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烈南:过客《海外游子吟》歌词探微(其二)

曾是知青今未老,拏雲心事且論文
打印 被阅读次数

过客《海外游子吟》歌词探微(其二)

 

三、打工族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如果说,“追寻中国魂”中,作者还以凝重之语气在表达对中国民族精神的追求的话,那么,在本部分“打工族”中,转以轻快的口吻,告诉读者,这一中国魂就存在华人日常的“俗事”中。这种与“追寻中国魂”之凝重形成鲜明反差的明快风格,使得歌词风貌变化多端,趣味横生。读者于此可领略庄严、幽默等不同情趣的同时,也感受作者内心世界的丰富性,笔法趣味的多样灵活性。

请听朗诵一段:

 

不用找,不用寻,有人的地方就有中国餐馆,

有中餐馆就有中国人。

做菜做衣做软件,教书教舞教钢琴。

各有各的梦想,各有各的艰辛。

 

   “不用找”、“不用寻”六字,轻松而坚定,举重若拈轻。“有人的地方就有中国餐馆”,“有中餐馆就有中国人”,话语普通,而语浅思深。它承接“追寻中国魂”中“不改乡音”的“餐馆”之意绪,勾勒出华人视打工为家常便饭的轻松状态,同时也道出了中国饮食文化“无孔不入”的特色;更深一层说,它实际道出了中国人之顽强的生命力。民以食为天,有了食物,就有了生存的可能,就有了发展的基本动力。这两句话实在是意味深长地将中国餐馆作为中华民族之文化的符号而使用的。作者把民族自信心表达得如此巧妙自然,而又足以令人心领神会。

以下的“做菜”、“教书”两句,更是从日常工作的角度显示中国文化的特色。“做”字凡三现,“教”字共三出。中国人崇尚“做”,为生存发展,从一点一滴做起,决不拒绝细事;中国人擅长“教”,宗旨是培养有理想、有教养(如“书”、“舞”、“钢琴”)的人才。中国文化精神的这一重大特色,让作者用打工族在异国土地之“做”……“教”……的形象表达出来,真有含而不露之妙。

巧笔在继续:“各有各的梦想,各有各的艰辛”。这两句,当然是如实介绍了北美华人打工族的现实状况——他们每个人都满怀梦想,面对各种艰辛而努力不息;但实际还有那虚写的一面,那就是:中华民族不但是一个善做的民族,也是一个常怀“梦想”(理想)的民族。一个有着坚韧踏实作风而又具有远大理想的民族,才是一个富有生命力的民族。你看,在《追寻中国魂》中,作者的思路是那样奔放而宏大,而在本部分歌词中又是这样具体而细微,然而其讴歌中国魂的笔势未尝闪遁!

值得一提的是,“梦想”,对于人类来说,是一个任凭梦者遨游的深邃天地。作者在这里所用的“各有各的梦想”,实在描绘着一个深邃的遨游世界,把华人之缤纷梦想稍稍透出,现出隐隐亮色。对华人来说,多挣钱养家,并能寄与国内亲人改善生活之梦者有之;努力进取,争取作自己理想的另一份工作者有之;而准备条件,待机会成熟时,为祖国、为民族,奉献自己的微薄之力者亦有之,这后一类,钱学森、杨振宁等人就是其中翘楚,赞助《海外游子吟》在国内演出的方李邦琴女士也同样是榜样(她发起了“美国北加州和平统一促进会”,多次向社会捐赠)。由于条件所限,这是华人缤纷之梦中最绚烂、最动人、最牵动人心者,也微露了作者自己的赤子心结。读者能抓住其中之“各”字,便抓住了梦中之梦,勾住了魂中之魂。

以下是歌唱部分:

 

 

脚下是新土地,

打工是旧生涯。

昨天炒过老板,

今天被人打发。

 

新土地”,表明遭遇到了异质文化,生活在新规则之中。这对海外游子是个考验,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考验;“旧生涯”则透露出年复一年的单调乃至艰辛之感,也展示了不惧艰难的打工族之勇气一面。“昨天炒过老板,今天被人打发”,这种情形对于海外游子来说,是个新课题。“被人打发”,当时在一己之国度,常常并不认为是光彩之事,然而在北美,则是在被打发之同时,亦可将老板“炒”掉,于是,就出现了一种很“对等”的竞争场面。这种场面,对于海外游子来说,固然难免奔波劳顿之苦,但机遇也随之而来——只要提高自己的本领,就可立于不败之地。这里正是坚韧、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最不用担心的。

请看:

 

凭本事吃饭,

什么都不怕。

就这么潇洒?

