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观察 1268 --- ZT 美国健在的四位投资大师的工作和生活

写日记的另一层妙用,就是一天辛苦下来,夜深人静,借境调心,景与心会。有了这种时时静悟的简静心态, 才有了对生活的敬重。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巴菲特出自传:埋头投资逼走前妻()

 

门克斯与巴菲特同居多年,二人2006年秘密结婚

 

美国股神巴菲特首本官方自传即将于本月29日推出,全球粉丝引颈以待,有美国媒体19日得到自传的有声版,率先披露这名在商场上自信满怀的股神,原来一直隐藏着自卑一面;又因为只顾投资,结果迫走已故的前妻。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自传名为《滚雪球:巴菲特和生活中的商机》,曾任保险分析师的作者施罗德,探讨巴菲特如何透过收购被低估的公司而跃升为全球首富之一,关于其缺点的内容,也比其它有关巴菲特书籍的多。

 

  施罗德在书中透露,巴菲特在20来岁刚结婚时,无论剪头发、买杂货抑或与人交往,都靠妻子苏珊代劳。施罗德写道:除了生意,苏珊发现丈夫在生活上的一切都缺乏自信。他从没感受到被爱,她还发觉,他不觉得自己讨人喜欢。

 

  书中又披露苏珊为何于1977年离开巴菲特,搬到旧金山。施罗德形容,苏珊致力于小区组织而巴菲特则醉心投资,令二人共处的时间愈来愈少。

 

  书中指苏珊以为跟丈夫有共识,他会在储到800万至1000万美元身家时离开投资工作。可惜,二人的身家于1967年达900万美元,巴菲特的投资步伐却没减慢。

 

  1977年,苏珊到旧金山探望朋友,因喜爱当地艺术和接近在斯坦福大学读书的小儿子,于是决定在当地买屋定居。她其后回到奥马哈,请朋友门克斯不时代为照顾丈夫,结果,门克斯渐渐变成他的同居女友。1984年,苏珊再次回去,告诉丈夫她搬到旧金山是为了另一个男人。

 

  自此,巴菲特埋头在生意上以掩盖这段伤痛,他也没将这不光彩的一页告诉任何人。不过直至苏珊2004年去世前,二人从未离婚。前年巴菲特76岁生日时,才与门克斯秘密结婚。

 

 

彼得林奇功成身退

 

彼得林奇出生于1944,199046岁退休。13年资产从1800万美元增至140亿美元,年复式增长29%

林奇管理麦哲伦基金13年林奇悄无声息的创造了一个奇迹和神话!麦哲伦基金管理的资产规模由2000万美元成长至140亿美元,成为当时全球资产管理金额最大的基金。

 

  对于很多人而言,彼得林奇是一个没有周末焦虑症死多头,股市调整对他而言只意味着廉价建仓的机会到了,他都不太像一个股市中人,因为他的心态是如此的平和,但也正是因为这样,他才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就!

 

勤奋得令人惊讶

  林奇非常勤奋,他每月走访公司40~50家,一年500~600家,林奇在1982年回答什么是你成功的秘密时说:我每年要访问200家以上的公司并阅读700份年度报告。不管怎样,这个数量是够惊人的。林奇不仅调研美国的上市公司,而且还到海外去寻找好股票,他曾坦承:除了约翰坦普,我是第一个重仓持有国外股票的国内基金经理。结婚20年,林奇只度过两个专门假期

 

  林奇在位期间的一些数据让人惊讶

  他一年的行程达10万英里,也就是一个工作日要走400英里。

  早晨6:15他就乘车去办公室,晚上19:15才回家,路上一直都在阅读。

  每天午餐他都跟一家公司洽谈。

  他大约要听取200个经纪人的意见,通常一天他要接到数十个经纪人的电话,每10个电话中他大约要回一个,但一般只交谈90秒钟,并多次提示一些关键性的问题。

 

  他和他的研究助手每个月要对将近2000个公司调查一遍,假定每打一个电话5分钟,那么就需要每周花上40个小时。

  与林奇相比,中国的基金经理们一定会汗颜。我敢肯定,中国目前最勤勉的基金经理的工作强度顶多是林奇的1/3,而一般的经理也就是林奇的1/10左右,甚至更少(如果哪位基金经理认为我的估计错了,请和我联系,我一定公开认错)。

