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当初为什么要对日本人“以德报怨”?

大千世界,趣闻横生,细细品尝,回味无穷。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刺杀、活埋、活体解剖、强奸然后用东洋刀捅进中国妇女的阴道,1937年的日本军人,在中国犯下了人类有史以来登峰造极的罪行。值得注意的是:与德国人有组织、有计划的屠杀犹太人不同,日本士兵的犯罪,很多是自发的,出于一种野蛮的以杀人为乐的变态心理,而不全是上级命令(这可能与日本人没有宗教信仰有关)。因此除了追究日本天皇和国家的战争责任外,逐一惩处犯罪的普通日本士兵,是必要的和可能的。

八年后当这些人类的渣滓,终于成为中国人民的阶下囚时,受害的中国人民及其遗属,本来有权用同样的办法,实施最强力的报复和惩罚,而此前的苏联人就是这样报复德国人的。1943年,在斯×林格勒城下投降的九万德国人,在冰天雪地中被徒步押往西伯利亚战俘营,由于几乎没有食物供应,许多人在途中冻饿而死,或者被押解的苏军战士杀死,幸存者被迫在西伯利亚修铁路,战后活着回到德国的只有几千人。然而,1945年8月,蒋介石委员长却发表讲话,号召中国人民“对战败的日本,要以德报怨",他这样说,也这样做了,具体措施如下: 

 1、将120万罪恶累累,此时已成为中国俘虏的在华日本军人,和80万其他日本人,在短短几个月中“礼送出境”。

2、当有人提出,应将日本天皇裕仁,作为头号战犯处以绞刑时,蒋介石在各战胜国领袖中第一个提出反对,且建议美国人保留日本的天皇制。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的元首,希特勒自杀身亡,意大利国王战后经公民投票被废黜,并被永远驱逐出境,只有日本的裕仁不但毫发未损,且继续任君主直至1988年才寿终正寢。裕仁死后有英国报纸说:他早就该下地狱了!

3、蒋介石反对向日本索取战争赔款。他说:“发动这场战争的是日本军阀,要求日本人民赔偿战争损失是不公平的。”

4、反对分割占领日本。1945年美国要求中国派军队占领日本的九州岛,被蒋介石拒绝。

如今提起这件事,许多中国人仍觉得不可思议,甚至愤愤不平:蒋介石到底怎么了?

其实站在当时的形势下,站在蒋介石个人的立场上,以德报怨是很好理解的,原因之一是:日本人及其发动的侵华战争,大大地帮了蒋介石的忙,使他达到了一生事业的最高峰(起码从1945年8月看是如此),因此蒋内心对日本人心存感激,从这个角度看,蒋所谓“以德报怨”,其实是“以德报德”,分析如下:

一、侵华战争巩固了蒋介石在国民党政府中的地位。

一般认为,侵华战争正式开始于1937年7月,此时距蒋介石1927年建立南京政权已整整十年。然而在这十年中,蒋氏本人在国民党政权中的地位一直不明朗,汪精卫,胡汉民等资格比蒋介石老的国民党元老,以孙中山继承人自居,始终是蒋在党内的最大威胁。1927——1937年,在××党史上称做“十年内战”,这些战争许多是国民党内部的派系之争引发的,如蒋与汪精卫、唐生智的“宁汉战争”,与胡汉民,陈济棠,张发奎、李济深为首的粤系的几次战争,与李宗仁,黄紹宏、白崇禧为首的桂系的几次战争,与十九路军及其“福建人民政府”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蒋介石都取得了胜利,但这些胜利并不彻底,带有很大的妥协性,失败一方及其军事力量依然存在。如蒋介石最大的党内对手汪精卫长期任行政院长,掌握着仅次于蒋的权力,对蒋的领袖地位构成最大威胁。汪氏后来的投日,被认为缘于与蒋争权失败后的无奈。

在这十年中,蒋曾三度被迫下野,亦与党内斗争直接相关。

侵华战争的全面爆发以及汪精卫的叛国投敌,改变了这一状况,国民党内的派系之争暂时停了下来,各派系承认了蒋的领袖地位,帮了他一个大忙。

二、侵华战争巩固了蒋介石在地方军阀中的地位。

从1927——1937共十年中,全面的和局部的军阀混战持续不断,这些军阀混战往往又和党内派系之争纠缠一起,比较著名的如蒋、冯、阎联合对张作霖、张学良父子的战争,蒋和冯、阎的中原大战,和桂系的战争等等,这些战争也以蒋的表面胜利而告结束。然而蒋及其南京政府所直接控制的地区,一直局限于长江中下游一带,也即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等几省,直到侵华战争暴发,情况才发生变化。

这十年中各地军阀的情况如下:

1、张学良集团。控制着重工业最发达的东北三省,中原大战后又控制了华北地区,9.18事变后东北三省为日本人占领,张学良的军事力量受到沉重打击,被迫退入贫穷的西北地区。西安事变后,张部残余被蒋彻底吞并。抗战胜利后东北被蒋派嫡系部队接收。

