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挪威很多人的梦想是一间山里的小木屋,挪威文是hytte,就是英文里的carbin。但也不完全一样,据我们公司里的一个英国老头说,英国的carbin极少有这么简陋的。很多外国人来到挪威都被其hytte的简陋吓了一跳。挪威传统的小木屋总是在深山老林的角落里,或者是峡湾的沿岸,最好是四下没有人烟,像以前在童话书里看到的森林小妖精住的地方,但一定要靠近滑雪的地方。小木屋的风格力求复古简朴,当然也就没有电线水管这一类现代化的垃圾,当然也就没水没电。现在已经出现了越来越多类似于普通住房的现代化的hytte,(已经不适合翻译成小木屋,林中或海边别墅才更贴切点)却被海盗不屑的嘲笑,他的理论是,这些hytte挨得太近,连想出门撒尿都不可能,还有什么意思!唉,果然是海盗。
在他这种指导思想下我们在零五年的秋天买了一间三十五平米的小木屋,是七十年代建的,没有水没有电,另外有一间小房子,一半是贮木头的地方一半是简易的厕厕,最近的邻居大概几百米远,完全就是海盗的梦想。
从我们家开车大概两个半小时到,从停车场到小木屋还有个几百米的距离,去年夏天我们在停车场和小木屋之间修了条小径,可以推独轮车的,大大减轻了要把所有东西手提肩扛进去的负担。这样秋天走进去的时候也不用穿长统靴,因为那时候地面的植被是很湿冷的。我的意思是干脆修条路可以直接开车到小木屋门口,海盗觉得这简直是对他梦想的颠覆,小径是可以接受的,但是水泥路么,太现代化了。。。小木屋前面是个很大的湖,后面是一片空地,周围则是高高低低的山脉和著名的挪威的森林。小木屋的里面则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一共是四间房间,最大的是厨房+饭厅+客厅;其次是卧室,刚好放下两张双层床和一个床头柜;接下来是一间盥洗室,有脸盆毛巾等等杂物,还有个烧煤气的小冰箱;最小的是刚进门的玄关,总是堆满了乱七八糟的外衣和鞋子。三十五平米啊,能整出四间来,着实不容易。没有电,照明一部分靠太阳能,一部分就是蜡烛,还有手电,煮饭则是用煤气,取暖则是靠炉子里烧木头。没有自来水,夏天的时候有一水泵可以从不远的山溪处抽水,和自来水没有什么两样;冬天的时候就融雪为水;在春秋季节则多是直接去山溪里取水,因为温度降到零度以下后水泵就不能用了。
介绍了小木屋的基本情况以后,就该说说到小木屋以后干什么了。冬天就不用说了,就去山里滑雪,夏天的时候可以在森林里漫步,还可以在湖里钓鱼,但更经常的是兴修土木和贮备木头。从一棵树被砍下到它成为可以取暖的木柴,有那么多的劳动,我以前是不知道的。看着层层叠叠的木柴似乎就能感觉那寒夜里的温暖,对要来临的冬天也才有了安全感。秋天的时候小木屋就成为海盗打猎季节的栖息地,他早出晚归,我就一个人在森林里胡乱走(当然是沿着山溪走的,要不怕回不来),看山看水看森林。晚上的时候可以做一顿丰盛的饭菜,享受一次真正的烛光晚餐,然后则开始怀念电视,为洗碗发愁。现实总是这么快的令单纯的浪漫显得可笑。可是海盗不这么认为的,他觉得自己到了小木屋就和自然成为一体,在这里,所有的烦恼和不快都可以烟消云散,心灵得到憩息和净化。他并不是唯一一个,去年一份调查显示山里的小木屋是男人心目中最浪漫的地方之一。也是,想象一下阴沉的寒夜里,静的只听见风掠过树梢的声音,屋内烛光摇曳,炉火熊熊,仿佛天地间只剩下两人相依为命。一起出门刷牙,抬头看天,很久都没有见到的星空扑面而来,闪闪烁烁的如同孩子调皮的眼睛,才能理解为什么有人会把星星比喻成镶在夜幕上的钻石,钻石亦不足以形容其美。在这样的夜空下,想想自己身边的人,心里也遍是那闪闪烁烁的温柔了。海盗的浪漫,就该是这个样子吧。
可我不是海盗。小时候停水停电的惨痛经历让我没有办法喜欢这种返古的生活,我痛恨要走出屋子到另外一个地方上厕所,(如果下雪的时候要先铲雪才能上厕所!)懒惰的天性让我对室外活动不感兴趣。滑雪啦,林中漫步啦,砍树啦,天哪,怎么要这么麻烦才能等到一天的晚餐?!对我来说,来到山里,往往不是让烦恼和不快抛之脑后,而是烦恼和不快才刚刚开始,虽然有时也觉得宁静平和,却是极为少数。海盗为此极为伤心,他总想方设法让我能喜欢上他的浪漫之地。现在我居然为小木屋写了篇blog,也许这是个好的开端?
昨天看林语堂的《中国人》,说到回归田园/归隐是典型的中国式的理想,其源自道家。想想其实挪威的这种传统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有异曲同工之处。我一直是很喜欢道家的,现在才知道自己连回归田园都做不到,果然是个不折不扣的城市小资。进一步说,难不成海盗比我更像个传统的中国人?郁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