史可法和扬州是悲剧,我宁愿把这理解成明朝专制制度造
成的悲剧,既然史可法身在其位,就只能勉为其难,他缺乏力挽狂澜的能力,可
是现在的他没有退路,他只能够尽力而为,虽然事情并非尽力就能办好。
史可法在南明前期的苟安并不令人惊讶,南明政府本来就是不思进取,史可
法作为明朝体制下成长起来的兵部尚书,有所例外倒还不可理解了。
史可法表面上是重兵在握,其实当时的现状是军阀割据,史可法并没有实权,
也根本无法调动这些军队。如果说把这一切的错误归咎于史可法,我以为过苛了,
至少在南明朝廷,比他更应该受到指责的人还有很多。
关于史可法,后世一直存在两种评价,一种是不顾史实的进行过分渲染,极
尽能事给予赞颂,另一种显然是针对赞扬评价而发,对史可法的无能进行批评和
阐述,从而否认史可法。
然而无能并不是过错,不能因为能力问题而涉及到个人道德或者历史结论。
按照批评者的说法,史可法应该主动退位让贤才可称得上正确,可是在当时绝不
可能的。
或许史可法知道自己在政治、军事才能上的缺乏,就算他主动退出,当时谁
又能够取而代之呢?当时的南明政府中像史可法一样忠臣不屈的人根本就没有
几个,史可法能够信赖谁呢?他迫不得已而担当重任,绝非为了权势或者利益,
我们又何必还苛求他是政治家兼军事家呢?
在明朝,只有八股文专家才能够达到他那样的地位,真正的军事家能够这么
博学多才吗?
可是明朝运气真的很好,明末抗清三个名将,熊廷弼是万历二十六年的进士。
孙承宗是万历三十二年的榜眼,袁崇焕是万历四十七年进士。
然而那又怎么样?明朝皇帝罢斥了其中一个,杀死了另外两个。
史可法就算是天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能够会有好下场呢?
史可法的尴尬其实和吴三桂、和洪承畴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他们怎样做都是
错,那个悲剧的时代根本就没有正确给他们选择。
史可法选择了殉国,吴三桂选择了降而复反,洪承畴选择了投降并且参与建
设大清帝国,明末思想家们选择了不合作,究竟谁的选择能够称得上正确呢?
或许,我们更应该思考的是,我们的国家为什么会沦落到这种个人怎么选择
都是错误的地步呢?
6. 南明篇
6.1. 南明之腐败
有些无法将南明弘光朝廷和反清联系起来,如果反清事业尚可称正义,而南
明政府却很难作为正义事业的领袖,但是“反清”口号后面若不加上“复明”这
两个字,又似乎不能够叫做高举义旗、一呼百应。可是如果反清就是为了复明,
而且还是复南明小朝廷那样子的政府,想必很多人也不会满意吧。
难道只能在清朝政府和南明弘光朝廷之间作一个选择吗?
一定要非此即彼吗?
我知道两者都不代表正义,而正义——这个第三者,始终没有过发言权。我
以为与其在南明政府和清朝政府,或者是明朝政府中挑选一个作为正义来表达我
们的义愤,不如多考虑一下怎样才能避免这些一丘之貉轮番上台,演出一幕又一
幕暴政取代暴政的闹剧。
甲申年(1644年)四月,李自成率军攻克北京,崇祯吊死煤山,南京明朝
大臣们面临解决王朝继统问题,崇祯的三个儿子都没有逃出北京,只有从藩王中
挑选,而当时藩王中尚存的神宗直系子孙,有福王、惠王、瑞王、桂王四人,后
面三者分别在广西、四川,地处僻远,离南京近的只有从河南逃来的福王朱由崧
和旁系的侄儿路王朱常芳。
宦官阮大铖与凤阳总督马士英密谋此事,阮大铖建议立福王朱由崧。其时福
王有昏庸之名,但是阮大铖、马士英认为这样的皇帝容易控制,于是就联络总兵
黄得功、刘良佐、高杰、刘泽清等实力派,宣布拥立福王。
兵部尚书史可法认为立福王有“七不可”,即贪、淫、酗酒、不孝、虞下、
不读书、干预有司,这种五毒俱全的人作了皇帝定会误国误民。
然而,福王朱由崧被马士英等人早早迎入南京,史可法与高弘图无奈,也只
得加入了奉迎的行列。
朱由崧在政治上毫无作为,生活上荒淫透顶,政事全委托给马士英处理。
我们来看看这位荒淫皇帝的作为。
朱由崧刚刚登上皇帝的宝座就以“大婚”为名派出内官在南京、苏州、杭州
等地挑选“淑女”。
“都城内凡有女之家,不问年纪若何,竟封其门,受金然后释放,又顾别室。
邻里哭号,唯利是图”。
八月,兵科给事中陈子龙上疏说:“昨忽闻有收选宫人之举,中使四出,搜
门索苍,凡有女之家不问愿否,黄纸帖额即舁之而去,以致闾井骚然,人情惶骇,
甚非细故也。……今未见明旨,未经有司,而中使私自搜采,不论名家下户,有
夫无夫,界以微价,挟持登舆,宜小民之汹汹也。”
弘光帝在南京遍索不能如意,又派出内监前往苏州、浙江等地选拔。
