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关东

身如巢燕年年客,心羡游僧处处家;赖有春风能领略,一生相伴遍天涯。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春节期间回国,国内正在热播电视剧《闯关东》,忙着录制节目,会亲访友,没来得及看,另一方面也是私底下怕没什么好看的,浪费时间。今天,看完了《爱了散了》的大结局,搜到正在播映的《闯关东》,而且是十集连播,想起昨天在报纸上看到,这部剧的主演有李幼斌和牛莉,能动用名演员,应该是投资和剧情都不错的戏,于是点击。

 

剧情从山东农村朱家娶亲不成,母亲带领三个儿子闯关东开始。屏幕上,滚滚人潮,向东迁徙,水路,旱路,历尽艰辛,颠沛流离,死别生离,目的很简单,只为了不致于饿死。

 

我的眼里渐渐盈满了泪水。

 

我的老家,确切地说,是祖籍---我父亲的父亲的家就在山东,当年,我的祖父和祖母就像电视剧中的那些山东人一样,闯关东来到了东北。他们也是像电视剧中写的那样,吃了那么多苦吗?他们经历了怎样的犹豫,又下了多么大的决心,才一步一回头地告别抚育他们生长的土地,毅然决然地去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尽管对那里一无所知,尽管路途遥远,尽管生死未卜。当年的他们,该有多么绝望,又多么悲壮?

 

电视剧中,娘儿四个回头望着自己的家,望着养育他们的村子,跪在那里磕头,娘对三个儿子说,别忘了,这就是咱们的家。

 

爸爸说,我们的老家在山东省安丘县十字村。我没有见过我的爷爷,小的时候,是奶奶把我带大的。印象中,她老人家个子不高,说话山东口音,有些严厉。印象最深的,是她那对裹得严严实实的“小脚”:也就一拃长,圆圆溜溜,应该是最标准的裹脚。不难看。一直不理解,为什么书上形容老太太的裹脚都说像粽子,我们东北的粽子四方大脸,有棱有角,怎么看也不像奶奶的脚啊?直到后来看到南方的粽子,才恍然大悟,圆圆长长,一头尖尖,精致秀气,和奶奶的裹脚真的是一模一样。奶奶的鞋子很小,模样就像我们叠的小纸船,也很精致。

 

爷爷一家拖儿带女,怎样从山东一路跋涉到东北,爷爷原来是做什么的,到东北后以何为生,我无从知晓。我只知道,爷爷奶奶闯关东的第一个落脚点是奉天(沈阳),同来的还有爷爷的几个兄弟,大家住在一个大院子里,爸爸就是在那里出生的。后来爷爷病死在沈阳。解放时,达官贵人纷纷逃跑,很多大房子变成空宅,奶奶领着孩子们来到D城,爸爸说,D城人少,空房子多,也好活命。

 

爸爸上面有个哥哥,有个姐姐,下面有个妹妹。我的伯父是典型的山东大汉,大嗓门儿,脾气火爆,好喝酒,爱骂人。小的时候到伯父家串门儿,往往还没进他家门,就能听见他在大声叫骂。我大娘(大伯母)和几个孩子都不敢和他吵,急眼了他会动手打人。我们都很怕他。

 

大爷(大伯父)是一个干净利落,很顾家,也很聪明的人。他是七级瓦匠,在自来水公司手艺一流。当时,很多家用红砖铺地,最好也就是水泥地的时候,他就把家里地面铺上理石,地中间是不同颜色和花纹的理石拼出的图案,颇似现在家居装修,要知道那是在上个世纪的七十年代初。

 

除了脾气暴躁外,大爷好喝酒,可以说嗜酒如命。每天晚上,大娘都要给他炒几个菜,就像别人家招待客人一样。他在桌上一边喝酒,一边指手画脚,滔滔不绝,指东骂西。这顿饭一般都要持续到半夜。

 

大爷退休后做水果生意。我刚参加工作不久,在他六十岁生日快要到来的时候,在街上突发脑溢血去世。

 

