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按照西方的音乐标准,那中国音乐确实很单薄和幼稚,乐器动静小,音乐语言单一,结构单薄。。。那么,按照西方现成的音乐标准,要跟西方古典音乐在恢宏的气势,强烈的情感,乐队的人数,整出的动静等方面“抗衡”,可能确实不是对手。但要这么说的话,那中国文学、哲学、美术等等等等就都不配跟人家“抗衡”了。就说文学吧,按照比较近代的文学概念,中国也就一部《红楼梦》,拿来说啊说啊,还养活了那么多专家,可实话实说,怎么在部头大小、情节曲折、人物场面、社会意义等等方面跟巴尔扎克的法国,跟托尔斯泰的俄国等等“抗衡”啊。
但如果你承认有“中国文化”这回事,而且同意中国文化可以有它自己的一席之地和自己的判断标准,你就会发现,音乐在中国文化里不是弱点。它不讲求passion, 不讲求繁复和曲折,相反,它的最高境界,跟老庄一样,讲求返璞归真的单纯和含蓄,讲求修身修道的宁静致远,讲求禅一般的反观了悟, 是“长歌吟松风”、“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的音乐和自然的交融, 更是“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的物我两忘的会心,是“大音希声”的天人和谐,天人合一。
老子说“大象无形,大音希声”,最高境界的音乐,不是声音越大越好、越复杂越好,而是越简单越好,越单纯越好,越接近自然越好。曲者以单纯的旋律和音乐语言,阐释他自己的了悟,以使听者超越声音的旋律的表象,“得鱼忘筌”,去达到与自然的融合。可以说东方西方对音乐的理解和出发点根本是不同的。
以前西方人看不上中国的绘画,认为太简单幼稚,现在我知道美国和欧洲很多大学都有专门的program, 有好多很棒的研究中国画的专家,比如我认识一位研究宋代文人画的专家,很通很博学很深刻噢----不是拿它当原始人的画那种研究法:-)), 而是挖掘很sophisticated的文化内涵。中国音乐不知道现在有没有这么研究的,但将来肯定会有的。
说了这么多,不是说中国音乐一定要把西方音乐比下去,只是说音乐是中国文化里不可分,而且很strong的一部分,如果要处处以西方标准来衡量,或者认为中国文化整个不值一提的话,就没啥可说的。但如果愿意自己了解中国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化的话 (就象现在很多国内和国外的中国人正在做的,就象这次奥运开幕式所做的), 那请一定别忘了中国音乐。它不比文史哲弱,而且与其水乳交融。(有个朋友,研究艺术的,跟我讲“五音十二律”跟五行阴阳什么的,听上去挺复杂有趣,挺是那么回事的,不象胡扯。)
罗嗦了这么多,有感而发,不针对任何人。最后,强烈推荐箫曲,特别是《平湖秋月》。特别是如果你有机会月下荡舟,面对“月出于东山之上”,“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佳境,你与所爱的人,“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呵呵,那位说,太酸了。别忘了,要浪漫,张大导演说了,要浪漫。嘿嘿),这时,老贝的《月光》啊啥的,都不好使,要达到感动和融合的境界,听《平湖秋月》吧。
祝大家周末愉快,看奥运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