祁彪佳日记中载,1645年二月十二日,“因奉旨选婚,越中嫁娶如狂,昼夜
不绝”。这时距离弘光朝廷的覆亡还不到三个月。
朱由崧派内官捕捉蟾蜍,配制春药;内官们公然打着“奉旨捕蟾”的旗号督
促百姓捕捉,被民间称之为“虾蟆天子”。
甲申除夕,朱由崧突然闷闷不乐,传各位大臣进见,这些大臣还以为朱由崧
良心发现,担心起国家大事来,一个个都磕头请罪,可是过了很久,这位皇帝才
说:“打仗的事情,我还没工夫考虑,我现在担心的就是梨园子弟没有优秀的人
才,打算广泛选拔,希望各位爱卿早点帮我去办。”真是麻木不仁到了极点。
皇帝如此,朝廷大臣们也不甘示弱。
掌握朝廷实权的马士英、阮大铖等人醉生梦死,利用手中的权力鬻官肥家。。
当时民间流传民谣,“中书随地有,都督满街走,监纪多如羊,职方贱如狗。荫
起千年尘,拔贡一呈首。扫尽江南钱,填塞马家口”。
顾诚的《南明史》中提到,甲申九月二十八日,余煌在一封信里不胜愤慨地
描述了江南官绅的昏淫:“尤可异者,国难初闻,宴衎不彻;哭临未毕,声伎杂
陈。而俨然乡衮与愚顽同其欢谑,略无改容。近且架凌云之台,演彻夜之剧,怪
诞淫亵,错出争奇,妇女若狂,通都填咽。而一二领袖之家,皆巨室也,争夺梨
园,彼此相斗,家僮至于破额,长吏为之解纷。如此景象,岂复成世界乎?君亲
荼毒,宗社邱墟,宫阙惨于离黍,山陵同于藁葬,此乾坤何等时也,而般乐怠敖,
倍于承平。夫独非臣子乎?夫何至于此极也!弟与忧者,不在奴,不在贼,不在
兵饷;窃以为神州陆沉,必自此病狂丧心始。披发野祭,百年为戒,此辛有所见
而深悲也。”
弘光朝廷不仅不以国事为重,反而想方设法粉饰太平,可谓苟且偷安达到丧
心病狂的程度。
天令其亡,先令其狂,南明正是如此。
6.2. 南明之军政
当时南明弘光朝廷控制的区域,东自黄河下游以南,西迄武昌长江以南,其
物力、财力、人力也比清廷所控制地区雄厚,对清方、大顺政权占有非常明显的
优势。淮河以南是当时中国人口最密集、经济最发达的地方,而且受战乱破坏最
小。
南明弘光朝廷设江北四镇,共拥兵三十万。武昌的宁甫侯左良玉,拥兵二十
万。
而正当大顺军西撤、清军在畿辅地区休整之时,山东、河南两省的官绅、土
贼处于群龙无首,徘徊观望之际,非但弘光朝廷毫无进取之意,就连我们的史可
法史督师也一样在军事上毫无作为。
史可法曾奏称:“近阅诸臣条奏,但知催兵,不为计饷,天下宁有不食之兵、
不饲之马,可以进取者?目前但有饷银可应,臣即躬率槖鞬,为诸镇前驱。”
史可法言之凿凿,然而当时史可法和他的部将是不是真缺饷呢?
甲申五月建立江北四镇的时候,规定每镇额兵三万,每年供应米二十万石、
银四十万两,由于当时一石米约值银一两,所以有的史籍径直写作一镇岁饷六十
万,四镇合计每年二百四十万。
然而这年九月十二日“东平伯刘泽清、总督田仰奏请乞饷。上谕:东南饷额
不满五百万,江北已给三百六十万,岂能以有限之财供无已之求?”
也就是说,至少在南明初期,江北四镇的军饷早已给足一年半之需,所谓缺
饷云云,只是史可法不思进取的借口而已。
南明政府拥有淮河以南辽阔的地盘,在明朝崇祯灭亡之前,明朝政府每年从
江南各地搜括大量财物,弥补宫廷和边关耗资,基本上是以江南的财力供养北方
的开销。如今北方各地相继沦陷,分别归属大顺和大清,南明政府在财政收入上
绝对是绰绰有余,可是南明政府的财政还是入不敷出。
在福王朱由崧出任监国的时候,有人主张依照旧例列入减免赋税的条款,以
争取民心。但史可法却拒绝采纳,他说:“天下半坏,岁赋不过四百五十余万,
将来军饷繁费,则练饷、剿饷等项未可除也。”
明朝灭亡就是因为崇祯的横征暴敛,可是南明政府乃至史可法犹自不误,照
征不误,甚至变本加厉,南明和大顺政权的“三年免征”以及清朝多尔衮进入北
京后立即宣布废除三饷,赋税按万历年间的册子征收相比,实在差得太远了。
可笑的是,在已经失陷于大顺和大清的地方,南明政府就很慷慨的免除赋税,
福王登极诏书中大方的宣布:“自弘光元年始,山东钱粮全免三年,北直钱粮全
免五年。”。真是自欺欺人。
南明政府在军事上毫无作为,军费开支却极度膨胀,左良玉和四镇将领在大
清和大顺相持不下,两虎相争从中取利大好时机,不但无所作为,丝毫不见用兵,
反而只求苟安,还为非作歹,给地方百姓带来了深重灾难,更是威逼南明政府索
要军饷,消耗国力,以至于南明政府财政入不敷出。
李清《南渡录》卷三记,甲申九月“时正项所入止六百二十万,养军所出至
七百五十余万,通计每年正项缺一百五十万”。
工部与户部上言:“今天下兵马钱粮通盘打算,缺额至二百二十五万有奇,
户部见存库银止一千有零耳。”
因为南明财政收支不抵,户部就变相加征。
甲申十二月决定“凡民间田土,熟田每亩二分,熟地每亩五分,山塘每亩一