就这么潇洒!

   

哪怕股市见底,

精神决不会跨。

美梦还能重作,

工可不能不打。

 

退休的帐户,

你也得查一查。

有多少剩下?

有多少剩下?

 

勤劳、坚韧的民族自然在长期辛勤劳作与磨练中获得一身的“本事”,乃能最亲切领悟“天道酬勤”这人世间的真理。正因如此,困难对于强者来说,引发的乃是一种近乎狂傲的进取精神:“就这么潇洒?就这么潇洒”!一问一答之间,有多少自信与骄傲!逆境引出的恰是一种泰山压顶不弯腰的倔强,与重整旗鼓的顽强:“哪怕股市见底”,“美梦还能重作”——在最艰难中不气馁,并续作美梦,这不正是中国人的性格标志吗?

   对“退休”“帐户”之“查一查”,对打工族来说,乃生活之必须,因为退休费毕竟不多;而彼此连续两次笑问“有多少剩下”,它令人想起鲁迅笔下的“孔乙己”的自问:“多乎哉?不多也!”——由此感到海外游子生活并不富裕的窘境,而另一方面,也会心于在艰苦条件下还能调侃自己的民族,是何等达观,何等地具有生命的活力!

幽默一番后,下面笔调渐转严肃:

 

打工为了生活,

生活就是挣扎。

挣扎需要勇气,

勇气咱不缺乏

   

在本部分歌词中,作者用了“顶针格”,语言于幽默之中增加了几分沉重。“打工为了生活”一句,道出了为了生存就要劳动的朴素真理;而“生活就是挣扎”,在情调上转向沉郁,则道出了打工生活的沉重与单调。试想,人之生存如果完全成了“挣扎”,这将是一种什么滋味啊!而“挣扎需要勇气”,则是再加强难度的一转,写出了为完成此“挣扎”,还要作好充分随时鼓足勇气的准备——而勇气的获得,并非易事,那春秋的曹刿不是也说过“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吗?可见永远保持勇气是何等不易!就在这时,作者以一两拨千斤之巧力,用“勇气咱不缺乏”一句,便把中国人特有的坚韧,轻巧道出。这一句,实有截断众流之妙。

      以下是本部分结尾部分:

 

勇敢的人儿,

请说句实话:

你想不想家,

你想不想家?

 

这真是出人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的一个收尾。它的妙处在于,揭示出忙碌华人的内心深层的一时一刻也未曾止息的乡思波涛,把那丰富的情感层次展现在读者面前。二是,通过在困难面前一直“勇敢”的人儿一想起家乡就变得“不勇敢”的近乎脆弱的心理,把几乎不能触动、不能提及的乡思,表现得入木三分,形象别致。“请说句实话”之“请”字,更有“哪壶不开提哪壶”之俏皮,它微妙揭示着一个生活真谛:最珍贵的东西,是不轻易挂在嘴边,只埋藏在内心深层的。因而一再请他人来谈及珍藏在心中之情感,正是极尽撩拨之能事。这段再普通不过的四句问语,读后令人浩叹。对于不能断乡思之情的人来说,一想家,就会情不能已;而另一方面,也道出了“家乡”乃是海外游子坚韧不屈、勇敢向前的不竭源泉——“家乡”,既是海外游子的出生地,也是他们坚韧不屈之精神气质形成的渊薮。

