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翅的雄鹰 *
谁见过鹰的死亡 ?在峡谷的最深处 在高高的山岗
谁见过鹰的死亡 ?面对时间的追捕 带着致命的伤
峡谷的风托起钻石般的鹰歌
高高的山岗仰望双翼的光芒
光芒在暮色中熄灭 滚烫的伤口流淌着冰冷的忧伤
可是,有谁见过鹰的死亡 ?
从清晨的云端赫然飞出
越过雪山溶入紫色的斜阳
没有泪水落在树梢 灰色的羽毛沐浴满天的星光
可是,有谁见过鹰的死亡 ?
翅膀在天堂里打造 也要收敛在上帝的身旁
有谁了解鹰的高度 有谁明白鹰的痛苦
有一种高度叫做不群 有一种痛苦叫做掩藏
那么,谁见过鹰的死亡 ?
鹰是少数几种能够预知自己生死的动物
自知死亡将至的鹰,
悄悄离开巢穴,
飞向人迹不到的深山,
在那里一次又一次向高高的蓝天冲击,
直到耗尽全力,它收拢巨大的翅膀,箭一样扎进瀑布冲泻的深潭。
潭水深,深得羽毛也无法浮起来!
每一次见到雪浪万丈的瀑布,便听到鹰的歌声从九泉之下只达蓝天!!
我相信,这是真的,
这让人感情格外的激荡与深情
或许这是对生命的理解与膜拜!
悲壮的鹰的挽歌永远在我的心里响起。
El Condor Pasa(Fly Like An Eagle) 是一首反抗西班牙殖民者的南美秘鲁民歌,后被Paul Simon & Garfunkel改编,用英文重唱。这首歌曲已经被列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了。旋律宁静、深邃、高远,让人心境明澈,是不可多的的优秀作品。
El Condor Pasa的原型据传出自秘鲁自由战士Tupac Amaro的故事。1780年,他在领导一场反抗西班牙人的起义中被害,死后化作一只雄鹰,永远翱翔于祖国的安第斯山上空。秘鲁人民凭歌寄意,表达了对英雄的怀念以及对自由的不息追求。歌名直译过来就是“老鹰在飞”,中文有多个译名,山鹰之歌、神鹰展翅、雄鹰高飞等等,
Paul Simon & Garfunkel演绎的版本具有浓厚拉丁美洲乡间味道。排萧的演奏给整个曲子带来高亢而飘逸的美感。 Simon的声线并不高昂,但相当有韵味,而Garfunkel对和声的处理令人叫绝,与美妙的旋律配合得天衣无缝。英文歌词用了四对物体作比较:麻雀和蜗牛,铁锤和铁钉,森林和街道,天鹅与人。而作者都选择每一对比较物的前者,因为它们比后者享有更大、更多的自由。正如歌曲最后表达的一种心情:天鹅自由自在地高飞于蓝天,而人却被束缚在大地上,唱着最悲哀的歌。但同时歌曲中充满了一种现实感,表达了作者希望能够脚踏实地。所以,此歌讲述的是一种不脱离现实的自由,也就是现实条件下所允许的自由。
印象中最早听到这首曲子好像是Echoes Of Incas某个系列排箫演奏的版本,最具秘鲁印加的原汁原味,可惜如今居然找不到了。其余在网上找到的版本不少,除了两个演唱版本,大部分都是器乐演奏的。其实这首曲子的确也以管乐器演奏最适合,才最能完整表现旋律的神髓。也许是旋律本身太鲜明了,留给音乐家发挥的余地不大,所以众多版本各具特色,难分优劣,还是留待大家自己的耳朵来评价吧。
El Condor Pasa (If I Could) - 雄鹰之歌(如果我能够)
I'd rather be a sparrow than a snail.
Yes I would.
If I could,
I surely would.
I'd rather be a hammer than a nail.
Yes I would.
If I could,
I surely would.
Away, I'd rather sail away Like a swan that's here and gone
A man gets tied his feet to the ground
It gives the world
It's saddest sound,
It's saddest sound.
I'd rather be a forest than a street.
Yes I would.
If I could,
I surely would.
I'd rather feel the earth beneath my feet,
Yes I would.
If I only could,
I surely would.
我没有死,而只是换了个空间。我活在你们中间,穿越着你们的梦。
- 米开朗基罗 –
/>
请来我的博客欣赏更多的炒股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