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 《阴影里的逐杀:美英情报机构是如何颠覆南斯拉夫的》节选

打印 被阅读次数

连载一:前南斯拉夫是怎样走向分裂的?


二战后诞生的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位于欧洲巴尔干半岛腹地,由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马其顿、黑山6个共和国组成,科索沃原是塞尔维亚内部的自治省。

    上世纪90年代发生的前南斯拉夫内战与科索沃战争,对国际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2008年7月21日,前波黑塞族领导人卡拉季奇以“种族灭绝罪”遭到逮捕,随后被引渡至海牙受审。他的命运,再度引起人们对错综复杂的前南问题的关注。《阴影里的逐杀:美英情报机构是如何颠覆南斯拉夫的》一书作者,曾长期在巴尔干半岛考察和工作,本书为读者了解那段历史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

    1.美国曾反对分裂南斯拉夫

    二战结束后,南斯拉夫曾经有过将近半个世纪的和平。那么,为什么到上世纪90年代后却发生解体并爆发了惨烈的内战呢?传统的看法是:铁托总统去世后,没有谁能够拥有他作为国家创始人的威望,随着两极格局被打破,南斯拉夫内部固有的民族矛盾导致了经济利益冲突和政治危机,最终将该国推向了“分裂或是统一”的十字路口。

    这种观点虽有一定道理,却容易产生危险的假设,即南斯拉夫人一直想互相残杀。事实上,经过多年的共同生活,南国内各民族之间早已建立了全面的联系,经济关系密切,混合家庭比比皆是,百姓希望继续稳定地生活。因此,90年代以后出现的极端仇恨情绪,大多是战争和机会主义政治的产物。

    据中国前驻南大使马叙生回忆,他曾就南斯拉夫的前途问题与美国驻南大使齐默曼有过一次谈话。对方明确告诉他,在这个问题上,美中两国的主张是一致的。其间,齐默曼还接到了一位同事从克罗地亚打来的电话,只听他高声说道:“告诉他们,美国反对肢解南斯拉夫……这不是齐默曼的,而是华盛顿的立场!”由于当时恰好有南斯拉夫记者在场,次日,南主要媒体均以“美国反对分裂南斯拉夫”为题,重点报道了此次谈话。

    这似乎代表了美国官方的正式看法。但令人费解的是,中央情报局不久后向白宫提交的一份报告,却暴露了美国对南政策的矛盾。报告称:“南斯拉夫将在未来18个月内解体。”起初,国际舆论普遍表示怀疑,然而局势的发展却与该预测惊人地一致。有人认为,正是这份报告,令前南地区的民族分裂分子受到鼓舞,加快了他们分裂国家的行动。

  2.萨拉热窝响起了密集的枪声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共和国的独立过程,被历史学家视为南斯拉夫内战的缩影。

    因为民族矛盾和宗教矛盾错综复杂,波黑的三个主体民族对于独立问题各有各的想法:穆斯林主张建立独立统一的国家,克族主张成立联邦制国家,塞族领导人却希望组成松散的邦联制国家。最终,各方决定于1992年2月29日举行全民公决,并于3月1日将结果正式公布。

    1992年3月1日是个星期天,波黑首府萨拉热窝天气晴朗,但春光里仍然透着几分寒冷。与普通的休息日相比,这天的气氛异常紧张,全副武装的警察在大街上巡逻,大街小巷里也筑起了大大小小的路障。即便如此,在市中心的一座东正教堂里,一对塞族新人按期举行婚礼。参加仪式的亲戚朋友很多,人们都在祝福这对新人白头偕老。随着婚礼逐渐接近尾声,新郎挽着新娘,在众人的目光中缓缓向教堂门口走去。

    突然,一阵急促的枪声响起,参加婚礼的人们还没反应过来,就纷纷倒在了血泊中。两位新人虽然幸免于难,但新郎的父亲当场丧生。庄严神圣的教堂和热闹喜庆的婚礼,瞬间成了血腥的屠场。塞族民众群情激愤,认定这一惨案是克族和穆斯林蓄意制造的。当天晚上,“波黑塞尔维亚人民危机司令部”成立,号召塞族人“拿起武器为生存而战”。次日,电台刚刚将“3·1”惨案的消息播出,萨拉热窝各处就响起了密集的枪声。

    当时的波黑人口中,穆斯林占据优势,但需要在塞族和克族之间选择一方结盟。他们最终选择了克罗地亚人,除了考虑到其和塞族的传统仇恨外,更主要的原因在于克族背后有西方的支持。3月3日,穆斯林在克罗地亚人的支持下宣布波黑独立。4月6日和7日,欧共体和美国相继承认波黑独立,为局势火上浇油。从此,波黑各民族之间的冲突不断发生,终于在各自的主体共和国支持下,演变成为举世震惊的波黑战争。

  3.为何只有塞尔维亚人被妖魔化?

