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务卿莱斯12月21日在年终记者会中主动公开批评台湾的入联公投是挑衅政策。莱斯说,美国的政策是维护台海和平与安全,反对动武和任何一方片面改变现状。美国坚持一个中国政策,不支持台湾独立。美国认为以台湾之名入联是挑衅之举,不必要的升台海紧张情势,在国际上也不会对台湾人民有实质助益。(这是截至目前为止美国升高到国务卿层级所表达最严厉的措词。
对于莱斯的这一讲话,台湾的反应在预料中。陈水扁声称:“推动加入联合国公投是民意的展现,政府依法行政,挑衅的不是台湾,而是中国大陆”。民进党“总统”参选人谢长廷也发表讲话,认为入联公投势在必行,因为这是百万人民的意志。谢长廷表示:“人民已经有两百多万连署了,我们也不能够说谁反对我们就停下来,我们也没有这个权力停下来,这是考验。这也不是陈总统可以停下来的,这是考验台湾人民。”台湾当局决策核心官员也强硬表示,将来就算是布什亲自讲话,也没有办法阻挡台湾进行入联公投。
先来看看台湾为什么一定要,而且急需要改变台海两岸的现状。
首先,从目前台海两岸和美国三方的根本利益和博弈来看,台湾希望改变现状的心情最为强烈,在三方的博弈中,台湾的实力最为弱小,但占据的位置却最具有进攻性。中国大陆一方当前的基本立场是制止台独而非统一,只要台湾不独,大陆就算赢;美国的基本立场是保持现状,只要两岸不独不统,维持现状,美国就是最大赢家;所以大陆和美国这两个巨人都是出于一种保守状态。台湾则不同,台湾民进党方面的基本立场就是改变现状,向独立方向运动,台湾不独,等于台独运动失败。所以改变现状对于台独势力来说是一项置死地而后生的行动。而且,台独力量的行动在中美之间有着相当的空间。因为,看起来中美双方的立场似乎相同,但在本质上却有差异。中国反对台湾独立,维持现状只是现在的阶段性战略,中国最终是要改变现状,统一台湾;而美国的维持现状是希望中国将来也不要统一台湾。中美双方的相同和差异给了台湾一定的活动空间,台湾也在一定程度上能牵动美国的立场变化。
其次,再从台湾改变现状的时机进行分析。对于台独势力来说,时不我待,此时不独,更待何时?台独势力要赶到奥运会和世博会之前或之间发难,原因在于这两会对海峡两岸有着非常大的影响。第一,如果中共成功举办奥运会和世博会,大陆的经济会再有一个飞跃,强势的大陆经济磁石效应对台湾经济的影响会更大,这个影响直接会导致台独力量在经济领域萎缩。张荣发,许文龙现象已经说明了经济形势比人强。台湾会日益陷入要么融入大陆的经济范围,要么自我边缘化的两难境地。李登辉当年企图用南下政策来阻止台商西进政策的失败说明经济发展有它自身的规律,政府难以有效干预。第二,奥运,世博两会对中国来说,政治意义更大于经济和体育。从五四以来,中国的强国梦就没有中断过。希望通过两会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更融入世界是中共的一个基本战略。如果两会成功举办,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会大大增加,这必然意味着台湾的国际空间会大大缩小。第三,如果两会成功举行,中国的民族主义会空前高涨。对于世界上一些国家和民族,体育的含义远在体育之外,比赛场上比的是民族精神和国旗,这从韩国在世足赛期间的红色海洋已可见一斑。无论中国人对奥林匹克精神的理解是否正确和理性,但在事实上可以预见,奥运会在中国赛场上将会激起新一波的民族主义浪潮,这个浪潮对于台独来说当然是一个巨大的阻力。理解了这三个基本情况,也就理解了为什么从2008年到2010年是台独的关键时机,也是台海最危险的时期。台独一方面感到2010年后独立的难度会更大;另一方面认定中国政府不会轻易放弃奥运会和世博会,因此,台独在这期间的一个基本战略就是,迫使中共在两会和战争的两难之中进行选择。