厘,给予弘光元年契尾一纸”,合计江南一年另“加折色银五十万六千四百五十
余两,道路哗然”。
在弘光立国的一年时间里,搜刮百姓财物无孔不入,所得金钱却几乎从来没
有用于救济灾民、兴修水利等实政。除了豢养军队以外,财政收入的另一部分耗
费于皇帝、宫廷和官僚,供他们过着穷奢极侈的生活。朱由崧即位于南京,马上
“修兴宁宫、建慈禧殿,大工繁费,宴赏皆不以节,国用匮乏”。
南明政府如此大肆搜括民脂民膏,地方军队更是形如强盗,南明之民心从此
就已消失殆尽。
讽刺的是,南明弘光朝廷依赖笼络藩镇而立,又以藩镇叛降而亡,他那倾尽
国力,耗资巨大所豢养的军队,在清军南侵的时候,一战未接,大部分都投降。
多铎初下江南的时候,投降的南明士兵就二十三万八千三百名。仅这一批在
江北投降清朝的南明兵员数目就超过了清兵南侵多铎、阿济格两路兵力的总和。
以后陆续有左良玉之子左梦庚,黄得功部将田雄、马得功,又是几十万的军力,
这些汉将为大清击溃南明政府、统一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
南明重用这样一些无耻将领,想不灭亡也难了。
6.3. 南明之灭亡
南明小朝廷的无能腐败可谓中国历史之最。
南明政府最大的失误在于弘光朝廷的基本国策——“借虏平寇”。实行的是
和大清共同讨贼,图谋划江而治的天真战略。
南明政府之所以会犯下这种战略性的重大错误,原因是因为自身的腐败无
能、不思进取,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党派林立,为争权夺利纷争不休。
弘光朝廷建立的时候,正值吴三桂降清,联兵击败大顺军,占领北京之际。
弘光君臣看到吴三桂借清兵击败了“闯贼”,收复神京,一个个兴高采烈,称之
为“功在社稷”的“义举”。
五月二十七日,大学士马士英疏“陈恢复大计”说:“吴三桂宜速行接济,
在海有粟可挽,有金声桓可使;而又可因三桂以款虏。原任知县马绍愉、陈新甲
曾使款奴。昔下策,今上策也。当咨送督辅以备驱使。”
次日,弘光朝廷即决定“封关门总兵平西伯吴三桂为蓟国公,给诰券、禄米,
发银五万两、漕米十万石,差官赍送”。
当政的文武大臣,他们共同的特点都是以起义农民为敌,而对多次犯中原,
这时已经“攘取畿辅等地”的清方则一味退让,在“借虏平寇”的如意算盘下,
围绕“定策”、“逆案”、“顺案”争权夺利。
而军事方面,南明最为倚重的江北四镇中,二刘之兵皆“虚夸不中用”,惟
高杰兵战斗力强。高杰凶悍桀骜,却毅然拒绝清肃王“大者王,小者侯,世世茅
土”的诱降,疏请以己重兵驻归德,冒大雪,沿黄河筑墙,专力防御清兵,并联
络河南睢州总兵许定国“以奠中原”,不料许定国暗通清兵,设计于酒后谋害了
高杰,渡河降清,并引清兵至仪封。
就在清兵迅速南下,形势危急之际,拥有数十万重兵、镇守武昌的左良玉,
发兵南下,要“清君侧”、“除马阮”。马士英却公然提出:“宁可君臣皆死于大清,
不可死于左良玉之手”。当时有人抗言:“淮扬最急,应亟防御。”马士英命令“有
议守淮者斩”,朝议之后,竟诏史可法尽撤江防之兵以防左。
史可法以南明国防大臣的身份督师一年多,却没有任何成果,既没练兵,也
没防御,更没有趁大清和大顺交战之际收复失地,一味苟安,最后清军南下,一
败再败,退守扬州,以身殉国。
不多久,南明弘光政权灭亡。
因为清朝的推行民族压迫政策犯下了严重错误,南明后期得以顺势团结了几
十万大顺军、张献忠的归降部队,提出反清复明的口号,共同对付清兵,曾经辉
煌一时。但是各个将领依旧各自为政,南明的几个大将,孙可望后期的飞扬跋扈,
最终导致众叛亲离,卖身投靠;郑成功虽然有大志、有军事才能,却私心自用,
断送华南抗清大业。之后退守台湾,一心守护自己郑家的地盘;李定国也是悲剧,
出滇抗清前期遭孙可望妒恨,无法在两湖、江西战场上施展雄才大略;中期寄厚
望于郑成功连兵粤、闽,会师北上,得到的却是郑成功的虚应,结果导致丧师失
地,南明中兴从此无望,最后只好死而后已。
南明之灭亡并不令人感到意外,昏庸的皇帝,肆虐的奸臣,跋扈的将领,无
能的督师,明朝的遗毒如党争、苛政、文人领兵都被完好无损继承下来,甚至还
有所发扬光大,那么延续着明朝的灭亡之路走向覆灭也就顺理成章了。
7. 大清篇
7.1. 皇太极的改革
皇太极这个人很不简单,以往我们过多把目光放到他在军事的胜利上,而忽
略了他在政治上的大规模改革,而后者才正是后金兴起的主要原因。
在努尔哈赤当政的晚年,政策上有不少失误,他实行对对汉官汉民的残暴政
策。屠杀、镇压、奴役激起汉族各阶层的反抗,造成后金社会的动荡不安。
