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佛印
[清]僧。号逸庵,江苏常熟大生庵僧,嗣法主虞山拂水。书学赵孟頫,继从顾学博讨论,书益工。间为墨戏,亦颇楚楚。《虞山画志续编》
[2]佛印禅师(1032~1098)
北宋一位金山寺名僧的法号。名了元,字觉老,三岁能诵《论语》,五岁能诵诗三千首,被称为神童。住云居四十余年。与苏轼友善,轼谪黄州,佛印住庐山,常相往来.
朝廷保守派复辟后,以砸缸著名的北宋著名文学家司马光重拜相位,新法全盘被废。此时,同为保守派的苏轼却主张对新法不能全盘否定,应存良箅渣区别对待,因此与司马光发生激烈冲突,再度被贬瓜州。苏轼虽然信仰佛教,但又不喜和尚。闻得瓜州金山寺内有一法号为佛印的和尚名气极大,苏轼听说后不服气,就决定到山上会一会老和尚!在庙里,苏轼从皇帝讲到文武百官,从治理国家讲到为人之道。和尚静静听着,苏轼见佛印一直一言不发就从心里有点瞧不起他。心里想:大家都说他有本事,原来草包一个,来这里是骗几个香火钱的吧!话题慢慢的就扯到了佛事上,这时候佛印问道:“在先生眼里老纳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苏轼正满肚子鄙视,随口答道:“你在一般人眼里看来是有本事,但那是因为他们浅薄,实际上你每天故弄玄虚,没有真才实学,是个骗子而已!”佛印微微一笑,默不应声。苏轼看到他这个样子不仅更瞧不起和尚,而且自己洋洋得意起来,便乘兴问道:“在你眼里我苏大学士又是一个什么人呢?”“你是一个很有学问,有修养的人,老纳自亏不如!”佛印答道。回到家后,苏轼洋洋得意地把早上如何如何制和尚的事给小妹讲了一遍,苏小妹听后笑得饭都喷出来了。苏轼懵了忙问道:“小妹为何发笑?”“你贬低和尚他不仅没生气反而把你赞扬了一番,你说谁有修养?没有学问哪来的修养?你还自以为自己比别人强?羞死你你都不知道!”。苏轼听后恍然大悟,从此与佛印大师成了莫逆之交。
‘尸骨’未寒
一天,苏轼和佛印乘船游览瘦西湖,佛印大师突然拿出一把提有东坡居士诗词的扇子,扔到河里,并大声道:“水流东坡诗(尸)!”当时苏轼楞了一下,但很快笑指着河岸上正有在啃骨头的狗,吟道:“狗啃河上(和尚)骨!”
东坡吃草
闲来无事,苏轼去金山寺拜访佛印大师,没料到大师不在,一个小沙弥来开门。苏轼傲声道:“秃驴何在?!”。小沙弥淡定的一指远方,答道:“东坡吃草!”
苏东坡和黄庭坚住在金山寺中。有一天,他们打面饼吃。二人商量好,这次打饼,不告诉寺中的佛印和尚。过了一会儿,饼熟了,两人算过数目,先把饼献到观音菩萨座前,殷勤下拜,祷告一番。不料佛印预先已藏在神帐中,趁二人下跪祷告时,伸手偷了两块饼。苏轼拜完之后,起身一看,少了两块饼,便又跪下祷告说:“观音菩萨如此神通,吃了两块饼,为何不出来见面?”
佛印在帐中答道:
“我如果有面,就与你们合伙做几块吃吃,岂敢空来打扰?”
苏东坡在杭州,喜欢与西湖寺僧交朋友。他和圣山寺佛印和尚最要好,两人饮酒吟诗之余,还常常开玩笑。
佛印和尚好吃,每逢苏东坡宴会请客,他总是不请自来。有一天晚上,苏东坡邀请黄庭坚去游西湖,船上备了许多酒菜。游船离岸,苏东坡笑著对黄庭坚说: 「佛印每次聚会都要赶到,今晚我们乘船到湖中去喝酒吟诗,玩个痛快,他无论如何也来不了啦。」谁知佛印和尚老早打听到苏东坡要与黄庭坚游湖,就预先在他俩没有上船的时候,躲在船舱板底下藏了起来。
明月当空,凉风送爽,荷香满湖,游船慢慢地来到西湖三塔,苏东坡把著酒杯,拈著胡须,高兴地对黄庭坚说:「今天没有佛印,我们倒也清静,先来个行酒令,前两句要用即景,后两句要用「哉」字结尾。」黄庭坚说:「好吧!」苏东坡先说:
浮云拨开,明月出来, 天何言哉?天何言哉?
黄庭坚望著满湖荷花,接著说道:
莲萍拨开,游鱼出来, 得其所哉!得其所哉!
这时候,佛印在船舱板底下早已忍不住了,一听黄庭坚说罢,就把船舱板推开,爬了出来,说道:
船板拨开,佛印出来, 憋煞人哉!憋煞人哉!
