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的定期内部审查结束了,头儿对参与ISO审查的部下们致谢,感谢他们的鼎力相助,使部门审查得以顺利过关。
ISO质量认证体系是众多企业希望获得并继续维持下去的,能否通过ISO质量认证已成了衡量企业管理、产品质量的一个依据,为此,企业不惜花人力、财力致力于认证活动,以提高企业自身在社会上的可信度。但如果ISO(伊嗦)变成了USO(乌嗦),质量管理仅在纸上谈兵一番,ISO就不会再成为企业的一个金字招牌,通过ISO认证的企业也同样会经营不善,业绩不佳。
几年前,公司为一家客户的机器实施大修,没想到由于种种原因,大修后的机器连大修前的水准都达不到。为了尽快解决问题,公司不惜差旅费让我与技师们一起出差,由我为他们作现场翻译。工作结束后,闲聊时,一位资深技师对已交付客户使用的一些机器上发生的质量问题深感担忧,“真不知ISO认证是怎么搞的? ISO8000快成了USO8000了!”这是我第一次听到人们这样调侃ISO认证体系,之后,在不同的场合听到过多次ISO即USO的说法。
我们造的是技术含量很高的机器,高新技术离不开产品研发、产品设计、产品制造和安装调试,任何一环节出错都会影响到产品的可靠性。因为中国还没有厂家具备制造这种机器的实力,国内的需求方只能依赖于进口,这个领域就成了世界著名几大制造商的天下,这个市场也就由这几家制造商在瓜分。二十多年前,我们造的机器率先进入中国市场,那时到处都是我们产的机器,那时的机器现在还在运转,质量有口皆碑,但随着德国公司的后来居上,我们的市场份额在缩小,竞争是相当激烈的。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充分重视ISO活动将给企业带来的积极影响,对企业的发展定会有很多益处的。
ISO主要是通过明文化的规定来规范企业各个部门的质量管理,由于这个原因,审查时,发现问题靠文字材料,解决问题也靠文字材料,很多时候ISO给人的感觉就是准备资料。在平时工作不是很轻松的情况下,当管理层开始烦它,为了审查过关而编材料的时候,人们对ISO的态度就会渐渐变成为了ISO而ISO,而不是通过ISO认证活动来强化管理。ISO一词滑向USO,正是ISO活动开始有违于其初衷的表现。
如果把ISO活动流于一种文书形式,而不是切切实实地去解决企业存在的问题,那么,即便获得认证,对企业的长远持续发展并不会有多大的好处,至少在企业内部会形成一种骗取ISO的气氛。当这种气氛漫延开来,渗透到企业的方方面面时,企业的整体竞争能力毫无疑问会受到影响。是追求真正的ISO,还是为了ISO而USO一下,企业的管理层没有一个明智的认识的话,为通过ISO认证投入了财力与精力,结果却不能为企业自身带来真正的利益,反而促成了认证机构的业务扩大与赢利,这岂不是颇具讽刺意义?
(注: ISO的日语发音为“伊嗦”,USO为日语“乌嗦”的罗马字,意为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