 

  1991年,就在他最颠峰的时刻,林奇却选择退休,离开共同基金的圈子。当时,他还是市场中最抢手的人物,而他的才能也是最受倚重的。彼得林奇非常理智地发表了自己的离去演说:这是我希望能够避免的结局••••••尽管我乐于从事这份工作,但是我同时也失去了呆在家里,看着孩子们成长的机会。孩子们长的真快,一周一个样。几乎每个周末都需要她们向我自我介绍,我才能认出她们来••••••我为孩子们做了成长记录簿,结果积了一大堆有纪念意义的记录,却没时间剪贴。

 

  这就是彼得林奇离开的理由,没有一点的做作和矫情。当然他也受够了每周工作80个小时的生活,于是,和其他伟大的投资人和交易商一样,彼得林奇带着赚来的钱,干干脆脆的离了场。

 

  现在,这个曾经的股市传奇就像任何一个平常的父亲一样,在家教导自己的小女儿,同时他也没有闲着,正积极地投入波士顿地区的天主教学校体制,到处募集资金,让清寒子弟也能接受私立学校的教育。

 

  虽然他是亿万富翁,他让别人也成为了亿万富翁,但他却不是金钱的奴隶,而是主人。

  成功秘诀

  心态平和,稳中取胜。

  纤毫小事中觅先机。  

  对大势与个股关系的看法:

  林奇认为赢输实际和市场的关系不大,股市不过是用来验证一下是否有人在做傻事的地方。不能依赖市场来带动手里的股票上扬。从不相信谁能预测市场。对林奇来说,投资只是赌博的一种,没有100%安全的投资工具。

 

  名言及观念:

  不做研究就投资,和玩扑克牌不看牌面一样盲目。投资前三个问题:1、你有物业吗? 2、你有余钱投资吗? 3、你有赚钱能力吗?不少投资者选购股票的认真程度竟不如日常的消费购物,如果把购物时货比三家的认真用于选股,会节省更多的钱。

 

 

环球投资之旅:最为潇洒的吉姆-罗杰斯的知与行

勤奋与投入

  吉姆-罗杰斯生于1942。罗杰斯的父亲参加过二次世界大战的老兵,退役后,白天经营一家化工厂,晚上则兼职做会计,父亲为罗杰斯树立了勤奋工作的榜样。即使是现在,罗杰斯也会将他的很多成功都归于勤奋。我并不觉得自己聪明,但我确实非常、勤奋地工作。如果你能非常努力地工作,也很热爱自己的工作,就有成功的可能。他说,每个人都梦想着赚很多的钱,但是,我告诉你,这是不容易的。当他还是一个专职的货币经理时,他曾这样讲过: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是工作。在工作做完之前,我不会去做任何其他事情。

 

  而后在与和索罗斯合作时,这种勤奋被表现得甚至为疯狂,在哥伦市环道上的办公室,他不停地工作——10年期间没有休过一次假。这在后来索罗斯的回忆录中曾经这样写道,罗杰斯一人干了六个人的活儿。

 

  对于这段时期的生活,罗杰斯这样说,再也没有比市场更令我兴奋和开心的了。那就是我想做的一切。我投入了全部精力,总是急着去了解一切能够了解的东西。干这行就像不停地在做四维拼图游戏,无论你做了什么,图件每次都会发生变化,你必须每次重新把它们拼起来。我每天每刻都坐在那里,玩着这种拼图游戏,还得赶在别人之前把图拼出来,没有比这更刺激的了。

 

  不过罗杰斯获得如此成就并非偶然,他的投资天分从小就已经表现得淋漓尽致了。有资料表明,5岁时他开始做平生第一份工作——在棒球赛场上拣空瓶赚钱。6岁时从父亲那里借了100美元作为做生意的启动资金,购买了一台花生烘烤机,每周五晚上在当地在高中橄榄球比赛时卖烤花生和苏打水。5年后,还清欠款,并在银行的户头存有了100美元。随后,在朝鲜战争期间,他用这100美元和父亲一起到乡下去做投机生意,购买了价格正日益飞涨的牛犊,并出钱让农民饲养,希望次年出售并卖个好价钱。不过这次的投机失败了。直到20年后,罗杰斯从书本上明白了失败的原因,由于买点太高,使他们的投资被战后价格的回落吞噬得一干二净。