在全篇歌词中,“打工族”部分刮起了一股狂傲之风,显露了民族特有的幽默风格、达观气度。它令人想起在曾美国留学的闻一多所作《洗衣歌》——华人深受民族歧视的艺术记录;“打工族”之一团火热、烂漫与豁达精神,一洗那悲哀、耻辱气息,以“勇敢”、“勇气”与“本事”诸字眼,张扬着一往无前的勇气。现在的海外游子,深具“不用找”、“不用寻”的自信;做过“昨天炒过老板”的情事,发出“凭本事吃饭,什么都不怕”的豪语;有着“哪怕股市见底,精神决不会跨的硬骨头。总之,以“勇气”为灵魂,以“本事”为后盾,作者把中国人的无难不能受、无事不能干的伟大毅力与潜力,用轻快、幽默的语言表达出来,用调侃的语气与啸傲的风姿展示出来。这种精神,有时表现出直面现实——“生活就是挣扎”;有时表现为烂漫想象——“美梦还能重作”;有时表现为举重若轻——“勇气咱不缺乏”;有时近乎狂傲不羁,——“就这么潇洒”!中国人的精神,在作者笔下,是这样多彩多姿,灵动飞扬;寻常口语,一经巧用,便活灵活现,确有化腐朽为神奇之妙。

 

 

 

 

家乡

 

朗诵

哪个游子不思念家乡?哪怕是落地生了根,

哪怕是嘴上说“不想”,

终有个中宵梦醒、明月当窗、酒入愁肠!

 

歌词

要住多少年,才称得上“家乡”?

要吃多少苦,才算得了“历尽风霜”?

要走多少路,才能说“水远山长”?

 

要住多少年,才称得上“家乡”?

要吃多少苦,才算得了“历尽风霜”?

要走多少路,才能够说“水远山长”?

 

 

梦中寻觅的,就是家乡;

梦也难寻时,就是历尽风霜;

回乡的路,水远山长。

 

     “家乡”的动人奥秘之一,在于它那月夜的背景。对人来说,乡思之最令人动情的时刻,莫过于明月当窗之际。而对中国人来说,尤其如此。所以才有了“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与“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苏轼)的名句流转不衰。

“打工族”部分所言,皆为白天之工作;“家乡”部分,实为夜间心境,由此形成强烈对照,极见构思匠心。“勇敢的人儿”白天一团忙碌,一旦稍稍喘息,在月夜时分安静下来时,那止不住的乡思,便袭上心头。所以在“家乡”部分,用“中宵”、“明月”、“梦中寻觅”、“梦也难寻”之梦幻般的月夜之境,描绘出游子之难耐乡思,正是水到渠成之笔。

夜间之乡思,梦中之寻觅,给本部分文意带来了绝佳的艺术效果。

朗诵部分的“哪个游子不思念家乡”一句,承上部分“你想不想家”之问语,把“打工族”之忙碌、勇敢、潇洒、奋斗之生活之页一一揭开,露出心底的思乡情海,向读者披露胸襟,与“雨中山谷”之风情遥相呼应,古老中国之常用意象、词汇纷纷回归于笔下,而复加痴情之问语与奇妙之应答,再一次将读者之视线与思路引向艺术的新天地。

凡游子皆思念家乡——家乡乃生命之摇篮也。新诞生的生命,毕竟在摇篮中,获得了最幸福的感觉,认得了最辛劳而痴情的哺育者,体会了那终生最亲切的安全感,从而认定了要将“寸草心”“报得三寸辉”的人生至情至理。家乡是生命的根——虽然已是老生常谈,然而对常在艰辛中的打工族来说,此刻感慨深切,无以复加。因此,“哪怕是落地生了根”之“根”,终究移不动这一更深更莽的乡思之“根”。

这是两种性质不同的根。一为躯体之安置,一为灵魂之寄托,怎么可以同日而语?作者故意用“生了根”之“了断性”的话语,来反衬乡思之根深蒂固,可谓入木三分。

月夜之味道如何?请看——“中宵梦醒、明月当窗、酒入愁肠!”

