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宫的“长舌”zt

白宫的“长舌”

2008年04月21日 解放日报

2003年5月1日,布什总统站在美国海军“林肯”号航空母舰甲板上宣布:“伊拉克主要作战任务行动已经结束。”布什身后悬挂着一面红、白、蓝三色相间的横幅,上面写着“任务完成”的标语,如今这已经成为巨大讽刺与笑柄。

一向标榜“新闻自由”、“独立”和“客观”、“公正”的西方新闻准则,无疑正在接受令人尴尬的拷问。可以说,权力和利益的介入,正在使它发生令人失望的异化。

最新的报道称,五角大楼为控制舆论宣传,对一些媒体军事分析师进行“日夜灌输”,以在大庭广众之下营造有利于军方伊拉克战争和反恐行动的舆论氛围,而一些评论员也“惬意地”利用这层关系,当起“掮客”,帮助一些公司从军方那里获得伊战等军事行动中的商业大单。

西方媒体与利益集团的纠缠,早已不是新鲜事。新闻从业人员与利益集团有染的例子只可谓冰山一角,从本质上而言,由于大多数西方新闻媒体的所有权被商业机构所控制,这也让它们很难逃脱被资本和利益集团所左右的命运。与此同时,更值得关注的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媒体对政府保持怀疑的独立精神也正渐渐远去。

某种程度上,对伊拉克战争的报道过程,正是媒体日益为政府所操控的缩影———凭借战场上的“嵌入式”记者、电视演播室中的退休将军、五角大楼公共事务官员的电话采访以及白宫联络官员的策划,这场战争报道几乎成了白宫“长舌善舞”的舞台。无论是开战前、战争中,抑或战争后,美国政府对媒体的影响和控制无处不在。为伊战“预热”,美国在“9·11”后成立了“全球宣传办公室”,美国媒体亦对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危险性进行了大量报道;开战后,美国又专门邀请了世界各国200多家媒体的550多名记者随军“嵌入式”采访,采访规则由五角大楼制定,它对哪些信息“应该”被传播有着生杀大权,在这个过程中,至少有3名记者因为违规而被驱逐……

事实上,越战之后,美国政府的“反思”之一,便是如何才能有效融合媒体的力量来为国家利益服务。因为白宫“认识”到,导致越战最终失败的重要因素之一,便是当时没有自觉有效地控制媒体的报道,而造成了国内外反战的舆论环境。此后,这种对媒体报道控制的尝试,经由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的摸索,可以说在伊拉克战争中得到了最大的实践。

通过对媒体的掌控,白宫无疑顺利地向公众传达了它所希望散发的信息,进而影响舆论,并获得“话语霸权”。但是公众希望的客观、公正、没有偏见的报道又在哪里呢? 而此类带有强烈主观价值观意志的报道,又何尝不是在误导和愚弄民意?(杨立群)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