 

独立的投资思维

  摆脱了量子基金每日 18小时的工作后,罗杰斯没有再加盟任何一家投资公司。他尝试转型为专家,时常在商业电视节目中抛头露面。为了得到哥伦比亚大学体育馆的终身会员资格,他同意在该大学商学院教授证券分析课程,以此作为交换。他最终成了一名全职教授。

 

  罗杰斯认为投资者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发展独立思考的能力。也许是投资经历让罗杰斯有着更多的感悟,他一直认为学经济的最好办法是投资做生意。他在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讲学时,他教的不是那种经济学院里通常学的金融课,他教授学生他所知道的东西,教学生按他投资的方法去投资,按他的思路去看市场和机会。沃伦-巴菲特曾参加过他的一个班,那是绝对令人激动的……他将真实的投资世界带入教室。巴菲特认为罗杰斯对市场大趋势的把握无人能及。

 

  与索罗斯分道扬镳后,罗杰斯始终没有抗拒过投资机会对他的诱惑。他以自己的方式投资,开始了他让人目眩神迷的独立投资生涯。罗杰斯把赌注押在国家上的投资风格体现得淋漓尽致。他用西方金融家的眼光,洞察所到之处的投资机会,并亲身实践。如果他确定一个国家比众人相信的更加有前途时,他就会在其他的投资者意识到之前,先把赌注投入到这个国家,并获得了巨大成功。

 

1999年,罗杰斯在其第二次环球投资旅行时曾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开户,并对B股市场有过一番高论。他说B股股指已从高位下跌85%,考虑到中国的惊人潜力,投资价值之大不言而喻。此后事情的发展更验证了他的判断,1999年上海B股指数只有50多点,而2001年最高到达240多点,两年多的时间获得4-6倍的利润。

 

罗杰斯认为,我喜欢赚钱,让我们一起赚钱吧。最重要的是,你要知道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低买高卖。

  罗杰斯最喜欢的地方是曼哈顿上西区那套 5 层维多利亚式洋房。这座房子是一位富商于 1899 年建造的。罗杰斯用很多富有异国情调的东西来装饰它,如北极熊皮制成的地毯,还有他从阿拉斯加买来的猛象长牙。1977 年,罗杰斯从第二位房主那里买来一套房子,当时纽约市处于破产边缘,房市一落千丈。他花了 10.5 万美元,而今这座房子价值逾 1500 万美元。

 

  现在,如果你见到罗杰斯,就可以很清楚地发现,他的女儿毫无疑问已是他生活的中心。不过,罗杰斯没有为女儿购买股票,但却给她买了白金、黄金等商品。罗杰斯风趣地说:感谢上帝,我拥有一个女儿,学着中文,钱存在瑞士,还持有大量白银和黄金。罗杰斯认为,在过去的10~20年当中,全球股票有一个巨大的增长。在未来的10~15年内,美国和西方股票市场只会在目前的水平上窄幅波动。只要买入就能赚钱的年代已经过去。在未来的几年内,大家应该关注原油和原材料市场。原材料市场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一直处于巨大的熊市之中。现在,原材料市场已经开始启动,并可能在未来的10~0年内有一个持续的成长。一个长期的熊市已经结束,而一个大牛市刚刚开始。

 

  同样罗杰斯表示,他的小女儿虽然开了银行账户,有瑞士的,有中国的,但没有美国的银行账户,因为他不看好美国经济。罗杰斯告诉大家,他的小女儿正在学中文,因为当今世界最重要最显着的变化是中国的崛起。将来有一天,我会把全部的钱,都投资在中国。而同样的论断在罗杰斯第一次环游世界时,拍摄播出的机车长征纪录片中有过,罗杰斯预测中国前途无量。

 