好一个“中宵梦醒、明月当窗”!此八字之作用非同寻常。首先,那梦中苦苦寻觅而蓦然间醒来时恍然失落光景,极真极切;其次,它通过这一梦醒时之懵懂恍然之状,为以下梦呓般的思乡之问语与答语,巧妙地烘托着艺术氛围;当然,它的出现,亦为本部分的迷离倘恍之风格,奠定了基础。

“中宵梦醒”之乡思情境,在中国古诗词中,多次出现,各有妙处,无须举例;而那梦醒后恍然有所追寻而又恍然有所失落的情景,则古今一也。作者正是抓住了这寻觅复失落之瞬间恍惚景况,安排了精彩动人的三问三答。先看三问:

 

要住多少年,才称得上“家乡”?

要吃多少苦,才算得了“历尽风霜”?

要走多少路,才能够说“水远山长”?

 

这三问,乍一看,竟不知如何回答!用年月,用里程,用数字来算,确乎难有一个“标准答案”。这种全无标准答案的思乡痴语,正是无理而妙,只可意会,难以言传了。

更让读者感到有些摸不到头脑的是,下面的三个答案,竟然所答非所问:

 

梦中寻觅的,就是家乡;

梦也难寻时,就是历尽风霜;

回乡的路,水远山长。

 

请看,“梦中寻觅的,就是家乡”——此句所道,乃是“中宵梦”中的实际内容;“梦也难寻时,就是历尽风霜”——此句所述,乃状“中宵梦”中寻觅家乡之艰难情形;“回乡的路,水远山长”——乃是“中宵梦醒”后的一声喟叹。这三句自白,与“要住多少年”、“要吃多少苦”“要走多少路”之疑问,似竟无任何联系了。由此可以悟出,“梦中寻觅”三句答语,乃是海外游子日夜思念家乡的实况;而“要住多少年”三问句,乃是在刻骨思乡后,对乡思这一情感的重新追问与反省。因而可以进一步悟出,三答语,在作者脑海中早已孕育成熟,立在前;三问语,乃对世间“习惯思维”的“反拨”,破在后。

此三答语,深挚奇警,发前人所未发,给人以深长回味与广泛联想的余地,因而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人类某种精神状况的象征。以笔者一己联想之所得,私自以为不妨把家乡联想为精神家园。如此,则此三句抒情,竟可以视为寻求人生意义的表达了!人类自诞生以后,就孜孜不倦地寻求其精神家园,虽民族、国家、个人各有不同信仰与答案,而追求、寻觅之本质则一也;然而此寻觅之路“历尽风霜”而终于难以有圆满的寻求结果,实在因为人生之意义不会有终极的标准答案也;因而精神探索之茫茫历程,如同“水”之“远”,“山”之“长”,无有穷尽也。宋代大词人晏殊曾以“日暮乡书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来形容家乡的遥不可及,本歌词所借以提升者,正乃大晏此种境界。本段歌词以“家乡”为题,正见家乡为心中最宝贵者。对最宝贵之人与物,人才会有“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与“咫尺天涯”之感。王国维曾经赞扬宋词中三种人生作大学问与大事业之三种境界:“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细细想来,晏殊等宋人所言者,不过爱情而已,王国维将彼相思之语比喻为作学问与做事业,岂不是因为爱情之深挚,动人心扉,从而易引起王国维之深广联想之故?本歌词之此三答语,虽不能勉强来与宋名家相比,而其深情与痴语,引起读者联想之本质,则无二致也。

细心的读者会发现,笔者在解说时,漏掉了一句“酒入愁肠”。对这句话,笔者留在结尾评说,是想强调一下,作为海外游子之一,作者还有他一份个人的独特情怀。而这一份个人情怀,就隐藏在“中宵梦醒、明月当窗、酒入愁肠”之中。

