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解开谜团,悟出一个原理

忙忙碌碌无事找事,折腾自己折腾孩子
打印 被阅读次数

第五章 解开谜团,悟出一个原理
 能否把教育奥秘概括成一个字

    婷婷出名后,全国数百家报刊、杂志都作了报道。于是全国各地,前来取经的人络绎不绝,令我应接不暇。印象最深的是来自合肥的一个家庭。爷爷奶奶、公公婆婆、爸爸妈妈,还有那个小宝贝,一家七口全部出动了。我被他们的诚挚精神所感动,毫无保留地讲了一整天,恨不得把心掏出来,目的是让他们多分享一些教育宝藏。可任凭我讲得口干舌燥,他们的眼里仍充满了疑惑。当他们悻悻离去的时候,都用无限羡慕的目光看着婷婷仿佛在说:“你周弘福气多好啊!生了个神童,我们要是也生个神童该多好!”此刻我才感觉到,有些东西似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把心中的奥秘让别人分享,比登天还难。但我坚信,宇宙的潜能蕴藏在每个孩子的生命中,我不愿看到,一个个孩子的无限潜能被混灭。这种强烈的信念,使我换一个角度来思考。不是说越是真理越明了,越是大道越简捷吗?既然教孩子学说话的方法是人世间最好的教育方法,我能不能用一个字把其中的奥秘揭示出来,让所有的家长一听就懂,一学就会?

找到了,我终于找到了

    地球覆盖着绿色的树木,一棵树孕育在一粒种子里,平凡的真理往往包含在一粒小小的种子里。
    1991年元旦过后,我突然接到了著名儿童文学家杨臻老师的一封信,他说他看了我们的材料后,兴奋异常,想把婷婷培养成世界一流的作家,并让我写一本书,总结教育女儿的奥秘,以造福于所有的家庭。一个苦苦挣扎了十年的聋儿家长,此刻的心情常人是无法想象的,我兴奋地拿着信往家跑,一种从未有过的体验涌上心头,我尝到了心口发甜的滋味。怎么个甜法?像一股凉风沁入心扉,心头发痒,忍不住想哈哈大笑。当晚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用一个什么样的字高度概括成功的奥秘呢?想啊想……脑海里出现了电影《芙蓉镇》里的一幕情景:文革期间,一位忧国忧民的老支部书记感到前途迷茫,喝醉酒后在空旷的田野上发酒疯,手里抱着酒瓶,跟
踉跄跄,嘴里重复着两句话:完——了!没完!讲完了,就倒在地上,好像断了气。一讲没完,就立即站起来,眼里露出必胜的光芒。然后又完——了,没完;完——了,没完我脑海里突然像一道闪电一亮,豁然开朗。找到了,我终于找到了!原来成功的奥秘源于家长的一种良好心态,源于教孩
子学说话学走路时,所有家长在心灵最深处都是绝对地,无条件地、百分之百地坚信自己的孩子“行”这一个字上。

 

 家长拥有两个宝藏

     在孩子学说话学走路时,家长是天生的教育家。家长本能地拥有两个宝藏,即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时的正确心态:
孩子学说话时承认差异——导致差异缩小。
孩子学走路时允许失败——导致不怕失败。
由于坚信孩子“行”,在孩子学说话时,家长就能承认差异。说话早的孩子行,说话迟的孩子也行。不仅承认差异,而且欣赏差异。由于坚信孩子“行”,在孩子学走路时,家长就能允许失败。孩子不小心跌跤后,会遭到家长的斥责吗?世上有没有这种家长?绝对没有。孩子学走路时,哪怕跌十次
跤,一百次跤,一千次跤,家长都会鼓励孩子站起来。

