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后,叉麻将又风行起来,且至今长盛不衰。我对这东西很“感冒”,不学、不玩。第一次看别人“筑长城”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我有一位同事,她的父亲那时是某玩具公司的老总,增配到了一套房子,就拨给女儿住。我们庆贺同事的乔迁之喜,去她的新居参观,并在她那儿吃了饭。饭毕,几位同事请了对门住着的她的父亲过来,玩起了麻将。
他们玩得起劲,其余的人就喝茶聊天,同时也看着他们玩。一局结束,输家马上把钱付给赢家,游戏中不分尊卑、没有长幼,毫无客套和谦让。当时的那一幕对我的触动很大,至今清晰地留在脑海中。叉麻将的最大兴趣大概就是在这金钱的输赢上,输者认罚,大家玩真的,一点都不能含糊,这才有刺激。
几天前,我的一个年已80多岁的表哥在电话中问我,大家平摊分账为什么叫作AA制,一时无答。电话挂断后我特地查了一下,方知AA制是Algebraic Average(代数平均)的缩写,还了解到了关于AA制由来的一些有趣的说法。
16-17世纪,荷兰和威尼斯等地的航海贸易日益发达,商人们聚在一起,交流信息,进行贸易,这次离开后说不定下次就再也碰不到了,所以他们在一起吃饭喝酒,大家各付各的,经济上算得清清楚楚。
有则笑话,甲问:“知道铜丝是怎么弄出来的吗”,乙摇头答否。甲便告诉乙说:“有二个荷兰人,同时发现地上有一枚铜板,于是各捏着一端互不放弃。用力拉扯之下,铜板被拉成了一段铜丝,于是从中间折断,各执一半,心平气和地道声Bye-bye,满足地离开了”。
美国人的俗语,Let’s go Dutch(让我们做荷兰人吧),就是AA制由来的前身。
朋友之间,交友交心,在乎的是一份情意,经济上还是像叉麻将时那样大家算清的为好,像荷兰人那样,该得的得,该付的付,互不相欠。常见有熟识的人,为了一点小钱,有时仅是一张车票,大家推来搡去的客套,多麻烦。难得相见的朋友相聚,别人付了帐,你心里就好像欠了别人一份情,可又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有机会偿还,相熟常见的,那就更不必虚伪客气。经济上划分清楚并不会影响朋友之间的感情,倒反而可以省却了争着付帐的那份客套,省去了记着要还别人之请的那份心思。
那么,Let’s go Dutch。
2007.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