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掠影——北京乞丐印象 (图)


空间首页 空间管理 凤凰博客 站点论坛 添加我的日志
【转载】我在北京见到的超级乞丐
2007-07-23 08:48:57

  昨天挤共交车,在十字路口堵车的时候发现了一个超级乞丐,该人行乞只敲小轿车的车门,在车流中穿梭,完全不顾及红绿灯,只要车一停就立即去拍打小轿车的车窗,结果是没有哪辆小轿车能给他开窗的,富人大约也畏惧这种行乞方式吧,据说现在乞丐都市场话了,很多乞丐只讨一元,倘若你施舍他5元,他还能给你找回4元钱呢,这就是职业道德,律师的职业道德就是无私正义,医生的职业道德就是救人于危难,教师的职业道德就是为人师表,清洁工的职业道德就是净化世界,公务员的职业道德就是忠于职守,那么乞丐的职业道德就是知足。

  北京乞丐印象

  北京对我来说并不陌生,笔者谈不上是北京通,起码可以讲,对北京的了解在三十几年前就开始了,参加工作后受单位委派,在北京办事处工作了近两年,猫着没事儿,也经常去北京街头溜达儿,遇到老北京人,也能摆龙门阵一番,当时也有老北京人误认为我是当地的胡同串儿,因为我说了一口流利的北京方言,他们自然把我当成了北京人。北京两年的工作生活,把我这地道的青岛人;半拉子东北人,塑造成了半个北京人。

  很多人来北京,无论是来旅游的还是在北京工作,在闲暇之余,更多的是了解北京的风土人情,饱览北京的名胜古迹,而我却对北京的乞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对北京乞丐的关注,缘自十七年前我在西直门等公交车时,遇到一帮最难缠也最霸道河南乞丐。这帮乞丐一共有五六个,大的看上去不过二十有余,最小的不过十一二岁,他们估计把我当成当地人了,十几个脏兮兮的小手儿,齐刷刷地伸到你的眼前,嘴里不停地喊着师傅啊,给点吧。

  我使劲地攥着手中那几毛坐公交车的钱,瞄准最后一个显得蔫儿吧叽的小女孩,用另一只手抽出一毛递到她的手里,这下子乞丐帮里就跟炸了庙,有拉着我的裤脚的,也有扯着我的袖口的,或是抱住你的大腿,摆出了一幅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架势。更有甚者,直接把手伸到我的衣兜里搜刮。我第一次遇到被乞丐围攻的场面,我彻底拉了胯,也真的让我晕了菜,顷刻间手里的几毛坐车钱,和外衣兜里不多的几元零花钱,全部被他们一扫而空,留下的是满衣襟的污迹和满脸的苦笑和无奈。面对这场面,把他们说成是乞讨,倒不如说在对一个外地人实施了一场抢劫。

  经过这次遭遇乞丐的“打劫”之后,我反而对北京乞丐产生了兴趣,这就像一个年幼的孩子,当妈妈嘱咐他开水壶烫手不要去摸时,而孩子反而对开水壶产生了浓厚的猎奇心理,随时想去摸摸开水壶,体验一下被烫的感觉。

  乞丐这个被冷漠的群体,无论什么样的社会制度,无论什么样的文明国度,都会在都市里存在着,这是一个生活在城市边缘的群体,他们中既有小小少年,也不乏古稀老人,他们本应享有普通人平静安乐的生活,但在现实中他们或乞求、或强要、或卖艺,依靠人们的同情心来维持生存。这是一个你可以漠视,但确实存在的真实的群体。

  很多人把一个国家或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总是与乞丐的多寡联系在一起,这一观点笔者实在不敢苟同,因为乞丐也是一个需要社会关注的群体,社会的文明掩盖不了乞讨现象的存在,他们同样需要生存,他们同样需要得到社会的救助,这几年各地也都纷纷建立了穷人救助站,由过去的驱赶与强行遣返,到现在的实施救助,确实发生了质的变化。