乾隆皇帝四岁才会说话

    家长教孩子学说话的奥秘在于承认差异。孩子学说话时,家长应承认孩子间的差异,并尊重差异,甚至欣赏差异。中国有句俗话:“责人语迟。”安徽有位小男孩三岁半还不会说话,爷爷奶奶安慰孩子的父母:“没关系,据说乾隆皇帝四岁才会说话。”三岁半不会说话不要紧,说不定还是贵人呢!家长之所以尊重差异,是因为家长心中始终坚信一个“行”字。坚信孩子会开口说话,坚信自己能够教会孩子说话。家长承认孩子“行的心态缘于祖祖辈辈实践的结果,相信所有的孩子迟早都会说话一只是随着孩子的成长,随着的代的激烈竞争对人的要求越来越高,家长把所有的期望值都强加在孩子身上,越来越不能接受容忍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之间的差异。家长在否认差异的同时对孩子的要求也苛刻起来。这种感觉便迫使家长去盲目攀比盲目追赶。在追赶的同时,伴随着哀愁、指责、抱怨、贬低,想尽一切办法刺激
孩子其结果是适得其区差异越来越大,因为教育被扭曲了。其实我们在遇到困惑时,不妨把眼光投向大自然。阳光空气、水、花草、树木共同构成了一个和谐的、美好的自然界,大自然不因为花不如树实用,草不如树高大而冷落了花与草,从而抱怨阳光空气和水。大自然承认花、草、树之间的差异承认阳光、空气和水的作用。它知道花有花的艳丽草有草的幽香树有树的伟岸它不要求卓长得如树般高大也不要求树如花般美丽,于是树便是树,花便是花,草便是革教孩子学说话时,家长都很宽容。当孩子第一次把人说成‘堆”对父母欣喜若狂认为自己的孩子如此聪明,已经懂得表达自己的要求。幸福感随着“堆”慢慢延伸。没有一个母亲在把水讲成‘堆”时会教训孩子:“毛毛啊四岁了才开始说话人家隔壁小宝宝八个月就开口说话了,你好意思说我还不好意思听呢!“采,毛毛既然开了日,咱们笨鸟先飞,妈妈要对你在标准高要求,喝水时要跟妈妈讲"妈妈请给我喝一杯水好吗" ,讲不清楚就不喜欢你,讲不完整就打你。世界上有没有这样的妈妈?绝对没有,没有一个母亲会这样要求孩子。孩子正是在“行”的环境中,说话越来越清晰,词汇越来越丰富,慢慢学会了说话。可是等到孩子长大了,大人的宽容对孩子来说,慢慢成了一种奢侈,尤其是面对分数的时候。家长开始怀疑孩子不行,孩子潜意识中也在怀疑自己不行,于是父母开始遗失了自己的宝藏。

此时的父母都像一座大山

    风和日丽,天高云淡。在市民广场的草坪上,一个孩子在父母的鼓励下学走路。孩子摇摇晃晃地迈开步。一步两步三步…··峨,跌倒了。宝宝不哭,宝宝真勇敢,站起来。又迈开小步,一步两步……再跌倒,再爬起。孩子天真的小脸是那么专注,爸爸妈妈是那么欣喜,这是一幅美妙和谐的画面,也是一个妙不可言的教育场面。
    所有的孩子在家长的赞许和鼓励中,学会了走路,在大人营造的宽松的环境中,幸福成长。家长允许失败的态度也缘于家长坚信一个“行”字。坚信孩子跌倒了会自己爬起来,坚信孩子总有一天会坚定地迈出第一步、第二步。家长的坚信反映在行动中、笑容里。孩子被感染着,汲取着这种心理养分,轻松舒展地成长。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孩子在享受失败。正是这种允许
失败,不怕失败,使孩子走向了成功。家长在教孩子学走路时,父母都像一座座大山,总是给孩子无尽的力量。失败是每个孩子必须面临的人生课题,而孩子如何面对,反映了家长的心态。越是宽松的成长环境,孩子越不
怕失败;而越是苛刻的成长环境,孩子越怕失败。孩子有一种小乌龟心态。好奇的小乌龟把头从龟甲中伸出来时,如果很安全,它便自由自在好奇地观察着外部世界;一旦有危险情况,头便马上缩了回去。如果每次伸出来时遇到的都是危险,久而久之,它便再也不敢把头伸出来了。相反,如果每次伸出来时都是平平安安,久而久之,伸出来的头,便不会轻易地缩回去,因为它获得了安全感。

