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人怎样预防和治疗高血压

77、78级是中国现代化征途中一种精神的代名,中国史上的特殊群体
打印 被阅读次数

 中年人怎样预防和治疗高血压


 

 不良心理因素也会导致高血压病的发生,中老年人尤其是中年人应该注意预防。 

  医学专家说,高血压表面上看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实际上是心、 脑血管病变的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有关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饮食结构发生较大变化,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死亡人数也在不断 上升,其中死亡人数占我国总死亡率的比例甚至已达到40%左右,成为一个让人担忧的问题。 

  专家说,高血压病的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肥胖、酗酒等都可能产生高血压,但通常不大容易引起人们注意的不良心理因素,实际上也是 导致高血压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我国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步伐加快,社会竞争也日趋激烈。不少人,尤其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工作压力往往明显过 大,心理状态极容易产生不平衡。这种明显过大的心理压力,往往造成交感神经兴奋过度,从而引起心动过速,火气大。天长日久,血压就会升高,最终病魔缠身。 

  有关部门最近的一次调查发现,我国35岁至45岁这一年龄段的高血压患者的增长率,达到了62%至74%,而65岁至74岁年龄段 的高血压患者的增长率,却只有15%至18%。这部分中年人,不少是白领和领导干部,恰恰也是工作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应酬多、运动少的特殊人群。 

  专家说,不良心理作为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在西方发达国家已得到普遍重视,但在我国,多数居民都还没有这方面的意识,相应的 可供进行心理咨询医生也不多。因此作为一个普通公民,要预防不良心理引起的高血压病,一方面是要能正确对待自己、别人和社会;另一方面,当发现自己有心理 障碍时,要适当找医生进行咨询,尽可能防微杜渐,把发病原因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

  高血压虽多见于老年人,但中年人患高血压也极为常见。据统计,高血压的发病率年龄以3060岁为多见,而第一次发现高血压年龄高峰为4049岁。
[1]NZ5f_8?小鸟部落5zYn6k*NK N.r


z
!V$V AM!|8jn s

c5F Fhd%v
n
  据调查,不少高血压病人,自儿童青年期即已开始,到中年期才被发现,因为高血压的病理变化大多是缓慢地进展,早期无明显的实质性变化,仅有上动脉痉挛。直到血压增高持续多年后,动脉管腔逐渐狭窄,促进了动脉粥样硬化,进而引起心,胸,肾等脏器的病变。
mLY
l
SRcly"@
vNh
A
F0Q&HM

6H/s!EJ/?d小鸟部落+g'V`
IV8]

  中年时发现的高血压,多数已属于第二期或接近第二期,许多病人没有明显的自觉不适症状,只是有体检时才被发现。因此,人到中年,尤其是双亲患有高血压病的,应定期测量血压。 小鸟部落H"Rs$I#g
小鸟部落5E@'nUv
q3@8P

47岁的津巴布韦专家帕迪克先生在我国进行技术交流期间突发高血压脑出血,经过北京一家医院两个月的救治,病情已经稳定,即将出院回国。帕迪克有5年的高血压病史,且没有规律服用降血压药。该医院副院长、神经内科专家介绍说:门急诊的脑血管病患者中有相当高的比例(尤其是来自农村的患者)没量过血 压,或是知道自己血压高也不规律服药。


  帕迪克入院时血压高达200/100mmhg,头痛呕吐不止,经ct检查,确诊为高血压脑出血。这是一个具有高死亡率、高致残率、治疗极为困难 的疾病。当晚8点,帕迪克突然出现剧烈呕吐,随即陷入昏迷,复查头部ct提示血肿明显扩大,破入脑室,患者已经处在死亡的边缘。经过神经内科、神经外科、 icu等多科医护人员的联手抢救,帕迪克在经过近50天的昏迷后终于脱离了危险。王拥军教授说:病人入院后出现血肿扩大,这已表明病情相当凶险,随后病 人又出现了脑疝,这是死亡信号,紧接着病人脑干功能低下,呼吸不好,随时都会死亡。这次成功的救治并没有使用新技术与新药物,完全是体现了多科室综合治疗 水平,也检验了医院的脑血管病绿色通道。

  在我国,40岁至60岁的男性是脑出血的高发年龄,其中低龄患者多在农村,高龄患者多在城市,北方多于南方。越年轻的脑出血患者出血面积越大, 越凶险,饮酒是脑出血的诱因。因此,中年男性应养成定期测量血压的习惯,高血压患者要规律服药,切忌有症状才吃降压药,血压起伏不定更易导致脑出血。



yo L|,k小鸟部落­z]R2eD7x
}A9m

  中年时期是高血压发病的重要阶段,且大多中年人的工作较繁忙,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较少,又是身体容易发胖的年龄。一旦发现高血压,如不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容易发展为动脉粥样硬化,继而引起心脏增大,冠心病等并发症。
s$y8X#N!ui HNi3Xr/Q8]小鸟部落,_,UQ
VQp:‑{N


j/q4G_,RD小鸟部落y
_)Fr;@|T

   有不少中年人,已发现血压偏高,脑率高,因暂时没有不适症状,或都有对危害认识不够,通常不迅速采取防治措施,这对控制病情的发展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 非常不利的。因此,步入中年应定期测量血压,还应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减少动物脂肪的摄入,积极预防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 
 