苏东坡和黄庭坚,看见船板底下突然爬出一个人来,吓了一大跳,仔细一 看,原来是佛印,又听他说出这样的四句诗,禁不住都哈哈大笑起来。
苏东坡拉著佛印就坐,说道:「你藏得好,对得也妙,今天到底又被你吃上了!」 於是,三人赏月游湖,谈笑风生。
其人之计
苏轼挚友佛印。虽是出家人,却顿顿不避酒肉。这日,佛印煎了鱼下酒,正巧苏轼登门来访。佛印急忙把鱼藏在大磬(木鱼)之下。苏轼早已闻到鱼香,进门不见,想起当日遭黄庭坚诈戏,心里一转计上心来,故意说道:“今日来向大师请教,向阳门第春常在的下句是什么?”佛印对老友念出人所共知的旧句深感诧异,顺口说出下句:积善人家庆有余。苏轼抚掌大笑:“既然磬(庆)里有鱼(余),那就积点善,拿来共享吧”
巫山河水
一次,苏轼约其弟苏辙并佛印大师。三人结伴同游,佛印即兴出句:无山得似巫山好。关键在“无”、“巫”谐音。苏辙对上:何叶能如荷叶圆。苏轼听了,对弟弟说:以“何荷”对“无巫”的谐音,固然不错,但改作这样是否更好些:何水能如河水清。佛印与苏辙听了,表示赞同,以“水”对“山”,胜在对仗更加工稳。
**************
苏东坡与佛印
作者: 来源:
发表时间:2006-01-24 11:53:51
[字体:大 中 小]
宋代著名文学家苏东坡,一生中到镇江十一次,每次都要登上金山,饮酒赋诗,论佛抄经,与金山寺的住持僧佛印有莫逆之交,金山的佛印山房、楞枷台、妙高台、留云亭、玉带桥都留有他的足迹与故事。
苏东坡与金山寺住持长老中的交往,要数与佛印最为深厚。
佛印法名了元,字觉老,两岁时即琅琅诵《论语》及诸家诗,五岁诵三千首,后来成了有名的高僧。东坡早年贬谪黄州任团练副使时,即与佛印相识,其时佛印在一江之隔的庐山归宗寺,二人多有诗词唱和。佛印主持金山寺后东坡每次经过润州,都要来看望他。
一次,佛印陪苏东坡在山上山下漫步,走到白龙洞前,左右一看,连呼:“好景致,好景致。”久久不愿离去,兴致上来了,他索性宽衣解带,引吭高歌,手舞足蹈起来。正在苏东坡得意之时,“扑通”一声,玉带掉到水里去了,这一下,苏东坡急了,佛印也急了,连忙脱掉僧鞋,跳下水去捞。因为苏东坡的玉带是从这里掉下去的,后来,就叫人造一座玉带状的小桥,从此金山多了一处建筑“玉带桥”。
又有一次,苏东坡到杭州赴任经过润州,佛印留他住几天。一天,佛印正准备为僧众说法,苏东坡来到了方丈室,尚未站定,佛印笑着对苏东坡开玩笑地说:“从何处来?此间无坐处。”意思是不让东坡就座。苏东坡也是机敏异常的人,一听知道并非熟不拘礼,而是和尚在玩什么机锋,便随即一想用禅宗之语答道:“暂借和尚四大,用作禅床。”佛印一听,东坡用起佛经典故了,也就趁势笑道:“山僧有一问,学土答得出,即请从;否则,就将你身上的玉带留下,作为镇山之宝,如何?”
苏东坡一听,心想:佛印是有心考我了,玉带是他从水里捞起来,现在想法子还要跟我要回去,不过,我也并不会被你难倒,就点点头说:“可以,可以,一言为定。”并把玉带解下放在茶几上。佛印笑着不紧不慢地问:“出家人四大皆空,五蕴非有,请问何处坐?“四大”即地大、水大、火大、风大,佛教认为是构成物质的四大元素;“五蕴”及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是构成人身的五种因素。是啊,四大皆空,五蕴非有,不是一无所有,空空如也么!何座之有!佛印这一问,倒把自恃聪明的苏东坡问住。他一时想不出话,只好把玉带输给了佛印。
佛印一见,大声道:“多谢,多谢,收此玉带,永镇山门!”并拿了一件袈裟走到东坡面前说:“能有学士宝带镇我山门,是山门莫大荣耀。这件袈裟请学士笑纳。”苏东坡接过拱手致谢。
事后,苏东坡为此作了《以玉带施元长老,元以纳裙相报次韵》两首:
病骨难堪玉带回,钝根仍落剑锋机。
欲救乞食歌姬院,故与云山旧衲衣。
此带阅人如传舍,流传到我亦悠哉!
锦袍错落应相称,乞与佯狂老万回。
后来,金山寺特建了一座留玉堂,东坡玉带成了供人观瞻的宝贝,堂里还供着东坡与佛印的铜像。东坡身旁有一小童捧着玉带,佛印身旁有一小沙弥捧着衲裙,染示着东坡输玉带佛印赠衲裙的故事。
东坡与佛印相互戏谑的趣事还有不少,常常相互开玩笑。东坡爱吃猪肉,有“无肉令人瘦”的名言。佛印每次款待东坡都破除佛门清规戒律,常烧肉给东坡吃。一次,烧好的肉被人偷吃了,东坡佯装不知,佛印正又气又恼之时,东坡却趁此做了一首诗吟给佛印:“远公沽酒饮陶潜,佛印烧猪待子瞻(东坡字子瞻)。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佛印听了,一笑了之。
苏东坡还应佛印之请,抄写了《楞枷经》四卷,木板刻印,流传保存下来。《楞枷经》抄写处就是今楞枷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