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30年笔底风云

说点心里话,做点想做的事,给朋友一点安慰。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恢复高考后的首批大学生学习异常努力

它是高考所有科目中分值最大的一道题,也是最为多姿多彩的一道题。没有哪道题,能像它那样,年复一年引起公众的格外关注。

它就是高考作文题。

从题目的设计,到文章的诞生,无不展示出当时当地的价值判断和文化取向,折射出鲜明的时代特征,由此成为社会发展与教育发展的生动投影。

30年的高考作文题,浓缩着30年的时代风云。

1977年,20岁的王意如参加了高考。那天,她乘船从市区赶往设在崇明的考场。站在甲板上,江风吹得人分外清醒,她不由得开始忖度今年的作文题:会考什么呢?最近一年都在讲“抓纲治国”,会不会和这个有关?按说作文一般逃不过说人、记事两个角度……

几个小时后,她摊开语文考卷,作文题是《在抓纲治国的一年里》,副标题是“记先进人物二三事”。王意如一下子踏实了许多。那场考试,她回答得飞快。高考后,她顺利地被华东师大录取。

1977年10月21日,恢复高考的消息出现在《人民日报》头版,举国轰动。由于时间紧迫,全国性的统一高考无法举行,遂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主命题。翻看语文试卷,作文题虽各自不同,但却惊人地相似:北京卷《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上海卷《在抓纲治国的一年里》、广东卷《大治之年气象新》、青海卷《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在上海写的高考作文,只要换个题目,改几个地方,就能变成别的省市的应考作文”,王意如说。

此时,文革尽管已经结束,但还没来得及“气象一新”,人们的思维仍处于长期形成的惯性中。作文命题沿袭了文革前的模式———和时事结合紧密,政治色彩浓厚,有经验者不难摸到门路。

当年的考生,后来成为首都师范大学教师的孙文泱,一看到《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的题目,立刻感受到其中的“文革意味”。虽然怕写这类革命文章,他仍依照“惯例”,写了自己如何与贫下中农一起,在彻底粉碎“四人帮”的大好形势下抓革命促生产,挥汗如雨、大战三夏,如何在农活之余认真学习《毛选》五卷,立志成材,争取为祖国作出更大贡献云云,获得了不错的成绩。

经历了历史性的1977年高考,1978年的高考重新由全国统一组织。当年的作文题是缩写文章《速度问题是一个政治问题》。20多年后的年轻人对此惊呼“太容易了”,殊不知这正是当时的中国因文革遭到严重创伤、一代人整体文化水平较低的真实写照。

这一年高考作文供缩写的材料,也在意料之中地近乎政治灌输。酷似社论的标题,充分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心情:文革浪费了太多时间,不仅个人要争分夺秒抢回来,国家也要全力以赴加快经济建设。

到了1979年,高考作文的要求略有所提高,从缩写变成了改写———将何为的小说《第二次考试》改写成以女主人公为中心的记叙文。值得一提的是,供改写的这篇小说的内容,脱离了政治范畴,而转向了道德范畴。虽然仅仅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三年,但高考作文的政治色彩已在悄然淡去。

“童年时的达·芬奇跟一位老师学画画。开始时,老画家没有教给他知识,只是要他成天画蛋。一连十几天都是这样,达·芬奇不耐烦了。老画家告诉他:反复画蛋是为了打好基础,培养观察能力和描绘能力。达·芬奇理解了画蛋的意义后,苦练基本功,后来终于成为世界上著名的画家。”

上世纪80年代的首次高考作文,即以上述文字为材料,要求考生写一篇《读〈画蛋〉有感》。这是恢复高考后材料作文首次亮相。接下来的1981年也是材料作文:《读〈毁树容易种树难〉有感》。

与命题作文相比,材料作文的空间更加广阔,考生可以自选角度,自行立意。但在另一方面,这两次高考作文均写明要求,强调必须“观点正确、中心思想正确”。作文中所体现出的价值观、道德观是否端正,是高考评判的重要标准乃至首要标准。尽管是语文考试,出题者的道德指向却非常明确。

1982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983年的“就漫画《这下面没有水,换个地方再挖》写一篇议论文”等题目,延续了这一思路,体现出“文以载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传统文学观。考生们在文章中谈人生、谈道德、谈哲理,立意高远、观点深刻、例证丰富的文章往往能获得考官的青睐。1983年的一位高考考生回忆说,自己在作文中举了居里夫人发现铀和司马迁忍辱著《史记》的例子,结果获得高分。

