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处处经》(节录)
佛不着履。有三因缘。一者使行者少欲。二者现足下轮。三者令人见之欢喜。佛行足去地四寸。有三因缘。一者见地有虫蚁故。二者地有生草故。三者现神足故。亦欲令人意止佛行。佛行地高下皆平。有三因缘。一者本行四等心。欲令一切安隐。地在水上水中有神。虫蚁一切值佛足下。皆安隐同心立意。是故卑者为高。高者为卑。二者诸天鬼神行福。为佛除地故。高下为平。三者佛为菩萨时。通利道迳。桥梁度人故。从是得福故。高下正平。欲令人意亦尔。
(佛为什么不穿鞋?一是做个榜样,令修行者减少欲望;二是显现足下的千辐轮相;三是令见者欢喜。为什么佛走路时双足离地四寸?一是不伤害地上的虫蚁,二是不踩踏青草,三是示现神足。为什么佛所走的路都是平路,没有凹凸不平?一是行菩萨道时修慈悲喜舍四平等心,令一切众生安隐,二是诸天鬼神为了修福报,替佛把地都整平了,三是佛为菩萨时,铺路修桥方便利益大众。)
佛说八十亿万因缘经。都治人三病。一者贪淫。二者嗔恚。三者愚痴。是三事分为六。故应六衰治三病。经所以多者。譬如人服药病不愈。当更服余药。佛言。人意多端。疾转故多经。随意疗之欲使疾解故。
(佛所说的法都是对治贪嗔痴三毒的,六衰即色等六尘,能令善衰灭。佛为什么说八万四千法门呢?因为人有八万四千烦恼,不同的药治不同的病,比如贪欲重的修数息观不成,要修不净观,如是等等。)
佛弃余寿二十年。有三因缘。一者用世间人贪身故。二者所教已尽。三者恐恶人诽谤之得罪重故。便取般泥洹。
(佛世寿本为百岁,为何八十岁即入涅槃?一是因为世人都贪着色身的寿命;二是应说的法已说,应度的人已度;三是为了避免恶人造下谤佛谤法的地狱重罪。)
佛笑口有五色光出者。有五因缘。一者欲令人有所问。因所问有益故。二者恐人言佛不知笑故。三者现口中光。四者笑诸不至诚。五者笑阿罗汉守空不得菩萨道。光还从顶上入者。当示后人大明故。
(佛为何微笑?为何口出五色光?一是为了让听众提问,因提问佛才说法令大众受益;二是免得有人以为佛不会笑;三是示现口中放光;四是笑那些心不至诚的人;五是笑阿罗汉守着空寂,不得菩萨道。)
佛欲度世去。诸比丘白佛言。诸在世间人。皆当从佛得福。今佛度世去。诸世间人民。当复从谁得福。佛言比丘。我虽度世去。经法当在。复有四因缘。可从得福。一者畜生无所食。饲之令得命。二者见人得疾病无瞻视者。当给与供养令得安隐。三者贫穷孤独当护视。四者人独一身行禅念道无所衣食当给视之。是为四事布施持善意与之。其得福与佛等无有异。
(佛欲入涅槃,诸比丘问佛:佛是无上福田,天人导师,佛灭度后,从谁得福?佛说:我虽灭度,经法还在,另有四因缘,可从之得福:一是看到畜生没有吃的,就施予食物救其性命;二是见人生病没人照看,给与供养令得安隐;三是保护和照顾贫穷者和孤独者;四是看到修行人独自一人禅修学道,无衣无食,就供养衣食。如能以善意行此四种布施供养,所获福报与供养佛陀没有差别。)
佛言。有一比丘。坐得定意。有一优婆塞。见坐处不平。牵起示其安处。优婆塞后得五百劫不得安隐。何以故。断道念故。佛告诸弟子。有说经慎莫其中断。断经罪重不可计。
(佛说,有一个比丘正在坐禅入定,有一个居士看到他打坐的地方不平坦,就拉起比丘带他到一个平坦的地方,居士因此后世五百劫身心不得安隐,因为他打断了比丘的道念。佛和弟子们说:如果有人在讲经说法,千万不要去打断,否则罪报极大,难以称计。)
佛言。日中后不食有五福。一者少淫。二者少卧。三者得一心。四者无有下风。五者身安隐亦不作病。是故沙门道士知福不食。
(佛说,过午不食有五种利益:一是淫欲心减少,二是睡眠欲望减少,三是容易得定,四是不会放屁,五是身体安康不生病。出家修行人知道这些好处所以过午不食。)
佛言。昔有沙弥与师共行。见地有金便默取之。语师言。疾行是间。无人甚可畏。师言。但坐有金故令汝恐耳。弃金去便不复恐。弟子便为师作礼言。我愚痴无所知故。今已弃便不复懅。于是佛告诸弟子。学人贪道如沙弥贪金。何忧不得道。
(佛说,有个沙弥与师父同行,看到地上有金子就悄悄捡了起来,对师父说:赶快离开这里,没人很可怕。师父说:你揣着金子所以觉得可怕,把金子丢掉就不怕了。弟子礼拜师父说:是我愚痴无知,现在丢掉它就不再担惊受怕了。佛和弟子们说:修行之人如果象沙弥贪金那样贪求正法,何愁不能得道?)