 失败越多,也许离成功越近

    家长不仅应让孩子不怕失败,而且还应该鼓励尝试失败。小姑娘刚学溜冰,小心翼翼,战战兢兢,但还是摔得四脚朝天。女孩伤心地坐在地上,眼泪汪汪地看着别人优美的姿势。这时候,一个小帅哥滑到小姑娘面前,将她扶起来,亲切地对她说:‘小妹妹,溜冰要不怕摔跤。这可是一项从摔跤中走向成功的运动。从现在起,你准备好摔五十跤,然后你就会溜了。”小姑娘:“真的吗?”男孩肯定地点点头。于是小姑娘坚定地站起来,迈开了步。
一跤,二跤……每跌一跤,小姑娘的眼睛便亮了一分,因为她知道,失败越多,就意味着与成功越近了。数到21跤的时候,小姑娘便再也不用往下数了。真的很高明,预约失败,接受并享受失败,孩子就不会被失败绊倒,孩子就能透过失败看到成功,透过黑暗看到光明。任何努力都需要一种动力,一种光明目标的指引。
    孩提时,家长给孩子不断地输入这种观念,孩子慢慢便会调整面对失败的态度。预约失败比允许失败更进一步。预约失败好比是打预防针,而允许失败已经是治疗了。

 人是一口气,佛是一炷香

     为什么家长觉得小时候孩子“行”,长大后就觉得孩子“不行”呢?原因在于家长的心态失衡了!
    孩子学会了说话,学会了走路,随着孩子慢慢地长大,家长的眼光也变了,逐渐遗失了曾经拥有的宝藏,取而代之的是望子成龙心态下的贪。贪婪导致家长急功近利,采取违反生命成长规律的教育,对孩子进行拔苗助长,“不行”也让你“行”,强求一律,于是孩子痛苦的学习生涯就开始了……家长都知道,让庄稼茁壮成长要改变土壤的环境,没有哪位农民会去拔高庄稼,那样看上去庄稼长高了,但生命很快也就枯萎了。有的家长会说:“庄稼和人不一样,庄稼一拔就死,孩子不论怎么加压,还是长得白白胖胖的,没有任何危险!“错!”我要大喝一声。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原因在于人是一口气,佛是一炷香。 人与人有形生命的差异是有限的,而无形生命的差异是无限的。他们千差万别。有的是流芳百世的伟人,有的是庸俗世侩的小人!家长拔掉的是孩子无形生命的根——看不见的精神生命的根!这个根是每个孩子生命中最宝贵的自尊和自信。
    孩子精神生命的成长有它自身的规律。正如一位哲人所说:“每个人并不是一生下来就是一棵树,生下来时只是一粒种子,必须成长到会开花的点,那个开花才是每个人的满足和达成。”就像夏天池塘里的荷花,开花有早有迟,但每一朵花都是美丽的。不会因为花开得迟就抹杀了生命的美丽。千姿百态是大自然万物生长的规律。

不打不成才

    家长觉得孩子不行,于是就拔苗助长。《扬子晚报》曾报道,有的家长总结教育经验:九十分以下,打;九十到九十五分,罚;九十五分以上,奖。可想而知,每次考试后,是得奖的孩子多呢,还是挨打的孩子多?
    有一天,我在路上骑自行车,刚好听见一段有趣的对话。
一位母亲神秘地对一位父亲说:“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教育孩子的奥秘我终于总结出来了,就一个字。”我心想她也总结出来了,赶紧蹬车跟上去,想听听是哪个字。“打! ’那位母亲嘴里发出一个掷地有声的字。
“如今的独生子女,家长总是含在嘴里伯化了,捧在手上怕摔了。搞了半天还是老祖宗说得对,不打不成材。千真万确,至理名言。”
‘我也打,但好像效果不理想。”那位父亲谦虚地向那位母亲请教。
“不是没效果,而是你心太软,拳头像棉花一样软弱无力。只要打到位了,效果就出来了。连老师都说,孩子成绩都是逼出来的。学习不好,回家挨顿打,成绩就上去了。”
“第一次打孩子时,孩子惊恐的眼睛好像受到惊吓的小鹿,流出痛苦的眼泪,我的心受不了。”那位父亲心有余悸。
“你要理直气壮地和孩子讲,我打的不是你的人,而是你的缺点。”那位母亲心安理得地介绍着经验。
这段对话引出一个沉重的话题。