  吉姆-罗杰斯投资哲理

  学习历史和哲学吧,干什么都比进商学院好;当服务员,去远东旅行。

  发现低买高卖的机会的办法,是寻找那些未被认识到的,或未被发现的概念或者变化。

  每当中央银行在维护某种东西的低价位时,聪明的投资者就会反其道而行之。不管赌什么,永远跟中央银行相反。

  投资的铁律就是正确认识供求关系。

  埋头苦读很有用处。必须独立思考,必须抛开羊群心理。

  绝不赔钱法则。除非你真的了解自己在干什么,否则什么也别做。

  价值投资法则。如果你是因为商品具有实际价值而买进,即使买进的时机不对,你也不至于遭到重大亏损。

  投资的法则之一是袖手不管,等到市场有新状况发生时才采取行动。

点评:在别人的眼里,罗杰斯是那么的潇洒自在。37岁退休,然后环游世界。但他自己并不认为投资这项工作很轻松,只是自己的兴趣所在。罗杰斯是喜欢冒险的资本家,更倾向于观察和感知真实的世界,而不是坐在办公室里看各种图表。他是第一个驾驶摩托车穿越中国的人,当时是1984年,他在小镇上接受医生的针灸治疗,在公园里的简易舞厅和年轻人跳狐步舞。之后他又曾经三次穿越中国,亲眼目睹中国发生的巨大变化。甚至可以这么说:罗杰斯比很多中国人都中国通,那么他看好中国显然是有说服力的。把兴趣和工作完全结合,用实地调查作为投资分析的重要补充,罗杰斯对投资事业的态度确实值得我们思考。

 

 

金融杀手:乔治索罗斯(George Soros

1930年生于匈牙利布达佩斯。1947年他移居到英国,并在伦敦经济学院毕业。1956年去美国,在美国通过他建立和管理的国际投资资金积累了大量财产。

 

  索罗斯号称金融天才,从1969年建立"量子基金"至今,他创下了令人难以置信的业绩,以平均每年35%的综合成长率令华尔街同行望尘莫及。他好像具有一种超能的力量左右着世界金融市场。他的一句话就可以使某种商品或货币的交易行情突变,市场的价格随着他的言论上升或下跌。一名电视台的记者曾对此作了如此形象的描述:索罗斯投资于黄金,正因为他投资于黄金,所以大家都认为应该投资黄金,于是黄金价格上涨;索罗斯写文章质疑德国马克的价值,于是马克汇价下跌;索罗斯投资于伦敦的房地产,那里房产价格颓势在一夜之间得以扭转。索罗斯成功的秘密是许多人都急切地想知道的,但由于索罗斯对其投资方面的事守口如瓶,这更给他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黄金搭档

  1967年,索罗斯凭借他的才能晋升安候公司研究部的主管。长处就在于他能从宏观的角度来把握全球不同金融市场的动态。他通过对全球局势的了解,来判断各种金融和政治事件将对全球各金融市场产生何种影响。为了更好地施展自己的才华,索罗斯说服老板建立两家离岸基金——老鹰基金和双鹰基金,全部交给他进行操作。基金运作相当好赚了不少钱。但真正给索罗斯带来重大转折的是他遇到了耶鲁大学毕业的吉姆罗杰斯,两人结成联手。在他们联手的10年间,成为华尔街上的最佳黄金搭档。

 

  索罗斯和罗杰斯不愿总为他人做嫁衣,他们渴望成为独立的基金经理。1973年,他们离开了公司,创建了索罗斯基金管理公司。公司刚开始运作时只有三个人:索罗斯是交易员,罗杰斯是研究员,还有一秘书。索罗斯基金的规模虽然并不大,但由于是他们自己的公司,索罗斯和罗杰斯很投入。他们订了30种商业刊物,收集了1500多家美国和外国公司的金融财务记录。罗杰斯每天都要仔细地分析研究20份至30份年度财务报告,以期寻找最佳投资机会。他们也善于抓住每一次赚钱机会。例如1972年,索罗斯瞄准了银行,当时银行业的信誉非常糟糕,很少有人光顾银行股票。经过观察研究,发现银行赢利还在逐步上升,价值显然被市场大大低估了,于是大量介入银行股以后,开始大涨,获得50%利润。

 