佛不着履。有三因缘。一者使行者少欲。二者现足下轮。三者令人见之欢喜。佛行足去地四寸。有三因缘。一者见地有虫蚁故。二者地有生草故。三者现神足故。亦欲令人意止佛行。佛行地高下皆平。有三因缘。一者本行四等心。欲令一切安隐。地在水上水中有神。虫蚁一切值佛足下。皆安隐同心立意。是故卑者为高。高者为卑。二者诸天鬼神行福。为佛除地故。高下为平。三者佛为菩萨时。通利道迳。桥梁度人故。从是得福故。高下正平。欲令人意亦尔。
(佛为什么不穿鞋?一是做个榜样,令修行者减少欲望;二是显现足下的千辐轮相;三是令见者欢喜。为什么佛走路时双足离地四寸?一是不伤害地上的虫蚁,二是不踩踏青草,三是示现神足。为什么佛所走的路都是平路,没有凹凸不平?一是行菩萨道时修慈悲喜舍四平等心,令一切众生安隐,二是诸天鬼神为了修福报,替佛把地都整平了,三是佛为菩萨时,铺路修桥方便利益大众。)
佛说八十亿万因缘经。都治人三病。一者贪淫。二者嗔恚。三者愚痴。是三事分为六。故应六衰治三病。经所以多者。譬如人服药病不愈。当更服余药。佛言。人意多端。疾转故多经。随意疗之欲使疾解故。
(佛所说的法都是对治贪嗔痴三毒的,六衰即色等六尘,能令善衰灭。佛为什么说八万四千法门呢?因为人有八万四千烦恼,不同的药治不同的病,比如贪欲重的修数息观不成,要修不净观,如是等等。)
佛弃余寿二十年。有三因缘。一者用世间人贪身故。二者所教已尽。三者恐恶人诽谤之得罪重故。便取般泥洹。
(佛世寿本为百岁,为何八十岁即入涅槃?一是因为世人都贪着色身的寿命;二是应说的法已说,应度的人已度;三是为了避免恶人造下谤佛谤法的地狱重罪。)
佛笑口有五色光出者。有五因缘。一者欲令人有所问。因所问有益故。二者恐人言佛不知笑故。三者现口中光。四者笑诸不至诚。五者笑阿罗汉守空不得菩萨道。光还从顶上入者。当示后人大明故。
(佛为何微笑?为何口出五色光?一是为了让听众提问,因提问佛才说法令大众受益;二是免得有人以为佛不会笑;三是示现口中放光;四是笑那些心不至诚的人;五是笑阿罗汉守着空寂,不得菩萨道。)
佛欲度世去。诸比丘白佛言。诸在世间人。皆当从佛得福。今佛度世去。诸世间人民。当复从谁得福。佛言比丘。我虽度世去。经法当在。复有四因缘。可从得福。一者畜生无所食。饲之令得命。二者见人得疾病无瞻视者。当给与供养令得安隐。三者贫穷孤独当护视。四者人独一身行禅念道无所衣食当给视之。是为四事布施持善意与之。其得福与佛等无有异。
(佛欲入涅槃,诸比丘问佛:佛是无上福田,天人导师,佛灭度后,从谁得福?佛说:我虽灭度,经法还在,另有四因缘,可从之得福:一是看到畜生没有吃的,就施予食物救其性命;二是见人生病没人照看,给与供养令得安隐;三是保护和照顾贫穷者和孤独者;四是看到修行人独自一人禅修学道,无衣无食,就供养衣食。如能以善意行此四种布施供养,所获福报与供养佛陀没有差别。)
佛言。有一比丘。坐得定意。有一优婆塞。见坐处不平。牵起示其安处。优婆塞后得五百劫不得安隐。何以故。断道念故。佛告诸弟子。有说经慎莫其中断。断经罪重不可计。
(佛说,有一个比丘正在坐禅入定,有一个居士看到他打坐的地方不平坦,就拉起比丘带他到一个平坦的地方,居士因此后世五百劫身心不得安隐,因为他打断了比丘的道念。佛和弟子们说:如果有人在讲经说法,千万不要去打断,否则罪报极大,难以称计。)
佛言。日中后不食有五福。一者少淫。二者少卧。三者得一心。四者无有下风。五者身安隐亦不作病。是故沙门道士知福不食。
(佛说,过午不食有五种利益:一是淫欲心减少,二是睡眠欲望减少,三是容易得定,四是不会放屁,五是身体安康不生病。出家修行人知道这些好处所以过午不食。)
佛言。昔有沙弥与师共行。见地有金便默取之。语师言。疾行是间。无人甚可畏。师言。但坐有金故令汝恐耳。弃金去便不复恐。弟子便为师作礼言。我愚痴无所知故。今已弃便不复懅。于是佛告诸弟子。学人贪道如沙弥贪金。何忧不得道。
(佛说,有个沙弥与师父同行,看到地上有金子就悄悄捡了起来,对师父说:赶快离开这里,没人很可怕。师父说:你揣着金子所以觉得可怕,把金子丢掉就不怕了。弟子礼拜师父说:是我愚痴无知,现在丢掉它就不再担惊受怕了。佛和弟子们说:修行之人如果象沙弥贪金那样贪求正法,何愁不能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