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耳曼-13- 利马界墙
2007-09-09 04:20:36/ 個人分類:日耳曼
13 利马界墙
83年罗马皇帝多米提安决定将罗马在莱茵河和多瑙河的边界向北移。在莱茵河以西
和多瑙河A以北及黑海沿岸修筑了几道巨大的利马界墙( Limes拉丁语,意为“边墙”
),总长约550余公里,,以防日尔曼人入侵。这项工程一直造到公元161年。
AA
这实际上是一道木栅墙
,只是每隔数百米有一个石头造的堡垒。莱茵──多瑙河边
墙示意图
边墙堡垒的遗址
122年在哈德良统治下罗马人将内卡河和多瑙河之间的界墙再次向北移了20到40千米。
最后一次罗马将它的边境向日耳曼地区移动时在159年在安托尼努斯·比乌斯统治时
进行的。
2世纪在日耳曼地区发生了两个重要的变化:首先过去分裂的日耳曼部落联合为大部
落,其次日耳曼人越来越多地对罗马边界进行袭击。罗马边境也频频告急,因而只得
采取外交手腕,挑唆日尔曼部落反对另一个部落。出于无奈,还得雇佣成群的日耳
曼人驻扎在罗马边境内,以反对边境外其他部落。
167年日尔曼族里的马克曼人、夸地人、伦巴第人、汪达尔人和其它部落进入潘诺尼
亚省导致马克曼战争(167年至180年)。马尔库斯·奥勒里乌斯领导了四次军事行
动征服了入侵的日耳曼人。
公元二世纪罗马帝国版图
这个时候是罗马帝国前期帝国(前27年─192年)的鼎盛时期.
公元2世纪初,为了对付西域的北匈奴,东汉朝廷任命班勇为西域长
史,屯兵柳中(今新疆吐鲁番一带)。班勇于公元124年、126年两次击败北匈奴,西
域的局势开始稳定。在班勇离职后,北匈奴势力又重新抬头,汉将斐岑于137年率军
击毙北匈奴呼衍王于巴里坤(今新疆巴里坤)。公元151年,汉将司马达率汉军出击蒲
类海(今新疆巴里坤湖),击败北匈奴新的呼衍王,呼衍王率北匈奴又向西撤退,拉
开了第二次西逃的序幕。
160年左右,王昭君的儿子右逐日王带领北匈奴的一部分又开始西迁,人数并不
多,估计为20余万人,约占人口总数的1/4,其余的大部分,约60余万人仍留居漠北。
匈奴来到了锡尔河流域的康居国,最终在欧洲边缘阿兰人居住的土地上停留下来。
阿兰人属突厥系游牧民族,在伏尔加河和顿河之间建立了强大的王国。
196年曹操控制了东汉朝廷,把汉献帝迎至许都,“挟天子以令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