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如何找工作





谨以此帖,
献给那些简历石沉大海的冤魂,
献给那些面试屡战屡败的弟兄,
献给那些几经挫折却依然存有梦想的新兵蛋子。
                    --------------楼主寄语

[引子]

如果你听到了肚子发出的骨碌声,那就意味着你必须尽快端上一个饭碗;

如果你觉得自己这碗饭油少盐淡,吃得没滋没味,而你又缺乏白手起家自己当老板的勇气,那么,你也需要另谋高就了。

好吧,先到招聘会上看看吧。人山人海中过一遭,保管让你走得腿软心跳,看得眼花心虚。

灰心丧气之下,想起了一句老话:温故而知新。现在,且让我们看一看自己的老祖宗是如何找工作的吧,说不定会让你豁然开窍呢。所以,唯一需要找工作的是士人,也就是读书人,而他们最理想的职业当然就是去当官了。

[论据]
 
按照成功者的类型,我们把他们分为以下七种:
1) 放长线,钓大鱼型。
有的牛人不找工作,是工作——而且是好工作自己来找他。
东晋的谢安年轻的时候就心怀大志,可是对于朝廷的征召却避之惟恐不及。
朝廷也是上杆子,他每拒绝一次,开出来的新价码也就越高,就这样水涨船高下去,以至于到最后连皇帝都发出了“谢安不出,奈苍生何?”的慨叹。
情到了这个地步,不坐丞相的位子都有点对不起人了。

2) 调人胃口型。
另一个人也想做丞相,可是他没有谢安那么显赫的家世,只好因陋就简,发动亲朋好友甚至乡邻来为自己炒作造势。
关羽怀疑孔明自比管仲、乐毅是不是有点过分,水镜先生却说得更玄乎:“依吾观之,可比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汉四百年之张子房”。
话都说到了这一步,刘备就不能不动心了。
去隆中的路上,戏又演了一出又一出,听听这一句“前面一带高冈,就是卧龙先生高卧之处”,这哪像个农夫说的话,活脱脱一个职业介绍所的托!
一代枭雄刘备终于落入彀中而不自知,颠颠地跑了三次,才像请神一样将这个嘴上没毛的青年请上了历史舞台。

3)毛遂自荐型。
这样的典型当然非毛遂先生本人莫属了,上下五千年,中国历史上的名人多如过江之鲫,可是能把姓名留在成语里的,又有几个人呢?
所以,如果您是一位公司的人事经理,千万不要太相信那些注了水的简历,也不要将那些不请自来的“霸王面”拒之门外,
心平气和地想一下:能做出此等非常之举的,说不定就是非常之人呢!

4)讨价还价型。
同样在战国时期,又出现了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求职者,他的名字叫冯谖。
“长铗归来兮,食无鱼。”这八个字,即使在两千年后的今天,也能让每一个对薪资不满的小职员发出强烈的共鸣。
冯谖通过大吵大嚷,成功提高了自己的待遇,这是个具有典型意义的例子,告诉我们只顾低头拉车是没有用的,“不平则鸣”才是硬道理。
而更让人想不到的是,冯谖居然还为自己失业的老总孟尝君找回了以前的位子!
他用的方法其实很多人也用过,那就是放出一些风声,说有N个公司排着队哭着喊着叫我去呢!
但是,这一招的前提是你一定要看准时机,更要有十足的实力,否则的话,老板一句“既然你另有高就,那就走人好了”,会让你追悔莫及的。

5)挂羊头卖狗肉型。
在更古老的夏王朝末年,有一个小国的君主,他有一个好厨师,尤其调得一口好汤。有一天,君主兴致上来,就问厨子如何才能做出如此美味,这个厨子却借机大谈治国的道理,说烹调的诀窍是掌握火候,而治国的关键是合理使用人民的力量,既不能让老百姓过于劳累,也不能让他们太安生。君王听了大悦,就让他来辅佐自己管理国家,最终推翻了夏王朝,建立了商王朝。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那个君王的名字也叫汤,而他的厨子就是大名鼎鼎的一代名相伊尹。

6)攀龙附凤型。
三国时东吴有个名声很大的谋士叫张昭,可惜的是,他最出彩的言谈却是在赤壁大战前极力主张投降曹操。
不过,这丝毫也没有影响他在吴国的职业生涯,直到做了位极人臣的太傅。
在一次宴会上,东吴大臣诸葛瑾的儿子,也就是诸葛亮那个聪明得过了头的侄子诸葛恪向他敬酒,
张昭有点酒意了,也可能是倚老卖老,就说强迫老人喝酒是不礼貌的行为。
诸葛恪也不是盏省油的灯,当下回敬了一番话:
“冲锋陷阵的时候,我们年轻人奋勇当先,您老人家躲在最后面;分配赏赐的时候,论资排辈,您老人家总是拿到头一份,这难道不是敬老的行为吗?”,
顿时惹得满堂大笑。
其实,诸葛恪是小看了这个白胡子老头。
汉末乱世,多少聪明才智之士投错了主子,甚至白白送了性命,远如田丰,近如杨修,哪个不是智商超过一百二的主?
大家都知道“良禽择木而栖”这个浅显的道理,可是真正做到的又有几人呢?

7)因祸得福型。
我们要提到一个幸运的家伙,就是那个因“推敲”而成名的贾岛。
这个先出家又还俗的和尚,在长安困守了二十多年,不但六根不净,最后连嘴巴也不干不净起来了,一些牢骚话最后竟然传到了皇帝的耳朵里。
他的涵养显然比不上他的老祖宗唐太宗,一怒之下,下令将贾岛贬为鱼腹县令——
光听名字就知道不是个好去处,没错,即使到了今天那也是个国家级贫困县。——
皇帝心想:这下你该叫苦连天了吧!
不过,皇帝真是聪明一时,因为他没想到那个贾岛压根儿就是一介布衣平民,
骂了当今圣上后,竟然还捞了一顶七品乌纱戴在头上,这样的美事真是做梦也想不到。
吏部尚书倒是个明白人,可也不敢把实情向皇上反映。
于是一差二错,贾岛就风光上任去了,而且成了整个帝国位子坐得最稳的官员——
没有皇帝的旨意,上司既不敢升他的官,也不敢将他革职,直到十多年后他在任内无疾而终。
顺便说一句,自从当官以后,他就再也没有写出一首像样的作品来。

[结论]
 
林林总总说了一大堆,得到的结论就是:
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的祖先比我们要聪明得多。
不是有句话叫做“树挪死,人挪活”吗?
只要胆子大一点,心思活一点,脸皮厚一点,你就会开辟一片新天。
可不能整天抱怨不休却畏首畏尾,不敢越雷池一步,就像现在的我。
from chinaren












[论点]
 
古代的社会很简单,人们的身份是按照行业来划分的,大致分为士农工商四类。其
实,后三者用不着自己去找工作,因为它们基本上是世袭的:
农民种地是为了养儿子,儿子长大后种地为父母养老送终;
商人的儿子“抓周”的时候十之八九会摸到算盘,读书识字也是为了记帐方便;
工匠的儿子长到炉台高就要当学徒,而且工匠的手艺是只传男不传女的。
chali 发表评论于
挺绝,顶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