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艺术(六)
文化走廊里有一帖,提到《围炉夜话》里这样的一句话:“泼妇之啼哭怒骂,伎俩要也无多;惟静而镇之,则自止矣。馋人之拨弄挑唆,情形虽若甚迫;苟淡而置之,则自消矣。”
文化走廊里还有一个现代行为艺术的帖子:一个人正襟危坐在大粪池里,任凭污垢沾满。《围炉夜话》里的话受到人的赞扬,而大粪池里的人却受到嘲笑。其实这两段说的是一回事--独立人格。大粪池里的人任凭污垢沾满,任人嘲笑,而泰然自若,难道不是“惟静而镇之,则自止矣。苟淡而置之,则自消矣”?
再说另一个行为艺术,一群人倒在了沙滩上,像枪决犯人的杀场--我们虽然有一息尚存,但我们作为人,已经死了--我们的思想没有出路,现实枪决了我们的思想!没有谁真正地反对传统,反对的只有现实的枷锁--那些长期限制我们自由的枷锁!
这些是不是好的艺术品呢?这首先是个艺术境界问题。一个男人爱上了一个女人。女人说:“如果哪个男人可以裸体奔过大街,就嫁给他。”于是,男人就脱光了衣服,奔了出去。这个男人会是什么下场呢?有一种人认为,这个男人是神经病,太可笑啦。又有一种人认为这个男人不是个傻子,就是个流氓。还有一种人认为,他确实爱这个女人。而这个男人正在爱的激情中,向世人宣告:“我对这个女人的爱可以超越一切世俗的系绊--我将愿意付出我的一切。”多么伟大的爱情。在世人眼里,可就各有不同了。让这三种人写这件事,各有各的表达。
再举一个例子。一对夫妇带着孩子去巴黎玩,回来后,诉说巴黎印象,孩子说,巴黎街头有各种各样的汽车。年轻的母亲说,巴黎的建筑真雄伟。男子说,巴黎的女孩真漂亮。什么才是真正的巴黎呢?由此看待我们的历史,什么才是历史的真实?通篇青史谎连篇啊。
改变了我们文化艺术的境界,历史也就重写了。文化艺术的革命,可以,也正在改变着现实,我们生活在一个伟大的时代--一个化腐朽为神奇的时代!
那么,一个根本的问题,什么是艺术。专家说“No,这是洋话,你们不懂。”那我们就看看所有艺术品共有的品质,包括电影,绘画,等等--那些能够引起我们情感上的共鸣的创作,就是艺术。现在有许多人欣赏毕加索,好像只有那才是艺术,又说,要理解毕加索的艺术,先要理解毕加索。且慢,且慢,在人们不理解毕加索之前,他的作品又是什么呢?毕加索的作品离我们太遥远了。
姥姥去世很多年了,有一次回家看舅妈,舅妈正在做饭。灶中的柴草正在燃烧,火苗窜出炉膛,把灶台周围照得通红。一个草垫放在炉膛边,那是姥姥曾经坐着烧火的地方。仿佛间,姥姥就在身旁。物是人非,泪水在不知不觉间就流了下来。那炉膛草垫,在瞬间就成了永恒。这瞬间的画面,就是我的艺术,我的所爱!和毕加索的作品从未有过这样强烈的情感交流!
艺术就是这样通过我们熟悉的事物记录着我们的情感,给我们美的享受。了解西洋文化艺术确实要一点底功,但东方的美一点也不比她逊色。象网上名人[江上一郎],这个爱漂亮女人的老先生画的,和女人结为一体的山--山川的秀丽给人们像美丽女人一样的情感。
与美相对的是丑--丑也能给人强烈的情感。延安正在上映《放下你的鞭子》,一个战士愤怒了,拔枪就打。反复的表演,反复的印象,人民的苦难就和地主紧紧地连在了一起,于是一个罪恶的形象--地主,就产生了。情感创造艺术,艺术可以控制人们的情感。为了强化这种情感--《泥塑收租院》产生了。当这种罪恶和血腥不断出现,社会就变得麻木了。现在,即使在街上杀了人,也没有太多人愤怒了。
鲁迅的《狂人日记》上写,中国历史的字里行间全是血。血腥、暴力和歧视充斥着我们的文化--像《西游记》、《水浒传》和《三国演义》。会不会有一天,如果有人在大街上一刀把另一个人的头砍下来,孩子看见了,回家说:“爸爸,和电影里一样啊。”--这太可怕了。这些传统的糟粕--血腥和暴力,该清扫一下了。
西方文化对美的感觉也迟钝了,听说贝多芬的交响乐已经改成用大炮演奏了。艺术不能提升人民的人格和情操,这样的艺术不是扯淡吗?现代艺术就是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