皇太极即位后马上就调整对待汉官汉民的政策,使汉官汉民的地位有所改
善,以缓和女真族与汉族之间的尖锐矛盾。
在皇太极即位后的第四天,就颁布了一项命令:“治国之要,莫先安民。我
国中汉官汉民,从前有私欲潜逃,及今奸细往来者,事属已往,虽举首,概置不
论。嗣后惟已经在逃,而被缉获者,论死。其未行者,虽首告亦不论。”
在颁布这项法令以后的第三天,又颁布了一项新的重要法令,这个新法令要
求停止筑城等过重的劳役,使老百姓可以“专勤南亩,以重本务”。新法令还说:
在社会上“满汉之人,均属一体”,凡审判罪犯,承担“差徭公务”等,不得差
别对待。
这些政策的颁布对后金汉人的人心安定起了重要作用,从而为后金的军事行
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努尔哈赤时期,后金的国家行政机构十分简陋,以旗代政,一职多能。皇太
极致力于中央政府制度的改革,逐步建立一套比较完整的国家行政机构,天聪五
年(1631年),设立了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天聪十年(1636年)四月,皇太极即皇帝位,改国号“大清”,改元“崇德”。
崇德改元前一个月,即天聪十年(1636年)的三月间,改文馆为“内三院”,
即内秘书院、内国史院、内弘文院。这是继天聪五年仿明制设立六部之后的又一
次重大的建政活动。五六月间,还设立了都察院和更定蒙古衙门为理藩院,以完
善中央统治机构。
皇太极通过完善中央统治机构的过程,削弱八旗贝勒的实权,逐步集权于中
央的过程,从而巩固了皇权。
因为皇太极的锐意进取,大清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了一系列的政府体制改
革,为将来大清入主北京城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满族社会中沿袭着一种很古老的婚姻习俗,崇德改元之后,皇太极也对此进
行了坚决的改革,规定:“自今以后,凡人不许娶庶母及族中伯母、婶母、嫂子、
媳妇。”同时还废止了“夫死妻殉”的陈旧习俗。
天聪六年(1632年)满文改革家达海,改进了初创时期的满文。于是满族
有了自己的文字,这些都是皇太极治理下了不起的成就。
皇太极重视农业生产,他认为农业是“立国之本”,“国之大经”,因此颁行
一系列保护和鼓励农业生产的法令。农业的改革是大清的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
像努尔哈赤时候的经济危机再也没有出现过。
相比皇太极,明朝末年的几个皇帝简直无知无识,差得太远。为什么这样一
个庞大的明帝国会有这么多昏庸无能的皇帝,大奸臣、大太监,而不过数十万人
的女真族竟然会有努尔哈赤、皇太极、多尔衮、顺治、康熙、雍正等等如此多的
才智之士呢?明朝的灭亡是上天的安排,还是别有原因呢?
7.2. 入关后的政策
大清进入北京后,多尔衮在范文程、洪承畴等的建议下,提出了“经纶方始,
治理需人。凡归顺官员,既经推用,不必苛求。此后官吏犯赃,审实立行处斩,
鞭责似觉过宽。自后问刑,准依明律”的用人政策。也就是说,以前的贪官污吏
行为一概不计较,只要有利于大清朝的就用,只要以后不再犯法就既往不咎。
这样,清兵征战方面有多尔衮及其八旗子弟兵,有吴三桂的辽东精兵,战略
方面有范文程、洪承畴等运筹帷幄,政治上又制定合适的政策,大量启用明朝的
降臣治理国家,巩固占领的领土,为出击李自成和南明,以及未来的一统天下做
好了准备。
清朝政府的政治改革是关键。
清朝政府在多尔衮时期以及顺治亲政之初,就已致力于改革赋税征收制度
了。这些早期改革的最大成就,就是部分地废除了明朝加派的军饷。另一主要成
就,则是丁口数与登录在赋税册上的土地数的增长。
清朝政府推行无主荒地免费分给农民垦种的政策。例如四川,每户可分耕地
30亩,旱地50亩,交换条件是垦户须入籍。这些政策极大的调动了农民的积极
性,顺治年间共开垦土地164263顷,即每年约9125顷。康熙年间共开垦273671
顷,即每年4561顷。由于政府提供减税优惠,鼓励土地所有者自己开垦田地,
仅1658年开垦土地的总数就高达98259顷。
在1645至1661年间,因为赋税管理制度的改革,丁口数从1000万增至1900
万,约增加了90%。同时,从1651到1661年,登录在册的土地面积几乎翻了
一番,从29亿亩增至约52.6亿亩,同时清朝政府的财政收入得以收支平衡,甚