  1973年,当埃及和叙利亚大举人侵以色列时,索罗斯联想到美国的武器装备也可能过时,于是罗杰斯开始和国防部官员和美国军工企业的承包商进行会谈,结果使索罗斯和罗杰斯更加确信是一个绝好的投资良机。基金开始投资握有大量国防部订货合同的公司股票,这些投资为索罗斯基金带来了巨额利润。

 

  索罗斯除了正常的低价购买、高价卖出的投资招数以外,他还特别善于卖空。经典案例就是雅芳的交易-市价每股120美元借1万股,两年后索罗斯以每股20美元的价格买回1万股。以每股100美元利润为基金赚了100万美元,几乎是5倍于投入的赢利。

 

  正是由于索罗斯和罗杰斯超群的投资才能和默契的配合,他们没有一年是失败的,索罗斯基金呈量子般的增长,到19801231日为止,索罗斯基金增长3365%。与标准普尔综合指数相比,后者同期仅增长47%。 1979年,索罗斯决定将公司更名为量子基金,来源于海森伯格量子力学的测不准定律。因为索罗斯认为市场总是处于不确定的状态,总是在波动。在不确定状态上下注,才能赚钱。

 

  1980年,值得骄傲该年度基金增长1026%,这是索罗斯和罗杰斯合作成绩最好的一年。此时,基金已增加到381亿美元,索罗斯个人也已脐身到亿万富翁的行列。但令人遗憾的是,罗杰斯此时却决定离开。这对合作达10年之久的华尔街最佳搭挡的分手,多少有点令索罗斯失落。在随后的一年,索罗斯遭受到了他金融生涯的一次大失败。索罗斯判断美国公债市场会出现一个较大的上升行情,于是用所借的银行短期贷款大量购入长期公债。但形势并未像索罗斯所预料的那样发展,相反,由于美国经济保持强势发展,银行利率在不断地快速攀升,已远远超过公债利率。这一年,索罗斯所持有的公债每股损失了3个~5个百分点,总计大约损失了脱见万美元,量子基金的利润首次下降,下降程度达229%。大批的投资者弃他而去,带走了公司近一半的资产约193亿美元。索罗斯有一种被抛弃的感觉,他甚至曾想过要退出市场,去过一种平淡的生活。

 

1986年是索罗斯的丰收年,量子基金的财富增加了42l%,达到15亿美元。索罗斯个人从公司中获得的收入达2亿美元。

失败的痛苦和意义

  但上帝并非一直垂青索罗斯,在1987年索罗斯遭遇了他的"滑铁卢"

  索罗斯在这场华尔街大崩溃中,损失了大约65亿到8亿美元。索罗斯成了这场灾难的最大失败者。

  索罗斯虽然痛恨赔钱,但他却能够忍受痛苦。当你决策失误,造成巨大损失时,自责是毫无意义的,重要的是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及时从市场中撤出,尽可能减少损失。只有保存了竞争的实力,你才能够卷土重来。索罗斯具有比别人能更敏锐地意识到错误的才能。当他发现他的预期设想与事件的实际运作有出入时,他不会待在原地坐以待毙,会进行一次歇斯底里的盘查以期发现错误所在。一旦他发现错误,他会修正自己的看法以图东山再起。正是因为索罗斯的这一宝贵品质,他才始终能够在动荡的市场中保存实力。一个投资者之所以被称为伟大的投资者,关键不在于他是否永远是市场中的大赢家,而在于他是否有承认失败的勇气,能否从每一次的失败中站起来,并且变得更加强大。索罗斯恰恰具备了作为一个伟大投资者的素质。这也就是为什么索罗斯在经历了198710月份的惨败之后,却仍能使量子基金1987年的增长率达到141%,总额达到18亿美元的原因之一。

 

  索罗斯不是那种奉传统若神明的人,他有自己独特的一套市场理论。他认为,金融市场动荡无序,股票市场的运作基础不是逻辑,而是心理的。跑赢市场的关键在于如何把握这种群体心理。索罗斯在预测市场走向时,比较善于发现相关市场的相互联系,这使得他能准确地判断一旦某一市场发生波动,其他相关市场将会发生怎样的连锁反应,以便更好地在多个市场同时获利。

