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林徽因和金岳霖说事

你的目光是钉,会令我的面颊落满伤痕。
打印 被阅读次数

上次见有人再次发贴,说起林徽因和金岳霖之间的故事。

开始,我也是对林很有兴趣,对于她的记载和描述分外留意,后来渐渐地便有几分的不满。尤其是是关于徐志摩的后事和他的诗文整理方面,觉得她未免不合乎情理。徐尚有遗孀健在,论理,她出面争抢,总是显出她的道德和为人方面的缺陷。反倒对她的所作所为不足为奇了。

说她参与了国徽的设计,等等,从她的一般做事的行径上看起来,也是非常主动争取的缘故,大概也不能说就是她本人的才干几许。况且类似这样的项目,只要参与,无论成败与否,总是要出名的。好固然有好的一面的说法,坏的方面,大家就避而不谈了,是以忘却成就了一种习惯性的完满。

但凡艺术,不是科学的东西,都难以有孤立的唯一性,说好便好,说不好,可也太多的不足,只不过我们说之前,已经有很多的前提和假设,只能在这个框架子里游说罢了。

胡兰成说起张爱玲,很多话贴切,准确,经典。诚如他所言,“ 我是受过思想训练的人,对凡百东西皆要在理论上通过了才能承认“。由此,我一直好奇他的学历专长,不知道象我这样,在美国拿了化学工程,计算机,应用数学三个学位的,是否算受过思想训练的人?

他说的话,倒是不错的“我自己以为能平视王侯,但仍有太多的感激,爱玲则一次亦没有这样,即使对方是日神,她亦能在小地方把他看得清清楚楚。常人之情,连我在内,往往姑息君子,不姑息小人”。

“爱玲种种使我不习惯。她从来不悲天悯人,不同情谁,慈悲布施她全无,她的世界里是没有一个夸张的,亦没有一个委屈的。她非常自私,临事心狠手辣。她的自私是一个人在佳节良辰上了大场面,自己的存在分外分明。她的心狠手辣是因她一点委屈受不得。她却又非常顺从,顺从在她是心甘情愿的喜悦。且她对世人有不胜其多的抱歉,时时觉得做错了似的,后悔不迭,她的悔是如同对着大地春阳,燕子的软语商量不定。”

这样大致在说张爱玲是个儿非常较真的人,在她的世界里,“她的世界里是没有一个夸张的,亦没有一个委屈的”。“她的自私是一个人在佳节良辰上了大场面,自己的存在分外分明。”“她的心狠手辣是因她一点委屈受不得。”“她却又非常顺从,顺从在她是心甘情愿的喜悦。”

听过一些朋友总是奇怪我是张爱玲不折不扣的拥护者。是的,便是为的她的如胡兰成所说的这般好处,这般的公平,真切,没有矫作。

“常人之情,连我在内,往往姑息君子,不姑息小人”。这样的话,就更妙了。而我则愿意,“不姑息君子,且姑息小人。”小人原就是,“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至于“君子”,我则更愿意考证他/她缘何成为“君子”,若他/她自己的一言一行就不算数,那我却能怎样去认知和借鉴呢?听凭无由的传言?!

况且象我这样的人,即便有人以“小人”之称,原也是世俗的叫法,我却不必当真的。

有了这样的缘由,这样,我再看林与金,便有些不以为然了。

先说林的传世之作。“你是人间四月天”。听某友无意道来,这首诗原来是写给她的儿女的,突然心念一动,觉得其可信。那种情感的去向和针对,是合情合理的。若仅对一般事物的热爱,那却是超乎寻常的别样的生动。然而,接着又因此间的了解,又有几分的不以为然。固然,那样的描写也是贴切的。

如果我们假定金是个博古通今,学贯中西的大学者。那么, 一个哲学家,一辈子没有妻室,没有经历社会最基本的单元,没有个体的经验,终是可惜的。

在这个个体经验缺乏的个例中,林徽因对于感情的攫取是金一生不娶的罪魁祸首。在这场感情中,她以她貌似诚实的狡诈或者说聪慧牵制了另一个男人对她的倾慕。一个“ 西装革履,加上一米八的高个头,仪表堂 堂,极富绅士气度”。

她虽然足够聪明,但还算不是个非常理性的人。且看她的说法,“一次林徽因哭丧着脸对梁思成说, 她苦恼极了,因为自己同时爱上了两个人,不知如何是好。”