至颇有盈余。明朝中叶以来一直伴随着中央政府的财政危机在清朝时期得到了彻
底的解决。
清朝政府还开辟了专门的部门处理水利事务,这个部门的负责人是王永吉。
王永吉在明朝晚期以专长于财政、刑法和灾荒赈济而声名卓著。
明朝水利系统早已经是混乱不堪。在清朝政府统治的前十年中,差不多每年
都有河道大决口,造成严重水灾。在王永吉的领导和清朝政府的支持下,开始了
大规模的修建水利工程。
清朝政府通过一系列的水利工程,如1686年修建冲鹤运河,1688年疏浚黄
河口,1699年加固江苏高家堰堤坝。这些工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此后六十
年内,黄河再也没有发生过一次大水灾,这对河北平原和淮阴地区的老百姓来说
是造福无穷。
值得注意的是,清朝政府在政治、经济等改革措施上并非自己独创,相反,
清朝政府的政治体制、中央机构,乃至改革方针,都是沿用了明朝时候的政策,
甚至是改革的主要领导人也是明朝灭亡后投诚过来的叛臣,改革对于清朝政府来
说好像没有明朝时期那么难,虽然在清朝入关后推行民族压迫政策,激起了大江
南北的反抗,但是清朝的最终统一全国不是因为暴力镇压,而是因为积极的改革
造成是不可否认的。
而明朝政府,以及南明政府,对他们而言,这些改革措施他们比清朝政府更
有条件做到,他们完全可以得到民心,解决财政危机,提高军事实力,只不过他
们都不屑、不愿去做罢了。
8. 明之灭亡
明朝末年,“中国以土广民众,文化水准比较高的民族,但却为局处一隅的
后金的野蛮民族的所击败”。此论有失偏颇,清之取国于李自成,而非明,这是
南明政府和清朝政府的共识。
明末年间曾流传一首民谣。
“老天爷,你年纪大,耳又聋来眼又花。老天爷,你年纪大,你看不见人来
听不见话。杀人放火的享受荣华,吃素看经的活活饿杀。杀人放火的享尽荣华,
吃素看经的活活饿杀。老天爷,你不会做天,你塌了罢!老天爷,你不会做天,
你不会做天,你塌了罢!你塌了罢!你塌了罢!”
可见普通民众对明朝政府怨毒之深。
清朝之所以能够维持稳定,绝非只靠杀戮。对于这一点,很多人下意识的忽
略这点,只靠武力治理国家是行不通的,如元朝,如果推行残酷的民族压迫和暴
政,就算是纵横天下无敌的蒙古骑兵,也是迅速瓦解。
经过几十年的农民战争和清朝的统一战争,全国土地荒芜,人丁缺少,财政
收支入不敷出。1661年,即顺治十八年,全国人丁户口只有一千九百多万口,
还不到明朝万历六年(1578年)的六千零六十九万多口的三分之一;全国的田
地只有五百二十六万多顷。
天府之国四川“民无遗类,地尽抛荒”,“有土无人”;江西是“官虽设而无
民可治,地已荒而无力可耕”;鱼米之乡的湖南“自岳而长,村不见一庐舍,路
不见一行人”。
而康熙采取了积极的政治、经济改革,奖励垦荒,轻徭薄赋,惩治贪污,并
且兴修水利,节约开支,1681年(康熙二十年)后,清朝的财政收入大为好转,
1709年(康熙48年)后,户部库存银由一千二百万两增至五千万两,到1722
年(康熙61年),全国人丁增至两千四百九十多万口,田地增至七百三十五万顷。
1661年,顺治年间,人口不过1亿左右,到1791年,乾隆年间,人口数已经上
升到3亿。社会出现了相对繁荣安定的局面,史称康熙盛世。
人口的迅速增长和清朝的政策有很大关系,康熙实行“滋生人口,永不加赋”
之策。雍正推行“摊丁入亩”的税赋改革,取消了千年来的人头税和丁役银。这
些都极大的鼓励了中国民间人口的繁荣。
这样的局面,是清朝政府积极的政策使然。清朝政府的改革已经超过了张居
正时期的成就,相对于明朝中后期一百多年的昏君、特务政治、党争,以及苛政
来说,说前清“康熙盛世”并不为过。
表面上,明朝政府是在内有李自成、张献忠,外有女真的夹击下最终灭亡,
但是以后金区区数十万人口,十来万兵力,又或是在饥饿状态下的几乎毫无战斗
力的百万流民,是没有可能推翻一个只要稍微积极一点的明朝帝国。
如果没有女真,也没有李自成,明朝继续这样毫无活力,步履蹒跚的走下去,
民众也继续对压迫和恐怖无动于衷,冷漠而麻木的接受这一切,那么,中国的未
来会怎么样?
中国又能够凭什么来改写近代那么最屈辱的历史呢?
明朝之灭亡,实属咎由自取,明朝上至皇帝大臣,下至贫民百姓,都难辞其
咎,明朝的命运操纵在他们手里,而他们做出了错误的选择,或者容忍了不公正
的对待,也就势必遭到报应。
中国近代之衰落,现代之复兴,未来之命运,都是同样的道理。
往者不可追,来者犹可谏,今天我们所做的就决定了中国的未来,在一百年
后,一千年后,后人会惊叹我们勇气和先见之明,还是会诅咒我们的怯懦和愚昧
呢?