这一时期的高考作文,体现了对社会责任感的较高要求。1985年全国卷作文,要求给报社写一封信,呼吁解决污染问题,1986年“要求以《树木·森林·气候》为题,从现实生活中选择一个话题,谈谈看法”等,均从不同角度指引学生放眼社会,提升他们对社会、国家的关注度。这些高考作文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改革开放初期人们的精神面貌———意气风发,精神抖擞,具有高度的参与意识和强烈的责任感。

然而,上世纪80年代的理想主义也遭遇了异化的危机。一些应试作文走向了刻意拔高的歧路。有的学生讲求“宏大”,仗(气)势压人,从国际局势谈到国内大事,从政治、经济说到文化,海阔天空、洋洋洒洒,口号、名言满天飞,但就是不会脚踏实地,从身边的事情出发论述问题。当陷入一堆堆“套话”、“空话”中时,高考作文势必寻找新的方向。

1985年,上海获得高考自主权,实行单独命题。此后,上海对高考作文命题的探索就不曾停止过。“每年高考结束,我们都会就全国卷和上海卷的作文题作分析、比较,由考试院写成报告。”华东师大中文系教授、长期参与上海高考语文阅卷的巢宗祺说。

时代列车滚滚向前,高考作文也开始告别泛政治化与泛道德化,踏上逐渐开放并回归作文本质的路途。

第一个令人欣喜的现象是:过去偏重说教的“成人腔”不见了,高考作文题越来越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学习。1989年上海卷作文题极其朴实———《中学生活的回顾与思考》。同年的全国卷作文则要求写关于高考志愿的一封信。而1996年的上海卷作文《我的财富》,因其“能让每个考生都有话可说,言之有物”,至今仍让很多语文老师赞赏不已。高考作文从高处走下,露出可亲、可爱的面孔,这一变化,正是全社会倡导“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具体反映。

就作文命题而论,不外乎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三种。最近十多年来,无论采取哪种题型,出题者都向着“小题目大空间”的方向努力。1985年上海卷要求谈论“知足才能常乐”与“不知足才能常乐”,便已脱离单一性思维,鼓励学生见仁见智。到了上世纪90年代,《尝试》、《机遇》、《责任》、《我看课外阅读》等题,皆是既开放,又有一定约束力的题目。

从文体上来看,1977年之后,高考大作文长时间被议论文垄断。此后,有的高考作文虽然写明“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但题目本身的可议论性很强,因此议论文仍占据不可动摇的位置。1986年,这一禁锢被打破。上海卷作文要求“以《2000年回母校》为题,写一篇700字左右的复杂记叙文”。随后的《时间啊,时间》、《遥望星空》等抒情性较强的题目,触动了学生丰富的情感,《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等题,则释放了年轻人的想像力。与此同时,传统的议论文也没有被弃置一旁。不少学生夹叙夹议,挥洒自如,写出了让人耳目一新的好文章。尤其是2001年,南京高考生蒋昕捷以文言作文,成为轰动全国的新闻。虽然当时争议很大,但这篇文章最终获得满分,充分表明社会的开放度和包容度跃升了一个层次,“多元”成为这个时代最突出的特点。

自2004年起,高考语文试题除全国卷外,上海、北京、天津、广东和重庆等11个省市(区)均实行单独命题。此后,每年各地的高考作文题都如杂花生树,五彩纷呈。无论是对“生无所息”或“生有所息”的辨析(2006年浙江卷),还是对读书率降低的反思(2006年高考全国卷Ⅱ),无论是对“自嘲”的理解(2005年重庆卷),还是对“忘记和铭记”的感慨(2005年四川卷),无论是对“水的灵动,山的沉稳”的生发(2004年江苏卷),还是对“自我认识与他人期望”的阐释(2004年重庆卷),都各自体现了人们对社会和人生的自省和体味。

2006年6月7日,王意如的女儿参加高考。小姑娘一走出考场,王意如的第一句话就是:“怎么样?作文考什么?”……

事后,在华东师大中文系执教多年,又是语文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的王意如对记者说:“每年的作文题都在稳中求变。考前我猜不出来,也不想猜。考生只要能够写出真实的情感和想法,反映出真实的水平就够了。”

事实上,无论在哪个年代,人们都拥有自己的真实情感和想法,都不曾停止对社会的观察和思考、对世界观和价值观的一次次修正和确认。一道道普通的作文题,因为暗合了这种“永恒的寻找”和“历史的真实”,才体现出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价值。(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