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鬼之间鉴宣科
转自《新华航空》杂志 2004年11月
有一个传教士做父亲,一个德国人做保姆,宣科打小就浸淫在西方文化中。他读教会小学,读原版《圣经》,学钢琴,学作曲。21年的牢狱生活没有击垮他,因为音乐始终呵护着宣科的心灵。
宣科其人
他小时候叫彼得,大了叫宣科。后来人们又给加上许多尊称,诸如:宣科老师、宣科博士、宣科老板、宣科先生……
宣科爱穿牛仔裤,天冷的时候披一件红色羽绒外套。他说:"像我这样的中青年,不对,说错了,应该说像我这样的中年人,我今年75了……"
宣科的祖辈,是明朝嘉靖年间从安徽宣城移民到云南鹤庆的汉人,曾祖母是纳西族,祖母是藏族康巴贵族。他的父亲宣明德聪明过人、记忆非凡,能说7种民族语言,是纳西族第一个会说英语的人。
1905年,来自荷兰的传教士们踏上了滇西高原的这座小城。宣明德在给传教士当佣人时学会了英语,随后到贵阳神学院学习,回到丽江后成了丽江的第一位牧师。因了语言文化的根基,1928年10月,当老罗斯福的两个儿子来到纳西寻找大熊猫时,宣明德成了他们的向导和翻译。
1930年,宣科出生。
有了一个传教士做父亲,一个德国人做保姆,宣科打小就浸淫在西方文化中。
他读教会小学,读原版《圣经》,学钢琴,学作曲;而丽江的私塾也很兴盛,明清时期不少文人迁徙于此,儒家文化在纳西有着厚重的积淀。饱学西书的同时,宣科也看四书五经;
曾经是才华横溢的指挥家,青年时代,宣科在艺术团队中,英气勃发地挥舞着指挥棒,出尽了风头,与钢琴诗人傅聪曾是同事,那时傅聪被誉为白马王子,而宣科则是黑马王子。
后来他蒙冤入狱,一去二十余年。有人说宣科去坐牢,像是进了一次美容院,二十余年之后出来,他依然生气勃勃,青年焕发,丝毫看不出一个获释囚徒的沮丧。
牢狱生活没有击垮他,是因为音乐始终呵护着宣科的心灵。
积蓄得太久,所以便聚集了足够的喷薄气势。重获自由的他精心炮制《音乐起源于恐惧》,在《天津音乐学院学报》、《中国音乐研究》等刊物发表之后,在音乐界引起了轰动。他以翔实的资料,独特的见解,有力的论据,向早已成定论的音乐艺术的起源论,发起了强劲的挑战,他新奇的观点为人们打开了另一种独特的视角之窗。不仅在国内引起了轰动,而且也在国外音乐理论界引起了轰动。
他更成功论证了流传于丽江地区的《紫薇八卦》是唐朝皇帝李隆基亲自谱曲的宫廷音乐,与已失传900多年的《霓裳羽衣曲》为同期御制;论证了《浪淘沙》是南唐后主李煜所作……
他潜心发掘和研究纳西古乐,在纳西古乐被世人认知的同时,宣科也获得了世界性的声名:英国的牛津大学、英国皇家音乐学院、伦敦大学、国内的中央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中央民族大学、云南大学、云南民族学院等十几所大学和音乐协会请他去讲学。他是近半个世纪以来,登上牛津大学讲台的第一位中国大陆的学者。
音乐的价值在于内心
崇高、庄重、清纯,如空谷之风,似天外之响。
丽江纳西古乐,与其说是音乐,不如说是历史。
是一块流淌和跳跃着的化石,它的快乐、悲伤和痛苦都藏在时空的另一端。你似乎融了进去,却又从未触摸;你心里有了感动,却不知为何。它只是一个徘徊于历史和现实之间的幻像,愈近愈远,愈远愈近。
《论语·述而》记载: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唐宋时期,道家的洞经音乐和儒家的宫廷音乐曾⒓?皇保?院笏孀攀笔辣淝ǎ?鸾ナТ?H欢??庵终涔蟮奈幕?挪?雌婕0愕卦谄?兜挠窳?┥较碌哪晌髯寰劬忧?4嫦吕戳恕?/p>
纳西古乐,正是典雅、庄重的唐宋皇家宫廷音乐和古朴、纯正的道家洞经音乐的结合,又经纳西族文人雅士数百年的传承、创造,融入了本民族的民歌、民曲、演奏手法,形成"古曲、古乐器、古稀老人"的独一无二的组合。