觉得“满清”这个提法不妥,在满洲人文化网我就看到对我的批评,这个词感觉上像是蔑称或者偏见,所以在新版中我就删去满清的字样,改称女真、后金、或者大清、满人。不管怎么说,首先要尽量保证自己公正客观的态度吧。
法国雅克·勒高夫说过,“拒不思考历史的民族、社会和个人是不幸的,同历史遗亡症引起的伤害相比,往昔的创伤微不足道。”过去的悲剧都已经随风而逝,今天我们应该吸取什么教训,避免犯同样的错误才是关键,社会制度嘛,民主和法制已经是共识了,对今天有现实意义的帮助至关重要,是不是呢?

就像罗马,他还是台伯河边的小城时,死亡5万士兵的毁灭性的坎尼战役没有消灭他,最伟大的军事强国也只能暂时挫败他。可只要一小队就可以驱散的日耳曼蛮族却让他淹没在黄头发的海洋之中。同样,以腐败著称的晋朝阻挡了无数蛮族的轮番进攻,可北宋却灭亡区区6万之众的金人。可悲啊!


当极权统治存在时,困惑是:这样的一种统治,怎么可能垮台?
当极权统治垮台后,困惑是:这样的一种统治,怎么还能存在?
我们的历史总是这样子呢。


明朝的海禁取消不能不说有贪污和被市场逼迫的原因吧,可是明朝没有因为而是国家富强起来,真是遗憾啊。 清朝的辫子,统治者对子民打下的烙印,说的不客气点,今天我们就没有被打下烙印吗?



