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中国四川茂县叠溪7.5级大地震——保存最完整的地震遗迹 (图)


图:叠溪地址遗迹


我曾多次前往地震重灾区采访。在伊朗巴姆地震重灾区,在印度尼西亚海啸重灾区,所见到的悲惨场景都让我终身难忘。

去年,在唐山大地震30周年之际,我还曾写过文章《即便千日无震不可一日不防》。

此次重走中国西北角,在川西北茂县北部,我见到了闻名已久、据说是中国“保存最完整、最典型和最大的地震遗迹”――1933年中国叠溪7.5级大地震遗迹。

让人惊诧的是这个遗迹的美,不夸张的说,它可能是“中国最美的地震遗迹”。

但是一想到这种美丽背后的代价,却让人感慨万千。

那次地震最主要的遗迹是长达10公里、一大一小两个前后相连的迷人湖泊,它的名字现在叫叠溪海子。

叠溪海子实际上就是岷江主流的一段,是地震形成的堰塞湖。湖面宽只有大约1公里,但是长却有10公里之多,海子由上下两处接连而成,形如肠状。海子周围青山环抱,湖岸翠草丛生,湖水碧波荡漾,景色优美迷人。

据当地人说,海子最深处有98米,平均深度82米,蓄水量达1.25亿立方米,湖面面积有350多万平方米。

如果不是之前了解过有关的历史,很难相信这个美丽的湖泊竟然吞没过“近万条活生生的生命”。

在这个湖泊下,曾经有一个繁华千年的古城,在1933年一个普普通通的下午,在顷刻间被地震从地图上抹掉了……

古城就是叠溪城,为历代边防重镇,扼川西平原通松潘草地及青海、甘肃交通要塞,长期为重兵把守。据《茂州志》记载: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即在此置蚕陵县,唐初为冀州,明为叠溪千户所,清改为卫,民国隶茂县。而叠溪城为“贞观时筑,明洪武十一年御使大夫丁玉讨复故地,命指挥童胜复筑。高一丈,围三百几十丈,门四。成化间重修。”叠溪城扼松茂要道之冲,即是军事重镇亦是商留集散地。民国时属茂县所辖叠溪区,城内商票云集颇为繁华。

1933年8月25日15时50分,叠溪镇发生了7.5级强烈地震,震源深度为6.1公里。城中心部分在剧震发生的几分钟内几乎笔直地隐落,呈单条阶梯状地震的下滑距离达500―600米。

强烈的地震引起岷江两岸山崩,堵塞河道、形成地震湖。崩塌的山体在岷江上筑起了银瓶崖、大桥、叠溪三条大坝,把岷江拦腰斩断,使流量为每秒上千立方米的岷江断流。截断了的江水立即倒流,扫荡田园农舍,牛马牲畜。经过30多天的倒流,因叠溪超过银瓶、大桥两坝的高度,注入叠溪坝内的江水又倒淹银瓶崖、大桥两坝,使三座地震湖连成了一片。湖水随群山回旋绕曲,逶迤四五十华里,最宽处达四五华里。同时松平沟、水磨沟、鱼儿寨沟等地山崩数处,形成大小海子十一个,叠溪城及附近21个羌寨全部覆灭,死亡6800多人。

震后第45天,即10月9日。岷江上游阴雨绵绵,白腊寨公棚地震湖崩溃,江水猛增。傍晚,高160多米的叠溪坝崩溃,积水倾湖而出,夹带泥沙巨石,沿江而下,江中浪头高达20丈许,吼声震天,10里之外皆闻。沿江村镇、田园一扫而光,数万亩农田庄稼被毁。人畜逃避不及者,尽被卷人水中,又有2500多人丧生,造成了我国地震史上罕见的次生水灾。

震后形成的大大小小的海子都相继逐步溃决了。只有公棚和白蜡寨两个一大一小的海子保留至今,人们统称它们为“大小海子”,就是今天的叠溪海子。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有关部门多次对大小海子进行勘查和治理,在它的附近还建立了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对湖坝进行了疏导加固。

如今的“叠溪海子”已成为镶嵌在川西北的一颗明珠,它不仅是当地人民的水源地,而且成为了一个旅游观光的圣地。

看着这风景如画的美丽海子,不知该喜还是悲。事隔70多年,不知还有多少人能够记得这份美丽背后所付出的代价。

回首叠溪大地震那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我突然想起了最近不断传来的各地洪灾。虽然灾难的性质不同、时间不同、应对不同,造成的人员伤亡更不相同,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这都是大自然给人类的警示。

它提示我们,要敬畏自然,爱护自然,去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