 “打”是横在两代人之间的一堵墙

    中国古老的文明也受到封建礼教的羁绊。“棒槌底下出孝子”的说法已深深地根植在许多家长的潜意识中。因此,家长认为打孩子既简单易行,又立竿见影地看到孩子的变化,同时宣泄了自己的情绪,挥舞着拳头,显示出长辈的威严。殊不知,这种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既显示自己的无能,也是典型的拔苗助长,它的直接后果是摧毁孩子的自信。剖析家长打孩子的普遍心理,用三个字形容:恨、疼、悔。
第一个字“恨”。爱得越深,恨得越烈。因为只有一个孩子,教育失败意味着全军覆没。所以看到孩子不争气,总是心急如焚。一位老三届的父亲告诉我,有时看到儿子吊儿郎当的样子,真恨不得一拳把他打死算了,一了百了。 可见恨毒了。
第二个字“疼”。打在孩子身上,疼在家长心上。正如一位家长所说,孩子脸上流泪,我的心里流血。有的家长想出两全其美的方法,孩子考砸了,不打孩子打自己,当着孩子的面把自己脸抽肿了,心想既没有伤害孩子的有形生命,又让孩子接受教训。岂知,这更易刺伤孩子的心灵,孩子产生了负疚感,成了千古罪人!
第三个字“悔”。孩子含着眼泪睡着了,父母愁眉相对,彻夜难眠。两个人无比心痛地掀开被子,抚摸着孩子伤口,相互抱怨,指责对方:你这拳打重了,你那脚踢很了,讲话声音还不敢高,把孩子吵醒了怎么办?
这样的三部曲每天都在中国无数的独生子女家庭中上演卜“打”是横在两代人之间的一堵墙,它拉开了骨肉距离,使彼此之间形成了心灵上的堡垒。
家长的心灵在流血,那么挨打的孩子在想什么呢?

“我们。不相信鳄鱼的眼泪”

    上学前,每个孩子都想做让父母感到自豪的孩子,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可是,当考试考砸了,成绩名落孙山时,面对老师抱怨、同学嘲笑,惟。的希望是得到父母的宽容,从而找到自尊和自信。可万万没想到,等待他们的
是父母的羞辱、训斥和暴打,孩子在凄惨的哭声中醒悟到美好世界破灭了。
这时孩子肉体痛,心更痛。随着不断地挨打,孩子眼里露出愤怒的目光,开始产生了逆反的抗拒心理。
    有一次,河南的一对夫妻,带着孩子到南京找我咨询。那孩子因学习不好,经常挨打,已经厌学了。我见到那孩子吓了一跳,十岁的年龄,倒八字眉,目光飘忽,神情漠然,跟人讲话眼睛都不抬。我讲了一段话打开了他心头的锁,融化了他脸上的冰。孩子发出了抽泣声,并用手擦眼睛,可抹了半天竟没有眼泪。我感到奇怪。“孩子,怎么眼泪都流不出?”‘叫。时候我一挨打就哭,咱爹妈总是严厉地讲‘我们从不相信鳄鱼的眼泪’,哪想到现在想哭都哭不出来了。”孩子露出委屈和痛苦的眼神。我又转过身来问父亲:“你怎么忍心下手打孩子呢?”语气中带着一丝责备。孩子的父亲说:‘小时候父亲经常打我,尝尽了苦头,我发誓以后不打我的孩子,和儿子做朋友。没想到当兵后,我当了营长,回头想想,也许是父亲不打不成材的结果。如果小时候我爸打我再重一点,现在说不定还是团长、师长呢!”孩子爸爸长叹了一口气,内疚地说:“于是,就开始打,有的时候每天打三顿,现在,孩子哭都哭不出来。”孩子心里没源泉,眼里哪有泪水呢?“老爸这样打你,你恨他吗?”我相信孩子能对我说心里话。“恨。”孩子瞅了老爸一眼,低声说。
我的心猛地抽了一下,他的心灵已没有欢乐,只长出扭曲、稀疏的草。“挨打的时候,不怕疼吗?”每天挨打三顿,需要何等的意志力。“没办法!求他们也没用,为抵抗疼痛,我想到了革命烈士,江姐、许云峰、陈然……”孩子后来念的名字已听不清了……我仿佛看见孩子擦干了眼泪,挺起胸,昂起头,眼里放出仇恨的光芒。他把父母当做法西斯了。时代需要心灵和谐、舒展的接班人,而不是这种“反法西斯战士”或唯唯诺诺的奴才。这样打下去,作为家长,究竟想把孩子推到人生的哪条路上呢?

