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小商业,好学生

从衣食住行、日常起居的个人习俗到街道环境、政府民众等的社会现象,细细剖析最新中美生活文化习俗之异同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创业,小商业,好学生

近二三十年来,从中国大陆来美国的华人,很多是大学毕业后通过求读研究生的途径而踏上越洋的远程。这些学子,许多是中国填鸭式教育、纯书本知识竞争中的佼佼者,对前人的基础知识掌握得娴熟有余。与所有受过超高等教育的人一样,不管是美国人、华人或其他族裔的人,绝大部分人毕业后,成为模范的公司雇员,与指令、任务的优秀执行者。学位愈高,这种能力愈强。可是在另一方面,即创造自己的事业的能力,却随着学位的增高而减低。当然,任何事物都有例外。

记得多年前,美国商务部曾发行过一本小册子,目的是鼓励民众创业、开办小商业,自己做老板。这本小册子的第一页就提了一个问题:“你的最高学位是什么?如果答案是博士或硕士,则没有必要继续看下去,可将此小册子扔掉。第二页又问了一个问题:你在大学里是哪一类学生:全 A 学生, A 、 B 学生, C 、 D 学生,未念完就退学,没进过大学?”(美国大学中成绩分为 A 、 B 、 C 、 D , F 五等, F 为不及格)如果是第一类,也没有读此小册子的必要。可见按照美国政府的观念,其实也是全美国小商业公司统计的结果,学位太高,成绩太好,都不适合于自己开公司创业。某个人之所以能取得好成绩,读到高学位,完全在于他(她)能按照学校、老师的指导与要求,掌握到应学的知识(修课),完成研究的课题,是一个发现、学习的过程(前人的知识,科学的规律,自然的秘密),是一个探索自然或社会科学的过程。而自己开公司创业,则是一个完全不同的过程,需要一定的闯荡魄力,冒险精神与商业头脑。这些往往不是学者型的人所擅长的,恰恰是那些不愿墨守成规,不遵循书本知识的人的特点。 2000 年,美国共有 1800 万个体户,占全国 2500 万个各类商业实体总数的 72% ,平均每个个体户的年营业额为 5 . 7 万美元,大部分都没有雇员;相比之下,每个股份公司的年营业额为 350 万美元,而大部分股份公司也只有 10 个以下的雇员,全国只有 1.6 万个公司有 500 名以上的雇员。这些大公司也都是由个体户开始,在剧烈的竞争中历尽淘汰、生存、发展、壮大而才有今天的规模。

在所有的商业成功的密诀里,商机可能是最重要的一点。微软公司的发家史可能是最典型的例子。比尔 · 盖茨属于前述小册子内可以创办小商业的人士,因为他进了名牌大学,可是却半途而退学,做他自己有兴趣的事情。可是假如他没有以天才的商业头脑抓住那一次稍纵即逝的商机,可能微软早就像千万个小公司一样,沉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了。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个人桌上型电脑刚刚露出萌芽,当时执计算机工业牛耳的国际通用机械公司( IBM ),看好了这一具有极大发展前途的行业,决定进入个人电脑领域。可是 IBM 以硬件见长,它们急需寻找一个能发展计算机控制软体的合作伙伴。当时在美国, CP/M 是最流行,也几乎是唯一的小型计算机控制系统。可是当 IBM 几个高层领导访问生产 CP/M 系统的公司总部时,却遭到傲慢的冷遇,不得不失望地离去。当时比尔 · 盖茨仍在研发 DOS 系统。正巧作为华盛顿大学董事长,比尔·盖茨的母亲玛丽·盖茨,与 IBM 的一位副总裁同为国际联合募捐协会总会的董事,在董事会开会闲谈时,比尔 · 盖茨的母亲适时地向那位副总裁推销她儿子在自家车库中进行开发的软件。当比尔 · 盖茨日赶夜赶,并装起门面迎接 IBM 的来宾时,他们为他的软盘操作系统的计划与设想所吸引。但是,当最后 DOS 交货时,比尔 · 盖茨拒绝了 IBM 的天价购买,坚持只将 DOS 系统签约租赁给 IBM ,而保留其所有权。如果比尔 · 盖茨当时贪图眼前利益,将 DOS 卖给 IBM ,则也就没有今天的微软,他也就不可能在短短 20 年的时间里,聚集了超过世界上 38 个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的私人财富。

在中国这 20 年的发展历史中,那些成功的企业,除了一些高科技公司是由掌握了本行技术的高科技人才创立的外,大部分公司也如在美国一样,是由具有创新精神,但往往没有受过最高等教育的创业家建立的。在早期有芜湖的个体商贩, 1981 年初创制“傻子瓜子”的年广久;在中期,有中国“首富”牟其中;近期的例子是,中国福布斯 2004 年的前 30 名超级巨富中,有 50% 没受过大学本科以上的教育,只有 3 位有硕士学位,而没有一位博士,而那些大学毕业的,也都是在本专业外的领域中获得成功的。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