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额遗产税是催生美国现代慈善基金的一大支柱

收获了一种恬静的生活, 像一条波澜不惊的小河, 流过春夏 流过秋冬
打印 被阅读次数


( 转自《广州日报》)

  在美国乃至全世界的慈善家排行榜上,比尔·盖茨作为第一名的地位无可置疑。不过,在美国200多年的历史中,盖茨绝不是第一个捐出全部身家的富翁。美国慈善活动的历史几乎和美国建国史一样长,即使美国的现代慈善事业,也可以追溯到近200年前。

  卡内基,现代慈善开创者

  一般认为,美国现代慈善事业始于20世纪初。1911年,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创立了“纽约卡内基基金会”,奠定了现代慈善事业的基础。在1919年去世前,卡内基累计捐款3.3亿美元,而他所创立的“卡内基基金会”至今仍在造福世人。

  作为美国现代慈善事业的开创者,卡内基启发了包括盖茨在内的一代又一代美国人。卡内基曾留下名言,“拥巨富而死者以耻辱终”,为慈善家世代传诵。最终,作为美国第一代的超级富翁,卡内基捐出了他的全部身家。

  奠定现代慈善组织运作模式

  不过,如果仅仅是捐出巨额资产,卡内基还不足以被称为现代慈善事业的开创者。在他之前,美国的慈善活动早已有之,富翁捐款也不少见。卡内基的开创性在于,他成立了商业化运作的慈善基金会。在卡内基看来,“赚钱需要多大本领,花钱也需要多大本领。”他不大主张把财富零零碎碎地分给普通百姓,而是通过设立基金会,以企业化的方式管理。这种方式不仅使“卡内基基金会”得以历经100多年历史而屹立不倒,而且奠定了美国现代慈善组织的基本模式。

  所谓慈善基金会,就是“将私人财富用于公共事业的合法社会组织”,主要资助教育、文化、科学、医疗、公共卫生和其他社会福利事业。其中,教育和医疗卫生始终是基金会关注的重点。“卡内基基金会”主要关注教育事业,在建立初期就向教育事业捐赠了560万美元,超过了当时美国联邦政府一年的教育经费。“洛克菲勒基金会”则重点关注医疗事业,造福人类的青霉素发明就是其资助研究的成果。哈佛大学基金会则是当今世界最有钱的学校基金会,拥有大约50亿美元的储备。

  美国慈善 要看经济的“脸色”

  2007年,美国慈善捐款总额创下历史新高,达到3060亿美元。这是美国年度慈善捐助首次超过3000亿美元,2290亿美元来自个人捐助,其中一半来自收入水平居美国前10%的家庭。在大多数年份,大约三分之二的美国人会参与各种形式的慈善捐助。各类基金会共捐助385亿美元,居第二位。接下来分别是遗产捐赠和企业捐赠。

  盖茨捐款的消息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毕竟,他捐出了580亿美元。但在美国,平民百姓的捐款热情也令人惊叹。《时代》杂志曾发表文章称:“在每一个‘比尔·盖茨’的身边,都站着数以百万计的普通美国人。”曾有统计数字显示,年收入低于1万美元的美国家庭,捐款额占到其年收入的5.2%;而年收入在10万美元以上的家庭,捐款额为2.2%。

  不过,美国人的捐款热情也并非一直高涨,而是要看美国经济的“脸色”。

  慈善:重新分配社会财富

  在卡内基成长为超级富豪的时代,美国经历了第一次经济腾飞,成长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同时也催生了卡内基、洛克菲勒等富豪慈善家以及他们创立的现代慈善基金会。

  上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经历新一轮强劲增长,将比尔·盖茨推上了世界首富的位置,也催生了新一代的超级慈善家。

  然而,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伴随着美国人腰包的缩水,美国慈善组织也会遭遇冬天。比如,在2001年,由于美国经济十年来首次陷入衰退,许多大公司本身业绩不佳;股市的暴跌也使个人财富大大缩水。美国慈善组织由此陷入十年以来罕有的危机。不少慈善组织被迫削减预算,裁减人员。

  可以说,慈善是对社会财富的重新分配。在经济形势良好、社会财富充足时,慈善如有源之水,充满活力。如果经济不景,社会财富减少,慈善也将失去不少活力。美国慈善的历史已证明了这一点。