谩骂式播种,破吉尼斯纪录

    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聪明,也深知现在的孩子比我们小时候聪明得多。为防止他们骄傲翘尾巴,往往用“笨”字刺激他们。不仅家长,极少数的老师也这么做。有位小学老师为防止学生骄傲,上课时竟用几分钟的时间在全班每个同学的头上敲毛栗子,边敲过骂:傻瓜、笨蛋、猪头脑、窝囊废、一头脑浆糊、一肚子草包等……其中一对双胞胎还被用了两下:大呆、二呆。五十几个不同样,语言之丰富,创了吉尼斯记录,这是谩骂式播种。

女儿嘴里的小笼包差点吐出来

    第二种是对比式播种。这种情况在中国家庭最普遍。“爸爸妈妈小时候都很聪明,你怎么这么笨呢?!简直不敢相信你是我们生的孩子!”“左邻右舍的孩子个个都聪明,你怎么这么笨呢?!早知这样,不如养条狗。”有个母亲和她女儿一起吃小笼包,心想教育的时机到了,语重心长地说:“女儿,妈妈和你讲一句心里话好吗?”女儿聆听着。“妈妈越来越感到在左邻右舍,亲朋好友之中,算你最笨了。”女儿嘴里的小笼包差点吐出来。

“这个题目我肯定不会,我笨艾”

    还有一种启发式播种,它的杀伤力更强,很快进入孩子的潜意识。这往往是自以为有文化、有成就感的家长所为。
    有一次,儿子求助于父亲:“爸爸,有一道应用题不会做。”爸爸一看,这么简单的题目不会做,顿时气不打一处来,转念一想,教育孩子要有耐心。“好吧,爸爸做一遍给你看。”孩子一看到爸爸紧皱的眉头,多少痛苦往事涌上心头,心里有点发怵。爸爸做完之后,说:“儿子,你看。”孩子的手心出了汗,怔了一会儿:“爸爸,我还不懂。”这时父亲牙齿咬得咯咯直响:“好,我再给你做一遍。 如果再不会的话,咱们走着瞧。”孩子心想,完了,想逃都没处逃了。早知如此,何必问他。“儿子,你再看。”孩子已六神无主,眼睛发花,连数字都看倒了。“我还是不会。”老爸愤怒地把草稿纸撕成碎片,砸向孩子,这撕碎的仅仅是普通的草稿纸吗?撕碎的是孩子的自尊啊!这时父亲意犹未尽:“儿子,讲心里话,这道题难不难?”
“不难。
“你说老爸有没有耐心?”
“有,都做二遍了。”
“儿子啊,这么简单的题目老爸做了二遍你都不会,
还让老爸说什么好呢?”
然后这位糊涂的父亲用无比失望的目光久久凝视着儿子,儿子在羞辱的目光中低下了头,想了半天,终于开窍了。
“爸爸,我是不是真的很笨啊。”
在家长刚开始说孩子笨的时候,孩子用幼小的自尊捍卫着:“我才不笨呢!”因为孩子学说话的时候已经形成了比较强烈但又十分脆弱的自信。随着家长这些播种的不断“深入”,孩子渐渐开始相信自己笨了。有的家长数落起自己孩子的缺点就像介绍系列产品似的,逢人就讲,不厌其烦。直到有一天,家长说他笨,老师说他笨,左邻右舍也说他笨的时候,他就坚信自己笨了。家长终于为自己的抱怨得到了和预期完全相反的报应。任何孩子从相信自己笨的一瞬间起,眼神便陡然暗淡无光了,言行举止也随之“笨”起来,老师只要出一个题目,说:“同学们,这个题目比较复杂,大家好好想想。”这时孩子的情感闸门马上关起来,第一反应是“这个题目我肯定不会,我笨哎。”