 

  索罗斯在金融市场上能够获得巨额利润除了依赖于他独特的市场理论外,还在于他超人的胆略。索罗斯一旦根据有关信息对市场作出了预测,就对自己的预测非常自信,当他确信他的投资决策无可指责,那么建立再大的头寸都在所不惜。当然要建立巨额的头寸,需要有超人的胆略和勇气,否则,他将无法承受由此带来的巨大压力。

 

打跨英格兰银行的人

  索罗斯犹如华尔街上的一头金钱豹,1992年,索罗斯抓住时机,成功地狙击英镑。这一石破天惊之举,使得惯于隐于幕后的他突然聚焦于世界公众面前,成为世界闻名的投资大师。

 

索罗斯的金融风险

  索罗斯喜欢隐于幕后,他曾长期有意避开新闻媒体,不愿抛头露面。因为在他看来,经营一个全球性的投资公司,一旦人们知道你在做什么,他们就会先于你去做,这样,就会打乱公司的投资计划。所以,名声有时对于一个投资者来说并非好事,而只会带来灾难。但随着索罗斯的事业如日中天,特别是在他成功的袭击英镑之后,再想恢复以前那样平静的生活,几乎是不可能的。他的一举手一抬足都可能是新闻,又有几家媒体会放过呢?他成了市场的领袖,各媒体均把他描绘成可以改变市场的人。这终于引起了华盛顿政治家们的猜疑。

 

不管是被称为金融奇才,还是被称为金融杀手,索罗斯的金融才能是公认的。他的薪水至少要比联合国中42个成员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还要高,富可致42国,这是对他金融才能的充分肯定。

 

  素有金融大鳄之称的美国亿万富翁乔治索罗斯日前和约旦已故国王侯赛因的遗孀努尔王后(目前为约旦王太后)传出绯闻,消息来源称,两人在共同从事慈善工作时互生爱意,如今两人已经开始约会。

 

  据美国《纽约每日新闻》报道,现年76岁的索罗斯和55岁的努尔王后年龄相差整整21岁,两人相恋的绯闻立即传遍了美国。然而,索罗斯的一名发言人却否认了两人正在约会的传闻。

 

索罗斯被传 约会王太后

 

据报道,现年76岁的乔治索罗斯被称金融大鳄,他是美国屈指可数的亿万富翁和慈善家之一;现年55岁的努尔王后则是约旦已故国王侯赛因的遗孀,自丈夫1999年去世后,她一直在从事着慈善事业,帮助世界各地的穷人。

 

索罗斯生于匈牙利布达佩斯市的一个犹太人家庭,他17岁时才离开匈牙利,前往其他西方国家发展。索罗斯在1956年前往美国纽约发展,他通过投资股票和基金起家,成了华尔街的金融大鳄。索罗斯结过两次婚,他和第一任妻子安娜利丝威特斯查克育有5个儿女,和第二任妻子苏珊威伯育有两个儿女,3年前,他和第二任妻子苏珊离了婚。索罗斯最近的绯闻女友包括小提琴家简妮弗春和前俄罗斯小姐安娜马罗娃等人。

 

4个人的相同和区别之处:

在投资上只相信勤奋和独立思考才可能成功;基本上是穷人的孩子,从小送报或在球场上当球童赚钱;很早就有生意头脑和赚大钱的无穷欲望;第一桶的大概需要达到的年龄。

 

巴菲特和索罗斯都是犹太人,工作态度非常低调,从不轻言退休,希望一生快乐地工作,典型的工作狂,对笔者而言,内心非常向往这种隐居式采菊东篱下,独钓寒江雪的工作也是一种生活状态。

 

林奇和罗杰斯投资态度均非常高调

不同之处在于生活中,巴菲特把家庭放于第二位,几乎永久牺牲了某些天伦之乐,而林奇和罗杰斯提前退休,和家人在一起享受生活,索罗斯的生活色彩多变......巴菲特和索罗斯都是犹太人,投资态度非常低调,巴菲特从不会告诉人家他的交易品种的进出,索罗斯也从不透漏他将要进攻的目标或何时离开。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