几百年来,丽江古乐一直是丽江纳西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家人聚素琴,茅庐如仙宫"。过去,不少人家家里乐器齐全,几代人聚在一起,可以围着火塘彻夜谈演古乐。
宣科出狱后回到丽江中学教英语,业余时间便在民间采风。他渐渐发现失传已久被历代文人试图复原的唐音古韵还在纳西古乐中留存着,无声的中国音乐史不再沉默。
1988年7月21日,宣科发起重建了由十几位古稀老人、十几样稀世乐器组成的"大研纳西古乐会"。
他整理出曲谱23首,培训新人,重整乐队,在古城夜夜谈演。
听纳西古乐,成为丽江之旅的必选。
1993年9月,大研古乐会应中国音协、中央音乐学院、中央民族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之邀赴北京演出,获得很大成功。此次演出,宣科称之为"雅乐还京"。他们还先后去香港、台湾等地和英国、挪威、瑞士、法国、意大利、德国、日本等国演出。目前已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游客听了纳西古乐。
纳西古乐获得了世界性的成功。
成功的商业运作
宣科庄园粉红色屋顶的别墅映衬明朗天色,有童话的色彩。庄园占地80多亩,有成片的梨树。每天小车接送宣科来演奏纳西古乐。
宣科占有纳西古乐演出公司99%的股份,乐队演出人员只领取固定的工资。
最早的纳西古乐会收费的方式是,每当演奏完了,就有人拿一个纸盒子,走到每个人的面前。更多的人是想凑一点钱,自带干粮,轮流聚集,消磨时间,快乐地演奏古乐。但宣科却把它做大了。
宣科不仅是一位音乐民族学家,从理论挖掘、整理、研究纳西古乐,而且还是一位很会经营的人。
宣科认为,艺术与市场不能分离,离开了市场就等于离开了人民;但艺术也不能一味地屈就市场,屈就了市场,就等于委屈了艺术。
早期乐队经常演奏到一半,听众就开始退场了,于是宣科想了一个办法,每演奏一首乐曲他就上来汉语、纳西语和英语三管齐下表演"脱口秀",在解释介绍乐曲的同时插科打诨,针砭时弊,在谈论翻译的同时比较中西文化,在讨论人生艺术的同时"攻击"一些时尚的公众人物,亦庄亦谐,手法多样……
宣科打破了音乐会、戏剧表演与观众之间的墙,中英文表述方式与台下的中外观众共同营造出一种多元文化共融的氛围,现代的主持形式和话语系统加上音乐会浓郁的古典风格的曲目、乐器,服饰等,使纳西古乐成为珍贵的"民族文化",成为丽江无形的城徽和丽江文化市场上最好的产品,逐渐兴起的旅游业也让古乐会有了源源不断的客源。
演出中,宣科不忘鼓动听众去售票处买光碟买书,他则满足大家签名的愿望。他的条件是:不可以让我一边签名,一边抬头微笑配合拍照,要中风的。
宣科的光碟和书定价都很昂贵,光碟一张50元,书接近百元。听一场古乐,好一点的位置是100元,边缘放一把椅子,也可以卖50元。
精神变物质,物质变精神,宣科把辩证法玩得团团转。"原来大家都不说钱,只说艺术。"宣科的微笑总是带点诡秘,"现在想通了,大家都说这是文化产业。好多领导来,都喜欢问宣老板挣多少钱。我都说,现在不多不多,以后越多越好。"
今天,漫步在丽江古城东大街,古乐的牌子已不是独此一家了,百舸争流局面出现在丽江旅游的黄金时期。多种声音,多种方法,多种经营,再次显示丽江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
粗略统计,国内外有50多万人听过纳西古乐,有48个国家和地区的媒体介绍过宣科。宣科这位玉龙雪山和金沙江养育出来的奇才,率一群年逾古稀的白发老翁,操数具百年高寿的乐器,把一种古老的音乐演奏得全世界沸沸扬扬。宣科把纳西古乐振兴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纳西古乐使宣科成了名噪全球的一代奇才,成了足以令丽江人骄傲的"世界名人"。来自丽江县文化局的统计数字表明,宣科大研古乐会年收入不低于150万元,整个纳西古乐产业年收入不低于1000万。