第三,再从台海冲突的后果进行分析。无论台湾怎样主动挑衅,无论美国怎样高分贝压制台湾向独立方向移动。但是,只要台海两岸爆发战争,中美关系必然发生逆转,美国将从台独的批评和反对者转变为台湾的支持者,这一点是由美国国内的政治生态所决定的。美国行政当局将会不得不屈服于国会和舆论的压力转而支持台湾。所以,利用美国的压力来牵制台湾,阻止台湾走向独立只能是在和平时期,只能是在台海爆发武装冲突之前。因为无论今天美国怎样批评,威胁台湾,甚至采取撤侨等激烈手段,只要台湾一意孤行,大陆被迫打响战争,美国的态度就会180度大转弯,欧洲也会一样,台湾岛内的蓝绿对立也会消失而团结一致。对于台湾单方面强行改变现状的后果,台湾当局一定进行过很多次的沙盘推演。
上面是台湾急于改变现状的动机和必然性。下面再来分析一下台湾在改变现状上的具体方式和手法。台湾若要改变两岸现状有着多种选择,可以就台湾的独立问题举行公投,也可以由行政当局和立法院合作修宪改变国号。但是,这种明确公开的独立行动对台独势力来说并不是一个有利的选择。这种不利还不仅仅在于公开向中国大陆摊牌,也不仅仅是担心美国会对台海武装冲突袖手旁观。对于台独势力来说,这种公开独立行动最大的弊病是它在岛内的失败可能性很大,因为公开的明确的独立行动会因为反独力量的强烈反对而导致台湾社会分裂,也必然引起中间民众因担心战争而拒绝支持独立。也就是说,在中美两国政府的强大压力下,在岛内反独力量的强烈反对下,在岛内中间力量的拒绝下,公投独立获得足够票数可能性非常小,而公开的独立行动引起岛内分裂并爆发流血冲突的可能性则极大。目前,反对“急独”和“急统”仍是岛内民意的主流,这一点,台湾当局很清楚。相比较而言,“入联公投”是一种风险较小,赢面很大的模糊独立行动,是世界一些独立运动常用的独立战术。
“入联公投”在名义上是对“以台湾的名义加入联合国”的议题进行公投。这个公投内容一方面很容易化解蓝营中反独力量的反对,同时也很容易得到大量不独不统的中间民众的支持。毕竟,让台湾能够进入联合国是岛内绝大多数民众的共同愿望。在加入联合国的这个旗号下,台湾当局很容易凝聚起大多数台湾民众的共识。而广大的台湾民众也会因为这个公投只是要在国际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拥有一个发言权,并不会认为这是选择独立向大陆挑战,因而也就没有担心战争的顾虑。所以,台湾当局若坚持进行“入联公投”,在民意上将会得到足够的支持,在投票结果上很容易得到台独势力所需要的票数。但是,从本质上看,如果“入联公投”能够按期举行并且得到通过,等于是变相台独。所有关心两岸关系的人都知道,在目前的形势下,台湾要进入联合国基本是没有任何可能性。民进党搞入联公投的重点不在入联,而在公投,这个公投是对“以台湾的名义加入联合国”的议题进行公投。如果公投过半的票数赞成以台湾的名义加入联合国,则意味着超过半数的岛内民众同意用台湾的名字来正名,台湾在下一步走向台独就成了顺理成章。“入联公投”的利害之处就在于它的迂回性和模糊性。
通过模糊方式来达到独立的目的,台湾并不是首创。1995年,一直主张魁北克独立的团体在加拿大魁北克举行了第二次“公决”。为了获得足够的票数,发动主张魁北克独立运动的团体并没有把“公决”内容写成是简单明确的独立表决,而是用“实现魁北克主权,同时与加拿大其他部分形成伙伴关系”这样模糊的语言来麻痹民众,希望以此得到更多的赞成票。由于模糊性的公投有误导民众之嫌,有可能让本来不主张魁北克独立的人在公投中投赞成票,加拿大国会在2006年通过了一部重要的《清晰法》。此法规定:第一,一个省要进行独立“公决”,首先在文字上必须清晰表明独立意图,不能用含糊的文字来降低人民对独立后果的认识;第二,在计票问题上简单多数不行,必须绝对多数才有效;第三,文字是否清晰,赞成票是否占绝对多数,只有联邦议会有权决定。显然,台湾当局从魁北克独立运动中学到了模糊战术,希望用“入联公投”这种模糊方法达到法理上独立的最终目的。对于这种模糊独立投票的后果,台湾当局也一定做过充分的沙盘推演。
从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由于台湾当局迫切的独立愿望,由于大陆,美国,台湾三角关系的不稳定,由于“入联公投”在台湾独立上的模糊性和隐秘性,“入联公投”在明年春天是势在必行,而且公投的赞成票很可能会过半。但是,基于各方面的原因,两岸爆发战争的可能性极小。但在战争之外,中国政府还有有什么样的选项,大家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