  一个国家或者一座城市,永远杜绝不了乞丐人群,但可以引导人们不要去歧视这一特殊的群体,只有消除歧视了,他们才能站着乞讨,他们才能“理直气壮”的面对外国人讨要美元。

  这次去北京我有个想法,北京乞丐过去的那种强要、强讨,围攻堵截的讨要方式,是否有所收敛?这是本次去北京笔者所要关注的问题,因为北京奥运会在即,在奥运会期间,会有大量的外国运动员及游客来北京参加和观看北京奥运会,那时,乞丐们是不是也能“赚赚”外国人的钱呢。

  但是,如果还是那种死缠烂打“撒野” 式的讨要法,实在有失大国乞丐人的风度,文明乞讨成了北京乞丐们必须思量的事情。

  说起北京乞讨者的变化,这次在王府井大街小吃一条街上,遇到一个乞丐,他的乞讨方式让我转变了对北京乞丐的看法。

  4月13日吃过晚饭,约朋友一起去了趟北京王府井大街,感受一下北京最繁华的步行街的夜景,不过满街上除了成群结队的金发碧眼的外国人,就是我们这些黑头发黄皮肤的外地游客。正如北京朋友说得那样,王府井大街是专门挣外国人或外地人的钱的地方,除了王府井大街上的北京百货大楼还有北京人来光顾之外,其它商业门面很少有北京当地人来消费。

  当我们来到王府井大街西头,然后又拐上了北京王府井小吃一条街,在一个小吃摊位前,我们看到了这样的一幕,一位穿着与游人没有任何区别的中年男子,面带微笑地来到摊前,朝着摊主说了几句话,但说的什么,我没有听清。这位摊主就送到这位男子手里10元钱,然后这位乞讨者又来到另一个摊位,采用形同的方式讨要钱,而每个摊位的摊主都显得很局器,给他的钱没有少于三元两元的。

  我真不敢相信这是一位乞丐,在旁观者看来,好像是摊主给客人找零,听不到任何的呵斥声,更没有听见乞讨者撕心裂肺的哀求声,倒像是市场管理人员在向摊主收管理费那样简单。

当这位乞丐离开摊位的时候,我们紧跟几步来到他的跟前,我先是和他套近乎,得到他的信任之后问他刚才是买东西还是在跟摊主要钱的时候,这位乞讨者几句话着实让我感动了一番。

他说他是山东菏泽曹县人,家里很穷,老父亲多年有病,为了给父亲治病没辙儿来到北京乞讨,刚才就是向摊主要钱。在乞讨期间,也经常遇到些假雷子,乞讨了一天的钱被他们抢走了。他说这些话的时候显得有些许的无奈,语速很慢,凭我的直觉,听得出他说的是真实的,没有撒谎,也听得出他来北京乞讨的时间并不短了,言语中带上了一些北京方言和北京黑话。

当我问他在北京乞讨是否容易;一个月能乞讨到多少钱时,他略迟疑了一下说道,在北京乞讨不能穿着太破旧,穿着太破旧一般得不到更多施舍,我们也要与当地人和谐相处,才能得到他们的同情与施舍。在说到一个也能讨要多少钱时,他只是伸出三个手指头,这三个手指头有可能代表着三百或三千,三万不大可能,三千的可能性大。可是在成千上万的乞丐中,又有多少像他这样幸运的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一位来山东籍的乞丐,在北京讨要起来如此的娴熟,说起话来也如此的前卫和时尚,这样让我这位山东老乡感到惊诧的同时,也暗暗庆幸。也想,将来我一旦走上了乞讨之路的时候,我一定拜他为师了。 文/泉韵

————————————

中国散文网 | 首 页 | 散文书吧 | 桃园论坛

京都掠影
山水行者 帖子发起人: 路来森 发起时间: 2007-07-15 15:40
桃园论坛 » 生活空间 » 山水行者 » 京都掠影

2007-07-15, 15:40
路来森
(路来森 山东省昌乐县第三中学 邮编:262409 Email:lulaisen@163.com)

北京,太大,太重。

一九七六年敬爱的周总理去世,北京市民“十里长街送总理”,十里长街,十里泪;而今,长安街已是,东西长达百里。

北京的外围,也由二环、三环,扩展到六环、七环,范围广大,景点处处,你能尽览其中吗?