史可法的评价可用四字概括“误国忠臣”


在明朝末年,那些大臣们谁都没有好下场,比如张居正,洪承畴,吴三桂,袁崇焕,要说才能,这几个人的政治、军事才能都比较出色,可是他们或者降,或者死于明朝皇帝,都谈不上好结果,因为无能没有好下场的就更多了,可是明朝的制度就是选拔无能的大臣啊,怎么能怪史可法呢?反正就这个问题,我在文中写了一些心得,我认为是明朝的政治制度造成了悲剧,什么人,无论有能无能,无论忠臣奸臣,反正到了那个时候就没好下场,其实西方对世界最大的贡献就是宪政,中国最难做到,然而也必须做到。


洪承畴只有死和忍受后世骂人的选择时,你面临这样的选择你会怎么办?用道德高标要求每一个人,最后的结果就是每个人都做不到,然后虚伪的奉承,我这很像汉奸的想法吧?如果你这么认为,我也无法可说,但是我坚持说真话的权力和免于说真话而恐惧的权利,这些不是比崇高和道德更加重要吗?


张居正,洪承畴,吴三桂,袁崇焕有才能,可是他们是极少数,而且他们都受到了才能远在他们之下的太监、权臣的制约,“明朝的制度就是选拔无能的大臣”的结论我没有充分证据,但是要你证明“明朝的制度不是选拔无能的大臣”同样也不容易。这点嘛,我保留意见。
关于明末,我注意到没有一个名将、名臣有好下场,他们不是声名受损,就是死得早,我觉得这不仅仅是个人的问题吧,关于史可法,我在最开始是指责态度的,可是我想得更深一点,我以为应该为他做点辩护,他是个受害者,明末的兵部尚书有几个称得上才能出众的?为什么他要例外?换一个人情况就会好转吗?如果是的话,你觉得中国历史上谁能当此大任就可以力挽狂澜?
关于第三点疑问,或许不是疑问,而是语气更加强烈的反问,我想可以用社会契约论的观点来解释,政权分成立法和行政两个部分,前者属于社会契约的范畴,而后者不是契约的内容,政府可以推翻,如明朝政府。外族入侵是一个难题,但是很多时候看起来,敌人,不论是自己族人,还是外族人,都没什么区别,都要杀死自己。我承认在这一点上我迷惑不解。
人与禽兽何异?我的看法是人比禽兽更加残忍狠毒,地球迟早有一天会毁灭在人类手上。
可是,有很多话我不方便说,因为是真话,所以要被删掉。我想所有人都明白并且理解,只不过我们不会去改变。




权力与义务的协调问题。

对于一个普通的庶民百姓,他们拼死拼活,甚至卖儿卖女,上交赋税,供那些王公大臣们锦衣玉食,华盖如云,高门深第,养活那些将领和士兵。他们当然有权力要求国家那些被他们养活的人保护他们的生命和财产不受外族侵害。

那么史可法等人呢?我想史可法担任兵部尚书期间,总共耗用了多少军费,你应该很清楚。所谓“养兵千日,用在一时”,如果他自问承担不起这个责任,就不该坐在那个位置上,他享受了老百姓给予他的地位,权力,金钱,而未能保护老百姓的权力,就有资格被骂!

至于洪承畴,吴三桂等人,坐在那个位置上,平日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甚至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到了该他们履行义务的时候,一句“生存权”就可以了结了吗?如果你用这样的标准去衡量他们,那你是在用禽兽不如的标准衡量他们,而不是用人的标准衡量他们,猪狗吃了东西,还有以回报呢。我拿一句俗话说,他们食君俸禄,而不能忠君之事,饮民之血,而不能卫护生灵,这不是无耻是什么?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如张煌言,阎应元,李定国等,与吴三桂,洪承畴之辈,在后世眼中孰优孰略,一目了然。所谓一时成败在于利,千古成败在于理,如果你只盯着那几十年的历史看,或许后者的下场算“好”的,但以“千秋”而论,前者的“大结局”比后者光明多了。