我的大姑姑我没见到过,爸爸和大爷都说,她是个少见的非常漂亮的姑娘。D城解放不久,在工厂做工的她得了一种怪病,以当时的医疗条件无法诊治,后吐血而死。家里把她葬下后,有一次奶奶去她坟头烧纸,忽然刮来一阵风卷起纸灰,绕着奶奶转了好几圈,奶奶回来后就病倒了,病好后再也没敢去看她。后来,城市各处不断拆迁、建设,我这个大姑姑的坟早已不知哪去了。我想,如果不是闯关东,背井离乡,大姑姑也许会葬在我家,或者她夫家的祖坟,每到清明,会有家里人为她送纸钱,她也不会孤独飘荡。

 

奶奶和大爷说标准的山东话,爸爸和小姑姑都说普通话。小姑姑是在我家长大,和奶奶还有我爸妈住在一起。她卫校毕业后,在钢厂医院做护士,姑夫毕业于大连工学院,好象学的是航天材料。他们一家辗转南北方几个城市,我记得有江西景德镇,最后定居天津。小姑姑一直做护士长直到退休。小姑姑有一儿一女,我们已是多年未见了。

 

奶奶后来一直和姑姑生活在一起。在江西景德镇时,奶奶摔了一跤致使脑出血,生命垂危,爸爸匆匆赶去,还带了奶奶一直想吃,南方没有的小米和咸菜(奶奶说吃不惯南方的咸菜也是甜味儿),可是也没能见上最后一面。爸爸到时,奶奶躺在床上已经咽气,但脸还朝着门的方向,爸爸说,奶奶是在等他。爸爸将奶奶的骨灰揣在怀里,带了回来,后来,爸爸和大爷家的大哥在D城东郊风景秀丽的著名风景区选了一块向阳的山坡,将她葬下。

 

现在该说我的爸爸了。

 

爸爸毕业于号称“小清华”的D城二中的前身。我觉得他非常聪明,能说会唱,能写会画,记忆力好,小时候的很多事和人名他现在都记得清清楚楚。他的普通话说得非常标准,钢笔字和毛笔字写得非常好,尤擅楷书。上小学时,批林批孔,学习小靳庄等运动不断,我们每周要写几篇大字报,爸爸只需沉吟片刻,一篇大字报便一气呵成,或诗或词或文,落笔干脆,字迹秀丽刚劲,让我好不佩服。

 

爸爸口琴吹得特别好。他有几个关系特好的同学,其中一个与我们同姓,也是闯关东的后代,我叫他“二大爷”。“二大爷”年轻时风流倜傥,酷似电影《家》里孙道临饰演的大少爷。二十几岁就在五金公司做经理,年少得志的他,响应党的大鸣大放号召,结果被划做右派,下乡关牛棚接受改造,从此他的人生目标就是翻案,可惜熬到平反,他已头发稀落,英年不再。那时,他一到我家,就和爸爸口琴合奏,很多歌曲,像《洪湖水浪打浪》、《红梅赞》,还有《夏夜小夜曲》、《卡秋莎》等,我都是从他们的口琴声中学会的。

 

爸爸与大爷一奶同胞,可个性却截然不同。 爸爸性格温和,出名的好脾气,也是出名的老好人,只要别人求到他,他都全心全意去帮。爸爸也很爱干净,但对家里的责任感却远比不上大爷,也许是不愿意为家里的事情操心费力吧,爸爸总是对现状很满足。

  

值得我们做儿女高兴的是,爸爸的身体很好。他几乎做了一辈子教育工作,退休前是体育教师。他喜爱很多体育项目,篮球,单双杠等等,尤爱滑冰,是典型的不服老。退休前,应该是他五十多岁时,上体育课给学生做示范动作,从单杠上摔了下来,硬是不去医院,几年后,检查身体时,医生发现他的脊椎曾经摔断过,有一点错位。听我们说是自己长好的,再看他身体丝毫没有受到影响,医生非常惊讶。

 