这种诗中之诗,词中之词,来源于宋代大政治家范仲淹之一首《苏幕遮(怀旧)》: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请看那黑体字中所显示的,不正是“中宵梦醒、明月当窗、酒入愁肠”的那种境界吗?范仲淹是北宋人的一面旗帜。只有象他那样胸襟与抱负的人,才能说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那样的大气而震撼国人的言语来;但如此大贤,偏偏遇到了一个和他开玩笑的时代。他可做到“先忧”,却永远作不到“后乐”,那悲哀之绪,就往往借助小词来宣泄出来。对于范仲淹这样胸怀大志之人来说,其“乡魂”,乃包含着壮志难酬的一份悲情,因此,“好梦”之后,高楼眺远之余,竟至“酒入愁肠”,潸然泪下。如果能理解范仲淹这一份复杂抑郁情思,便可以窥见本文作者直接借用范公之语的深沉用意。

在前面分析中,笔者就曾经指出,作者之《海外游子吟》,有对宏大的群体行为、情感的描写,也插有作者对一己之幽绪的透露与抒发。如“辜负一春芳草绿,销魂电脑对孤灯”,“各有各的梦想,各有各的艰辛”,以及本部分的“酒入愁肠”,便是。这样的句子,既包括了海外游子集体的感受,也打下了鲜明的个印记。这种写法,是将宏观的全局与细腻的内心世界水乳交融于一起,形成了独特的写作风格。这种将个体与整体交融为一体的写法,有着时代与作者特殊的生活背景,交织着较为复杂的心灵感受,并显示着作者独特的个性特点。可以说,在个性与共性巧妙地融为一体方面,本歌词作了有意的尝试。

 

五、我们彼此守望

 

朗诵山长水远,遮不住慈母的望眼;茫茫大海,隔不断游子的眷恋。洋装换却我的身上衣,寸心难忘你的手中线!

 歌词

隔著太平洋,我彼此守望。

止不住我的思念,不完你的桑。

忘不了你的憧憬,我的衷

隔著太平洋,我彼此守望。

    本部分是全篇数字上最短的,而在情感上,却是走向亢奋、掀起高潮的新起点。

在“家乡”之部分,作者用“回乡的路,水远山长”之浩叹,结束全文,给人极遥极远、不可穷尽之感;而在“我们彼此守望”部分中,转以“山长水远,遮不住慈母的望眼;茫茫大海,隔不断游子的眷恋”之呼唤,向这一“水远山长”的极限发出了挑战。

作者相信,在人世间,最有力量、最有底气,向茫茫山水之远程发起挑战的,就是这永远不会休歇的“母子”人间至情了。山长,慈母的望眼更长;海深,游子的眷恋更深。“遮不住”,“隔不断”,表明情感“长度”超越山水,超越时空。作者用如椽之笔,再一次把“案”翻了过来。我们又一次领略了作者那“翻云覆雨”的本领——不,这次是“翻江倒海”。正是这一空际转身,使得歌词至此如钱塘江怒潮西向翻滚,竟让那东去的江水被挽住不前。

这种竟如不可阻挡的钱塘江怒潮般的情感力量来自哪里?不用说,来自那最朴实、最牵动游子心灵的慈母的“手中线”。中国古诗人孟郊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行,意恐迟迟归”之诗句,哪个中国人吟来不动容?而在本部分歌词中,这一“手中线”已经成为海外游子之超越时空的绵绵情感长线的磁力巨大的牵引,作者把“手中线”作为朗诵与歌词部分之间的过渡,自然通向了风起云涌的情感高潮。

隔着太平洋,我们彼此守望。”短短十一个平凡字句,重复诉说,可见是一篇之主脑。守望,正是亲人之间惦念、期盼之最妥帖的字眼。亲人之间,必定要守护到底的;而亲人之间,是最怀美好期盼的。而“隔着太平洋”,则不但是从地理方位上写出亲人两相翘首遥望之态,而且也巧借“太平”二字,生出丰富情思,揭示中华文化之精髓,把作者守望“民族魂”的心态暗中托出。

守望之际,海外游子浮想联翩者何?作者用了“止不住我的思念,說不完你的滄桑。忘不了你的憧憬,訴不盡我的衷腸”四句,已把最欲诉说的满腔话语,和盘托出,而母子之间的那种心心相印之情状,如在目前,真游子痴情之笔也。

