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QTFY: 《色戒》不爱国吗?

答QTFY: 《色戒》不爱国吗?

我在影评中说过《色戒》在美国是绝对不会红的,原因正是你所说的,没有一个光明的结局。美国人如果不是很看好这片子(我估计他们也不会反感),绝对不会是因为觉得王小姐不爱国,间接导致同志牺牲,只会是对一个救了自己爱上自己的情人能狠下杀手的恶人没有得到任何惩罚会有心理上的不满和压抑。他们会觉得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故事,女间谍假戏真做爱上了自己的行刺目标,救了他。到此为止,美国人是很理解的,绝对不会去指责王不爱国,背叛组织。美国是个非常看重个人的社会,他们肯定能理解王在那种特殊环境下的心理变化。他们甚至会认为王是一个少见的爱国者。为了国家,牺牲自己的贞操,放弃自己本来暗恋的男人,去色诱另一个男人,这在美国人看来是莫大的牺牲。所以她在情之所至的一瞬间做的决定是完全能理解的。问题是,接下去怎样?

这里就出现了好莱坞与中国作家的矛盾了。李安是在改编一个著名作家的小说,他不会有勇气连情节也改了,如果真那么做了,又不知有多少人会骂他糟蹋名家作品。他肯定知道好莱坞希望的结局,但他不可能迁就美国观众。一是他必须忠实于原作,二是原著的结局确实更真实。如果是我去拍,我会把结尾改了,可能就像一位网友建议的,让易安排送王上一艘去中立国的船,然后王在国外一直等着易,一直到抗战结束,王回国来找易,发现他已被国民政府枪决。这才是个典型的好莱坞悲剧。影片甚至都能涉及易在抗战后期暗中帮助国民政府的情节(与真实情况相符),这样的一个故事,悲剧效果会强烈得多,美国人会被这种故事感动,而不是现在的这个残酷的故事。李安没有做如此大改动的勇气,张爱玲的FANS也不会允许他这样做。他忠实的再现了张的内心世界,从单纯改编原著的角度看,他无疑是成功的。可惜,这个小说就不是个完美的小说,电影也因此不可能完美,但李安在创作上的精致,他对原作的精确把握和艺术化表现(包括用性来表现人物心理和性格)是值得充分肯定的,指责他不爱国更是一种把艺术和政治相混淆的民族主义的表现,甚至我觉得指责张爱玲都是没有必要的,她的作品的使命就是揭示女性内心世界的,她不是在写政治,谁能说战争情况下的艺术作品就一定要围绕战争本身?艺术的本质是关注人性的,政治只是人的社会生活的一部分,虽然艺术离不开一个基本价值观的基础(善恶的分野,所以才有好莱坞电影的基本定律:抑恶扬善的结局),但是这不是说艺术的首要使命就是“政治正确”,张爱玲的小说是一个女人想逃避主流价值观而去挖掘人性之脆弱的作品,你可以不喜欢她的结局,但用泛道德化和泛政治化的理由去谴责她是不恰当的。

我当然反对卖国贼,我只是觉得此片并没有赞扬卖国贼,是写的人性的弱点,你可以谴责王小姐牺牲了同志没有道德,但人是脆弱的,她在那一瞬间的举动不是出于道德,国家,民族大义,是出于感情,这是人性的复杂,这个故事就是写的人性的脆弱,它不是要赞扬这种脆弱,只是真实的表现它。我们谁没犯过错误,有时还可能是给他人造成很大伤害的错误,没有人是完美的,有时艺术的使命仅仅是去揭示这种不完美,这种软弱的根源,而不是去做道德判断。中国过去的艺术习惯了把一切都贴上道德标签,中国的传统儒家文化更是从来把对道德的关注置于对人性的关注之上。现在这片子不是表现出王,易的行为就是对的,只是想表现人的复杂。总之,艺术归艺术,政治归政治,艺术不是宣传(PROPOGANDA),艺术是引人思考,一个能让人反思人性的艺术作品就是好作品,把艺术和道德,政治评判相混淆是肤浅的和不负责任的。这是我的观点。李安写了一个结局残酷的悲剧,他写的很好,很成功,但是这个结局的悲剧性本来可以通过另一种更接近主流价值观的更完美的方式表现出来。这是他和张爱玲的共同遗憾。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