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望三号测量船科技人员速写:青春为"嫦娥"添彩

青春为“嫦娥”添彩
——远望三号测量船年轻科技人员群体速写

新华网远望三号11月6日电(陈立新、王玉山)正在南太平洋某海域执行嫦娥一号卫星海上测控任务的远望三号测量船上,活跃着一个平均年龄28岁、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年轻科技人员群体。

他们的青春,在祖国航天事业中熠熠生辉。

奉献

十月的江南码头,秋高气爽。

这是远望三号船今年第5次出海远征:奔赴南太平洋某海域,执行嫦娥一号卫星海上测控任务。

3月份以来,他们已经在海上连续作业了100多天,先后完成尼日利亚星、鑫诺三号、中星6B等4次海上测控任务,实现了“四战四捷”。

汽笛长鸣,随着挥手送行的人群和熟悉的码头渐渐远去、模糊、消失,29岁的测控工程师张学却依然在甲板上长久地伫立遥望……

10天前,张学刚刚举行了婚礼。

远望三号船政委夏正如说,在嫦娥一号测控任务期间,船上科技人员中有10人直系亲属患病、2人亲人刚刚病故、9人家属刚刚分娩、7人新婚未休婚假、23人提前结束休假归队、8人家属正在怀孕……

27岁的助理工程师曾庆锁,妻子即将分娩。每天,他从噪音120分贝、温度近50度的机舱值完6小时班回到房间后,最大的乐趣就是与同事们一起给尚未出生的孩子取名字:曾澄洋、曾帆、曾圆、曾月……

一个个遐想联翩的名字,蕴含着即将初为人父的他对孩子的期盼。“没能亲眼看到孩子出生是我的遗憾,但能够见证‘嫦娥飞天’的梦想成真,将来孩子一定会以我为荣。”曾庆锁对记者说。

攻关

嫦娥一号卫星的海上测控任务是一个全新的考验。

随船出海的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主任饶顺和介绍说,这次任务在测控技术上是深空测控,测控距离比过去远了近10倍;在测控要求上,关键测控事件多,测控精度和可靠性要求高;在测控软件上,首次使用了新开发的探月软件。

10月28日,远望三号船遭遇远航以来第3次大风浪。重逾万吨的轮船在浩瀚的太平洋上如一叶扁舟,在波峰浪谷间艰难航行。

此时,USB雷达组人员正在检查设备绝缘度,这是全船平均年龄最小的一个组。

突然,电站响起了刺耳的“嘟嘟嘟”报警声,每个人的心立刻被揪紧了:如果在任务中出现类似问题,就可能引起电站跳闸,不仅天线无法转动,全船设备也将瘫痪,后果不堪设想。

“排障小组”迅速冲了上去,对复杂的测控设备一一检测,对上百组各类数据逐一分析,很快将故障原因定位在引导天线电机上。

如何排除故障?船在茫茫大洋航行,遇到突发问题往往没有现成的解决办法,没有现成的备品备件,也无法像陆地测控站一样及时得到外援支持,全靠立足现有条件解决。

2个小时过去了,几十个设想的方案被一一否决,测控时间在一分一秒地逼近。

4个小时后,经过反复分析计算,他们灵活运用电器原理,自己设计,自己动手,组合安装了一个新的隔离变压器,终于成功排除这一重大隐患。

此时,距测控开机还有一个半小时。

攻关不畏坚。任务期间,这支年轻的科技人员队伍除8小时正常工作时间外,每天加班都在6小时以上,在卫星发射前成功解决了20多个技术难题,共制定各种应急预案近千项,开展技术对话15次,组织联调演练和全区合练13次……他们群策群力,攻克了一个个难关险情。

拼搏

连续15天海上测控,每昼夜测控时间在10小时以上,不能做错一个动作、下错一个口令、搞错一个数据——面对前所未有的压力,远望三号船上这支年轻的科技队伍,以顽强的拼搏精神圆满完成了每一次测控任务。

31岁的雷达组组长党星奇在受领任务前曾写下这样一段文字:“过去,我们靠拼搏精神确保了航天员安全返回;今天,这种精神将激励我们确保‘嫦娥’顺利飞天。”

15天,一个个年轻的脸庞,虽然消瘦却斗志昂扬。

26岁的工程师康建林,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毕业,妻子也是研究生,现在外地某大学工作。出海前,妻子正在办理工作调动。卫星发射前一天,妻子让他打电话和学校再联系一下,他一拖就是15天,直到任务结束才想起此事。

27岁的工程师孙书琦一个人负责发射机机房工作,为了节省时间,他把铺盖卷搬到了机房,天天和衣而睡。

30岁的工程师施正荣,在测控任务中,肾结石突然发作,痛得他大汗淋漓,医生要他马上回房挂吊瓶,他摇摇头,吃了止痛片,一直坚持到当天测控圈次结束。

随船出海的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计划部部长费加兵动情地说:“年轻科技人员是这次‘嫦娥一号’海上测控任务的骨干力量。与他们一起同舟共济,令人感动而有激情。”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