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海外博客
按全文
按作者
首页
新闻
读图
财经
教育
家居
健康
美食
时尚
旅游
影视
博客
群吧
论坛
电台
热点
原创
时政
旅游
美食
家居
健康
财经
教育
情感
星座
时尚
娱乐
历史
文化
社区
帮助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博客
»
【菩提树】
【菩提树】
2008-08-26 22:41:08
@苗苗
我来自北京,住在加州。 酷爱音乐,喜欢唱歌。希望我的歌声能给朋友们带来一点美的享受。
首页
文章页
文章列表
博文目录
给我悄悄话
打印
被阅读次数
/>菩提树》是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创作的声乐套曲《冬之旅》中的一首歌曲。由于这首作品的旋律优美动听,情感表达细腻,因此它成为舒伯特创作的大量艺术歌曲中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 《菩提树》的篇幅不长,但是舒伯特在创作中注入了严密的逻辑思维。无论是歌曲的旋律、调性、结构、和声以及钢琴伴奏都严密地融合为一体。分析和学习《菩提树》创作的逻辑思维,能对舒伯特高超的创作手法有所了解,对学习作曲以及演唱和欣赏这首作品都会有很大的帮助。舒伯特在这首作品中的创作逻辑思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旋律、调性、结构融为一体 声乐套曲《冬之旅》的歌词全部选自诗人缪勒所写的诗歌,《菩提树》是其中的一段。这首诗歌有四段。第一段:—个流浪汉来到一口古井旁,望着一棵生长在井边的菩提树,回忆起童年在树下度过的欢乐时光。第二段:望着菩提树,流浪汉对今日贫困潦倒的流浪生活发出感叹。第三段:凛冽的北风刮落了流浪汉的帽子,也打断了流浪汉的回忆。第四段:虽然外出流浪多年,流浪汉常常听见菩提树的召唤,并且期盼菩提树能带给他平安。 二、和声、复调、伴奏融为一体 《菩提树》的钢琴伴奏是整首歌曲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和声的语言、复调思维以及钢琴织体都显示出与整首之间的融合性。 舒伯特写作这首作品的和声思维是把复杂的和弦交给前奏和间奏,声乐部分的和声单纯而简单。因此形成了简单与复杂相互交替,声乐与和声关系紧密的和声风格.《菩提树》的钢琴伴奏中还“隐伏”着一些复调的因素。舒伯特的复调思维与和声思维是交织在一起的,可以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菩提树》的钢琴伴奏织体线条流畅,构思精细而且与歌唱声部结合紧密,层层推进。在“引子”部分舒伯特用十六分音符的三连音刻画了北风凛冽、雪花纷飞的景象。 经过分析可以看出舒伯特创作时对作品的构思是极其严谨的,有着高度严密的逻辑性。从《菩提树》这首作品的旋律、结构、调性、和声、复调以及钢琴伴奏的紧密关系中都得以体现。
登录
后才可评论.
今日热点
从来没有什么国民性,有的只是人性、观念与权力的作为。
sandstone2
中年想松弛,先告别 ”穷得很稳定“
康赛欧
那一年:我差点就成为中央委员!
百万庄大侠
把孩子周末安排得满满的-后果等孩子成年后才会出现
mikecwu
一个荒唐的婚讯(小说)
尘凡无忧
王晓棠夫妇的成功人生和悲情人生
毛囡
川普原形毕露,美国和世界该醒醒了
wanmutrt
三位天才诗人的陨落
麦姐
我的隐秘同性恋基因 - 爱上叶童
张铁锅
妃来流水席,招待圆方客
夏圓
睡眠不足与失眠
帕格尼尼
刚读完严歌苓新作《米拉蒂》
老幺六六
母亲的索取没有尽头、女儿的忍耐却终有极限
梅华书香
也聊川普与俄乌和谈及其转归
江天云月
一周热点
马斯克“人民革命”的前景如何?(上)
野性de思维
送给爸妈的礼物
BeijingGirl1
天不生特朗普,美国百年如长夜
北美_原乡人
我回国依然不吃的那些所谓美食
mychina
回国生活:春节期间在乡村医院做手术的经历
我生活着
隆胸,征服男人的武器
魅力野花
漫漫养老路 风雨中守候生命
康赛欧
川普的美国至上、泽连斯基的穷途末路
梅华书香
回国日记(16)华为手机之优劣
laopika
还记得你第一次用计算机吗?
菲儿天地
为什么美国抛弃乌克兰
骆驼123456
一位清华教授的感叹:中国学生最大的软肋,是没有自己的观点
sandstone2
在政府工作过几年,对马斯克裁员的看法
smeagolrocks
美国单身年收入多少才能舒适的生活?
谦谦美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