在今天我们应该怎么做?比如我们能够通过网络了解到一些不同寻常的信息和资料,我们觉得有义务向公众转达,可是这些尽管符合法律的保护,却很难真正的实行,当然啦,这些决不是什么了不起的机密,它甚至是人所共知的东西,只不过不宣于口而已,它只是一些真相或者真心话,比如我们不得不承认对文革的研究国内做得远远比不上国外。
这些或许与历史无关,但是当我们大义凛然的给历史下结论时,我们是否注意到了现实中的自己这么的怯懦?不知道那么多的奴才剧是怎么出台的,但无疑他们是受市场欢迎的。
食君俸禄,而不能忠君之事,饮民之血,而不能卫护生灵,这不是无耻是什么?说得好!可是如果大家睁眼看看,那么就会发现我们身边存在更多这样的人,而我们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我很想探讨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我们屈服现实,或者习惯于现实的谎言,那么我们是否能够真实判断历史?
我想,现代已经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那就是老百姓不再作为被动的弱者,而是作为纳税人,作为公民直接制约政府,保证政府行为的合法合理性。这无疑是一个伟大的进步,说实话,没有这种必要的前提,老百姓的命不是命,他在事实上并不等价于皇帝或者大臣的命,在那个时候,所有人都这么认为。
事实上,在今天,我觉得我的命比当官的践,瞧,这或许会引起斑竹的不满,我不再继续说下去了,在国内用真名发表这些言论是愚蠢的,这种愚蠢意味着什么呢?



孔子著《春秋》,述而不作。



不知道为什么,我倾向于宽恕所有人,我想换一种环境,他们应该会做得更好的,当然,我不排斥批评,我更愿意公开的讨论,当面的指责。我的文章受到很多偏见的影响,我甚至没有学过任何史学观,我常常从个人角度去考虑,而不是国家或者政府的利益,我注意到我们民族内部争斗的时候,一样的残忍,一样的屠杀,一样的暴政,甚至比外族有过之而无不及,然而这些好像变得合情合理。反抗自己同胞屠杀的英雄在哪里?坚持对自己的族人说出真相的英雄在哪里?
我并没有在辩论,我认为镝非姐的说法正确,我也表示赞同,那么,除此之外呢?怎么保证悲剧不再重演,我无法得出结论。我只觉得历史真实太复杂,含混不清,我情愿让头脑中充满混乱,也不愿意志认同一种说法。


道德为明末带来了最后的忠臣,也同样带来了更多数量的投降者,事实上,虚伪的道德造成了明朝的衰亡。
晚明就像是象棋的残局,局势已经恶化到无可挽回,就算是国手也不能改变失败的命运。我不会去指责在这种情势下接手的棋手,我想为什么开局和中盘竟然会输得这么惨呢?


一支战无不胜的军队,取决于士兵的数量和质量,还包括高昂的士气、顽强的训练,精良的武器、充分的情报、准确的策划,再加上高明统帅,团结一心而有效率的军官队伍,以及强大国家的作为后盾,有充足的补给,有强健经济的支撑,得到国王的信任和人民的支持,我毫不怀疑这样的军队能够战无不胜。但是如果我们把前面所说的这些丢得干干净净,只是最后靠运气和天才军事家的谋划来希图改变失败的命运,我表示怀疑。
在明朝中叶,事情已经朝不利的方向发展,并且愈演愈烈。可是党争不休,普通民众也默默忍受,希望依靠妥协和忍耐来换取恩赐,他们在明朝中期就付出了这些代价,但是由于他们缺乏必要的责任感,他们还将付出更加惨烈的代价,这结果我们已经看到。但是这并不能说明我们就懂得这个道理,我敢断言即使是今天,如果我们对谎言、欺骗、不公正保持忍耐、妥协的态度,们一样会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在我有生之年也许就能看到,我会尽我的一切能力去避免一盘不可能下赢的残局,但是作为一个棋子,我的力量太微不足道。
忠臣烈女,总是在朝代之末出现,残局的棋子显得格外醒目,但我丝毫没有兴趣,我觉得更应该关心的是,我们怎么下好中盘,因为开局已经处于劣势了。



明朝的军事制度,我想我也在文章中提到了这一点,比如军饷,比如太监监军,这些都是名将本身不能控制的。其实我的意思并不是说这个问题,我看过孙子兵法,在我之前很多人都看过,可是好像孙子兵法并没有帮助所有看过他的人都打赢战争。
我只是就此打一个比方,事实上我们都知道怎样做才是对的,可是我们不愿意、或者不屑、或者不敢这么去做,那么除了等待失败的命运,还能有什么呢?或许我说得太多,而做得太少了。

明朝的腐朽,应该不仅是军事制度的问题
如果只是军事制度的话,南宋的军事制度也实在不怎么样
但是还能依靠地利勉强抵挡掌握了先进科技的游牧民族的强大攻势
而明朝的失败,几乎是一触即溃……

社会制度的问题,社会体系的崩溃,应该才是明朝灭亡的根源。

有宽恕的想法,即使只是想法,也是很好的。
然而很多时候,人,是必须负起责任来的。
其实,明朝的腐败,应该说是汉族的腐败,如果只是政府的腐败,那么,为什么李自成的失败也是兵败如山倒呢?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