“赐予我力量吧,我是希瑞”

    还有一种家长喜欢空洞的说教。如:不吃苦中苦,怎做人上人;笨乌先飞早入林;头悬梁,锥刺股;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你要好好学习等等。这样的语言如果没有让孩子得到真实的体验和帮助,很难打开孩子的情感闸门。因为孩子觉得学习是件痛苦不堪的事,令人望而生畏,不敢迈步。
学习一定就要经历苦难吗?我绝不否认学习也需要吃苦的一面,但从教育女儿的过程中,我深切地感到不应过于强调学习辛苦的一面,而忽视了学习快乐的一面。
    请听听爱因斯坦的心里话吧:在大多数的情况下,我所做的事都是由强烈的兴趣所驱使,博得如此多的尊敬和爱意,实在令我感到难堪和不安。天才能把工作当做游戏,如痴如醉,倾注全部的身心,学习也是如此。孩子喜欢的事、感兴趣的事,就不会成为沉重的负担。女儿在面临困难时,我时常想到的是动画片《希瑞》里的一幕情景——希瑞从腰间拔剑长啸:“赐予我力量吧,我是希瑞!”我这时就把婷婷当成希瑞,鼓励她树立强者的信念,激发她的潜能。如果这时打击她,只能让她自卑;如果我包办代替,只会剥夺了她成为强者的权利。

 别做《渔夫和金鱼》故事中的老太婆

    应该说,学生感受竞争的压力是历史的必然。一个民族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要有竞争,竞争就需要高精尖人才。但关键是让孩子理解竞争的意义,从内心产生竞争的愿望,培养良好的心态和健全的人格;要教会孩子启动发动机,而不是推着孩子走。
    在孩子学说话学走路时,父母在教育上很富有,后来父母逐渐遗忘了宝藏,因为父母心态失衡了,觉得孩子以前行,现在不行。家长认为孩子不行的原因之一是贪。小学课本里有一篇《渔夫和金鱼》的文章,讲述一个贪得无厌的老太婆。让她当贵夫人不行,她要当女皇;让她当女皇不行,她又要当海上霸王,还要金鱼做她的仆人。到头来还是一个穷老太婆,还是那间破草屋,还是那个破木盆。而有的家长恰恰在孩子面前扮演着老太婆的形象。
一家长“贪”的心态表现在对孩子的过高期望,尺杆架得过高,让孩子怎么跳也够不着。孩子刚上学,就恨不得他全班第一。一门第一不行,还要门门第一;一次第一不行,还要次次第一;全班第一不行,要全校第一;全校第一不行,还要全区第—……孩子在家长不断提升的目标中,越来越累,心力交瘁,最后不是在沉默中爆发,就是在沉默中灭亡。
    浙江金华中学生徐力重锤打死逼他考入前 10名的生母,不就是血淋淋的一例吗?!

“人家的孩子这么好,婷婷完了!"

