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代
第一章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 在阳城的中心地带, 坐落着一个神秘的大院. 高高的红墙把它与四周隔开。 大院的正对面是市人民体育场, 东斜对面是市中央公园, 也叫中山公园。 西斜对面是一个纪念广场, 命名为和平广场。 大院的背后是某部队后勤总部。
大院是四四方方的。前有俩座三层的工字楼, 大家都称南楼, 北楼。后有三层红砖楼四栋, 还有散落在四处的平房。走进大院迎面是一座高大的石碑。上面篆刻着毛主席题词“为人民服务”。五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耀眼夺目。石碑的身后是林荫道,被一人高,修正完好的小松柏包围着,有一百米多长。内有长廊,长凳,还有葡萄藤搭成的凉亭。是供院内人员午饭后,休息,散步的场所。
院内有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有丁香树,迎春花,桃树,梨树,桂花树,还有松树,垂柳。春天一到,迎春花先开,到处是黄莺莺的。接着,桃树开了,粉红粉红的,梨树开了,白了一片,一簇簇雪白的花,缀满枝头,待到紫色的丁香一开的时候 芳香袭人,花繁色丽,纷纭可爱。而那垂柳细细的枝条上,也开始吐出了绿绿的嫩芽来。那时,大院里五彩缤纷,呈现一派春意盎然。
大院的正门建得非常气派, 是一座高大的门楼。 庄严的大国辉镶嵌在门楼的中央, 一看见它,你也会猜出这不是一般的办公大院. 高大门楼左右两边各开一扇边门. 门前常年有四位士兵持枪把守, 进出入的轿车大都是青一色的伏尔加, 进出入的人大多是身着中山装的男士, 当然也有巾帼女子。 她们通常身着小翻领上衣, 或对开毛衣,里面是白衬衫, 显得格外端庄和睿智。 他(她)们每每走进大门时, 会很自觉地从上衣口袋里或手提包里掏出一个小红证来, 礼貌地展现给那四位站岗士兵. 士兵也报以微笑, 欢迎他们的到来。 天天,月月,年年如一日, 大家都是这个大院的主人, 彼此之间像家人一样。到了周末, 每每你会看到一群群中,小学生手持浅咖啡色小证出示给岗哨人。 当他们准许进入大院时, 他们总是神气地冲大兵诡秘一笑. 他们是谁呢? 这就是最开始(副标题)提到的大院(以下简称 “大院”)的孩子.
说他们是在 “大院” 长大的孩子, 是因为他她们几乎每周都要来 “大院” 报道…, 然而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成长与这 “大院” 有着千丝万屡的联系。
在 “大院”的左前方,大约一百米远的地方, 坐落一片日伪时期,或更早时期-20世纪二三十年代建筑的小洋楼房, 当地人都叫它们 “蒙古包”。 可各个“蒙古包”的建筑风格却是截然不同的。有维度利亚时代的,德国建筑风格,西班牙建筑风格、意大利建筑风格、希腊建筑风格,但最多的还数小日本式的。
那个年代没有阶级之分, 小洋楼群里住的都是老百姓,人民公仆。 大到省委书记, 省长,小到食堂大师傅, 汽车队的司机。
最靠近 “大院” 一个社区, 根据城市社区行政规划, 叫它 “六委居民区” (以下简称 “六委”.) 它是由三对对称的院落组成的,很像一个“非”字。 “六委”里的 一栋栋小楼房被灰色水泥砖墙包围着。 人们从墙外走过, 根本不知道里面有多少栋小楼, 住着多少户人家,有多少孩子? 刘苏娅, 余晓风, 彭媛媛, 乔丹丹, , 沙一兵, 王南男, 郝冬冬, 萧泓等,就是在那里出生, 在那里长大, 从那里搬走, 又搬回那里, 直至那里被开发, 所有小楼都被移为平地. 取而代之是拔地而起高楼公寓。 今日虽然再也找不到它们的踪影, 只因 “大院” 还 “健”在, 当你走进它的氛围时, 那已封存了多年的记忆还能时时地被撩起.