对儿女而言,思念母亲,当然是“止不住”;何况是那“说不完”的历尽“沧桑”的母亲!“沧桑”二字,正乃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无数悲欢离合之情事的高度概括,读之令人哽咽。而让人读罢哽咽泣涕者,还在那“我的”与“你的”之间的殷殷呼唤。“我的”、“你的”之间,能产生巨大的感染力,皆源于母亲与儿女之间那种心照不宣的天然情感纽带——母亲的沧桑,必引起儿女的无穷思念,而对儿女的思念,又何尝不触及母亲那怆然沧桑之感!读者注意到,“你的”,“我的”,重复叨念,而其中情感之内容,却还是有沉郁与高亢之别的。前两句之“我的”、“你的”,实在于回首过去,因而读罢让人有不胜唏嘘之慨;后两句之“我的”、“你的”,则在于祖国母亲与游子之间在心灵上的更深刻的契合与高扬。这种契合之奥秘就在那“憧憬”与“衷肠”之间的映照之中。

“憧憬”二字,是本部分歌词中最能引起庄严、神圣感觉的所在。它告诉读者,中华海外游子的母亲,她不但有一般母亲的慈爱,还有一种崇高的人格魅力,伟大的人生憧憬!从出生后就受到这种憧憬之熏染的海外游子,在深深怀念母亲时,当然不会忘记她的一份最重要的人生憧憬之嘱托。不言而喻,这就是中国自古以来所不断重复的人类“大同”之境界与那“和为贵”的思想传统——“太平洋”三字将此意囊括殆尽。这种境界与憧憬,在中华民族已经历了无数沧桑后,在国人心中愈趋笃实而灿烂;而从中国渡过太平洋来到北美大地的游子们,在思乡之同时,亦愈亲切感受到母亲多年之憧憬,已不是那遥不可及的幻想。也正是心中牢记母亲的这一最重要的憧憬与嘱托,海外游子已不感到孤单,他们要以“衷肠”与母亲共同守望这人生最美好的理想境界。由此可知,在“隔着太平洋,我们彼此守望”之极简单、极朴实的话语中,不仅有对儿女对母亲之健康的祝福,有母亲对儿女前景的期盼,更有对太平洋两岸之国家、民族的友谊的祝愿,包含着对世界、对人类之太平、和谐的憧憬。“太平洋”三字,在这里代表了太多的情思;而宽广的奔涌的太平洋,亦竟是作者那宽广襟怀与澎湃心潮的写照了。

在本文之分析“追寻中国魂”部分,笔者曾经指出,作为世界上最少侵略性的、与邻为善的中华民族,其每一步的脚印,都向着和平的、与人为善的道路前行;历史曾经也必将继续证明这一点。在即将结束他的歌词之际,作者发出“隔着太平洋,我们彼此守望”的和平之音,其思绪,已经着眼于世界全局,人类前景,把浓郁的乡情,与诚挚的人类之爱,凝聚在含蓄优美的画面与明确坚定的声音中。其中有热切的盼望,亦杂深刻的忧患;在盼望与忧患的激发之下,诗人再一次掀起思绪的浪潮,而“我心悠悠”之部分的出场,就成为不可避免了。

很有意思的是,本部分歌词共有四行,从整体上看,很象是一个稳固的正方体;这种“画面”安排,似乎也反映着作者小心翼翼守护、盼望的特殊心绪。

朗诵:不用找,不用寻,有人的地方就有中国餐馆,

有中餐馆就有中国人。

做菜做衣做软件,教书教舞教钢琴。

各有各的梦想,各有各的艰辛。

 

歌词

 

脚下是新土地,

打工是旧生涯。

昨天炒过老板,

今天被人打发。

 

凭本事吃饭,

什么都不怕。

就这么潇洒?

就这么潇洒!

   

哪怕股市见底,

精神决不会跨。

美梦还能重作,

工可不能不打。

 

退休的帐户,

你也得查一查。

有多少剩下?

有多少剩下?

 

打工为了生活,

生活就是挣扎。

挣扎需要勇气,

勇气咱不缺乏

 

勇敢的人儿,

请说句实话:

你想不想家,

你想不想家?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