    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前南内战的各方显然都有责任。那么,为何惟独塞尔维亚人落得个“干着纳粹党卫军勾当”的恶名,连塞尔维亚前总理金吉奇也承认“我们塞尔维亚人的名声实在太差了”呢?法国电视二台主编莫利诺曾就此事专门采访过路得芬国际公关公司社长哈尔夫,将后者为分裂分子炮制舆论的内情和盘托出:

    莫利诺:哈尔夫先生,贵社的工作是怎样进行的?

    哈尔夫:我们靠的是一份名单、一台电脑和一部传真机。名单上收集了几百个政治家、人权组织代表和学者的名字,根据问题的性质用计算机挑出合适的人选,只用几分钟就可以通过传真将问题传递出去。只要哪条回复对我们有利,我们就立刻采取行动使其成为大众舆论。我们很清楚,先入为主的意见才算数,别人的任何辩解都起不了作用。

    莫利诺:你对哪项工作最感到骄傲?

    哈尔夫:我们成功地让犹太人站到了我们这边。就在1992年8月2日和5日,纽约的《新闻日报》恰好把塞尔维亚人设立“集中营”的消息捅了出来。我们抓住机会,一下就把犹太人反诽谤同盟、美国犹太人委员会和美国犹太人协会争取了过来。

    我们建议在《纽约时报》上刊登广告,同时在联合国大门前发动抗议。不过举手之劳,就让大众舆论把塞尔维亚人置于纳粹分子的地位。其实你知道,南斯拉夫问题极为复杂,许多美国人甚至会问“波斯尼亚究竟位于非洲哪一带?”而一瞬之间,我们就编出了一个“好人、坏人”的简单故事。

    莫利诺:可你们那时还根本提不出任何可靠的证据,惟一的来源就是《新闻日报》所登的那篇文章……

    哈尔夫:我们的任务不在于审查消息的真实性,而在于把对我们有利的消息尽快传播出去。我们并没有强调塞尔维亚人设立了集中营,而是广为宣传《新闻日报》所强调的事件。

    莫利诺:但你不认为你们负有很大的责任吗?

    哈尔夫:人家付钱给我们,不是要我们宣扬道德学说,即使是负有责任,我们也十分坦然。如果你想证明塞尔维亚人才是牺牲者,那就不妨试试,你的处境肯定是非常孤立的。

    到了1995年后,公关公司们已经可以更加轻装上阵——对他们而言,这桩生意不仅具有商业利益,而且有了政治利益;它们的雇主不仅是波黑穆斯林和克罗地亚政府,又有了华盛顿的强大后盾。

    这年8月28日上午11时左右,又一场悲剧在萨拉热窝市中心上演。一发迫击炮弹在人群中爆炸,顷刻间炸死平民37人,伤80余人。维和部队当天并未公布调查结论,次日却宣布此案乃塞族所为。受穆斯林雇佣的公关公司迅速行动,抢在第一时间将“塞族再当屠夫”的印象传递给公众。此时,美国政府新的干预政策已经确定,正苦于没有消灭塞族重型武装的借口;正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天遂人愿。

    8月30日凌晨,北约空军的数十架战机对萨拉热窝附近的塞军阵地进行了大规模轰炸,波黑俨然成了高新技术武器的试验场。到9月中旬,空袭已严重摧毁了塞族的军事实力,使其讨价还价的本钱丧失殆尽。

    4.华盛顿玩起了“高科技讹诈”

    1995年11月1日,在美国的强力介入下,波黑总统伊泽特贝戈维奇、塞尔维亚总统米洛舍维奇、克罗地亚总统图季曼被请到了俄亥俄州的代顿空军基地,就波黑和平协议进行最后的谈判。

    为了打破僵局,美国人又祭起了高科技法宝,用塞族曾领略过的手段展开讹诈。他们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在计算机网络上开辟了一个虚拟战场,然后把波黑战争中的三方代表请到了屏幕前。

    这套作战模拟程序运用了当时最先进的虚拟现实技术,显示出的地形地貌特征几乎与真实环境一模一样。美方不断将谈判进展情况转换成直观的立体地图,供各方代表查询。尤其是领土划分方案,通过计算机模拟显示,各种人文和资源情况一目了然。同时,系统还将三方的所有兵力、控制的要点、作战的手段、可能达成的目的、可能遭受的损失都作了演示。

    伊泽特贝戈维奇提出,戈拉日代——萨拉热窝走廊的宽度必须扩大到5英里。但米洛舍维奇置之不理,始终坚持2英里不松口。在双方僵持不下时,美方让米洛舍维奇戴上头盔,在虚拟环境中“实地遨游”了一番,这给米氏留下了深刻印象,他最终同意将走廊宽度扩大到5英里。

