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谚语有云,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可是也是自古传闻江湖上既有靠一双肉掌打得头破血流的武林盟主,也有靠百晓生之流三寸之舌搞搞排行榜。最起码各个门派可以关起门来横,自家门派搞出个掌门人。不过这些大抵作不得数,一则本来什么武林盟主兵器谱掌门人都是小说家言,再则就是实有其事也只是民间评选,一没发获奖证书,二不搞颁奖晚会,没什么权威性。好在武则天一代女帝,轻轻松松地满足了多少男儿的热血梦想:想评第一,容易得很,两个字――考试。不论你是文曲星下凡,还是武曲星落界,只要能做考霸,就有机会拿到官方认可的天下第一证书。机遇好点比如的郭子仪,靠着武状元,出将入相,四朝元老。当然他这也是空前绝后。心肠黑点,比如西夏状元李遵顼,干脆宫廷政变、黄袍加身。只是他这也是绝无仅有。 说到底话语权还是在人家笔杆子那里,武状元大多其名不彰。自武则天长安二年至清光绪十十七年,有据可察的武状元,加上农民起义政权也才二百八十二人。其中声名遐迩的名将,或是武功卓绝的宗师更是少得可怜。非但如此,同样是科举,赳赳武夫倒比文弱书生多受不少冤枉气。 有宋一代是有名地重文轻武,从此要考武状元,也得学习文化课。刘兰芳的评书《岳飞传》中,岳飞枪挑小梁王之前不就做了篇枪论,而小梁王一时紧张,把个刀论硬是写成了力论。元代停设武举,明清恢复武举,也考虑的是德智体全部发展。明代武举考试考官却清一色的是文人。也不怪考生实在不争气,毕竟文武双全之士凤毛麟角,考生文化课成绩大多不佳。好在皇帝们倒也通情达理,特长生嘛,不能加加分,起码,也得减减负。顺治时考两道问答题,两篇议论文。康熙、乾隆题量是越减越少,考试提纲也越限越窄。到了嘉庆年间,只要默写一百个字的兵法。可这还是难倒了一批武夫。收上的考卷中,时不时出现,把“一旦”写成了“亘”,把 “丕”又写成了“不一”。十有八九是夹带小抄之时,一时走眼。 当然也不是说并没有能文能武之士, 唐朝长庆年间的郑冠先是考上了文科状元,后来大概是怕刻苦读书坏了身体,憋住劲猛锻炼了五年,居然又考上了武举。明末名臣熊廷弼擅长左右开弓,就曾考过武乡试第一名,后来大约觉得还是耍笔杆子比枪杆子更有面子,又掉头去考了文乡试第,并考上了进士。不过他们在科举时代可算不得考霸,那时的考霸们讲究的是连中三元,也就是从乡试、会试、殿试一路考上来均是第一。明末清初浙江有位老兄王玉玺,生在大明崇祯爷年头,国家多事之秋,他自然立志报国,不想辜负一身身武艺,没费什么劲就考上了个解元。可谁知命运不佳,还没等他一路打拼下去,就已经江山易主。他倒也是识时务,没仗着练来的功夫加入什么红花会之类黑社会,从事地下斗争报效先主。在继续锻炼了十一年身体后,先后获得解元、会元,终于在顺治九年当上了武状元。搞了个连中四元,只是却少不得被人笑成是二臣。 不过比起乾隆时的马全,不光是其他武状元们逊色,文状元们也不得不服。马全乾隆十七年时考上了武探花。要是他老老实实当官,也还好说。可到底是习武之人,火气大了点,一次和同事吵起架来,言语不和,探花郞的看家本事就使起来,把人家从衙门撵到了城门 。又在护城河上饱以老拳。他的同事或许也是武将,竟扛住一阵猛打,把他一把扯住两人一同掉下桥去。自然体面大失,有人趁机一本小报告打下了台。偏生马全是个有志青年,从哪里指使就从哪里爬起来,七年后改个名又考上了武举人。也怪那时科技不发达,没搞什么电子照相,他竟一路考进殿试,也没给人发觉。马全不知是犯了拧劲, 是一路胜利冲昏了头。居然把几年前没搞到手的状元头衔硬给赢了过来。他倒想蒙混过关,可是他打架丢官的故事却是一时笑谈,乾隆一眼就把认出新状元就是旧探花。皇上倒也没怪他占用他人名额,也没怪他冒名考试,成全了他这史上唯一的探花状元。不知比起现如今曾被名校退学的考霸高考状元来,哪个更让人汗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