    家长觉得孩子不行的原因之二是比。孩子小时候家长承认差异,以后就否认差异。往往拿别人孩子长处与自己孩子短处相比,比到最后,自己的孩
子一无是处,孩子怎么努力,在家长眼里都不如别人家的孩子。
    盲目攀比造成失落,失落导致恨铁不成钢。心想别人行,你为什么不行?家长的心态失衡了,由允许孩子失败转变为不允许失败,结果孩子更害怕失败。孩子志气一天天消沉下去,总觉得压抑,自信和自尊也没了,这对孩子的打击是毁灭性的。
    女儿被评为全国十佳少年后,朋友给我寄了一本〈中国少年之星》,我原想看一看激励自己,可才看了一半心就凉了一大截。
“人家的小孩那么好,婷婷完了!”
脑子里老想着别人的优点,眼睛里总盯着婷婷的缺点。怎么看都觉得她不够好,开始怀疑自己的孩子。我好不容易把心态调整过来以后,问别的家长有没有这种感觉时,他们说:“一点不错。我们一看哑女都能成神童,更觉得自己的孩子完了。”比的结果破坏了孩子的感觉,孩子不相信自己有优点。其实孩子是大人的一面镜子,孩子的缺点都是大人造成的,大人要面子,怕丢面子,剥夺了孩子自由发展的权力。当孩子不如意时,从恨铁不成钢发展到拔苗助长,结果是摧毁了一棵棵良好的幼苗,破坏了一个个好孩子的感
觉。

哑女也能成神重,天才就在你身边

    有一句顺口溜:“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本意是讽刺官场的丑恶现象,但这句话用在教育上还是蛮有道理的。
一个“行”字,消除了孩子的恐惧感;
一个“行”字,激发了孩子的求知欲;
一个“行”字,唤起了对生命的热爱;
一个“行”字,找到了学习的快乐感觉。
持之以恒地相信孩子行,是我教育女儿的心得,也是让孩子心灵舒展、生命快乐成长的秘诀。因此,当健全孩子的家长还在怀疑孩子行不行,能否成材时,我的回答总是一句话:哑女也能成神童,天才就在你身边。
    家长一定要回归到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时的心态,相信你的孩子就是天才,永远不要放弃对他的信任。

是松树超常,还是盆松普通

    有个寓言:一批盆景松树仰慕山上拔地而起的参天松树,惊呼道:“多棒啊。我们要是也能这么高大该多好啊! 其中一盆年过半百的老龄盆松垂头叹息道:“孩子啊, 别异想天开了,那可是棵超常的松树,而咱们只是普
通的松树,没那个命啊卜’到底是山上的松树超常,还是盆松由于人类的束缚变得普通了呢?
    国外的心理学家提出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从人的潜力角度看,普通人是否等于正常人?”在许多人看来,普通人是天经地义的正常人,这难道还会有错吗?可专家研究的结果否定了这一说法。他们认为普通人并非正常人,而所谓超常的人才是正常人;因为普通人的才能被压抑了,没有开发出来,而所谓超常的人只不过是得到了正常的发展。也就是说,不是温室里的庄稼超常,而是盐碱地里的庄稼没有良好的环境。在大自然的新鲜空气和肥沃土壤中,才能长出挺拔的大树。

 美国专家挑神童

    一位美国心理学家到一所普通的学校调研,一位老师问:“先生,您能不能挑出班上智力超常的学生?”‘当然可以。”专家爽快地答应了。然后自信地用手在学生中指点起来:‘你,你,你……”被点到的孩子眼睛一亮,兴奋之情溢于言表,飞奔回家。“爸爸,妈妈,好消息,心理学家说我是神童啊!”母亲听完孩子的话后,欣喜若狂。怎么看孩子怎么顺眼,仿佛儿子一下子变成了天才。从此,这些孩子受到了同学的羡慕,老师的关怀,家长的夸奖。孩子找到了好孩子的感觉,回到了“行”的世界,一个个飞速地向前发展。一年后,专家再次访问该校,问:“那几个孩子的情况怎么样。老师回答:“好极了!”接着她请教道:“先生,我感到很惊讶,你来之前他们都只是普普通通的学生,可经你一指点,一个个都变了。请问您有什么诀窍,能够判断得如此准确?”专家微笑着说:“没有任何诀窍,随便指指而已。”老师露出一脸惊讶的表情。这个小故事给人的启示是深刻的:信任、期望的力量是巨大的。当人们坚信一个人“行”的时候,他就真的“行。