    在这种大棒加胡萝卜的说服下,经过3周的“拉锯战”,三方终于达成了结束波黑内战并实现全面和平的协议草案。同年12月14日,在法国总统府爱丽舍宫,伊泽特贝戈维奇、米洛舍维奇、图季曼以及美、英、法、德、俄等国领导人,共同签署了《代顿和平协议》。至此,燃烧了近4年的前南内战之火终告熄灭……




连载二:面对西方威胁 南联盟最终选择了反抗


二战后诞生的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由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马其顿、黑山6个共和国组成,科索沃原本是塞尔维亚内部的自治省。上世纪末发生的科索沃战争,对国际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2008年2月17日,科索沃宣布脱离塞尔维亚独立。

    《阴影里的逐杀:美英情报机构是如何颠覆南斯拉夫的》一书作者,曾长期在前南地区工作,与参战各方都有过广泛接触。这本著作通过一系列鲜为人知的事件内幕,全方位再现了科索沃危机如何逐步升级,并最终发展为地区性战争的经过。

    1.“拉察克惨案”成为战争导火线

    1999年1月15日,华盛顿下了一场暴风雪。美国国务卿玛德琳·奥尔布赖特顶着严寒准时来到白宫,进入了设在地下室的要情分析室,“科索沃战略小组”的其他成员已经在这里等候。

    在当天的会议上,奥尔布赖特坚持主张对南联盟实施轰炸,但没能说服其他人,只得怒气冲冲地回到自己在国务院的办公室。谁都没有想到,就在她盯着窗外飞扬的雪花出神的时候,在遥远的科索沃发生了“拉察克惨案”——54名阿族人被杀,其中包括儿童。

    事实上,1999年开始后仅半个月的时间里,以“科索沃解放军”为首的阿族武装对塞族军警及平民发动了80余次袭击。为反击“科解”的冬季攻势,塞尔维亚内务部派出的特种部队加紧了清剿行动,所谓的“拉察克惨案”就是在这期间爆发的。关于这一事件的来龙去脉,长期以来一直存在许多不同的说法。

    事件发生的次日,欧洲安全组织“科索沃观察团”团长威廉·沃克尔抛开法官及南方官员,只召集了一部分西方和阿族记者,前往拉察克村视察。他说,在当地发现的54具尸体中,只有9人身穿“科索沃解放军”制服,其余都是无辜的阿族平民。这位美国前情报官员公开表示:“为这一残忍的屠杀行为感到无比震惊。”

    沃克尔的表态立刻引起了轩然大波。贝尔格莱德当局对他的擅自行动异常愤怒,指责他在未经法医和警察验证现场的情况下武断地下结论,“既冒充法官,又扮演陪审团的角色”。南政府据此要求欧安组织将沃尔克解职,并限其48小时内离开南联盟。

北约欧洲盟军司令克拉克

    2.西方国家决定诉诸武力

    4天后,北约欧洲盟军司令克拉克将军飞抵贝尔格莱德,秘密会见南方最高领导人米洛舍维奇。米氏同往常一样接待了这位“来者不善”的稀客,他和平时一样坐在自己那把厚重的扶手椅上,对方的座位则矮一些,两人之间的距离有一张咖啡桌那么远。

    这次,克拉克带来的是一组有关“拉察克事件”的照片,他将这些血淋淋的照片甩在咖啡桌上,告诉米洛舍维奇,自己是带着北约理事会的“决定性口信”而来的。这位将军明确表示,南方必须撤回部署在科索沃的“超量的武装警察部队”,以确保“公正和独立的调查得以进行”。这种颐指气使的态度让不喜欢受人威胁的米洛舍维奇火冒三丈,他愤怒地声称“拉察克事件”只是一出闹剧,还痛骂克拉克是“战争罪犯”。

    这番激烈的言论一下子捅了马蜂窝。西方国家纷纷发难,称塞尔维亚军警的行动“严重破坏了联合国安理会1199号决议”(注:安理会1199号决议是在西方国家主导下,于1998年9月23日通过的。它要求南联盟立刻从科索沃撤军,称必要时可采取进一步行动,以恢复该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中国投了弃权票)。美国国务院表示,如果南政府不能满足北约的要求,西方将诉诸武力,“因为这是他们惟一能听懂的语言”。紧接着,北约理事会也宣布,将何时动武的权限授予北约秘书长索拉纳。

    问题在于,“拉察克惨案”的实情究竟是怎样的?讽刺的是,就在1999年1月22日,欧安组织轮值主席,挪威外交大臣沃勒贝克发表声明指出,该组织驻科索沃观察团团长沃克尔,是在“感情冲动下”宣称塞尔维亚军警“屠杀阿族平民”的。随后,沃克尔本人也在记者会上承认,“自己当时确实没有意识到事情的复杂性”。事实上,就在此前的19日,南专家小组已在法院鉴定人、外国观察员和病理学家的参与下,就此案作出正式结论:受害者并非是被折磨、摧残而死的——“全部的真相就是,并不是沃克尔所说的那样”。