  高血压是世界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也是最大的流行病之一,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因此提高对高血压病的认识,对早期预防、及时治疗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注意劳逸结合
    要想防治高血压带来的危害,最主要的环节还在于早期预防,预防是处理高血压最有效的方法,否则等出现并发症就为时过晚。总的说来,血压大于正常高限(收缩压为130mmHg-139mmHg或舒张压为85mmHg-89mmHg)的人中,约有41%将在4年内发展为长期高血压。所以血压大于正常高限的人群也应接受降压治疗,建议在生活上,高血压病人要结合病情适当安排休息和活动,每天要保持8小时睡眠与适当的午休,适当地做体操,打太极拳,对保持体力,促进血压恢复也十分有好处。
注意合理饮食
    高血压患者的饮食上应遵守低盐、低脂、低热量的原则,并注意饮食结构的合理搭配;饮食不宜过饱、过快;最好忌不良嗜好,如烟、酒等。从预防高血压的角度还应注意适当控制食盐的摄入量,改变饮食口重的习惯。研究结果表明,在人群中约有20%的人就是由于食盐过量而患有高血压,这部分人医学上称为盐敏感 者。
药物治疗
    对于那些一般预防措施无效者,就需要积极药物治疗了。当然服药也不是随便了事,必须遵照有关原则来进行。建议高血压病人平时服药切勿间断或断断续续,坚持服药能有效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由于存在个体差异,需在服药过程中不断摸索,以求最小、最合适的剂量而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由于降压药的品种较 多,如选择不当容易发生副作用,建议患者还是在医院明确诊断,遵医嘱用药比较安全。
适量运动
    运动对高血压的重要性:有句话说:年轻时,用健康换取金钱,年老时,用运动换取健康。运动除了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胆固醇的生成外,并能增强肌肉、 骨骼与关节僵硬的发生。运动能增加食欲,促进肠胃蠕动、预防便秘、改善睡眠。有持续运动的习惯:最好是做到有氧运动,才会有帮助。有氧运动同减肥一样可以降低血压,如散步、慢跑、太极拳、骑自行车和游泳都是有氧运动。
戒烟限酒
    吸烟会导致高血压。研究证明,吸一支烟后心率每分钟增加5/-20/分,收缩压增加 10mmHg-25mmHg。烟叶内含有尼古丁(烟碱)会兴奋中枢神经和交感神经,使心率加快,同时也促使肾上腺释放大量儿茶酚胺,使小动脉收缩,导致血压升高。尼古丁还会刺激血管内的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地引起血压升高。长期大量吸烟还会促进大动脉粥样硬化,小动脉内膜逐渐增厚,使整个血管逐渐硬化。因 此,无高血压的人戒烟可预防高血压的发生,有高血压的人更应戒烟。
保持心理平衡





    高血压患者的心理表现是紧张、易怒、情绪不稳,这些又都是使血压升高的诱因。患者可通过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培养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的良好适应能力,避免情绪激动及过度紧张、焦虑,遇事要冷静、沉着;当有较大的精神压力时应设法释放,向朋友、亲人倾吐或鼓励参加轻松愉快的业余活动,将精神倾注于音乐或寄情于 花卉之中,使自己生活在最佳境界中,从而维持稳定的血压。
自我管理
    定期测量血压,1-2周应至少测量一次。
    治疗高血压应坚持三心,即信心、决心、恒心,只有这样做才能防止或推迟机体重要脏器受到损害。
    定时服用降压药,自己不随意减量或停药,可在医生指导下加以调整,防止血压反跳。条件允许,可自备血压计及学会自测血压。
    随服用适当的药物外,还要注意劳逸结合、注意饮食、适当运动、保持情绪稳定、睡眠充足。
    老年人降压不能操之过急,血压宜控制在140mmHg-159mmHg为宜,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老年人服用去甲肾上腺素能防止体位性低血压。
    不需要严格禁止性生活:注意以下几种情况,不宜进行性生活事后不要立即进行房事;酒后应禁止性生活;若有头晕、胸闷等不适应停止性生活,并及时就医。
按时就医
服完药;血压升高或过低,血压波动大;出现眼花,头晕,恶心呕吐,视物不清,偏瘫,失语,意识障碍,呼吸困难,肢体乏力等即到医院就医。如病情危重,求救120急救中心。
    相关链接:
    进行运动的注意事项:
    ①勿过量或太强太累,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来增加活动量。
    ②注意周围环境气候:夏天:避免中午艳阳高照的时间;冬天:要注意保暖,防中风。
    ③穿着舒适吸汗的衣服:选棉质衣料、运动鞋等是必要的。
    ④选择安全场所:如公园、学校,勿在巷道、马路边。
    ⑤进行运动时,切勿空腹,以免发生低血糖,应在饭后2小时。
    运动的禁忌
    ①生病或不舒服时应停止运动;
    ②饥饿时或饭后一小时不宜做运动;
    ③运动中不可立即停止,要遵守运动程序的步骤;
    ④运动中有任何不适现象,立即停止。

作者:马健



­G R3Y(g p!?op小鸟部落P0fjW]R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