2、阎锡山集团。控制山西、绥远两省,阎为老奸巨滑的地方军阀,号称“不倒翁”,中原大战前一度控制华北,中原大战失败后遭蒋通缉,1933年重回山西掌权,长期处于半独立状态。抗战中山西为日军占领,退入陕西,抗战胜利后回到山西,是少数未被蒋介石借抗战之际消灭的地方军阀。

3、冯玉祥集团。冯曾是蒋介石最强硬的对手,对南京政权威胁最大,冯军战斗力之强,超过所有其他军阀,后虽失败,其部下却遍布华北地区,如宋哲元统治河北省,韩复渠统治山东省,被蒋视作杂牌军,必欲除之而后快。抗战刚开始,韩即被借故枪诀,冯部其他残余力量也在抗战中被消灭,冯系军事集团被彻底解决。

4、滇系军阀。以云南地方军人龙云为首,据有云南、贵州两省,抗战前一直处于半独立状态,抗战开始,蒋军借机进入云南,抗战胜利后,驻滇蒋军杜聿明部奉蒋密诏,将龙部吞并。

5、川系军阀。民国以来四川军阀混战不已,主要有刘湘、刘文辉、杨森、邓锡侯、潘文华等人,各不相属。抗战前由于川军的反抗,蒋介石一直无法染指四川,抗战中四川为大后方,蒋军半数退入四川,四川的半独立遂告结束。

6、桂系军阀。桂系军阀与蒋介石的关系最为微妙,时分时合,该系主要由于其首领李宗仁、白崇禧的个人才能,免被蒋消灭。其统治一直保持到1950年。

7、西北军阀。计有统治陕、甘两省的杨虎城,西安事变后被蒋解决,后蒋派嫡系胡宗南长驻陕西。统治宁夏、青海的马鸿逵、马步芳,基本未受抗战影响。统治新疆长期处于独立的盛势才,也在抗战胜利后被蒋派张治中以武力解决。


三、侵华战争客观上提高了蒋介石和南京政府的国际地位。

抗战前的南京政府和蒋介石本人,谈不上有什么国际影响,甚至在蒋军于1927年占领南京时,还和英国发生军事冲突。30年代的美国,也与南京政府无特殊关系。而苏联甚至公开支持××党推翻他的政权。

侵华战争改变了这一切,由于中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蒋介石被任命为远东盟军最高司令,与美、苏、英三国首脑平起平坐。1943年蒋介石出席开罗会议,签署了影响战后世界格局的《开罗宣言》,为中国争得不少利益,他似乎已成世界级领袖和中国的民族英雄。

1945年8月的蒋介石踌躇满志,在雾都闷热的夏夜里,他眺望山城点点灯火,心情却格外舒畅。他很清楚,尽管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灾难亙古未见,但却成就了他自己的家国领袖梦。所以我分析,蒋介石很可能出于对日本人潜意识中的感激,加上其他的因素,才发出了“对战败的日本,要以德报怨”这样的号召。所谓“其他的因素”可能包括以下几条:

1、中国已是世界四强,应有泱泱大国的度量。

2、美国不主张进一步惩罚日本。

3、争取一个宽厚的国际形象,以备日后与××党斗争。

可惜,蒋介石发出“以德报怨”后没有几年,就在与××党的战争中一败涂地,被彻底赶出了中国大陆。现在看来,侵华战争固然在客观上加强了蒋介石的力量,可也同时壮大了××党的力量。十年前××党只有数万之众,他蒋介石尚且无法消灭他们,如今××党已坐大成百万之众,他反到有十足的把握消灭他们?也许,他过分相信自己的好运,因为命运之神曾经在数十次的国内军阀战争中,让他立于不败之地,也让他在与强大不可一世的日本人的较量中,取得最后胜利,如今,他却被命运之神彻底抛弃了。

蒋介石对日本人的宽大,如今成了一些日本人否定侵华日军暴行的根据。他们的逻辑是:如果日军象你们中国人说的那样野蛮残暴,当年蒋介石为什么没有追究他们的责任,可见他们并没有犯罪,那些所谓暴行是后来的中国人捏造出来的不实之词。因而许多日本人并不感谢蒋介石的大德,他们宣称:日本从来没有侵略过中国,没有“南京大屠杀”,何来“以德报怨”。

1950年8月,又一个炎热的夏天,六十四岁的蒋介石手持拐杖,在日月潭畔偊偊独行,他在回顾自己的一生,他想起1945年8月那个难忘的日子,他向全中国人民发出号召:对战败的日本,要以德报怨。那时他对日本人心存感激,五年后重新看,却正是由于日本人的侵略,葬送了他的江山。而且他对日本人的过分宽大,越来越遭到后来中国人的谴责。

如果历史退回1945年8月,他仍会号召“对战败的日本,要以德报怨”吗?这,只有蒋介石自己心里清楚。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