北京,历史悠久,文化积淀厚重,既有皇家的富丽堂皇,又有百姓的朴素平淡。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整个地球。可是,谁能撬动那沧桑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积淀呢?

所谓“历史的重现”,只是一种“惊人的相似”,其实,历史是永远不会重现的。

所以,如果你对历史和文华“钻探”的越深,你就越能感受到它的厚重,也就越会产生一种不可“撬动”的无奈。北京正是如此的。

因之,一个游客,北京一游,所见,只能是浮光掠影;所得,也只是一鳞半爪而已。

香食里餐馆

到达北京,就被导游“装”进了一座二星级宾馆,住宿条件尚可,可饭食太差。早餐,只是一盆大米,几个干馒头,两碟无可选择的小咸菜,一盆菜汤而已。所谓“汤”,就是水中飘着几片菜叶或豆腐片,真可谓“齑可照面”。

于是,我便和几位同事,找附近的餐馆就餐,一则找适合自己口味的吃,“物无定味,适口者珍”;二则,吃点风味小吃,感受一下地方饮食。

最近的就是“香食里”餐馆,“温州人开发廊,江苏人卖布料,河南人收破烂,湖北人打短工,四川人开餐馆”,这家餐馆正是四川人开的。

餐馆规模不大,饭食也不过几样,但适口。一碗豆脑,一杯豆浆,外加几个蒸包或蒸饺,左以辣味小菜,吃得滋滋润润,舒舒服服。抬头望时,饭馆伙计,总是笑脸相迎,更觉阳光灿烂。

“香食里”餐馆能留下深刻印象,还在于一件小事的发生。

这是达京后的第二个早上,我们几个人正在“香食里”就餐,忽然,一个乞丐走进了餐馆。

他衣着破烂不堪,浑身脏兮兮的,年龄大约在六十岁左右,一根横棍担在肩上,棍的两端挂满了盛满垃圾的塑料袋。他围着桌子转来转去,我抬头看着他:他似乎是想坐下来,又像是在捡取剩在桌面上的食物。

这时,一位七十岁左右的老太太,端着一碗豆脑送到了他的手里,然后,又送给他两张“油炸饼”,问道:“够了吗?不够我再给你买。”

老乞丐点了点头,算作回答。老太太走了,她走到马路边,推起了一辆自行车,自行车前的篮筐里卧着一只小狗,悄然的离去了。

我问伙计“他们认识吗?”

“不认识,北京人经常这样。”伙计说。

我惊叹,惊叹北京人这一普遍的爱心。在其他任何一个地方,我都没有见到过这样的举动,见到的大多是对乞丐的呵斥和厌恶。真是“天子脚下无贱民”,北京人:伟大!向你们敬礼了。

回到宾馆,我又听说了一句话,和跟出的一个故事。

一句话是:北京饿不死乞丐,上海遍地是黄金。“北京饿不死乞丐”是说北京人喜欢施舍,有爱心;“上海遍地是黄金”是说上海发财的机会多多,能挣大钱。

一个故事,讲的是:两个乞丐是好朋友,他们分别到北京和上海讨饭,几年之后,北京的乞丐仍然是乞丐,而上海的乞丐却成了富翁。这个故事告诉人们:环境可以逼迫一个人去改变自己。

上海的乞丐,变成了富翁,是环境所逼,这个环境是什么?如果我们推理下去,就会发现,这个环境就是:乞丐在上海讨不到饭,上海人不施舍,上海人缺乏爱心。

这个故事,看起来像个笑话,但却发人深省。北京人虽然不能使乞丐变成富翁,但却能使乞丐的生命存活下来;上海人能使所有的乞丐变成富翁吗?变成富翁的恐怕只是有点本领的个别乞丐,那些大多数病残老弱的乞丐呢?就只好去饿死了。