与其说没有宣科便没有纳西古乐,不如说宣科启动了一个年收入过千万的民族文化产业。这比争论谁家正宗更有实际意义。
打瞌睡的乐队
这古老的乐音是从一群丽江老先生的指间流出来的。
依照古制的长衫马褂使他们显得庄严而神圣,他们手持各式古老的乐器,正襟危坐,双目微垂,心静如水,却又异常敏锐,一丝不苟地注意着心中稔熟的每一个音符和节奏。十面云锣前,随着一声颤悠悠的低吟,一时间,钟鸣鼓乐,磬、铃、锣、芦管、胡拨交替着悠然而起,典雅与庄重、清丽与秀美在苍老的手指间流动,老人们旁若无人地沉入了心目中超越尘事的世界……"浪-淘-沙-",苍老混浊的声音,仿佛从遥远的山头那边隐隐传来。李后主悲凉孤绝的心境,突然在眼前展开,就像有人展开了一幅烟雨迷离的山水画,再加上丝竹的伴奏和词句的清丽,这空灵清越的声音便宛如天籁。
说它是音乐,不如说它是一段长长的生命延续,从唐宋走来,在玉龙雪山的庇佑下,历经千年它依然没有腐烂,一种更深刻的生命印记使它与终年不化的雪山相映生辉。
纳西古乐会演奏的乐曲最早的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演奏者中最年长的已是83岁高龄。
宣科说,古乐会老人的数量每年以1.4人的速度在减少,台上,去世的人的相片排成一排,高悬在舞台上方的横梁上。细细一数,相片已超过30张了。他们在音乐中,在千百年前的空气中走完了今天的历程。而让那些已逝的和正稀古的纳西古乐演奏者担忧的是纳西古乐似乎在被世人重新发掘后的不多年,在更多人的关注下却已然快走到了尽头。
有一次应邀到台湾演出的时候,居然有一名老人在台上睡着了并发出了很大的呼噜声,第二天台湾报纸登出大幅乐队演出照片,除盛赞音乐之销魂,还用一个有趣的箭头指向打瞌睡的老者,评价:"这至少证明了一件事,他们是真正的老人。"
古老的音乐,久已失传的乐器,穿长衫马褂白胡子的人,正是纳西古乐的卖点。
在宣科正式恢复古乐社之前,演奏纳西乐的老人们只是每个月聚在一起玩玩,他们是屠夫、裁缝、皮匠、养羊人、种田者,宣科改变了纳西古乐和他们的命运。
现在的乐队里已经开始培养一些年轻的纳西乐手和歌者,零星点缀在乐队中。但对于那些百年乐谱乐器,年轻的心要想真正进入,尚有很长的路要走。
骄傲使人进步
"出来"后的宣科一度很谦虚。如果有人问他,"你是搞音乐的?"他会把手合在一起,很小声地说,"会一点点,会一点点。"
在舞台上的时候,他又能张口就说,"纳西古乐是我的一大发明、一大创建","没有我宣科就没有纳西古乐"。
什么地方该说什么话,宣科知道得很清楚,诚如对人性的把握。
宣科退休时也只是一家实验中学的二级教师,但在丽江,知道宣科的人要比知道政府官员的人多得多。官人一茬一茬走马灯似地换,而宣科的名声则如芝麻开花一节一节地高。
老外们口碑相传,慕名而来,成了宣科的追星族,他们人手一本澳洲版的旅游圣经《CHINA》,按图索骥来找一位叫宣科的人来听纳西古乐;他们还要去寻找《失去的地平线》中的"香格里拉",因为宣科先前宣称"香格里拉在迪庆"而后又说"香格里拉在丽江";而宣科在国外更是豪言不断:中国在丽江!
于是有人说宣科太狂。
除去外事活动,每晚8点,宣科都要出现在四方街上这座四合院里。
--我们的水平如果和中央民族乐团比,他们在桌子的上面,我们在下面;但从历史的价值、文物的价值、艺术的价值上比,我们在上面,他们在下面。这是不得了的东西,是国宝,外国人说,领导他的人应得诺贝尔奖。
--刚才唱的《浪淘沙》,多么美啊,这才是中国的歌曲,有1200年的历史了,应把它编到小学课本里去,让学生们唱;别人一二百年的历史就不得了了,我们有上千年的历史,为什么不写进去,我看根子在教育部。
--这么好的音乐,有些坐在前排又不掏钱的官员听了一两曲就走了,他们要热闹就去夜总会好了!
