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转法轮经 - 转法轮经的结构 (2)


佛教的两种流派,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各自着重不同的佛经。早期的小乘佛教的经典多使用巴利文。大乘佛教的经文使用梵语来记录在时期上要晚于小乘佛教。在那些传统上流行小乘佛教的国家中,佛教徒强调诵读和研习释迦牟尼佛曾在此世间上直接讲授过的教言(小乘佛经)。在属于大乘传统的藏传佛教中,我们的教程中要多次反复地学习到四谛,但是我们不专门强调学习《转法轮经》本身。一般来说,四谛的学习要结合大乘菩提心的教言。菩提心的重点在于度化一切众生。比如,藏传佛教寺院中都要学习的一部大论-弥勒菩萨的《现观庄严论》中,对于诸佛菩萨的修证次第和智慧境界多有详尽描述。其中,四谛是关于修证次第的重要课题。同样地,在大乘佛教中,八正道是被包含在菩萨行的教言中,而非单独地列举出来。

在藏传佛教中,四谛的学习要结合观察四谛的十六行相。四谛中的每一个谛和它所相关的四个行相要分别加以剖析、思考。比如,与苦谛相关的四个行相分别是“无常”,“苦”,“无我”和“空”。

尽管四谛主要来源于《转法经》,在藏传佛教中,四谛的学习强调传承师的注疏。他们的注疏对四谛中的每一个“谛”都做了广博兼又细的剖析。

转法轮经的结构

如你在《转法轮经》中所能看到的,佛陀在阐述每一个“谛”时用了不同的措辞。他说“苦谛应知,集谛应断,灭谛应证,道谛应修”。这说明尽管四谛的话题一致,学习和思考每一个谛的方法应有

佛说“苦谛应知”。我们能通过修习其他的“谛”来断除苦谛,但最先我们应该知道何为苦谛?这是符合逻辑的。在服药之前,我们必须知道我们患了什么病症;同样地,在断除苦谛前,我们也必须知道什么是苦谛。因此,在这个阶段,“苦谛应知”是我们力所能及的事中最为要紧的。强调“苦谛应知”的重要性和修行的次第,进而才能达成我们最终断除苦谛的目标。

佛说“集谛应断”,此处我们应力求寻找最好的方法来彻底地断除集谛(苦因)。这要求一种与前面的“苦谛应知”所不同的分析和思考方式。“灭谛”,从另一方面来讲,是“应证”。因此,从一开始,我们应该非常明确“灭谛”(永断一切的苦及苦因)是可以被证得的,而且凭我们自己就有证得“灭谛”的能力。接着转换到“道谛”。“道谛应修”,是修证的方法,用来永断一切的苦及苦因。

在《转法轮经》的第一段,佛陀清楚了列出了我们面对的任务。在后面的段落中,他三次重复叙述了四谛中的每一个谛。每一次叙述的要点和行文风格都略微不同。这种重复代表了佛陀自己在证悟四谛的过程中,认知加深的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即是:了知谛的本质,了知如何应对谛的方法,以及最后亲自证得谛的方法。

在苦谛中的第一段,佛陀解释了何为苦谛。“诸比丘,此是苦谛。生为苦,老为苦,病为苦,死为苦,怨憎会为苦,爱别离为苦,求不得为苦,总之,此五蕴之聚即是苦。此是苦,我应知。”然后,在证悟四谛的最后阶段,他宣称证得了“圆满的无上正等正觉”即在宣称,现在已经有人事实上究竟圆满地了知苦谛的真相。“苦谛”就是证悟所要解决的对象。

在集谛(苦因)中,佛陀说明了什么是必须要断除的?以及一旦被断除了,确有圆满成就的状态。在此中,痛苦将永远不会再次回。在灭谛中,佛陀再次说明了什么是必须要证得的?以及一旦证得了,将是功德圆满。此后,修行人将永远不会退转到之前的“不断除”的状态。实际上,这一功德圆满即是我们经常说到的开悟证道。在经文中,佛陀用八正道的内容开示了“道谛”的方法。佛说“道谛应修”,一旦修证到了,就功德圆满,没有剩下什么未竟的任务了。

经文行至最后,在阐述了四谛中每一个谛的三个阶段,组成四谛的十二种形式以后,佛陀总结道:“诸比丘,于此三个方面,在我没有真正以此十二种形式,明了四圣谛绝对真实如理之智之前,我没有于此世间,包括天人、魔王、梵天,以及梵志人天中,宣称我已证得圆满的无上正等正觉。”可见只有在四谛中的每一谛被用其对应的方式证知后,圆满的证悟才方有可能。

 

妙音乐闻 发表评论于
为什么在证到灭谛后,就不会回转到之前“苦不断除”的状态?如果无明的种子被清除以后,苦因不会再次退回来?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