这样对原配说,就是一场爱情的考验。她的情感倾向已经明显,就看他的态度了。由此,不仅可见她的所谓的“纯真”,还有她的大家闺秀的作派――就是把不体面的事情用体面的方式说出来。若说起出处,《红楼梦〉里,大家闺秀们都是用的这一招化骨绵掌。

“林徽因对 梁思成毫不隐讳,坦诚得如同小妹求兄长指点迷津一般。梁思成自然 矛盾痛苦至极,苦思一夜,比较了金岳霖优于自己的地方,他终于告 诉妻子:她是自由的,如果她选择金岳霖,祝他们永远幸福。”

她已经从梁这里赎了身,接下来,就看金娶她的决心有多大了。

“林徽因 又原原本本把一切告诉了金岳霖。金岳霖的回答更是率直坦诚得令凡 人惊异:“‘看来思成是真正爱你的。我不能去伤害一个真正爱你的人。 我应该退出。”“。

要说这只是林的试探。可惜金先生是个儿呆子,不谙人事。

可能金先生真的有些迂腐,不掠人之美。二位君子倒是惺惺惜惺惺。若是其中一位换作徐志摩,大概故事就迥然不同了。所以,林是绝对不会对徐作这一番成词,她恐他坏她的事还来不及呢。

此言一出,倒是绝了林的后路。看来,她只能一心一意和梁厮守一生了。不过,她的感情生涯已经有了双保险。这二个男人,每个男人都有使命保证她的幸福。也是另一种“挟天子以令诸侯。”中国的女人,不服不行啊。所以,才有那么多的三寸金莲之苦。为的是赔偿男人心智上的不足。

我以前就事论事一直思量,她这样说法这样做算什么意思?

她声称自己爱上二个人。她明明知道这二个人都是很磊落和理智的谦谦君子,自然不会为难她的,况且一向又对她十分呵护。

先前金固然爱她可能是情非所已,而后来则变成了是一种责任,他既不能陷于梁公于不义,又须对林的青眼有加,和她的公开的情义,要予以报偿。在她这种开诚布公之下的示爱之后,二个人都处于难地。

她那时候已是梁的妻子,梁不能因她的情感的出轨而摒弃。他给她自由的同时,他也要维护自己的尊严,毕竟大家都不是苟且之人。可是林同时也表明说,她也是爱他的。她给了他一个坚持的理由。他想做了断都不行。

果然,金先生说““ 看来思成是真正爱你的。我不能去伤害一个真正爱你的人。 我应该退出。”

而金那时候如果另择其人,也显得不仗义 -- 他竟然辜负她的情义,她也是不得已,否则,否则她也是会嫁给他的 -- 她给了金先生一个空中楼阁,让他一生无尽相信和想象,画饼充饥。

而人们都觉得林很高尚,做事情也很得宜。她只是占尽便宜,卖尽乖。幸亏林死得早,否则结局总是有点可笑的。不知道她是该为梁恪守妇道呢,还是以年老之躯,再嫁金?。。。

有的人喜欢“姑息君子,不姑息小人”。这样做,有多重的不妥。一则,以讹传讹,无法还原历史的真面目,反倒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作为轶事学了去,又成为了一种榜样的力量。以此谬传,中国未来的希望,又有多大呢?看不清历史又一味地颠倒黑白,混淆是非。这样的民族,当成为世界的主导,其文化流传的方式,也是令人扼腕叹息的――因为人类文明的进化,不进反退了。
就是梁先生在她身后的再娶,应该是她没有想到的。她分给了那个男人一半的爱,那个男人最终也用半生的爱回偿她。

套一句痞子的话,“出来混的,欠的都是要还的。 ”

“爱真的是唯一的吗?”

林生命中的二个最重要的男人,用实际行动给出了迥乎不同的答案。爱的定义绝不是想象中那么一成不变的,金先生做人和做学问都形而上学。成了一种境界。

作为一个人,我终究替他觉得可悲。尤其是说林把他们的子女过继给他,为避免他没有天伦之乐云云。真是五味杂陈。金先生的人生,到底是缺了什么,需要这样补足?!

一个哲学家的一生啊。。。。。

海美麻 发表评论于
拜读了——
透彻!


(不像我一贯懒惰,感觉你有些时日没有写文字了,最近挺忙吧)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