相形之下,我们还是喜欢第一句话:北京饿不死乞丐。因为北京人有爱心。

“成了精”的老外

据相关史料记载,王府井大街,初成于十三世纪六十年代,距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

元代三大中央衙署中的枢密院和御史台就分布在这条街上,到了明代,这里建了十个王府和三个公主府,故称为王府大街。

清光绪十三年(1905)重新厘定地名,因街上有一眼甘冽甜美的水井,遂定名为王府井大街。

发展至今,它已成为了一条综合性的商业步行街,故也称为“金街”,有“中国第一街”的美称。

我们到达王府井大街时,许多建筑正在进行修缮,像同升和、盛锡福、瑞蚨祥、东来顺、全聚德、翠花楼等老字号,大多没有见到,透过建筑的布幔,只隐约看到了“东来顺”三个字。见到的只是涌动的人流。因靠近使馆区,熙来攘往的人群中,有众多的老外。

在卖古董的小摊前,一位老外正在买一把折扇,卖古董的小姑娘在计算器上打出了150元的数字,老外摇摇头,于是小姑娘又打出了135元的数字,老外还是摇头。小姑娘一个劲得喊:How much? How much?(王府井的小摊主,都不同程度的懂点英语,这是他们口中常喊得一句)

于是,老外先伸出两个手指,又伸出表示“八”字的手指,意思是二八折。看到老外的这一举动,我乐了。我觉得这个老外真是“成精了”。

在我的家乡,“成精了”是指一个人因多次受骗后,吸取教训,变得异常精明了。在进入王府井前,导游就告诫说:到王府井,要只看不买,因为货物真假难辨,价格昂贵,这些都是来骗老外的钱的。

眼前正在卖的这把小折扇,恰好印证了导游的话。一把小折扇,充其量不过一二元人民币,怎么卖给老外就成了一百几十元(或许还是美金)?好一个“骗”字了得!

《史记-货殖列传》:“天下熙煕,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做生意,求财,天经地义,但也要“君子求财,取之有道”啊,怎能靠一个“骗”字呢!

如此下去,若干年后,王府井会不会成了“天下第一假街”或“天下第一骗街”呢?“王府井”是中国的一扇窗口,是民族的一张名片,“丢”了王府井,就是“丢”了国家和民族的脸,老外的“二八折”不正是在“拷打”着我们民族的诚信吗?

王府井人啊,看好自己的家,洁净我们民族的脸吧!我们期盼着王府井,变成一条物有所值的、货真价实的精品街。

最年轻的“好汉”

七月七日凌晨,在葡萄牙的首都里斯本,世界“新七大奇迹“的评选揭晓了,中国的长城名列第一。

许多人登八达岭长城,就是为了这个“奇迹”而来,但也有许多人是为了寻找一种感受而来——一种“好汉”的感受。

曾经流传过这样一个笑话:一个粗人,游览八达岭长城,登上长城后,看到长城蜿蜒于崇山峻岭之上,胸中,禁不住激情涌动,于是,他就想抒发一下这种感受,但因胸无点墨,无法选择恰切的表述语言,便只好面向群山,大喊一声:长城,你真长啊!

我还亲见过这样一个场景:在一个结婚庆典仪式上,婚礼还没有进行,扩音器里正播放着迪斯科音乐,一个众人皆识的智障儿童,竟然随着音乐舞了起来,我当时即感叹音乐对人的强大的感发力量。

足见,当人面对某一客观事物或场景的时候,感受便会随之而生。正如刘勰所言:“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人,因感受山水、古迹而丰富;山水、古迹,因人的感受而生辉。

八达岭长城之上,人流涌动,体力再不支的人,也会努力攀至“好汉碑”处,那上面镌刻着毛泽东的一句诗:不到长城非好汉。人们努力攀至于此,正是想做一次“好汉”,即使是女同志亦可做一次“巾帼好汉”。

“好汉”的感受,其内容自然也会因人而异。

一个胸无点墨的粗人,只会大喊一声“长城,你真长”;略有所识者,其“好汉”的感受则会丰富起来:伫立长城,望四野茫茫,峰叠翠拥,看长城起伏蜿蜒,地势险要,怎不会想到它扼守京畿,护卫京城的“北门锁钥”之功绩?怎不会心胸豁然,意气勃发?