他赢了周婷婷

    记得女儿小时候,有一次我带她到朋友家玩,正好电视里在讲述了一个四岁孩子就能背 100首唐诗的故事。朋友的孩子跟婷婷同岁,她当时能背很多唐诗,朋友以此为荣,逢人就讲:“说不定我的女儿也是神童呢?!”当这些父母在做神童梦的时候,我只梦想女儿能喊我一声“爸爸”。
    十年之后,我女儿从哑女变成了神童,而朋友的孩子在抱怨教育中长大,表现日趋平庸。是我的女儿超常呢,还是朋友的孩子没有达到应有的
高度?朋友是怎样对待孩子的呢?孩子因作文写不好,妈妈就把作文本撕得粉碎,弄得孩子又哭又闹。她撕碎的不仅仅是孩子的作文本,而是孩子那颗幼小的心啊!在一次次打 击下,孩子的自尊一点点地沉沦下去,开始厌学了。‘我提议把孩子送到我家,让我来试一试。孩子在我那儿每天都学得不肯回家。我还是用当年教婷婷的方法教她,不断地欣赏她,鼓励她。不可思议的是,这个厌学的孩子后来对学习如痴如醉。比如有件事,婷婷有个“绝招”——快速记忆,即看一遍毫不相干的几十个词组,然后就把它默背下来,其关键是充分调动孩子的想像力。我把方法告诉朋友的女儿之后,简单地训练了几遍就让她和婷婷比赛。按说婷婷“久经沙场”,比她强是必然的,可结果却出乎意料,她赢了周婷婷。这件事给了我极大的震动。朋友女儿的潜力是巨大的,每个孩子的潜力都是巨大的;不是所谓超常的孩子超出了正常的范围,而是所谓正常的孩子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
 

天赋差异有限,生命潜能无限

    很多家长一味强调孩子的天赋,我强调的是天赋的差异有限,生命的潜能无限。面对已经降临的生命,仅谈天资,意义似乎不大,因为天资是客观的,怨天尤人只能带来悲观情绪。应把教育的着眼点放在潜能开发上,让孩子心灵舒展,尽展潜能。大脑潜力究竟有多大?许多资料表明,绝大多数人只用了大脑的3%左右,据说爱因斯坦这样的科学巨人也只用了5%,说明潜能之巨大。还有一些家长在为孩子的生理残障忧虑。事实上,孩子的生理残障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世俗的偏见。周围的亲人不是把眼光放在孩子的无限潜能上,而是紧紧地盯着他的生理缺陷,最终使他们难以逃脱心理残疾的阴影,在双重残障下苦熬人生。再比如爱因斯坦四岁才会说话,上学后也是“呆头呆脑”的,教导主任曾断言他将来肯定不会有出息。然而,身为机电工程师的父亲,在大家都看不起他的孩子、孩子也怀疑自己笨的时候,不但没有指责和抱怨,而是想方设法地鼓励他。他为爱因斯坦买了一盒积木,然后让全家人围坐在他的身边,每搭一层大家就给他一阵热烈而真诚的掌声。他的自信一点点地复苏了,最终造就了一代科学巨匠。婷婷背诵圆周率小数点一千位后,许多人都说她是天才,我也相信她的智商应该比同龄人高得多。可是,几次智商测量的结果都在100- 110之间,属于正常范围。这下,婷婷觉得自己天资平平,有点灰心丧气。这时我开导婷婷,说:“女儿啊,老爸认为目前的智商测试是低水平的,它只能测出记忆力、注意力、观察力等一般智商,根本无法测出人的创造力、悟性、想像力等高级智商。看来你的大脑太灵了,聪明到连智商测试都测不出来。”停停顿时心花怒放,又找到了天才的感觉。所以说,人的精神能量一旦爆发,天赋的火花一旦点燃,孩子的潜能就会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

    教育孩子的奥秘到底是一个字——打,还是另一个字一一行,相信家长会作出明智的选择。
    请记住这个字——行,!这曾是你拥有的宝藏。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