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文化的差異(一):從新上海雜技團的失誤說起
12月28號(週四)下午兩點,我帶著家裡兩個小蘿蔔頭和一個小蘿蔔頭的同學到喜瑞都表演藝術中心觀賞新上海雜技團(New Shanghai Circus)的首場演出.兩個小時的演出驚險動魄的畫面綜觀全場:幾乎鮮少有一個表演是完美不出錯的.
這是我第二次觀賞這個表演團體的演出.事實上新上海雜技團27號下午招開記者會時,本來預定安排時間讓媒體拍攝彩排畫面的,沒想到臨時計畫取消.根據該團的美國製作人表示,團員27號下飛機,數十箱的道具佈景和服裝才由各地分批運抵.有些佈景道具是為本次表演設計,還沒拼裝過,還有個挑戰是,部分團員拆箱時才發現,有的趕製出的服飾因為在中國內地由不同地區製作,產生大小不合適的問題.臨走前我問了全團的領隊:"外國觀眾和中國內地觀眾對雜技團的喜好是否相同?"得到的答案是:"外國人著重表演的娛樂性,中國人對技術要求特高."
買了票還自告奮勇要帶別的小朋友來看的我,在離開記者會場時心理有點擔心團員的頭一場表演。
果然,28號下午兩點的首場表演,第一個節目獅舞就失手.接下來的戲碼,雜技團中常見的項目裡,轉碟的掉碟,耍帽子的掉帽子,讓人惋惜.而像是高空踢碗,跳板,動態平衡等難度較高的項目就更不用說了,往往無法一氣呵成,有時還得重來個好幾次.台上失誤的人還有笑容,台下為他們捏把冷汗的我,臉色一定很不自然。
我同時也想到了這幾天我曾探詢過我一些來自中國大陸的相識友人,看看他們要不要買票為同鄉捧捧場。這幾位來美前曾受嚴格國家級訓練的優秀音樂和藝術人才倒是勸我,說是這個表演團體在去年來喜瑞都藝術中心表演時,聽說還有錯誤呢!….他們言下之意是,要出國表演就不能有錯,表演失誤是丟中國人的臉的.
沒想到,兩個小時的表演中雖然錯誤不少,台下白人佔大多數的觀眾給起掌聲可完全不吝嗇,而且表演完畢後給予的熱烈迴響還讓團員連續謝幕兩次.
散場後,我不經意的隨著幾個”老美”家庭走出劇院。問了個究竟.結果發現,美國家庭對雜技團技巧出錯的看法都是”it didn’t bother me.”有的說"It is amazing to see them perform like this”有的說”They are just young kids and we can see all the hard work.”一個帶兩個13歲雙胞胎女兒來看表演的中年婦女說”It is OK to make mistakes, but I am happy to see them get up and do it right again.”身旁的雙胞胎則說"I think it is fun anyway because no one is perfect."一個手中有襁褓中嬰兒的夫婦對我的問題笑了笑後回答"We are here because we are mesmerized by Chinese culture…plus, even Olympians make mistakes.”也許我的聲量有點高,引起一對美國銀髮族夫婦的注意。長年購買藝術表演年票的白髮老先生告訴我,藝術表演團體首場演出不盡完美並不意外,有的是環境轉換不適應,有的外國團體還要克服時差,因此未來幾天表演順了就會越來越好.他還補充說,最後一場表演出糗的機會也常有,因為團員累了而且很期待到下個定點表演。
走出表演劇場和我同行的三名小公主直喊肚子餓,要我帶她們吃東西。我嘟囔著:"這幾天我太胖了,我看你們吃好了,我可不能再吃了..."說時遲那時快,我那8歲半的小公主脫口而出"It is ok mommy, we still love you.”5歲半的小小公主一旁附和著"It is ok, everyone is different.”
多點包容,不忘鼓勵,不吝喝采,尊重差異:美式的教育哲學,就是和中式教育很不一樣。
新上海雜技團還有29、30日兩天四場的表演,希望他們越表演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