--宣科出名了,纳西古乐才出名了。不是纳西古乐出名了,宣科才出名。有关古乐的阳谋阴谋都是我策划的。
--以前我们很骄傲,说我们有文化、有音乐、重知识,现在不行了,因为大家有了小燕子了嘛!
……
这一段段精彩的演讲加在每一曲的演奏前,然后宣科会具体讲解每一首乐曲的来源和风格,然后是一串流利的英语,这或许是宣科最为得心应手的时候,也是他最为骄傲的时候。
一个土里土气的本地老头,突然说起口音地道的英语,听者不管听得懂还是听不懂,都会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宣科自己也知道怎么在两种语言中找到引起人们高兴的地方,他对翻译词牌略感苦恼,搔一下头皮,"菩萨蛮"只好译为"野蛮的菩萨","山坡羊"则是"在山坡放羊","江上风"不得不说成"一阵风吹过长长的河"。
行家知道,宣科利用自己对汉语和英语的精通长处,把两种语言的表述差别也玩到位了。"宣科先生晚八时在此主持"。古乐会门口挂着这块特别匾牌。
这是宣科的资本。
文/杨志红 摄影/卫军
延伸阅读:
人物背景
宣科,音乐民族学家。1930年出生,藏裔纳西族,云南丽江人。早年求学于昆明教会学校,挚爱并长期研究音乐,"大器晚成"已是学术界对他的共识。由于有着多民族的血缘,故富有颖悟的天秉和进取的气质,不仅具有运用多种语言的能力,还惯于以多民族的不同方式理解和思考问题。他在饱经忧患之后所表现出来的振作有为的生活态度,及锲而不舍的求知精神,为世人所瞩目。
名词解释:
丽江中国大研纳西古乐会
于1981年由宣科、和毅庵、杨曾烈等古乐演奏家一起重建,不遗余力地保存及推广儒道细乐,研求原旨,培训新手,并于1988年7月开始,正式举办不定期的对外公开演奏会,引起众多中外音乐学者的研究兴趣。被誉为"稀世三宝",及古老的乐曲(演奏的乐曲,最早可追溯至唐代)、古老的乐器和高寿的老人于一身的民间音乐团体。曾先后在北京、香港、英、挪、瑞、法、意、德等地演出。
洞经音乐
乃往昔士林籍道教仪式所作的礼乐活动,兼有儒门敦睦人伦及道家颐养身心的功能,明清以来即风行于中国各地文化阶层中。因其主要用于谈演道教经典《玉清无极总真文昌大洞仙经》(简称洞经)而得名。文昌是士人之神。洞经音乐于明代嘉靖年间(公元1522-1566)经纳西族土司从南京、福建、四川等地引进云南,开枝繁衍。自清代西学东渐,洞经音乐在中原几成绝响。滇西北高原文化古城丽江,由于特殊的地理条件,奇迹般地把这类音乐保存下来。
纳西古乐曲目简介:
1、《八卦》经腔
谈演洞经行"开经"礼仪所用曲目,据考证为唐玄宗李隆基于开元廿九年(公元741年)御制的《紫微八卦舞》之音乐部分,其姊妹篇为《霓裳羽衣舞》,已失传。
2、《笃》(笛子独奏)
它作为丽江"白沙细乐"之第一章,早在元代即已流传在丽江。根据《白沙细乐探源》(见《少数民族乐论》1994年宣科著),它是一部融器乐、歌舞于一身的大型安魂曲,创自纳西民间。"笃"是纳西古语,意为"让灵魂洗澡"。
3、《浪淘沙》曲牌
谈演洞经行"十供养"礼之"香供养"礼时演奏。唐朝教坊曲牌,南唐后主李煜词,宣科填配复原。
4、《山坡羊》曲牌
唐朝教坊曲牌,谈演洞经行"开经"礼仪,会员上香跪拜时演奏,又名《上香调》。宣科先生以元朝张养浩的《潼关怀古·山坡羊》填入同名曲牌,称为纳西古乐研究中又一重要成果。
5、《步步娇》曲牌
宋朝文人音乐之一。音乐描写缠足妇女行走时的娇媚步态。
6、《一江风》曲牌
元代北曲曲目。谈演洞经上表章及结束时,亦称《送圣曲》。曲中以大鼓演奏最具特色。
宣科古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