心情不佳,站立城头,面对巍巍高山,苍苍穹天,茫茫大地,你也许会感受到人类的渺小,在大自然的威力之下,人只是一条蠕动的虫子。摸一摸退去颜色的墙砖,你会触摸到它的温暖和冰冷,感受到历史跳动的脉搏;俯耳贴于城墙之上,你会听到长城的呢喃和传语,听到历史深处传来的锋镝鸣声和隆隆的炮声。长城,以其苍凉的容颜,向人们展示着已逝的悲壮。

登上了长城,你就成了“好汉”。在长城上,我见到了最年轻的“好汉”。他只有二三岁,刚能蹒跚行路。她的母亲想牵住他的手,他却用力甩开了。也许他感受到了周围人那赞许的目光,努力迈动着他的双腿,拾级而上。我惊讶,我赞叹,我感谢。惊讶长城上竟然登上了年龄如此小的“好汉”,赞叹小“好汉”惊人的毅力,感谢小“好汉”的母亲,是她,让孩子尽早地感受到了长城,把我们民族的精神注入了孩子的心灵之中。让一种健康的精神,融入孩子的心灵之中,为孩子奠定了一种立人的根基,这是一位多么伟大的母亲啊!

北京是丰富的,北京更是伟大的。“点水”一记,聊表对北京的敬意。

陕ICP备05005983号 © 2007 版权所有:中国散文研究所 技术支持:四维文化

————————————

北京繁華王府井街 「丐幫」出沒
小兒抱腿討零錢 少年跪地求援手 老人拉胡琴、擺鐵罐待施捨

【worldjournal 報系記者汪莉絹北京報導】周末下午,儘管寒意襲人,北京王府井商業街的人潮比平日多出數倍。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王府井大街口計程車招呼站附近,常常有個年約 10 歲的小男童蹲坐在東方廣場商家櫥窗前,身上穿著髒得看不出原來顏色的灰棉衣,被凍得通紅的小臉蛋又黑又髒,一雙黑眼睛滴溜溜地跟著過往人群轉,像在找尋東西。

 突然間,只見小男孩衝向一對時髦情侶,死命抱住牽著男友手的年輕女子大腿,嘴裡像誦經般唸著「好心的叔叔、阿姨,給我一點錢吧!好心的叔叔、阿姨,給我一點錢吧!」年輕女子被抱住腿根本無法移動,想抬腿往前邁一步,小乞兒也被拖著往前,小乞兒的身體就像口香糖般黏著女子的腿,怎麼甩也甩不掉,女子有點生氣地直嚷著:「這北京乞丐怎麼變成這樣呀!」

 東方廣場一帶儼然是這小乞丐的地盤,要到錢後,他就高興地坐回原地,等待下一個「獵物」。有時小乞丐策略失誤,時髦女子身旁的男友不但不給錢,還給他一頓拳頭。

 北京街頭幾乎是「乞丐到處走」,尤其是北京最繁榮的步行街王府井大街,幾乎變成丐幫聚集的世界。從東方廣場到世都百貨不到一公里的一條街,至少有10個以上的乞丐向路人乞討,這些乞丐各有地盤,乞討方式有文有武,各有特色。例如,距王府井大街口專門抱住行人大腿的小乞兒不遠的地方,常常有個年約十三、四歲少年跪在路邊,不管是颳大風或下雪,都靜靜地跪在又髒又泥濘的街面,面前一張紙,寫著流落北京和失學遭遇的海報,希望行人伸出援手,幫助他復學。

