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流民图》如何打倒当朝宰相王安石

我的中国!中国呀,你不该诞生了一个叛逆-孙中山?!
打印 被阅读次数

转载-
 编者按-从这里看,还是皇帝好!
人们敢说真话!
记得在猴子毛泽东的魔爪下,可怜的人们饿死,好像倒木排一样,那一边还在大讲“形势大好”!
因为人们不敢说真话!你说饿死人,就被杀!被囚禁!被好多的,猴子一群的歪理邪说的圈子套住!

中华正国胡德斌陛下于欧洲行宫。2007,10,12。
在我国历史上,曾经有人用一幅图画打倒了一位当朝宰相,这就是王安石第一次罢相的故事。多数史家指出此事是保守派攻击改革派的毒辣手段,这当然是对的。但我想,此中蕴含的意义,还可以从新的角度来重新审视一下。
  
  《宋史·王安石传》载: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春,天下久旱,饥民流离,帝(神宗)忧形于色,对朝嗟叹,欲尽罢法度之不善者。安石曰:“水旱常数,尧、汤所不免,此不足招圣虑,但当修人事以应之。”帝曰:“此岂细事?朕所以恐惧者,正为人事之未修尔。今取免行钱太重,人情咨怨。……”监安上门郑侠上疏,绘所见流民扶老携幼困苦之状,为图以献,曰:“旱由安石所致。去安石,天必雨。”慈圣、宣仁二太后流涕谓帝曰:“安石乱天下。”帝亦疑之,遂罢为观文殿大学士,知江宁府。———一代名相就这样罢职了(熙宁八年安石复相,九年又再罢相,晚年退居卒于金陵)。






流民图(明·吴臣)


  
  所谓《流民图》的流民,其实就是逃荒的农民。郑侠不过是一个小官,他敢于又绘图又上疏,指名道姓胡说八道诬告宰相,很可能是受到了保守派大臣的唆使。整个的事件策划得非常巧妙:攻讦者事先知道了神宗的犹豫心理,这至关紧要。把逃荒的农民绘成《流民图》是富于巧思的,图片宣传总是比文字宣传来得有力。让身处深宫广殿之中看惯了锦上添花的皇帝和太后们,猛地一下子看看从未见过的老百姓的颠沛流离之状,“少见多怪”就可能引起轰动效应。果然,这个精巧的设计奏效,两位太后流泪了,神宗的疑心也更大了,你王安石这个宰相还能当得下去吗?

  北宋《流民图》的故事,使我们很自然地联想起西晋惠帝司马衷的故事来。《晋书·惠帝纪》载:经过“八王之乱”的大破坏以后,“天下荒馑,百姓多饿死。帝曰:‘何不食肉糜?’”史称司马衷生来就是个白痴,也许是的,但是光凭这一条还不能断定他是白痴,只能说他不谙世事。1789年法国大革命时的皇后玛丽安东尼也说过:“没有面包为何不吃糕饼?”(见黄仁宇《中国大历史》87页)这也只是隔膜的缘故。同样,北宋两位太后看了《流民图》哭了,并由此断言“安石乱天下”,也只能说她们和群众隔得太远,不表明她们仁慈,更不显得她们聪明。水旱灾害和农民逃荒是年年都有的,只不过您老人家没见过而已,见多了您也许就不伤心了。“水旱常数,尧、汤所不免。”王安石说的才是大实话。在王安石推行新政之前有天灾和逃荒,在新政实施之时也有,在新政被废以后同样有。

  “乐岁(好年景)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这是孟子对战国时期农民生活水平的总估计。叫人吃惊的是,这个总估计直到二千多年后的近现代还是准确的。
  
  “凶年不免于死亡”,怎么办呢?只有逃荒。
  
  实事求是地说,上自先秦,下至晚近,我国农民一直是把逃荒当成一种常规的求生手段的。而且在不需要逃荒的地区的农民也有尽力周济逃荒者的习惯:因为他们知道自己不定哪年也要逃荒。这种格局是在我国特有的条件下形成的。首先是小农经济的脆弱性:农业生产力低下,农田水利不修,靠天吃饭,抗灾能力极低。其次是农民的绝对贫困,收入低微,租赋沉重,家无半年储备,一遇灾荒,生存就受到威胁。其三是我国幅员辽阔,“东方不亮西方亮”,这边水旱频仍,也许距离千儿数百里的地方却风调雨顺,存在着移民就食的可能性。逃荒当然不是一种好事,但和不逃荒躺在家等着饿死相比又是一件大好事。逃荒也不一定不死人,孟子所描绘的逃荒的惨状:“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老者弱者熬不住死在路旁,全家骨肉离散)确是实情。但无论如何,逃荒总比不逃荒好得多,死亡的人数也会少得多。所以,我们翻遍中国史册,可以看到无尽的灾荒,无数的饿殍,但是无论在哪个朝代哪个地区,还没有看到过“不准逃荒”的政策。如果说有的话,那就是“大跃进”失败以后1959年的广西环江县和河南信阳地区。前者由县委书记洪华授意:“外逃人员经动员还不回来的,打死算了!”(见今年第3期《杂文选刊》袁诹文)后者在省委第一书记吴芝圃操纵下,“各县市在路口设岗拦堵群众,不准外逃!”(见1998年12月17日《报刊文摘》张树藩文)结果,这两个地方成了当时饿死人最多的地方。
  
  在历史上有灾荒又有“流民图”,情况还不算太坏;有灾荒而无“流民图”,那也许才是最可怕的。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