去年冬天,妹妹还在电话里向我抱怨,快七十岁的人了,非要到河上去滑冰,家里人不让去,他就偷着去,结果,回来才发现自己真的老了,浑身无力,休息了几天才调整过来。从年轻到现在,他每天都坚持锻炼身体,他还自己编了几套健身操,利用门框,窗台锻炼,冬天天冷,就在家里做,还带动妈妈一起做。每天早晨,家里扑扑腾腾的,那就是他们在做操。虽然偶尔会有感冒呀一些小毛病,但爸爸的各项指标都基本正常,这在他那个年纪的人当中少见,他们的身体也保持得健康,效果似乎不错。

 

妹妹生活在父母身边,我则继承了祖先“闯关东”的勇气和胆量,从关东闯出国门,闯到了太平洋对岸。

 

这就是我们闯关东的一家。

 

在东北,祖籍山东河北的人最多,大家把祖籍称做“关里”,再加上个“家”字:“关里家”。也许因为爸妈工作的工厂是兵工厂,小的时候,我家的邻居几乎都是外乡人,有上海人,四川人,黑龙江人,不过最多的还是“关里人”。人们见面问候词之一就是:“什么时候回关里家呀”?“我刚从关里家回来”。整个城市“关里人”的比例也应该有70%80%

 

山东人性格非常有特点,他们善良憨厚,淳朴耿直,嫉恶如仇,好打抱不平。最大的缺点是脾气暴躁,最大的优点是孝顺,孔孟之乡,礼仪之邦,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三纲五常,大小顺序永远不会变。奶奶活着时,爸爸就常把“咱娘说”挂在嘴边,据妈妈描述,奶奶在炕上盘腿一坐,儿子媳妇都要照她的话执行,爸爸不许妈妈说一个“不”字,奶奶的话永远正确。爸妈的工资也都由奶奶掌管,要花钱得朝她老人家要。

 

山东人还有个特点,会做馒头。爸爸蒸的炝面馒头,又白又圆,一揭锅,面香味儿扑面而来,嚼起来清香哏揪,是我吃到的最好吃的馒头。我有个朋友是台湾本省人,他说,很多老家是山东的老兵跟着国民党退到台湾,退伍后卖馒头为生,他们都爱买山东馒头。

 

山东人爱喝酒。喝起酒来豪爽大气,天王老子都不怕。我大伯、爸爸不用说,我姑姑、奶奶都爱喝酒。从小我都是以啤酒解渴,我喝过最多的一次是一斤多白酒,然后开着车把一同喝酒的两个朋友送到家。我妹妹第一次喝酒一杯啤酒就醉了,两次之后,便两瓶不在话下。不只我们家男女老少都能喝,我认识的山东人,老张老李老赵……家家都能喝,几乎每顿饭桌上都要有酒。更厉害的是黑龙江我大姨家的邻居李奶奶,也是个满口山东话的小脚老太太,时时捧个酒壶,她告诉我:奶奶喝酒什么都不用,有瓣儿大蒜就行!

 

从来到东北,奶奶一家就再也没回过山东。爸爸说,能出来的都出来了,山东老家已经没有人(直系亲属)了。而像我这样闯关东人的后代成长起来,已经把出生地当做自己的家园。爸爸和我都几次去过山东,或公出,或旅游,却从来没有回老家看看。

 

每到清明,当地人都要到农村去拜祖坟,全家老少,拜完先祖拜祖宗,碰巧了,还会在祖坟那里认下几个同宗远亲,大家只要报上先祖的大号,哪枝哪蔓就都清楚了。而像我们家这样的外乡人,别说路途遥远无法祭奠,有的甚至连老家在哪儿都不知道了,只能羡慕人家有祖宗可拜,有根可循。

 

几十年来,我填过无数份表格,在祖籍一栏,写过无数次“山东安丘”,可是好象那只是个符号,不包含感情色彩,不必用心思考就可写上的符号。今天,《闯关东》把山东人的大迁徙推到我的眼前,我第一次感受到这种震撼。我也第一次思索我的祖先们是什么样?第一次想看看祖先生活的土地,我的祖籍---那个山东省安丘县十字村是个什么样?

 

 

 

 

2008年清明于美国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