 王府井東堂廣場,也是乞丐盤據的地區。廣場前常常有一位或兩位老人(有一位老人眼睛瞎了),拉著成調或不成調的胡琴曲子,身邊擺個破鐵罐,裡面有不少零錢,像街頭藝人一樣,靠琴聲換取行人的零錢。有時候,這瞎眼老人沒來拉胡琴,有個不到10歲的小孩就坐在老人常坐的位置,拿著胡琴亂拉一通,也會賺一些同情費。過了東堂廣場,越過馬路的五星級飯店附近,經常有個面容黝黑瘦小的中年男子,手抱嬰兒,向從酒店出來、衣著光鮮的人要錢。

 最怕碰上訓練有素的小乞丐,死命拉著過往行人的手或腿,不給錢就不放。有些小乞丐還兼三隻手,一手拉住行人,一手則伸入行人大衣的口袋「拿」東西,讓人防不勝防。

————————————

北京:坐定“金街”成“一景”职业乞丐日进百金

(2003-11-15 19:32:02) 来源:北京晚报

(来源:北京晚报)

在被誉为“金街”的王府井大街上,沿街乞讨的乞丐已经成了“街头一景”:光大银行门前有两个拉胡琴的盲人,情订奇缘影楼前跪着一个家庭困难的“失学少年”,新东安商场门口一个趴在带滑轮木板上的残肢男子转来转去……然而有关部门调查后发现,这些乞丐、流浪儿几乎没有几人是真正因为生活所迫才沦
为乞丐的,他们实际上都是“职业乞丐”,乞讨是他们选择的一种谋生手段。“职业乞丐”已成为“金街”治安管理的新课题。

记者通过调查得知,在“金街”上这样的“职业乞丐”每天都有五六十人,其中来自河南、安徽等地的乞丐已经在北京逗留多年,很多人家里的生活水平在当地属上等,还有的是整个村子都从事这一行当的。更有人蓄意收敛一些残疾人和儿童到北京行乞,这些乞丐“穴头”每天将他们安放在不同的位置,定时收钱,把他们当作赚钱的工具。东城区城管监察大队王府井分队张宏春副队长说,这些“职业乞丐”颇有“策划”头脑,他们有的采取卖艺的方式,有的编出一些动人的谎言,有的利用残疾博得别人同情,有的死缠滥打不放手,不管采取什么样的手段,每天都有几十元到上百元的进项。

据东城区救助管理咨询站站长冯元建介绍,8月1日《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出台,他们的职责就是救助“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但真正生活无着、需要救助的乞讨者实际上非常少,“职业乞丐”们根本不愿意离开繁华的地段去接受救助,他们知道新的管理办法对他们不能采取强制性的收容行为,因此乞讨人数急剧增加。记者在街上询问了几名乞丐,果真他们一个个都表示不愿意到救助站去。

北京市王府井地区建设管理办公室的李军告诉记者,由于王府井大街的独特地理位置,这里几乎成了“职业乞丐”的聚居地。然而他们死缠滥打的乞讨方式严重影响了王府井和首都的形象,也让商家和顾客极为不满。王府井大街派出所副所长吉吉吉表示,以往的管理模式,可以有效地保证不让这些乞丐在王府井大街上的停留时间超过24小时,但新的管理办法对他们的工作有了制约,管理效果微乎其微。目前,王府井各商家抽调了40多人组成自治队伍,每天在王府井大街上巡逻管理,以维护金街的治安和形象。

到底该如何对待这些“职业乞丐”?执法和管理部门呼吁:应该制定相应政策,对这些拒绝救助的人群进行有效管理。同时有关部门呼吁市民理智支付“同情”和“爱心”,对于那些真正有困难的人,同情和爱心是社会良知的体现,而向“职业乞丐”施以同情与爱心,则是对恶行的一种助长。(记者 王润)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