米洛舍维奇

    3.南联盟最终选择了反抗

    但一切已无可挽回,无论真相如何,“拉察克事件”最终改变了一切。以此为突破口,奥尔布赖特等主战派终于在白宫的辩论中占了上风,经由外交手段解决问题的希望逐渐破灭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也集中到最后的途径——战争上面。国防部、外交部、情报部门和军方突然变得繁忙起来,大家的头脑中只剩一个想法:看上去就快开战了,赶紧着手准备吧!特种部队进入南联盟,情报人员拿出了大量地图和照片,计算投放炸弹的地点……各国政府已下定决心,既然选择动武,就要不达目的不罢休。

    面对空前的军事压力,南联盟方面当然不会坐以待毙。资料显示,至少从1998年1月开始,为了应对可能到来的进攻,南军一直在进行部队换防、维修、更新装备等活动。可以说,南军的计划是在清剿“科索沃解放军”的过程中锻炼部队,为迎接北约可能的打击做准备。尽管不是非常必要,米洛舍维奇仍然坚持利用一部分最好的装备对“科解”开战,直到轰炸开始的前几天才将它们转移。

    当然,包括许多军方高官在内的南联盟要员,对战与不战也有不同看法。轰炸前一周,亲西方的B92“独立广播电台”记者曾经在贝尔格莱德市中心遇到两位军方情报官员。记者暗示他们将输掉这场战争,应当通过谈判来寻求问题的解决。对方回答:“我们也建议这样做,但遭到最高领导人的拒绝。现在我们能做的,只有尽最大可能去保卫我们的国家和人民。”

    无论如何,在北约的最后通牒下,南联盟最终选择了抵抗。有人评论说,这也许是源于塞尔维亚的民族性格。这种民族性格根植于历史上的战斗精神和反抗传统——从先祖反抗土耳其人统治时的不屈不挠,到两次世界大战中为“保卫欧洲文明”而英勇牺牲。

    在当时的南联盟,充满英雄主义的格言让塞尔维亚民众热血沸腾:“与其苟且偷生,不如战死沙场;与其向敌人低头,不如死在对手的剑下。最终,我们将在天堂里得到永生。”用米洛舍维奇自己的话讲:“塞尔维亚的民族精神是什么?就是喜欢自己当家作主!”从道义上讲,他的决心无可厚非。然而,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中,这种片面追求尊严而不考虑自身实力的做法,必将为“巴尔干最有个性的民族”招来更大的悲剧。

南联盟总参谋长帕夫科维奇

    4.“我代表那些将要轰炸你的人”

    1999年3月24日上午,南军总参谋长帕夫科维奇将军神情焦虑,南联盟打入北约内部的间谍已经发来密电,称北约当天晚间将展开联合打击行动。因此,帕夫科维奇用过早餐便动身前往营地视察部队。作为驻守科索沃的最高指挥官,他必须保证战前的一切准备就绪。

    贝尔格莱德一直为这一刻的到来做着准备,相关的防御计划早已制订,并进行了多次演习。为避开对手的锋芒,南军最好的装备早就转移进安全的地下隧道中,从飞机、雷达到计算机都深深藏匿在地面以下。

    据说,这些工事完全可以承受中等强度的核打击,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对它们的建造质量印象深刻,甚至专门请人如法炮制了几处,称其为“我的南斯拉夫地堡”。

    帕夫科维奇知道,南联盟军队的战备水准已相当高了,可是他依然很忧虑。实际上,直到开战时刻,贝尔格莱德甚至西方国家都没有一个人能说清这场战争会打多久。不过,帕夫科维奇将军和他的最高指挥部,已经掌握了北约空中打击的完整目标清单——几个月前,一名同情南联盟的法国军官将它泄露给了南联盟的驻外情报人员。

    就在这时,帕夫科维奇的手机响了,电话是从布鲁塞尔打来的。电话另一头是一位英国情报官员:“是帕夫科维奇将军吗?”“你是谁?”“我代表的是那些将要轰炸你的人,即使到现在,你还是有能力阻止将要发生的事情!如果你今天将军队撤离科索沃,我们可以停止轰炸……”然而这根本无法诱使帕夫科维奇改变心意。他是职业军人,如果无视政府的命令而擅自将部队撤离,无疑是严重的叛国行为。将军很快就摁下了“结束通话”键,把手机放回口袋中继续视察部队。

    当时不少人坚持认为,南斯拉夫是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国家。殊不知,在强大的北约眼中,它已经成为一处随时可以割除的“脓包”,北约会不惜一切代价将南联盟彻底击垮。 (韩显阳)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