  捐款抵税:美国慈善催化剂

  当然,像卡内基和盖茨这样捐出全部身家的美国人仍然十分少见。大部分美国人以及美国公司捐款行善,并非简单的利他主义,而是利人利己之举。所谓利人,就是通过捐款帮助他人;所谓利己,则是通过捐款,减免个人的所得税,同时得到好名声。可以说,慈善减免税收的制度,是美国慈善事业发展的催化剂。

  美国政府从1913年开始征收个人所得税,仅仅4年后,美国国会就通过法案,规定捐款或实物捐赠可用来抵税,所得税可抵税部分最高达15%,借此鼓励民众捐赠行善。1935年,美国政府提高个人所得税和企业税,但同时允许公司用捐款抵税。目前,美国个人所得税的可抵税比例维持在50%,企业的这一比例则为10%。

  刺激美国人,尤其是美国富人慈善捐款的还有美国的遗产税。美国遗产税于1797年首次开征,当时是为发展美国海军筹集资金。1916年,遗产税成为固定税。美国的遗产税、赠予税实行高额累进制,遗产超过300万美元以上时,税率高达55%,而且遗产受益人必须先缴纳遗产税,后继承遗产。

       高额遗产税促富翁做慈善

  高额的遗产税促使很多美国富翁另想高招,以捐款给慈善组织的方式,逃避纳税,同时尽量保障其子女后代的利益。

  可以说,几乎在美国现代慈善组织诞生的同时,美国国会就开始建立鼓励民众捐款的相关制度。

  伴随着美国经济的发展和美国人收入的增加,越来越多美国人在纳税和慈善之间选择了后者。慈善减免税收的政策,直接推动了民众捐款的热情和捐款数量的增加,与此同时,非营利性慈善组织的数量也以惊人的速度增加。

  据统计,1953年时,美国有5万个慈善组织;截至2008年,据不完全统计,美国现有大小慈善机构约140万个,总资产占美国经济的5%。2006年,美国全国的慈善捐款总额超过了2900亿美元。而在过去40年中,美国人年均慈善捐款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8%。

  如今,在美国,慈善组织经常被称为与政府、企业并立的三大社会支柱之一。

  完善监督,保护慈善热情

  不过,这个支柱也曾遭到侵蚀。1992年,美国最大的慈善组织之一——联合慈善基金会爆出丑闻。该基金会主席阿尔莫尼挪用总额达60万美元的善款用于个人度假、购买房产以及包养情人,还操纵董事会成立皮包公司,安排自己的儿子和朋友占据要职,享受高薪。这一案件成为美国慈善组织的经典反面教材,阿尔莫尼后来被判处7年徒刑,与此同时,这一丑闻不仅使联合慈善基金会声望大跌,也使美国民众的慈善热情颇为受伤,美国慈善事业由此陷入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公众募捐低潮。

  经历此次事件后,如今美国的基金会不但要接受国税局的管理和审查,每年填报有关报表,而且每个公民都有权查阅相关报表,以确保捐款人有机会了解自己的捐款用途,保护了美国人的慈善热情,也保障了美国慈善组织的健康发展。

  美国慈善活动的源头可以追溯到西方的传统。在美国的现代慈善活动中,仍可以看到基督教“济世”理念和一些慈善方式如现场捐款的影子。

  文化因素:当慈善成为流行

  不过,现代美国慈善文化主要基于一种新教理念,即富人只是财富的社会管理人。换句话说,在法律意义上,财富为私人所有,但在道德和价值层面上,超过生活需要的财富就是社会的。

  100多年前,卡内基在其《财富的原则》一书中阐述了这种财富观。在这本书中,卡内基提出:“我给儿子留下了万能的美元,无异于给他留下了一个诅咒”;“国家通过征收遗产重税表明,它谴责自私的百万富翁的毫无价值的生活。”100多年后,美国股神巴菲特也表示:“我从来不相信王朝世袭式的财富。”

  在这种理念的熏陶下,美国的慈善文化得以生根发芽。

  如今,美国三大主流财经杂志——《福布斯》、《财富》和《商业周刊》每年都会推出全球慈善家及慈善企业排行榜。这无疑也促进了美国慈善文化的推广,使慈善活动得到长久的关注。

/>
盈袖2006 发表评论于
佩服。
希望中国也开始有这样的制度促进慈善。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